扫码手机阅读

开元情诗与剑榜

作者:长庆二年 | 分类: | 字数:186.5万

第485章 大诗师的拽!秦始皇的坟!

书名:开元情诗与剑榜 作者:长庆二年 字数:4497 更新时间:2024-11-08 03:25:08

(感谢书友取名好麻烦的再次打赏和推荐票!^-^)

可他不。

招安也不会,指挥打仗也一塌糊涂,让从内裤,啊不,内库里拿点钱,汉灵帝也不舍得。

如果不是此时有三兄弟在某桃园结义,大汉江山这时候就已经完蛋了。(不要当真)

纵观陈成的观点:

1、天下大势,与君王的德行无关;

2、但凡有口饭吃,大家就不造反;但只要反过来,老百姓苟图温饱,你就是一代明君,我说你是“天可汗”都没问题。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本质上就是大家都有饭吃了,可问题是,在陈成的时代,谁没有饭吃?

毛里求斯也有饭吃啊,他们也有一代圣君啰?

你们对圣君的崇拜与需求也太盲目了吧!

3、搞乱了天下不要紧,好好补救也可以。

很可惜,大多数都不行,反而起反作用,从而成了亡国之君。

毕竟大多数皇帝,只能打“顺风球”,打不了“逆风球”,基本上形势一变,就没辙了。

如肃宗、代宗,能把大唐天下从安史之乱中挽救回来——

已经很不简单了。

尽管后人并不认为这两位的才能可以和李隆基、李世民相比,但是他俩干实事。这就够了。

写到这里,陈成诗的“思想深度”可以说能够名列第一。

但……

全场冷场……

因为,颍川陈苌,貌似又写了一首“反诗”……

尽管大家并不知道陈成的累累前科,是“老反贼”了,可是他这种“激进反动”的思想,着实令人错愕不已。

要么出现在君王大权不显的孟子年代,要么出现在明清之交,君主专制已经衰微的顾炎武、黄宗羲年代。(当然,清朝入关之后,“乾纲独断”,反而达到巅峰,是一种回光返照的畸形发展。)

圣天子代天御民,天灾、人祸,都有定数,就好像“青龙星与白虎星的恩怨”,贯穿整个隋唐。

青龙星转世到人间,便是瓦岗山大名鼎鼎的五爷:赤发灵官,单通单雄信!

瓦岗寨散后投王世充,后战败被俘誓不投降。在法场发下誓愿要杀尽忘恩负义的一干瓦岗山兄弟。青龙星这么猖狂,白虎星自然看不下去,转世成为单雄信的死对头,北平王罗艺的儿子,罗成罗公然;

青龙白虎都归天后,再次转世,青龙怀着一世的怨恨,转世投胎为盖苏文,白虎星不甘他猖狂,临凡转世为薛仁贵;

距离现在最近的青龙白虎转世,基本都可以猜到了:反唐的青龙星转世为安史之乱中的安禄山。保唐白虎星也不能闲着,转世投胎便是中兴之臣,汾阳王郭子仪。

青龙与白虎的斗争,基本都是以白虎的胜利告终,青龙星终究斗不过白虎星,不过值得玩味的是单雄信的后辈儿孙参加了黄巢起义。也算是完成了乱唐的愿望吧!

虽然这是明朝人演义的作品,可的确传达了古人奇葩的价值观:

看到了没有,大唐兴,大唐衰,只跟青龙星白虎星作乱、平乱相关,他们一定要下凡搅局,跟我李世民、李隆基的统治圣明不圣明有毛线关系?

陈成觉得他们的思维奇葩,他们反而觉得陈成很奇葩。

夏虫不可语冰,可能就是说的这种。

说实话,因为这种价值观的偏差,陈成出京之后时常很郁闷。甚至在神棍沈白石给他算命“大利西南”的时候,他很想让老头子给算一算,世传“陈苌反唐”,劳烦您能不能给我算一算,我是不是“白虎转世”啊?

如果我又是白虎,安禄山又是白虎,一山不容二虎,小小大唐坐拥我们两大祸害,是不是完全不够祸祸的啊?

陈成随便想想,却不知一语成谶,当然这是后话了。

……

每次别人写诗,陈成总是热心地站出来帮他们解析;

可是陈成的诗作一出,竟然冷场,众人不知从何说起,真是尴尬。

最终打破沉默的还是大诗师路承允,他指了指钟规道:“倒未想到,我这首诗,与这位小兄弟暗合。”

他的“暗合”,不知道说的是所写内容的暗合,还是说他与钟规的理念暗合。

明明前面都公认钟规的诗最烂了,路承允竟然说与他“暗合”,只能说大诗师真的是有才,任性。

完全不在乎对方的差评会影响到别人对自己诗的评价。

陈成心想:原来你也是想拍当今天子的马屁吗?

路承允的诗早就写好了,但是一直没有展示,因为这是第一轮,大诗师必须最后一个展示,摆出指点那几位的派头,同时显示陈成等人对大诗师的尊重。

倒不是说一定要留着撒手锏,等你们都斗得你死我活的时候,我再猛地抽你们一铁锏。

陈成暂时摆脱无人唱和的尴尬,去看五律大诗师第一次亮相所带来的作品。

路承允写的是:

雄图不可见,墟墓亦无凭。

宝藏应先发,泉宫侈后称。

只余双岭月,长作万年灯。

第485章 大诗师的拽!秦始皇的坟!

山下东原道,人人说霸陵。

“哦!”陈成心道:“原来他说的‘暗合’是指这个。”

看到“霸陵”的时候,就应该知道,这也是和钟规“后人羡贾傅,宵旦献殷勤”一样,表达对汉文帝的景仰。

因为汉文帝庙号太宗,谥号为文,安葬于霸陵。后人往往以“霸陵”来代称汉文帝。

不过这首诗里的“霸陵”,应该不是代称,而就是汉文帝的那座坟。

“哦,原来路师兄这首诗写的是汉文帝霸陵啊。”始安七少似懂非懂地点头道。

“不,诗里有霸陵。”陈成道:“但是这首诗写的是——”

秦始皇陵。

“啊?”始安七少颇感意外,你这“虚晃一枪”的假动作也太大了吧?

从头到尾看来看去,都没看出“秦始皇”三个字啊!

你不是在骗我们吧!

“哈哈哈哈!”路承允放声大笑:“陈梦见说得不错。”

冲七个小可爱眨眨眼:“霸陵的老百姓就跟你们一样,看不见秦始皇陵啊。”

“怎么可能!”小六表达疑惑:“史记上说,秦始皇陵大得很,封土恐怕跟一座大山似的!”

住霸陵的老百姓就没长眼,连一座大山都能视而不见?

“对啊!”路承允竟然再次点头,把始安七少说得愈发糊涂,路承允和钟氏兄弟却都忍俊不禁起来,陈成也只苦笑一声:小火鸡们还是不大听得懂言外之意。

陶李罗三人也没搞懂为何陈成说路承允写的是秦始皇陵,但看他们都在笑,这个时候不笑的人似乎显得没文化,于是也都跟着讪笑,以显示自己的睿智。

霸陵,是汉文帝刘恒和窦太后合葬陵寝,有时写作灞陵。灞,即灞河。因霸陵靠近灞河,因此得名。具体地址则在西安东郊白鹿原东北角。

秦始皇陵则在骊山北麓。

二者相距60里,就算秦始皇陵修建得再大,也是完全不挨边的。

那他们联系在哪里呢?

的确……没啥联系。

但要看出路承允实际所写,也不难,你看他又是“宝藏”,又是“泉宫”,又是“万年灯”,活脱脱就是《史记》上对秦始皇陵的描写嘛!

路承允是岭南人,没有去过长安,更没见过秦始皇陵,那他对秦始皇陵的映像,自然是从书上来的。

《史记》中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概括来说,就是秦始皇陵里宝藏多多,有水银运转的山川河流,还有美人鱼的油膏制作的万年不灭的长明灯。

汉文帝的霸陵中未必没有这些,但是考虑到他可能是汉朝历史上最抠门的皇帝,大概率油水不错。

一个着名的故事是,汉文帝本来想建造一个露台,经过工程师核算成本后,需要一百金,这相当于汉朝初年十户人家一年的收入,他随即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与此相反的是他的孙子汉武帝,花多少钱都没关系,别耽误老子修仙,于是“仙人承露台”浩荡而起。)

汉文帝不但生前极度节俭,就连自己身后的陵墓规格、陪葬物也同样坚持最低标准,史书记载,他的陪葬品里没有一件金银首饰,也没有修豪华的墓穴,实行最大限度的薄葬。

路承允肯定不会犯低级错误,想象霸陵里很有多宝贝。

但有宝贝未必就尊贵,无宝贝也未必寒碜。

秦始皇赫赫威名,恐怕是古往今来最有权势的皇帝了。

可是秦朝到大唐开元年间,已经快要一千年了。

秦始皇的雄图霸业哪里还能看见呢?

他那用七十万刑徒修建的骊山墓,除了大土包,也没有凭据了。

墓里面的宝藏恐怕早就被项羽、赤眉军等“摸金好手”给盗走了(历代的史书文献中,有过多次秦陵被盗掘的记述);

他那水银运转的“泉宫”(墓室),奢侈的确奢侈,可又能怎样?

人鱼灯吹得厉害,只怕一千年以后的今天,早已经熄灭;

只剩下双岭明月,孤寂地照着这座大坟!

山下的东原道,还有人鸟你秦始皇吗?

没有。

你离得再近,可是众口相传的,只有汉文帝的光辉事迹,以及他那座寒酸、没啥宝藏的霸陵!

全诗读下来,当真是令人倍加感慨!

就连始安七少几个人,都感觉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深刻反思。

是啊,秦始皇那么大那么好的坟墓,被人看来不如霸陵,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不要说老百姓了,就连盗墓贼,千百年来都避霸陵而远之!

唯恐冒犯汉文帝的英灵!

帝王陵墓中埋有无数奇珍异宝,令盗墓贼趋之若鹜,再加上巨大的人工封土很容易成为辨识地宫方位的标志,所以针对帝王陵墓的盗掘活动很容易得手,虽然历朝历代均有禁令,但依然难以阻止盗掘陵墓的现象。汉墓又以陪葬丰厚着称,汉朝诸帝的陵墓被盗掘了一遍又一遍,由此获得大量的金银珠宝,尤其是汉武帝的茂陵,更是其中的重灾区!

汉武帝作为唯一可以与秦始皇比肩的超级皇帝,尚且如此!各位去想吧!

诗中明明是写秦始皇墓,末句忽然乱入汉文帝陵,看似诗思不属,实际上则是路承允大诗师的巧妙构思!

一位能够了解百姓疾苦的好君王,应该是怎样,路承允并没有像钟规一样,说什么“蠲免赋税”啊,“力劝农桑”啊之类。

可实际上,他已经通过侧面表明了这一点。

因为人人说汉文帝的原因,就在于汉文帝行黄老之治,与民休息,艰苦朴素,后人也只会缅怀这样的君王,而不会去对那残暴刻薄的秦始皇顶礼膜拜。民心所向,从“人人说”这一个点上就能看出来了。

同样是歌功颂德的诗,同样夸赞了汉文帝,可是诗力并不弱的钟规写得那样拉胯,而路承允不露痕迹之间,就把主题写得那样深刻,还丝毫不见谄媚之状,甚至让人暗暗钦佩他对秦始皇的讥讽。

光是“只余双岭月,长作万年灯”这两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点睛之笔,完全可以与李白《苏台览古》中的“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相媲美!

就问尔等!

服不服吧!

“服气!”钟氏兄弟摇头连连,自愧距离大诗师久矣!

“厉害!”陶李罗三人虽然是经过陈成点醒才知道这首诗的妙处的,可也不得不赞叹人家“大诗师”与他们差别一个“大”字,可是差距是何等的“大”!

复联的泰伦等人心中也在腹诽,雷拓据说诗力可以匹敌大诗师——

可是并没有见过他有哪一首诗能与路承允的这首相比!

车尾灯都看不到!

由此可见,路承允说在门外抽空指点了雷拓一下,并非虚言。

在一片叫好声中,只有陈成觉得……

不服。

虽然他也承认路承允构思精巧,用词考究,律法十分精当——

可是很多事实他还是想跟路大诗师抬抬杠。

每一句都想!

首先就是“雄图不可见”,如果没有秦始皇统一中国,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哪有后世中国的“分久必合”?

今日之惶惶大唐,也是延续秦皇的基业,只不过皇帝不是秦二世三世乃至万世而已。

毛爷爷《封建论》说得好: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

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