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这太子,不做也罢!

作者:赴醉人 | 分类: | 字数:383.3万

第804章 暴怒的李二

书名:这太子,不做也罢! 作者:赴醉人 字数:4383 更新时间:2024-11-06 03:27:02

未来的大明该是什么模样的,长乐想过不止一次。

她喜欢大明,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大明的一点一滴,都是她亲眼见证的。

甚至在如今的宫墙之上,都还有她昔年为之奋斗过的痕迹。

她又怎么可能不喜欢?

相比大明,大唐对她而言就太陌生了。

从出生她就久居皇宫,甚至连长安城都不曾了解过。

在大唐,她的天空就那么大,看到的世界,就那么大。

但大明不一样,在大明,她无疑是自由的,也是随心所欲的。

也只有在大明,她才能如此。、

所以,她是很认真的在思考着大明的未来。

人嘛,就是如此,自己打造的地方,才是最有成就感的。

“走,出去转转。”长乐顿时就来了兴趣,说道,“真要编撰出能利国利民的大明律,了解老百姓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听她这么一说,姚小胖顿时眼睛都亮了,这段时间他可是被这些书籍给整疯了,能出去放放风,他怎么可能不愿意。

很快,众人便在王进的护佑之下出了青天衙门。

如今的日月山,倒是没有了最初的繁华。

当然,这不是衰败的表现,而是大明一开始就将大明诸多的工坊迁徙到了草原六城。

作为都城,经济发展自然是需要的,但却并不是必须的。

李承乾一开始就有机会的在将日月山打造成大明的政治中心。

而且,在剔除了繁杂的工坊后,日月山的管理顿时也顺畅了不少。

尤其是别国的探子,在日月山想要隐匿起来,就更难了。

……

同一时间,暹罗。

当长乐在体察民情的时候,李二却是意气风发。

无他,就在两个时辰前,暹罗国王举国投降了。

倒不是说暹罗没有反抗过,只是在大唐无情的铁蹄下,他们所有的反抗都是徒劳。

当他们引以为傲的象兵衰败后,投降也就成了理所当然之事。

“蒙泰的人头就交给鄂国公处置吧。”看着暹罗送来的人头,李二笑道,“说起来,此番我大唐南下,也不过是这蒙泰不识礼数,既然鄂国公才是真正的苦主,交给鄂国公处置倒也理所当然。”

虽然大唐南下的原因是什么大家都清楚,但没人会承认的。

所以这口锅就让尉迟敬德背着吧,谁叫他当初要出这个风头?

不过房玄龄看到这颗人头,却是摇了摇头,半晌才说道:“这蒙泰倒也算个人物,虽然不修私德,但他治下的那泰府,却是挑不出毛病。

此人若是在我大唐为官,定然是能庇护一方的父母官。”

对于蒙泰,房玄龄的评价还是很高的。

当大军南下之后,他便随李二一道南下,见识过那泰府的民风之淳朴。

这一切的功劳,自然就被他归结在了蒙泰头上。

当然,他也并非是张口就来,也是实实在在的去和那泰府的百姓沟通过,才有此结论的。

和他有着相同看法的还有魏征,这会儿也是站出来说道:“记得殿下之前说过,国家太弱,个人太强,会吃亏的。

当时老臣还不知道此话何意,但看到蒙泰,老臣倒是深有体会。”

他这话一出,一众武将倒是深以为然。

当然,他们的支持也是有原因的,国家若想变强,军事上就不能太弱。

至于李二,倒是不以为然,如今的他,最厌烦的便是这魏征了。

这家伙,时不时的就殿下曾经说过,他这么做什么意思,李二太清楚了。

不过他即便不爽这老家伙,但也不能对他做什么,毕竟这老家伙是他这盘大棋中极为重要的一颗棋子。

“之前一直听说暹罗土地肥沃,一年两熟也是常态,某些地域甚至能一年三熟,今日左右众卿都闲来无事,不妨一起去看看?”

李二不想搭理魏征,这老家伙你要是搭理他,他只会顺杆往上爬。

“老夫对此,也是神往已久。”长孙无忌一听李二这话,当即就明白了他什么打算,也是立马就站了出来。

众人自然没有意见。

大唐挥兵南下,最重要的原因不就是盯上了暹罗等国肥沃的土地么?

说着,众人便离开了李二临时的行宫,在一众大军的护佑下走了不过数里地,便见到了一片广袤的田地。

李二之前其实也见过暹罗的土地,不过那都是在路上随意一瞥罢了。

“暹罗虽然国力不强,但的确是老天爷赏饭吃,这么大一片的良田,在我大唐怕是也只有江南之地才有。”李二下意识地躬下身,揉捏了一下田地里的水稻,叹了口气,说道,“谷粒饱满,确实是一片良田。”

说到这里,李二再次叹了口气,“老天不公啊!

我大唐沃土千里,却养不好我大唐的百姓,小小暹罗,不过是我大唐州府之地,却有如此沃土?

之前李绩上了奏疏,说是在暹罗一座小小的县城粮库,粮食居然堆积如山,当他们砸开粮库院墙,最里面的粮食都有了腐烂之象!

第804章 暴怒的李二

暴殄天物,暴殄天物啊……”

李二是越说心里越难受。

大唐要是有这么多粮食,前些年怎么会饿死那么多人?

“老臣之前就问过这周边的百姓。”房玄龄恰在这时站了出来,说道,“那些百姓的确佐证了暹罗能一年两熟的事实。

不过要说到他们的粮食多到烂在粮库之中,倒也是无奈之举。

就以暹罗的人口和暹罗的粮食产出来计算的话,他们是吃不完的……”

“真就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呗?”一听这话,顿时有武将站了出来,说道。

他们羡慕暹罗,这一点儿毋容置疑。

在这个年代,粮食才是真正的硬通货,谁来也没用。

没有粮食,大家都喝西北风吧。

“陛下,长安急报。”就在李二感慨着暹罗得天独厚的时候,有内侍急急忙忙地跑了过来。

李二见状,有些疑惑。

对于长安的情况,他还是很在意的。

不管怎么说,长安才是他的基本盘。

哪怕他暂时让李恪监国,但目的是什么,他可是比任何人都清楚。

接过内侍手中的急报,迅速看了一眼,顿时李二脸上的感慨就变成了愤怒。

“混账!”将那信函揉成一团,李二奋力地砸在了地上。

一众文物大臣虽然都有些好奇长安发生了什么,但却是没人敢上前将那东西捡起来。

一时间,现场的气氛便多了几分尴尬。

众人除了傻愣愣地站在那里,什么也做不了。

至于李二,这会儿却是怒气冲天,半晌都没有任何言语。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兴许是李二觉得将自己的一众臣子晾在这里,有些不合适,也便说道:“长安传来消息,说是梁王李愔散播谣言……”

说到这里,他自己都说不下去了,指了指地上被他揉成一团的信函,对身旁的内侍说道,“捡起来,给众卿看看,看看那混账东西,都做了些什么。”

说着,他觉得自己胸口都疼。

对于他来说,他不介意自己的几个儿子争斗起来,但这种争斗一定是在一定的规则之内的。

哪怕是当年他和李建成等人争斗,但也从来没有牵连到他们的母后身上。

在这个孝道大于天的年代,李愔这么做,就是犯了忌讳。

尤其是李二得位本身就不正,他岂能容忍自己的儿子这般?

这要传出去,保不齐落得一个上梁不正下梁歪的名声。

至于说,为什么消息都传到李承乾那里了,李二反而是最后一个收到消息的,这原因也简单。

无非就是因为事关重大,大明那边只需要一个猜测就能传回去,但对大唐而言,必须有实证,才能禀报李二。

而众人在看过信函之后,一个个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们也没想到,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李愔居然下场了。

对于这位梁王,他们还是知道一些的。

只是谁也没想到,昔日那位诸王中的小透明,会选择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

只是众人都有些不解,按理说,能想出如此歹毒之计的梁王,不应该想不到,这会儿触怒陛下才对?

这么做,不是自找麻烦?

想不明白其中的缘由,众人相互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疑惑。

“诸卿说说,这混账该如何处置!”李二见众人开始思量了起来,这才说道,“如今,他母妃刚刚仙逝不久,这混账东西就污蔑其兄谋害其母妃,其心可诛!

这么多年的圣贤书,读狗肚子里都比他强!

若是让杨妃得知此事,岂能含笑九泉?”

对于李愔污蔑李承乾和李泰的事儿,李二倒是只字未提。

毕竟,如今的杨妃的确是下葬不久,自己儿子便做出这等荒唐之事,这才是最让李二难以接受的。

他甚至都不敢去想,若是有朝一日,他驾崩了,这个混账玩意儿能做出什么来?

“梁王终究年幼,兴许是杨妃突然离世,对梁王打击颇深,才做了如此糊涂之事。”长孙无忌当即就站了出来说道。

他不能太过于苛责李愔,至少在明面上不能如此,毕竟李愔构陷的还有两个是他亲外甥,他不能表现得太过于明显。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不管李愔怎么折腾,都不是李承乾几兄弟的对手,这也是他愿意为其开脱的原因。

“哼!”李二闻言,冷哼了一声,说道,“他都多大了,还能以年幼开脱?

朕像他这么大的时候,已经在辅佐皇考南征北战了!

哪怕是高明,在他这么大的时候,也已经在赤水源站稳了脚跟!

就算是恪儿,在他这么大的时候,也能勤于朝政,怎么到他头上了,就是年幼无知了?

普通人家,年幼无知也就罢了,最多也就害了自己一家人。

但身为皇子,若是还年幼无知,那是会害死很多人的!”

他这话倒也没说错,皇子的年幼无知,会牵连很多人的。

别的不说,王府一众属官就难辞其咎。

轻点儿罢官夺爵,重点儿的话,那就是抄家灭族。

这种事儿,在历朝历代其实都不新鲜。

听李二这么说,众人顿时也是感慨连连。

不过他们也清楚,梁王府的那些属官,终究还是太年轻,也太贪心了。

当下,马周就站了出来,说道:“臣有罪。”

李义府就是他推荐的,这会儿他也有些惴惴不安。

不过这也是他平步青云的后果,若是真在朝堂上多厮混几年,估计这会儿的他,也不会言语。

李二却是摆了摆手,说道:“与爱卿无关,说到底,终究是那混账自己有了野心。”

对于马周,李二还是很看重的。

这是打破士族垄断官场的一个标杆,他岂能不看重?

见马周还要开口,长孙无忌却是给他使了个眼色。

这种顺水人情送起来,长孙无忌没有一丁点儿的犹豫。

“传旨,梁王贤名有佳,加官益州都督,领旨之日,即刻赴任!”李二没有任何犹豫,当即就下了旨意。

当然,他也不能斥责李愔,毕竟家丑不可外扬,这种事儿要是传出去,最受伤的还是皇室的声望。

对他而言,这事儿也只能打断牙齿往肚里咽。

群臣闻言,倒也不惊讶。

外放益州,远离长安中枢,也有断了李愔想法的意思。

这对于李愔来说,也许是最好的结局了。

至于说严惩李愔,这不可能,众人都很清楚。

现阶段,李二不可能拿自己儿子动刀的,除非那个人是李承乾。

“微臣领旨。”长孙无忌闻言,当即就躬身领旨。

对他来说,这道旨意完全没压力。

他是为李愔开脱了两句,但也只是随口说两句罢了。

真要让他为了李愔做什么,那不可能。

不过众人也意识到了,李二如今对自己的几个儿子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而且,李愔还是第一个走马上任的幌子。

要知道,不管是李恪,还是李泰,自从李承乾远离长安以后,就再也没有皇子上任封地的了。

他李愔算是开了先河。

当然,有这种想法的人,也不少。

只是真说出口的,却不多。

当下,众人都在等着李二,就想看看李二还会说什么。

只是让众人失望的是,李二这会儿却是没有心思说任何话了。

他其实是恼怒的,很是不满李愔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