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末路导游

作者:楠果潼乐 | 分类: | 字数:47.5万

第41章 骑虎难下

书名:末路导游 作者:楠果潼乐 字数:3863 更新时间:2025-02-20 01:48:27

最近骑行圈真的异常火爆,是继飞盘,腰带橄榄球,羽毛球,高尔夫球,钓鱼,摩托车之后最新的火爆圈。大小网红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贵贱都买台脚踏车拍视频。就跟摩托车火的时候一样,不管技术怎么样,高低得整台二手小忍者装装逼,最低配置都得是灰石300。

你们有没有发现,只要有这些网红媛们涉足的运动圈,就一定会有发生点什么意外。例如飞盘和腰带橄榄球有猝死,钓鱼的有溺水,摩托车的甚至有很多起关于网红的车祸。很多键盘侠都说,是这些网红媛们的蹭圈才导致这些不可挽回的意外。我觉得不然,我反而觉得是这些网红对这些圈子的涉猎,让我们更了解这些东西。意外每天都在发生,反而是如果没有她们,我们并没有过多注意。反而因为她们,这些运动逐渐会因为意外变的更规范,让我们更了解然而会更注意安全。

最近骑行圈火成什么样我相信大家刷视频都能刷到,我最喜欢的一个车评人陈震老师也入手了一台价值不菲的自行车,没事就去跑山,而且他不是那种蹭圈的为了拍视频而跑山,他是真的不计形象的攻山,是那种大家口中的虽菜但爱。随着这些大咖掀起了这阵风,全国各地网红都随即开始买车入圈,最低配都得是个喜德盛,让我的老上海永久和我妈的老凤凰实在拿不出手。

我们这也有几个媛也纷纷入圈,并且因为拍的视频够擦边,居然在这条拥挤的赛道杀出一条血路。粉丝量十几万,每天都努力更新踩车五分钟录像两小时。男人嘛,都爱看,我也就关注了三五个本地的骑行媛。但是最近有一个,最后更新了一条在我们这里一座风景不错,但是比较偏僻的山上的视频,然后就断更了。快一个月了,评论区全是一群擦边粉催更新但是没回应,粉丝群也没理人。大家可能觉得人家退网了,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在一个多月后的某一天,我们这有一队很专业的丛林搜救小队前往这座山训练。我们这靠山面海,所以我们有很专业的海上救援队,水里打捞队,也有相比起其他城市比较专业的丛林搜救队。但都是民间组织,很多热心人士组织而成。虽然是公益组织不收费,但是他们的训练都是很专业很有针对性。就像水里捞尸体,山上救援,他们都没退缩过没怕过,也没要过一分钱。并且他们每周都会针对我们这里的地形针对性训练,这个星期东面海下个星期就南面海,丛林搜救也是一个星期选一座山集训。

而这周刚好丛林搜救小队的人在骑行媛最后更新视频的地方直播集训,直播间有网友刷屏让他们顺便看看消失的网红到底是在山上遇害了还是说退网了。领导还在直播间半开玩笑的调侃,表示一定帮大家找到消失的她。看了半天他们集训,相当专业,集训内容还包括了丛林速降。一个个绑好速降绳,固定好安全绳,卡好速降锁扣,咻咻声从接近八十度的斜坡往下走,边走边搜寻。

这世间啊,巧合总在一瞬间。看过之前多篇文的同学都发现了,很多时候就是有很多难以解释的巧合,这次也是。其中一个速降队员的速降锁扣卡住了,悬挂在半山腰,上得来但是得爬很久,会很累,要是手滑可能还得滚回去。下不去,因为锁扣卡死了。只能从对讲机呼叫其他队员下来帮忙,而他要呆在原地等待其他人下来帮忙,他闲着也是闲着就左晃晃,右动动,然后向上爬了一点点,找了一棵树依靠着坐了下来,想尝试自己解开速降锁扣。

不坐还好,一坐就感觉落叶堆下有东西!他迅速转身将自己固定在树上,然后开始扒拉树叶。因为正值秋季,落叶堆很深,扒拉了半天赫然发现落叶堆下有台名贵的公路自行车!他瞬间想到直播间的留言,他觉得有可能。一台十几万的某克脚踏车,崭新的,车上装备齐全,卖个二手都好几万,怎么会扔在这?

他给树做好标记,把脚踏车和树绑在一起固定好。等帮助他的队员下来后他们一起回到坡顶。重新召集所有队员集合,并且紧急报警。警察让他们固定好现场,等他们到了再看怎么处理。警察上山花了好一会,山路实在不好开,而且后半段只有绿道,除了踩单车就只能是走路上来。丛林搜救队在等警察的空隙重新捆绑好速降绳,从发现的地方成扇形布开,一米五一对绳。这是一种常用的搜寻方式。每个人负责脚下左右总的一米五横向距离,常用于大范围搜寻,自己在搜寻的同时左右两边的搜寻范围也在自己的可视范围,视觉的叠加可以有效预防错过重要信息。

等了好一会,警察和痕检人员以及法医才气喘吁吁的爬到山顶,我们当然还没到,因为都还没发现尸体,难道要我们去把单车载回来?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警察到地方后,包括痕检和法医人员,全部打散,跟丛林搜救队的人搭配两人一组开始速降。与其说速降,应该说他们是一路扒拉下去。半人高的落叶,不扒拉啥也发现不了。才刚开始搜可能不到二十米,就在落叶堆里发现一个水壶,现场所有人更紧张了。

也许你会觉得,应该在上面护栏先检查碰撞痕迹,然后再利用碰撞痕迹计算抛物线,再沿着抛出的方向搜寻。可是抱歉。。。没有护栏。。。只有树。。。一个多月树上实在比较难找到有用的痕迹,也没办法确定痕迹是什么时候留下,更不能确定是不是这宗事故留下,所以只能使用最笨的办法,大批人力的搜寻,方法虽然笨,但是是最有用的。很多关键证据都是这么找出来的。

所有人继续往下搜寻,生怕错过任何细节,被搜寻过的地方落叶基本被往下扒拉光了露出土层。再继续向下搜寻了十几米,另一组人发现了一支手机,最新款的,手机还完好就是没电了,手机壳贴着各种水钻,明显是个女性的,还别着一撮毛绒绒的小毛球。大概率是个爱美的女性的,只有极少的可能是一个第三性别人士的。目前搜寻到的东西,单车,水壶,手机。应该没什么人会随便把这些东西抛下山,也就是说极有可能有一个女性骑行者坠山,但是根据树叶覆盖的程度,以及东西受损和沾有灰尘泥土的程度,生存的可能几乎为零。所有人心知肚明,心里也咯噔一下,也必然要做好心理准备。

他们整整搜寻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我们休息室的电话还是响起了。小刚接完电话给我们报地址,我是千百个不愿意去。不是我不肯面对我关注的骑行媛死亡,而是后半段要爬山。我两百斤的人啊!警察都能爬的气喘吁吁,更何况我!我上去不得躺下!之前墓地藏尸把我累够呛,回家活活睡了两天。

纵使我千百个不愿意,休息的休息,出外勤的出外勤,也实在就剩下我和大小胆兄弟俩能去了。在警察上去搜寻的时候,山下已经通知封山了。我们上山的时候已经临近傍晚,秋天的天气太阳下山早,路上已经有点黑了,悠悠的山路静悄悄,因为封山,一个人都没有,着实有点恐怖片的即视感。眼前的景象虽然平常,但多少有点不寒而栗。再加上我说过,我们华南f3地界,只要是山,山上就一定有坟墓,而且一定不少,所以还得担心别等下那里窜出来一个居民能吓我一跳。

我们来到半山停车场,这已经是开车上山的极限,车就只能到这了,也就意味着我们得推着担架推车往上走了。走了有半小时,可是我们抬头一看,虽然累,但是路倒是不陡,就是他们搜寻时扒拉下来的落叶,把前面的路封的死死的。可想而知他们扒拉的多少落叶,搜寻了多少地方。我们是彻底过不去了。落叶都快堆过脖子了,踩过去不是不行,就是你分不清是路还是斜坡,分分钟三个人连人带担架推车滚下去。

只能通知上面的人想办法,上面倒好,通知下面的人上来清理,让我们原地等。。。我们站着的地方左边就是一块墓碑,你想想多瘆人,黑了的天,没手电的三个人,靠着手机微弱的灯光,在一块墓碑旁,推着一架担架推车,在那悠悠的站着。这画面,很不和谐。等了足足一个小时,才等来几个人拿了几把铁锹来开路。加上我们三个,十一个人,愣是花了一个小时硬生生铲出一条不到一米的通道,仅仅够把担架推车推过去。真的是上个山九灾十八难,到山顶已经连推担架推车都没力了。

千辛万苦到了山顶,除了站岗的三个民警,其他人七横八竖全倒坐在地上休息。旁边放着白布盖着的遗体,尽管我们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掀开的时候还是觉得不可思议。如果真的是网红骑行媛,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居然彻底白骨化了!这,几乎不可能啊!直到彻底掀开白布,我算是明白了。虫蛀,野狗,野猫撕咬,骑行服没有一块完整布,全是动物撕咬和虫蛀的痕迹。也就是说遗体是被彻底吃完了。一点不剩,就剩下白骨一副。

看了眼在场的法医,问他咋整,他表示得先把遗体上得物品全部清理下来,包括衣服,交给痕检人员,然后我们把白骨带回去检验。这些事当然是大小胆他们兄弟俩来,我就四处看看,跟法医唠嗑。法医说,根据现场痕迹,骑行媛应该是从最顶的地方踩下来,到事发前这个拐弯处刹不住车又转向不足,压不了弯,脚上穿车骑行专用的锁鞋卡在了脚踏上跳不了车。然后就直挺挺的冲了下去,结果撞到了树上人车分离,车就滚下去卡在被发现的那棵树旁彻底卡住,而人就因为惯性滚继续往下滚,卡在了另一棵树上,头撞在了树旁边的石头。骑行媛嘛,爱美嘛,自然就没带头盔。滚动的惯性,加上没带头盔一路磕下去,最后还用脑袋在石头上刹车。可能直接当场就芜湖了。刚好又是一个视觉死角,就算每天有人爬山也没人发现,根据她生前最后一条视频,以及她身上的证件和衣服,基本应该就是网红骑行媛本人,具体带回去化验看看,至于是意外还是他杀,还得结合痕检的报告再研判。

法医特别吩咐,死者的白骨有多处骨折骨裂,应该是滚落山坡的时候造成的,让我们搬动的时候小心点,我赶紧过去帮忙。同时我回头看了一眼她下来的拐弯处,因为是绿道,而且又是一条单车道,这个坡并不陡,这个弯也并不急。我虽然没踩过自行车,但是我知道锁鞋并不难摘,再加上这个弯下来并不会很快,而且有足够的距离刹车和摘掉锁鞋,心里觉得,这绝对不是一场单纯的意外。我们迅速帮死者请到尸袋然后安置上担架推车,火速下山。因为夜已深,别人可能习惯一个人,但我们可不习惯遇到山上的幽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