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我有了影后系统
作者:春风醉人头 | 分类:古言 | 字数:54.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六十四章 陛下爱八卦
“陛下。”
“坐。”陛下对从小看着长大的功臣之子还是很客气,先让毓都坐下,再让王和令将在他面前说的话,再跟毓都说一遍。
毓都目光望过去,王和令不甘示弱瞪回去,然后走到毓都跟前,一副不畏强权的样子。
“毓统领,在抓捕乌热皇室一事上,不可否认你立了大功,但我发现了你的处事规律。”
“益阳郡王有话快说,我在左骁卫还有其他事要处理。”
“你一共杀了三百七十八个跟乌热皇室有关人员,抓捕了七十八个跟乌热皇室有关的人。其中只有甄船王一家,是你经过认真审讯的。其他人你仅仅是怀疑他们,就一不做二不休送他们全部上天。”
“关于陛下安危的事情,宁可错杀不可放过。那些人并不无辜,他们身上疑点重重。”毓都对陛下说到。
陛下摸着胡子笑了起来,这在他看来就是小孩互相看不顺眼,根本没什么好在意的:
“益阳啊!你若是认为毓统领心狠,可得证明那些人是无辜的。
毓都啊!你做事也得悠着些,别总让外面那群人误会你。”
“陛下,那些人都被毓统领给解决了,还要怎么去证明?”王和令对陛下敷衍的态度不满。
“好好好!你先下去休息。”陛下对新认的闺女哄到。
毓都心中冷笑一声:“我们抓捕的读书人与益阳郡主关系不错,谢女史和益阳郡主因其中一人还产生了冲突。”
“还有此事?说来听听。”陛下也是个装傻的高手,刘寺人和陈寺人早就向他禀告过此事,这时还要装不知道。
“一名叫做贵志的读书人,不仅这次写诗煽动大周人对乌热人打砸抢烧,以前也常常写诗批评新政。在谢女史的审讯下,贵志交代他只负责写诗和对外露面,有专门的人会将他诗文四处散播,为他积攒名气。
谢女史说古有采风官一职,专收集各地民谣诗词,编写成诗经。各地民谣既能反应民心,也能引导民心。
贵志和背后散播诗文之人,是想单纯捧出一个才子来,还是想引导民心,谢女史认为必须查个明明白白。”
“听说在民间常有商人资助赶考的学子,这也是为了回报。但一个着名诗人能给他回报什么?要捧一个出名的诗人出来,需要多少钱财?”陛下问到。
毓都摇头:“不清楚,但谢女史说大周百姓识字不多,要让一个诗人在百姓中名气,比在乡绅士族中有名气苦难百倍。”
“有理。”陛下也想不出,读书人除了做官还有什么好前途。他们京师有许多诗文写得好的着名诗人,这些诗人平日就在各种宴会上写诗助兴,看宴会主人脸色吃饭。
这个贵志自己没家世,又写了那么多批评新政诗文的人,谁会高看他一样,给他个鱼跃龙门的机会,怕收他为门客的人都不会有。
王和令不满毓都误导陛下,本打算离开,再次扑倒陛下桌前。
“陛下,你别听毓统领胡说,贵志出身清白,做的每一件事都清白。”
贵志写的诗文都在,毓都喝着茶并不与王和令争。
陛下念着王和令是新认的女儿,忍着脾气跟王和令说道:“如果你意思是贵志写的那些诗文都出自本心,帮贵志传播诗文的人是出于欣赏的话。那么他们更应该去到百姓中,去体验百姓的生活。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批评朝廷为改善名声所颁出的政令。
这些读书人连百姓穿个彩色的衣物,他们都得说句世风日下,又哪是真心为百姓着想,不过是标新立异出些风头罢了。
益阳,你现在已经是郡主,今后少跟这些人混在一块。别好好的一个孩子,都被他们给带偏了。”
“不,陛下,贵志不是你想的那种人。你才是应该多跟江南的读书人待在一块,多聆听他们的想法,而不是跟那些舞女歌姬在一块。”
陛下眼角的笑意也绷不住了,朝堂上的重臣这般直言不讳也罢。王和令一个晚辈,哪来的权利对他说三道四。
“来人啊!送益阳郡主离开。”
王和令离开时,谢新语正巧乘着小船而来。
刘寺人见着谢新语就说道:“恭喜,大仇得报。”
谢新语捏着检讨:“我能有什么大仇。”
“当然是因益阳郡主被责罚一事,你还不知道吧!刚才益阳郡主因为话多被陛下赶出来了。这第一印象只有一次机会,益阳郡主今后很难得到陛下的喜爱了。好在益阳郡主是在惹恼陛下前就被封为郡主的,要不食邑一千变成五百,或者直接封县主都有可能。”
刘寺人已经在贬低王和令了,谢新语也不想落井下石,毕竟她和王和令也没大仇,只是单纯的王和令突然看不惯她而已。
“益阳郡主这人吧!太过直率,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若是被益阳郡主不喜欢了,那她可是一整日盯着你挑毛病,向她求饶都不行。”
“我可得记下来,让礼部给益阳郡主找个脾气好夫君。”
“家世这些都不用看重,重要是父母双亡,家里没有其他长辈,嫁过去就能当家做主,不能让其他人给她气受。”
“谢女史真是宅心仁厚。”
陛下是因王和令之言才突然让谢新语前来,现在王和令在陛下眼中就是无理取闹,陛下也不提找谢新语过来的原因了,只让谢新语坐下闲聊。
“你家大伯在外打仗,你家中可有困难啊?”
有谢东旺这个父亲,谢新语提起家世就很尴尬:“我家还是那些事,我爹儿子是极多的,这些儿子要让他养有些困难,所以他想要大伯母帮衬一些。我们家又不是上百年的家族,各房各扫门前雪已经不容易,大伯母也没几个余钱。反正家里就闹着,让陛下见笑了。”
“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你们家闹起来就没想过怎么解决吗?”陛下很喜欢听别人的家长里短,尤其是家宅不宁的事。像谢家的这点事,陛下听着跟听话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