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开局错认李二
作者: | 分类:历史 | 字数:55.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37章 忽悠李承乾
“兄长未免有些太小看我的胆量了,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下药的人而已,我又怎么会害怕,不过我不理解为何兄长你要把他绑在此处。”
“为何不扭送官府?”
面对这样天真的李承乾李询还是不忍心告诉他当下大唐的官场有多黑暗。
“既然你说想把他扭送官府,我这个当兄长的怎么的也会让你如愿不过扭送官府之后,适合处境就需要你自己承担,如何?”
李承乾才不怕呢!
更何况他父皇历经图治三年有余,大唐朝廷上下对于这种打家劫舍之人应该有详细的法律。
他相信大唐的官员会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卷。
李询看到李承乾这副信誓旦旦的样子不忍心打击他不过还是打算晚点在让他弟弟经历这些。
加快速度没几下就把碗里的面都吃完了,没有继续管李承乾。
李询提着那人端着那盘儿被下了蒙,汗,药的肉就要出去,临走时还叮嘱了一句。
“行,你先吃着为兄把它关到后面的柴房去。”
李承乾饿坏了,在确认这碗面是他哥做的没有蒙,汗,药之后,李承乾也就放心的开始吃,那样子狼狈极了。
而带着那人来到柴房的李询却主动解开了那人的绳子。
“我知道落草为寇非你本意我也知道世道艰难你需要谋生,不过在我弟弟面前我绝对不可以做出任何让他认为违法乱纪的事。”
“明年朝廷会下发良种,到时候只要你们肯回去种地,明年会有一个好收成。”
“若是在这样打家劫舍下去,唐朝的律法迟早会把你们抓住,届时你再怎么贫困,穷苦也不是理由。”
那人也不知道李询所说是真是假,他现在只知道他绝对不能被扭送到官府,若是到了官府等待他的可就真的只有死路一条了,他还有婆娘,还有孩子需要养大他还不能死!
“小公子也不知道你到底是从何得到的消息,不过明年我会尝试着回到地里继续种粮食。”
“若是真的能像你所说朝廷下发良种,而且这些良种真的能够高产,我一定会把寨子里的人全都劝去种地。”
李询没有再多言语而是摆了摆手让那人走了。
在确定李询没有想要杀他的意愿之后那人快速的走着。
尤其在出了李询的视线范围那人就快速狂奔,仿佛后面有什么东西在撵他一样。
而在确认那人离开,李承乾没有吃完面后,李询拿起地上砍柴用的斧子,对着他自己的衣服就是狠狠划了一道。
顺手,还给斧子摆了一个好看的位置。
李承乾吃完面之后赶紧奔着后院赶。
他想要看看那人到底老不老实,有没有同伙,甚至如果李询允许李承乾甚至想动用刑讯手段。
可当他赶到后院的时候,发现该所在柴房内的犯人不见了,只留他兄长个一人倒在地上。
“兄长,兄长你怎么了?”
躺在地上装昏迷的李询也没想到李承乾竟然如此担心他。
不过做戏做全套既然他都已经躺在地上了,那剩下的也得按着剧本演呢!
被李承乾抱住一颗脑袋使劲晃的李询悄悄睁开眼,一脸惊恐的看向李承乾。
“他们他们还有同伙,我们需要赶紧走,若是等他们反应过来到时候我们就不安全了!”
李承乾听到这儿也有些后怕,他们这一行人课都没带什么护卫,一个个也就是三脚猫功夫。
“兄长不如我们还是先往洛阳走吧,有什么办法能叫醒他们的吗?”
李询想了一下还是不着急的。
“那人刚才走的时候说让我们等着,三天内他必然回来。”
“你那二位兄长一天之内就会醒,明天早上我们早早就走,定然不会跟那些贼人撞到的。”
李承乾仔细一想也是这么回事,现在暮色将晚,若是他们现在就走还是有些难的。
由于不确定李学生的到底有多重,李承乾也只能搀扶着李询。
难得见到李承乾如此听话的时候,所以李寻也没有表现出来,他其实没什么事儿,守护在一旁的暗卫,见到李承乾被忽悠成这样,也是忍不住扶额。
由于现在只有他这么一个好人李承乾也努力肩负起了他的责任。
安置好李询之后又去了杜构跟卢怀慎所在的房间,发现两人睡的跟死猪似的李承乾也害怕了。
那蒙汉药的威力竟是如此之大!
回到屋内的李询打开窗户对着那边吹了好久的口哨海东青才过来。
匆匆写了些什么这才再次放他离开,而远在长安的李世民见到李询传讯的纸条时已经是白天看过之后火冒三丈。
“胡闹怎么能这么胡闹呢?那大唐十道哪是他们现在这个年龄能轻易去探索的呢?”
在御书房等待议事的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听到这话就知道肯定是李询那小子又干什么事儿了!
八成还是极其危险的,要不然皇帝也不至于如此大发雷霆。
“陛下不知何事引得您如此恼怒,说来与我们听听,或许我们有法子呢?”
长孙无忌不愧是能跟李世民一起打天下的能臣,面对这样的李世民他还敢上去撸虎须不得不说牛啊!
“李玄机那小子带着杜构,卢怀慎,还有李承乾去观察大唐十道了,说是过年前回来。”
“可还没出关内道呢,就发现世道危险,他们这4个人前行是不可能的,于是向朕求助来了!”
杜如晦听到李世民说话立刻咳了两声。
房玄龄也是听的冷汗直冒。
带着杜构和卢还事也就算了,那俩人充其量也就算作一个是重臣之子,一个是世家嫡子,若是死了也没什么。
可是李承乾那可是大唐的储君啊!
“陛下,臣建议让大军跟随过去。”
“太子安危开不得玩笑。”
如果说李世民最开始接到李询文书时,他确实是这么想的。
可是冷静下来之后李世民再次想了想,发现这对李承乾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历练。
大唐十道,每一道都有不同的风土人情,每一道里面都有地方招灾,若是李承乾能就此改变一些习惯,也是一次值得的旅行,不过派谁前去确实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