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丘帝下之都

作者:五松山人 | 分类:奇幻 | 字数:76.3万

一百四十二 神秘之符

书名:大丘帝下之都 作者:五松山人 字数:3826 更新时间:2025-02-01 02:21:47

原来,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作为博士生的罗原跟随导师单一朋教授参加了国家在唐古拉山以北的青藏铁路两侧的古人类石器考古工作。当时的考古发现共有十处石器地点,单一朋教授带着他的博士生小组负责其中的三处考古工作。罗原那时是单教授三个学生之一,全程参加了石器的发掘工作。平时在野外作业除了他们考古工作者没有其他人,所以生活很简单,就是吃饭工作,工作吃饭,然后睡觉,虽然简单却不枯燥。就在他们天天乐此不疲的工作的时候,有一天一个牧民经过他们的工作地点,看着他们小心翼翼的对待手里的石器,牧民说你们这个石块不好看,山洞里有比这个更好的。

“你说什么?哪里有更好的?”牧民的话让罗原有了警觉,难道还有遗迹?

“前面那座山,山上有个山洞,我有一次进去避风雪,那里面有很多石块,像巨大的石盘,好多哦,都比你这个要精细的多呢。”牧民笑嘻嘻的说。

“是吗?你能带我去看看吗?”罗原问。

“可我要放牧。”牧民说。

“我可以找个人先帮你看一下,你带我过去找到山洞你就回来好不好?”罗原想了一个法子。

罗原和牧民商量好以后,他和单一朋教授过去寻找山洞石器,他的一个师弟暂时做一下临时牧民,三个人就上山去寻找山洞。牧民说的山洞比罗原他们的考古地点还要高将近千米,好在山虽高坡度却比较缓,牧民一直把他们带到山洞洞口才告辞回去。看着面前的山洞,单教授和罗原都有点疑惑,从外面看上去并无人类活动的任何迹象,而且山洞洞口并不高大宽阔,从外向里看去似乎并不幽深,阳光下甚至能看到山洞内部的石壁。

“罗原,你确定牧民说的有石盘?”单教授问到。

“老师,都到了,我们进去看看吧。”罗原苦笑一下。

“我们发掘的石器地点已经是世界最高海拔的石器文化遗址了,这里应该在六千米海拔高度,足足要高出一千米,难道还会有石器遗址?”单一朋教授边说边向山洞里走去,罗原紧随其后没有吭声。

山洞确实并不深,单一朋走到洞口就发现洞深不过十几米,是一个原生石洞。等到二人进到洞里,却立即被洞内的景象所吸引,如同牧民所说,他们看到了大量的石盘,横七竖八散落一地,单个大小如同小型的磨盘,直径三十多厘米的样子。

“奇怪啊,奇怪,罗原,我们发现了什么?”单一朋教授像孩童一样大声欢叫着。

“老师,看来这是一处遗址。”罗原也开心的笑着。

一开始发现石盘,单一朋教授以为是山下石器的延伸,是同期文化遗址,可是之后的研究发现这里的石盘和山下的石器完全不同,时间上不同,技术上不同,甚至材质上也完全不同,这是一处完全独立的石器遗址。最令他们不解的是石盘上的信息,有石盘中央刻有神秘符号,以至于后来的研究发现这一符号竟无法破译,论文发表后引起了世界考古界的关注,一致认为这是一处完全孤立的文明遗址,符号的含义成了未解之谜。由于孤立,这个遗址后来没有继续研究,成为了一个悬案,考古界称之为唐古拉石碟之谜。

罗原讲到此,看了看刘逸龙说道:“刘队,接下来的事要听听你们079机构是怎么涉及到这个符号之谜了。”

“好,我来讲下半场。”刘逸龙微微一笑说道。

我国的079机构在进入九十年代初,其内部结构一再调整,包括神秘未知事件信息库也逐步建立,这个唐古拉石碟信息几乎在考古报告出来的同一时间就被机构收录。收录这样的信息之后,在数据比对的时候就发现了神秘符号和天山事件时的螳螂人手环属于同一符号,只不过由于再无新的例证,这些孤证只能被封存在机构里,仅仅供外事人员了解参考。

“刘队,大哥,你们的意思是在这里发现的神秘符号和我们空间出现的神秘符号来自同一个地方?那么意义又是什么呢?”木鱼问到。

“符号的意思是什么我们暂时不好揣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符号是某一个特定组织的代号我看可以确定了,例如徽章。”刘逸龙说出自己的见解。

“徽章?”罗原细细思考刘逸龙说的这句话。

“对,徽章。”刘逸龙肯定的答复。

“也就是说螳螂人也是属于这个徽章所控制的?”罗原问到。

“手环原本就是类似于某种特定属性。”刘逸龙说道。

“那唐古拉石碟呢?”罗原反问。

“我想那石碟一定有我们未知的秘密蕴含其中。”刘逸龙说到。

“当时是作为新石器细石器认定的,做过碳十四,但是没有其它的测试。”罗原回忆道。

“一是当时的科技不允许,二恐怕我们的仪器也未必测试出来。”刘逸龙说到。

“那倒是的。”这一论断罗原表示赞同。

“可是,按照鹿仙子说的这垱城和山下基本是两个空间了,山下的螳螂人又如何和这里出现的金属物体同属一个徽章控制的组织的呢?”刘逸龙觉得这一点倒是很值得深挖,原本他以为螳螂人就是属于山下的,看来不是。

“螳螂人,螳螂人,我想我们还是要重新审视这个对手的,别忘了,我们一直没有搞明白它们为什么要抓我们。”罗原嘴上说着,脸上表情开始变得凝重。

“大哥,等天亮了我们再过去看看这个金属到底是什么。”木鱼说到。

“智兽驳为什么那么怕它,我从未见到咚咚这个样子。”曹红钢也说。

“是呀,这都是个谜。”木鱼看向智兽驳,咚咚还在那里低吼,虽然声音已经很小。

罗原这时脑子很乱,所有的事一一浮现出来,让罗原有一种理不出头绪却又分明其中暗合逻辑,这才是一个折磨人的事情。刘逸龙明白罗原这时的心情,现在故事已经讲完,他暗示大家都安静下来,让罗原好好梳理一下思路。这离曹红钢说的一个时辰已经很近,近在咫尺的危险即将降临,这时是不能分神的时刻。

“木鱼,我们前出十米侦察,让他们在这静一静。”刘逸龙小声说着碰了一下木鱼,两个人随后向前摸去。

罗原身体靠在石头上,微微闭上了双眼,他的脑海浮现着神秘符号,唐古拉石碟上的和螳螂人手环的以及金属物体上的层层叠叠出现着,罗原极力地想找出它们三者的关系。曹红钢没去打扰罗原,他在一旁默默地看着,这个时候谁也帮不了罗原的。

刘逸龙和木鱼观察着远处曹红钢指出的位置,镜头里暂时没有动静,只有巨石巨树和天上的悬浮山。

“刘队,你说的那个螳螂人的手环就一直在你们079机构里,后来再没进行研究吗?”木鱼问刘逸龙。

“也不是,据我所知08年后机构改革,相关资料连同手环有新的研究部门接收,毕竟和上世纪相比现在的科技发展是飞跃了几个层级的。”刘逸龙回答。

“我总觉得这个螳螂人背后有什么我们不了解的。”木鱼说。

“你也这样想?”刘逸龙问。

“一个侦查员的第六感觉罢了。”木鱼点点头。

“我看罗队似乎正在为此苦思冥想。”说着刘逸龙回头向罗原那个方向看了一眼。

“我们自从来到这个空间,螳螂人就是有目的的追踪我们,可是我们到现在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这个感觉不太好。”木鱼叹了口气。

“我有一个预感,我们和螳螂人的事没完。”刘逸龙说出自己心中的预感。

“一路上遇到的险境够多了,不差这一个。”木鱼心中豪气起来了。

两人轻声说着话,注意力仍十分集中的观察着前方,一丝一毫不敢怠慢。

孰湖站了起来,它原本和智兽驳一样是俯卧的,可这时它站了起来。罗原睁开了微闭的眼,几乎和孰湖同时。

“钢子,来了。”罗原低低的声音提醒曹红钢。

“大哥你听到什么了?”曹红钢还没有感觉到异常。

“你看孰湖。”罗原说到。

孰湖站姿异常的雄伟,似乎它感受到了什么,双翅全都张开,双眼圆睁,大脑袋昂扬着,长发飘飘。

“孰湖也感觉到了。”曹红钢感觉这孰湖的架势像是似乎要迎接搏斗似的。

“还有段距离,提醒一下刘队他们。”罗原说着给刘逸龙和木鱼发出了信号。

接到罗原信号的刘逸龙和木鱼迅速回到了防守位,这时智兽驳也停止了低吼。

“来了?”刘逸龙问到。

“嘘!”罗原做了一个手势,暗示大家都要噤声,向上指了指。

空中有了动静。

怪不得孰湖最先感觉到了情况,原来来自天空。是的,智兽驳是对地面的情况更警觉,而孰湖是会飞的,会飞的自然对天空的信息接收最为敏感。信息源还在远处间隔着两座悬浮山,可是气流的细小变化却躲不过孰湖的大耳朵。

刘逸龙和木鱼的望远镜同时望向了天空,果然,悬浮山之间一个亮点在环绕着飞翔。

“个头不小啊!”两个人心中都冒出了这句话。

刘逸龙看向罗原,向罗原做了一个手势,把上面的来物形容了一番,罗原点点头。

天上的来客绕着悬浮山飞翔,在望远镜里显示只是一个亮点,根本看不清轮廓,不能够知道到底是什么?

“不会是瞿如。”罗原这一点倒是可以确定了,因为瞿如的动静可不是这样的。

“只要不是瞿如我们就等等看,只要不动应该不会引起它的注意。”这样想着罗原轻轻触碰了一下大家,都心有灵通的有了反应。只是,忘了孰湖。

镜头中天空的亮点越来越大,越来越接近金属物体上方的巨石,令大家惊讶的是这个空中飞来的大家伙实在是个巨大的家伙。从体型上看要比孰湖大出足足一圈,双翅更长,但是身体轮廓却由于距离越来越近,看上去更像智兽驳,似乎是孰湖和智兽驳的合体。大家伙在空中盘旋着,看上去它的目的地就是那金属物体上方的巨石,曹红钢预测的十分准确。

刘逸龙把手里的望远镜递给了罗原,罗原默默接过来,在夜视条件下仔细查看这个飞来之物,它的形体渐渐清晰,像是一只涨了翅膀的猛虎。

“是一只飞虎。”木鱼轻轻地说,像蚊子在罗原耳边飞过的声响。

“这可不是飞虎。”罗原看清楚了。

“是飞翔的智兽驳。”木鱼又说。

“比智兽驳厉害的家伙。”罗原心里说怎么竟遇到这样的凶险。

“罗队,你认出来了?”刘逸龙听声知道罗原似乎心中有谱了。

“嗯,这是传说中的穷奇,一个喜欢吃人的大家伙。”罗原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