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城姬三国

作者:绅士东 | 分类:其他 | 字数:160.7万

第五百一十一章 南蛮之乱

书名:城姬三国 作者:绅士东 字数:2229 更新时间:2024-11-17 04:25:12

楚历五年,海外的混乱传回楚国,在楚国本土也惊起阵阵波涛。

一番喧嚣之后,楚国朝堂也统一了意见,盯准了罪魁祸首——蜀侯!

原本正准备撤出益州的宛城一师,又杀了个回马枪,并且不等蜀侯来使询问,楚国就已经先一步遣使,来访者不是旁人,正是第一届科举时,在模拟出使时表现突出,平时以辩才受礼部重视的邓芝。

不过从出使的级别,也能够看出楚国的重视程度——邓芝再怎么突出,现在也只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

刘璋虽然恼怒楚国毁约,但还是在城都,“热情”的接待了邓芝。

这次既是张松、郑度等西川贤臣,也没有对刘璋的怂,提出什么相左的意见。

毕竟现在蜀侯府、或者说是西川的情况,的确有些不妙……

益州南部,南中蛮纷纷北上作乱,此时哪怕没有楚国发难,蜀侯也已经焦头烂额。

至于南中蛮忽然来犯,并不是因为别的,正是陈宫、高顺两年来的“教化”,以及楚国两年来对蜀侯府的出口,取得了成效……

陈宫、高顺,联合五溪蛮的大首领,也就是现在五溪独立师的师长沙摩柯,从荆州南部,跋山涉水的往益州南部宣扬楚学。

益州南部的情况,和荆州南部差不多,都是汉夷杂居,许多汉人大族,也都是半夷半汉,要说区别的话……就是南中地区的纵深更大,蛮夷势力也更复杂。

因为没有统一,“大”并不等于“强”,只是“复杂”。

不过就和荆南一样,每次所谓的南蛮之乱,没有单纯的民族冲突,基本都是益州南部的大族带头搞事情的!

这次规模甚大的南蛮之乱,情况却有些区别……

之所以生乱,其实间接原因,是楚国五溪独立师的行动,挤压了部分蛮人的生存空间!

楚学西渡之处,建起了一座座简单的城池——没有高大的城墙,只是划定了聚居区,交通允许的地方,甚至已经开始开设工坊……

然而并不能说是顺利!

仅仅是一条“交通允许”,在南中就已经是很苛刻的要求。

之所以南中地区,千百年来与中原文化未能彻底合流,自然有其原因……

以陈宫传回的普查消息来看,整个南中地区,山区地形占了八成半,还有一成是高原、丘陵,妥妥的“大山深处有人家”。

不仅可以开垦的田地,都十分零散,尤其不少都是坡田,畜力耕作、真气机关耕作都很难发展……

而且因为地形复杂,也导致气候复杂多变,堪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经常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属于发展农业的话,“资质”很低的土地。

如果要依赖运输?

偏偏路也不好修,即便在后世,山区也属于不好修路的地段,更何况白图只是点出了水泥,还没有可供提炼沥青的石油……

这也令南中的城市化难度,比想象中更大——毕竟没办法靠农业自给自足、或是能够轻易获得外运的粮食,仅靠“大自然的馈赠”的话,则聚居规模不能太大!

白图的硬盘也不是万能的,面对这种情况,硬盘里唯一有些帮助的,是一篇关于彩云之南省的作物排行与分布。

发现后世的时候,彩云之南种植的作物中,玉米、马铃薯、橡胶树占了不小比重……而这些暂时指望不上。

另外就是粳稻和油菜……或者说是芸薹(tai)。

芸薹原本在东汉并不普及,被称为“胡菜”,一般是幽州、并州河套、乃至河西等地,这些羌、氐、鲜卑人分部的地区有种植。

白图为了楚民的膳食营养,命工部研究过哪些地区适合耕作各种蔬菜,之后由民部负责普及,现在小有成效,所以楚国也有不少地方,在原本休耕的空档种芸薹。

另外就是经济作物比较吃香,比如甘蔗、茶、中药、山菌类,以及同样现在还没有的烟草。

并且在矿产方面,南中在华夏文明中,无疑是相当优越的地区。

在历史上的三国时期,南中就是盛产金银之地……

总的来说,南中并不适合农耕文明,尤其是小农经济——如果要自给自足的话,那么经济作物的性价比也会降到极低,而自给自足系列的水稻、小麦、桑麻……在南中的种植效率很感人。

因此搞经济作物、开发矿产的话,在南中还有出路,想要将这里转化成小农经济,那就不是神农精华能解决的,这也是为什么南中地区长久以来,虽然受到华夏文化熏陶,但始终没有彻底合流。

楚国要解决这一问题,比之前汉王朝,要多出一桩优势,那就是已经基本抛弃小农经济,只要修出路,并且提高南中的经济作物产出性价比,以及优越的矿产资源,这里完全可以靠交易,将日常所需“吸”过来。

而相比于后世工业化之后,现在楚国最大优势……自然就是人口!

整个楚国才一千多万人口,而南中地区,汉夷不过百万,因此完全可以先将有限的人口,集中在几个少有的交通“较为”便利、土地“较为”适宜耕种的地区,不用和太偏僻、太深的大山较劲儿。

否则如果是十倍、百倍的人口,再想要转型,那就更加困难!

然而即便如此,不买“楚学”账的人也有很多,哪怕陈宫、高顺、沙摩柯的拳头够大,也有不少部族,秉持着“惹不起、躲得起”的态度,不断向北迁徙。

这也正是这次益州“南蛮之乱”的次(gen)要(ben)原因……

至于主要原因,则是益州南部的许多大族,都在借机煽风点火,甚至亲举反旗。

因为这两年“楚货”不断涌入,而且还是找了蜀侯作为“经销商”,因此作为益州大族根本的蜀锦、井盐产业,受到了很大的挫伤!

哪怕刘璋接受了张松的意见,将这部分利益分润出来,但是……

这些大族又不是小店面——隔壁的烤串便宜,我们直接去隔壁进货?那穿串工怎么办?

小店面可以把穿串工辞退,但这些大族下面,那么多张嘴要养,可不是纯粹“商业利益”够大,就能够弥补的!

因此现在哪怕楚国不动,刘璋也已经焦头烂额。

既然硬气不起来,自然对邓芝也只能好生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