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作者:光头李三 | 分类: | 字数:69.2万

第318章 选奉官

书名: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作者:光头李三 字数:2430 更新时间:2024-11-14 08:59:30

阳光依旧洒在宁波港口上,海风徐徐,吹在人身上很是舒服。

而张丁征在听到涂泽民的话后,心中清楚,自己的目的达到了。

有钱无权钱买权,有权无钱权变钱……这是张丁征的人生信条,而他也清楚,抓住这次开海的机遇,他们张家也能摆托山西晋商,另开炉灶。

张四维看着儿子那副志得意满的模样,心中既有担忧又有无奈。

他深知儿子此次前来的目的不纯,但事已至此,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他转头对涂泽民说道:“涂巡抚,小儿年轻气盛,读书无望,想着做些生意,不过,千万不要照顾,要一视同仁……“

涂泽民微微颔首,笑道:“张大人放心,下官心中清楚。”

“巡抚大人,我能看一看港口吗?”张丁征在涂泽民的话语落后,便赶忙说道。

涂泽民看了一眼张丁征:“当然可以。”

张丁征颇为惊喜,得到了涂泽民的准许后,先是道谢,而后带着两个小厮,对宁波的海港进行了一番参观。

他兴奋地看着港口上忙碌的景象,仿佛看到了无数的金银,朝他招手。

说白了,朝廷为民间富商提供的机遇并不多,开国两百余年,都未曾重视过商贾,而这次开海,只要你有银子,就能参与进来。

国策的变迁,让各地的商贾都产生了极高的兴趣。

可能会有船只沉没,血本无归的风险,但这次朝廷给的自由度也很高。

朝廷的造船司可以接受商人的订单,为你制造海船,只要你肯花银子,便能造出当世最好的远航船只。

当然,商人们也可以在地方官府的造船司制作他们所需的海船,这个的造价稍稍便宜一些,但在这些地方官府承办的造船司虽然便宜,但安全性也是能够得到保证,满足大明国标。

而晋商王家,范家,常家三大家族的幕后出资,张丁征在南京,宁波,杭州三家大型官办船司,下了八艘海船的订单,而这三大家族共出白银九十二万两,张丁征各人出资八万两。

虽然张丁征出的银子少,但他占的份额,却是最多的,到了百分之三十,而晋商的常家出了四十万两白银,才占了百分之二十三。

这个时候的张丁征是豪情万丈的,一百万两白银可能买不来一个五品官,但要是五百万两呢……这么多的银子,捐赠给朝廷换取一个能够靠近皇帝陛下的官职,只怕,现在如日中天的张居正也要出面,替自己摆平舆论。

还是那句话,权力是能买过来的,你买不来,证明你给的钱不多……

在宁波海港转悠一圈的张丁征,在傍晚的时候,才返回到了自家父亲住着官驿。

张四维看到张丁征后,一顿臭骂:“开海的事情,你掺和什么,你懂什么,我告诉你,不要跟着山西的那帮人瞎混,他们的心眼啊可比你多的多 ,你是玩不过他们的,别到时候,把咱们老张家放在赌桌上,输的干干净净……”

张四维确实很生气……他现在身居高位,山西商人们巴结自己,顺带着不敢得罪自己的这个小儿子,现在对他百依百顺,可,自己终究会退下来,自己退下来之后,山西老家的人就绝不会在对张丁征有所宽容,到了那个时候,张家可能会受灭顶之灾……

面对张四维的问责,张丁征不再吊儿郎当,而是一脸正色的看向张四维:“父亲,您说的我当然清楚,孩儿虽然读书不行,但也不傻,他们每年给咱们家送银子,现在,又不求您为他们办事,那是因为他们攒着呢,等到他们觉得时机成熟之后,您,就不得不替他们办事了……”

“现在孩儿跟着他们厮混一起,一来呢,是想着从他们的手上,赚点银子,二来,便是想着在这合作中,捏着他们更多的把柄……孩儿,可不想只当一个商人啊……”

张四维并未听懂张丁征的言外之意:“你若是不甘心只当一个商人,便好好读书,早点考取功名……"

“哎,父亲啊,孩儿不是读书的那块料,但孩儿照样能作官……”

“痴人说梦……”

"哼,父亲也是大明的阁臣,对我大明的律法了解诸多,难道没有听说过,选奉官……”

张四维听到张丁征的话后,猛地一愣。

选奉官这个制度相对来说冷门一些,自己的小儿子知道,可见在这里面做了很多功课了解。

这些人可能是通过向皇帝陛下进献财宝、方书等物品,或者有特殊技艺、引起皇帝陛下的注意,从而被列入选奉官的候选名单,有工匠、画师、道士等身份的人被有机会皇帝任命为选奉官。

由于这一过程完全由皇帝个人意志决定,所以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已经跳出了大明朝原本的政治默契。

皇帝陛下若是想任命选奉官,便会让司礼监通过颁发“传奉圣旨”的方式进行任命,这道圣旨直接传达给相关部门的主官,,告知他们某人被任命为选奉官以及所担任的官职。

接到皇帝的“传奉圣旨”后,相关部门尽管可能对这种任命方式不满,但也只能按照圣旨的要求执行,为选奉官办理任职手续,使其正式成为朝廷官员……到了这个时候,只要这个选奉官能够不断地给皇帝陛下创造惊喜,是很有可能会一直被提拔重用……

但是这个选奉官也有着自己的天然劣势。

选奉官并非正式的、通过常规科举及铨选途径产生的官职。

选奉官的产生往往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特殊性,这全是帝王个人意志主导。

才学、品德传统标准,在这里不是标准。

可能是因为皇帝的一时兴起、特殊的政治需要或者某些特殊的机缘巧合而被任命。

一旦成为选奉官,虽然获得了官职,但在官场上的地位往往比较尴尬。

一方面,他们没有经过传统科举及铨选的磨砺,可能会被那些通过正规途径入仕的官员所轻视,选奉官人数较少,一旦产生,身边的同僚都是鄙视你,要面对较大的心理压力。

另一方面,他们的权力来源主要依赖于皇帝的恩宠,一旦失去皇帝的支持,地位便岌岌可危,他们的仕途发展也充满了不确定性,随时可能因为政治风向的变化而被边缘化甚至罢黜………

虽然形式上是大明朝正式的官员,但可能都没有后世临时工的岗位稳定……

张四维叹了口气,看着张丁征轻声道:“你若是成了选奉官,你父亲我直了一辈子的腰可就弯了……以后的清流们,会针对为父的……”

“父亲,您说这话,多少有些不切实际,在孩儿看来,您的腰可没有直起来过……”

“至于那些清流们,不用去管,年号都变了,年轻,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皇帝陛下,在碰上上一个勇于改革的首辅……清流们,难成大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