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大秦,始皇万年
作者:云无殇 | 分类: | 字数:39.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42章 曲辕犁
云无殇端坐在凳子上,完全不参与百官的讨论。
就在云无殇失神之时,诸葛亮在前面回头低声询问:“小云大人有无好办法呼?”
云无殇被诸葛亮的声音拉回了心神,然后装出思考状,片刻后才说:“下官以为,由官府售卖一些生活所需品以此获取利益是否可以充盈国库。”
“那岂不是与民争利!万万不可!”
诸葛亮似乎听到了不得了的话一样,马上出言反驳云无殇。
云无殇摇摇头:“此言差矣,盐禁私售,只能官府售卖,这难道不是与民争利嘛?”
“盐岂能与一般商品相比,盐乃国之根基命脉,岂有私售之道理。”
诸葛亮点出盐与一般商品的差别,想要让云无殇打消官府售卖物品的念头。
盐在哪个时代都是极其重要的,在这个时代其价值甚至超越了黄金。
作为生活必需品之一,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无论是烹饪、腌制食物还是保存肉类等,都离不开它。
因此,盐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商品。然而,这个时代制盐技术有限,产量相对较低,导致盐价居高不下。
这使得盐成为了一种奢侈品,只有少数人能够享用。
而那些掌握盐资源的人,则凭借着垄断地位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和权力。
这个掌握盐资源的人,就是朝廷。
朝廷掌握了生活必须的盐,控制了盐的价格,以盐的价格掌控百姓。
云无殇摇摇头:“也就是说,如果出现另一种类似盐的生活必须的东西,也可以由朝廷售卖,是这个意思吧。”
诸葛亮听了之后短暂的思考,觉得似乎有点道理,出奇的没有马上反驳。
而是继续询问:“小云大人说说你的想法。”
云无殇点点头后说:“下官在想,大秦如今最多的其实是农民,百姓九成以上皆以务农为生。”
“大秦又没有足够多的耕牛,常常几户十几户人家共用一头耕牛,如果有一种耕地用的耕犁可以省很多力,加快耕地速度,甚至人力就可以拉动,那百姓会不会因此买账,从官府手中花钱买犁。”
“以此为例,推出很多只有官府才能生产出来的东西,以售卖的方式跟百姓进行自愿的交易。”
“或许会有人提出与民争利的言论来,但当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后,自然而然的就不会在意这些流言。”
“等百姓适应了以后,无论官府售卖何物,就都能接受了,如此一来财富自然可以积累。”
云无殇说的让人没办法反驳,毕竟有官售食盐的先例在,售卖其他东西似乎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诸葛亮继续说:“如果真有耕犁可以减少力气,甚至人力就可使用,想必百姓会为此买单,但前提是有这种犁存在。”
云无殇见诸葛亮被他说动,继续说:“这简单,下官有些奇思。”
“如果将犁辕做成弯的,头朝下,在拉动耕犁时犁铧就会自然先朝下,再向前用力,在犁铧上面再安装一个用于拨开土壤的犁壁,可以将翻起的土拨开,如此一来翻土就省力多了。”
诸葛亮看着云无殇一边比划一边讲解着所谓的省力耕犁,心中在想象着其具体模样。
看着云无殇说的有模有样的,也相信了几分:“小云大人可否画出图解,容本官研究一番。”
云无殇点点头:“自然可以,待下朝后在下给大人详解。”
云无殇跟诸葛亮说出曲辕犁也是经过细细考量的。
诸葛亮作为工部尚书,负责的就是各种机器制造相关的东西。
跟诸葛亮说这些,算是专业对口。
而且如果诸葛亮能够作为曲辕犁的主要推行者,肯定会受百姓推崇。
能够得民心,这是文官做到极致最需要的东西。
当然了,最主要的,如果这耕犁真正有奇效,诸葛亮也算是立了大功。
哪怕这耕犁是云无殇发明的,但他作为工部尚书将其推行天下,才是首功。
毕竟他是二品工部尚书,六部之工部的主官,是天下的支柱之一。
只是二人都没想到,他们两人的交谈,都被始皇政收在眼底。
没有等到下朝的机会。
始皇政看到二人交谈结束便低声说道:“静。”
随后身旁的赵高尖声喊道:“陛下说,静!”
赵高声音传遍大殿,大殿瞬间安静。
待安静后始皇政询问:“诸葛爱卿,朕看你和云爱卿聊了许多,可有良策?”
诸葛亮见自己被点名,马上站起身来:“确有些想法,但还需仔细商榷才知是否可行,遂,不敢妄言。”
始皇政没有像昨天那样让诸葛亮先坐下,而是直接询问:“畅所欲言。”
诸葛亮既然说了需要商榷之后才能知道能否可行,那就意味着其刚才和云无殇讨论的办法并非昨天云无殇所说的建立“商部”一事。
只是一晚就想出了其他可行的办法嘛?始皇政好奇了起来。
诸葛亮简单组织了一下语言后说:“回禀陛下,小云大人发明了一种新式耕犁,可大大加快耕地速度,节省力气,甚至不需要耕牛,人力也可以拉动。”
第142章 曲辕犁
“或可以由工部制作出来售卖给百姓,如此一来,可以节省人力物力,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储备,若遇灾年,便可平稳度过灾年,同时,还可以通过售卖耕犁获取些许利益。”
“再以此为例,由户部负责,发明各种便利民生之物,售卖给百姓,积少成多,亦是不菲的财富。”
“这些财富再用以充盈国库,用其扩充军备,发展民生,应对灾祸,才是真正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诸葛亮说了很多云无殇都没有提到的地方。
例如可以扩大耕种面积以此储备粮食,这是云无殇没提到的。
但诸葛亮能仅仅通过云无殇提到的新式耕犁就想到未来的农耕发展趋势,足以见其足智。
还有,就是云无殇没有提过这件事要由工部负责,但诸葛亮大包大揽的将这件事揽在了工部身上。
要知道这件事如果办好了,功劳记在工部头上不说,将来赚了钱那都是有工部一份的,甚至占大份。
日后工部就再也不用看户部的脸色了,自己就掌握着不菲的财富。
诸葛亮的话说完后,其他百官没有提出反对的意见,毕竟是要提升农产的事,这样的事出言反对,那还不被百姓骂的狗血淋头。
但不反对就不代表没有异样的声音。
诸葛亮说完话后,马上就有各部官员出来抢工部的生意。
特别是以户部为首,要将这最终新式耕犁售卖的权力抢到手。
这新式耕犁若是真有奇效,那就是千古留名的大功一件啊。
成为至圣有三个条件,立德,立功,立言。
立德主要指的是成就高尚的道德品质,像尧舜、文王、周公那样,因为他们的道德品质高尚为后世之楷模。
立功是指建立功业,因为所创立的成就而为后世敬仰。这可能涉及到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的成就。例如,历史上的伟大君主和将领通过战争和政治手段建立的功业,被后世所铭记。
立言则是指对为人处事有所言说,因为真知灼见而为后世学习。这包括哲学、文学、教育等方面的贡献,通过着作、教诲等方式流传下来,供后人学习和借鉴。
能同时达到这三点,便能被称之为圣人。
而成为圣人,便是文臣毕生追求之极致。
而这新式耕犁如若真有奇效,那就可以同时达成立德立功两个条件,就算是迈出向圣人靠拢的第一步了。
虽说只是一小步,但能因此被百姓记住姓名,日后再有功德,那就更容易被百姓称赞,长此以往,那就会逐渐有了成圣基础。
这样的机会,没有人不想争取,甚至他们都理所应当的认为,哪怕这新式耕犁是云无殇发明的,这破天的功劳也只能是属于他们的。
毕竟云无殇在他们眼里只是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娃,官职低微。
户部尚书说道:“这制造一事由工部负责本官没意见,但售卖理应由户部负责,此举有先例!毕竟食盐,乃至家用铁器都是由户部售卖。”
诸葛亮自然不会让步:“那正好,不如尚书大人将家用铁器售卖之权一并交还给工部。”
户部尚书继续争辩:“岂有这样的道理,自六部建立以来,凡是涉及钱财之事皆由我户部负责,就没有工部负责的道理。”
诸葛亮继续辩解:“没有人生来就会走,凡事最初都是尝试,何不借此就让工部试试,成与不成一试便知。”
这哪有不成的道理啊,赚钱的事怎能出错,户部尚书心中明白,这事真让工部负责,他户部绝对没有再接手的机会,便继续争辩。
“事关民生岂能随便试试,陛下,臣建议,由工部督造,户部售卖,先在咸阳城及周边试用,若真有奇效,则在大秦各地推广。”
见户部尚书将话送到始皇政嘴边,诸葛亮也没再多说,等着始皇政乾坤独断。
始皇政没有马上给出决定,而是询问坐在百官中第一排最中间的那一位。
“丞相,此事你怎么看?”
李斯被点名后缓缓站了起来,微微躬身答复:“回禀陛下,户部有售卖食盐和铁器的经验,或许各司其职才是最好的。”
李斯的意思很明显,更偏向于让户部负责售卖一事。
这也是相对来说客观的观点了。
毕竟大秦建六部就是为了明确责任划分,让百官各司其职,能够更好的为百姓,为大秦,为陛下服务。
始皇政点点头表示认可,但没有直接答应,而是点名云无殇:“云爱卿所说的新式耕犁当真有奇效?”
云无殇站起来,像是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一样,躬身回答:“怎敢欺瞒陛下,确实有效,除此之外,微臣还有几样东西要献于陛下,都是可以臣在云州时无事闲暇研究出来的。”
始皇政感了兴趣便问道:“都是何物?”
云无殇恭敬回答:“其一是提炼细盐之法,只需简单操作,就可以将粗盐提炼成细盐,祛除粗盐中的有害之物。”
“其二是纸张制作之法,纸张是类似于布匹之物,质地柔软但脆弱,可作书写之用,比竹简方便百倍。”
“其三是一味外伤辅药,名为酒精,在外伤之处用酒精先擦拭清除污垢再上药,可提升康复的概率,运用到战场上可以救我大秦将士无数。”
云无殇这三句话犹如三记重锤敲在在场每个人心中。
这三样东西,一件关乎民生,一件关乎书生,一件关乎将士。
没有人怀疑这些事的真假。
这是在朝堂之上,这些事若是敢有造假成分,那就是欺君之罪,哪怕他是云家子弟,那最好的结果也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云无殇为了再添一把柴,从怀中摸索着,掏出一叠纸,这是他专门留着上厕所用的。
云无殇将一把有些褶皱的纸拿了出来,展示出来:“陛下请看,这就是纸,由竹子,书皮,河蚬壳制成,有一定韧性,轻轻用力不会变形,但多用力就可以将其撕碎,遇水则更加柔软易碎,遇火即燃。”
说话间云无殇还将纸撕成两半,为始皇政和百官展示。
始皇政在殿上说道:“呈上来,给朕看看。”
云无殇埋头答道:“回禀陛下,臣不敢,不敢欺瞒陛下,这是臣为了如厕准备的,最初研究出这纸时,也是为了如厕所用,只是制作出来后发现,用来书写效果也是不错,才逐渐改良。”
说话间赵高已经下来从云无殇手中拿走了已经被撕成两半的两小沓纸。
赵高接过纸张后回到了殿上,在手中拿着纸张,给始皇政看着。
始皇政见上面没什么异物,也没有异味,便亲自用手拿起纸张端详。
始皇政用手搓着手中的纸,纸张颜色白中偏黄,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杂色,平整细腻,甚至比细布还要细腻。
始皇政用龙案上的毛笔,在纸上用秦书写了一个小“秦”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