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战贫玉皇山

作者:天河长 | 分类:其他 | 字数:43.7万

第137章 易迁政策

书名:战贫玉皇山 作者:天河长 字数:2440 更新时间:2025-01-24 02:16:23

李妍妍因家庭变故,在母亲的催促下,与梁铸成解除了婚约。

梁铸成很快走出失恋的阴影,投入到紧张的扶贫工作之中。

他向父母隐瞒了这一切,又嘱咐余荷,不要向外人透露他和李妍妍解除婚约的事情。

二〇一六年“五一”刚过,乡里召开了易地扶贫搬迁部署会,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全乡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工作。

梁铸成和余荷参加了会议。

会上学习了省市易地搬迁文件精神,听了成荣兴的讲话,梁铸成很兴奋。

两年来,他一直被这个问题困扰着。

玉皇山村面积辽阔,山高人稀,全村十二个组,分布在七沟八梁里。

按照省里公布的通村公路标准,只要村委会所在地通了硬化公路,就视为通村公路达标。

虽然村委会所在地通了公路,但是除了公路沿线和村部周边比较集中的村庄外,还有七个村民组不通公路,总里程大约有五十多公里,还不包括分散居住的自然村庄道路和通户路,更是一个大数字。

而通组通户路,目前国家没有补助资金,如果靠村里自筹资金解决,困难很大。

那些地方除了不通路,还不通水,每到旱季,住在山梁上的村民,吃水成了大问题,近点的有三四里路,远的有十几里,爬山翻梁,挑一挑水需要半天。

梁铸成听父亲说,前几年,十二组山梁上有一家人,男的害病挑不了水,女人下山跑了十几里,好不容易把水挑回家,进门时,被门槛绊倒,扁担从肩上滑落,两桶水全部倒了。

女人坐在地上,大哭一场,然后跑到房后的山上,上了吊。

……

当地还有一些传了多年的与吃水有关的段子,以一种无奈的调侃,述说吃水的艰难。

说是居住在山上的村民,吃水贵如油,因吃水艰难,节水意识特别强。每天早晨洗脸,女主人让一家人站成一排,她嘴里噙上一口水,对着一家人的脸喷过去,然后用毛巾擦擦脸。

还有的说,山上的人洗澡靠下雨,下雨时男人站在雨地里洗,女人则是接了屋檐的水,藏在屋里洗。

当然,住在山上的村民,生活的难处不止这些,包括用电不稳定,上学难、看病难,农产品出售难,如此等等,是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地方。

余荷跑遍了全村每个组,对那些情况心知肚明,她建议,趁着这次国家易地搬迁政策,干脆把山上的老百姓都搬下来。

梁铸成也有这个想法。

可是,易地搬迁对象只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他农户不能享受易地搬迁政策,贫困户搬迁了,不是贫困户的农户仍然住在那里,问题同样存在。

长此以往,会产生新的贫困。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次解决所有问题不现实,看来,只能先急后缓,逐步解决了。

乡里会后,梁铸成组织村组干部和工作队员,分组召开群众大会,宣传易地搬迁政策。

在此基础上,按照个人申请、入户核查、群众评议、村组测评、两公示一比对的程序,确定易地搬迁对象。

为了确保易迁对象精准,村里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严格标准条件,在“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这个大原则下,按照居住偏远、不通路、不通水、不通电,看病难、入学难等条件,逐户进行审核,提出建议名单,提交群众评议,初步确定易地搬迁对象。

而对于交通便利、饮水、看病、入学等方面没有特殊困难,但是居住的房屋为CD级危房的,纳入危房改造计划,验收合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予以补助。

易地搬迁政策公布以后,在村里引起轩然大波。

符合条件的,纳入易地搬迁对象,自然高兴。

不符合条件的,眼红了。

国家规定,易地搬迁按照贫困人口建房,每人不超过二十五平方米,超过五人的,按照最高五人计算,也就是最高不超过一百二十五平方米。

易地搬迁实行“交钥匙”工程,政府把房子盖好了,贫困户不出钱,直接入住。

就按四口之家计算,一百平方米的房子,建设成本十万元以上。

前两年时间,贫困户主要享受了产业扶持,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危房改造、生态搬迁等扶持政策,尽管有些村民也攀比,争当贫困户,但是感觉差距不是很大,只是心里不平衡,争争而已。

那么,易地搬迁才是看得见摸得着,贫困户得实惠最大的扶持项目。

这么大的实惠,谁不眼红啊?!

玉皇山村炸锅了。

已经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他们认为只要是贫困户,都应该分房子,而没有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心里落差更大,反应更强烈。

前些年,有部分农户靠在外地打工,挣了一些钱,把房子翻新了,或者拆了重新建造,有的户甚至举债盖房。这些户因为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不能纳入易地搬迁对象,不能享受易地搬迁政策,心里愤愤不平,认为自己靠勤劳挣下一份家业,却享受不了国家易地搬迁政策,有些户平时好吃懒做,住着破破烂烂的房子,反而得到国家扶持,认为不公平。

因为心里不平衡,所以就互相攀比,争当易地搬迁户。

一时间,村里闹得沸沸扬扬。

这段时间,在外地打工的村民,听说村里要盖扶贫房,放下手里的活,纷纷回村,找村干部,找工作队,要扶贫房。

梁铸成和余荷给他们宣讲易地搬迁政策,劝那些人回去上班,他们没有达到目的,都不回去。

他们会算账,在外面打工,一年也就两三万块钱,而一套扶贫房就值十几万,对一个农户来说,是一笔大资产。

他们认为,只要能争取到扶贫房,耽误几天无所谓,大不了少挣点工资。

梁铸成和余荷商量,必须把政策讲清楚,打消他们不切实际的念头。

梁铸成安排,各组把外出务工回村的村民都通知到位,请余荷给他们宣讲易地搬迁政策。

余荷对照县里印发的易地搬迁文件,逐条给他们解读。

余荷请他们相信,村里一定会严格按照政策规定,按照条件和程序,评选易地搬迁户。

梁铸成给他们讲,评选易地搬迁对象和在外打工并不矛盾,只要符合条件,不需要到处找,不回来也能按照政策规定,纳入易地搬迁对象。

而不符合条件的,找谁都没有用,反而还误了挣钱,何苦呢?!

大多数村民还是明白人,听了政策宣传以后,知道自己不符合条件,虽然心有不甘,但是也明白自己得不到扶贫房,就外出务工去了。

不过,仍有一些村民不轻易放弃,抱着不争白不争的想法,密切关注着村里的动向,想方设法当上易地搬迁户,为自己争取到扶贫房。

好不容易安静了一段时间的山村,又沸沸扬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