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黄河南面是我家

作者:花胡子 | 分类: | 字数:43.3万

第31章 上班了

书名:黄河南面是我家 作者:花胡子 字数:4579 更新时间:2025-02-02 01:52:01

热气腾腾的伙房里面有三个人员正在紧张的工作着。

看见邓衡岳的到来,三个人都停下了手里的工作,也许他们都已经得到了增加工作人员的消息,冲着邓衡岳点头示意。梁管理员对他们三个说道:“这个小伙子是公司为我们招收来的新职工,从现在起你们就要在一起工作了,来,先相互认识一下。”

看到此情此景,邓衡岳便主动先给师傅们打招呼道:“各位师傅,你们好,我叫邓衡岳,从今天起咱们就在一起工作了,我刚从山村走来,可能啥事情都不会做,哪里做的不好希望你们批评指导。”

一贯多言多语的梁师傅说道:“小邓,我叫梁喜农,今年五十六岁了,来到这里我们整天就可以在一起工作了,其实炊事员这个工作挺好的,不过有些东西你还得慢慢学,不能着急。只要你肯学习上手也很快。”

中等个头的梁师傅长着一张长方形的脸,皮肤黝黑,虽然一直在伙房里工作,但是没有能把自己的脸颊吃胖起来,人显得很消瘦,也许是中午喝了几杯酒,嘴里透出一股酒气,说话期间流露出满嘴的黄牙,但是能感觉到他是一个爽朗之人。

站在梁师傅旁边手里拿着火铲子的一位年近五十岁的女职工说话了。“小邓,听说给我们食堂里分配来了一个新职工,慢慢地我们就都熟悉了,我姓石,石头的石,我也没啥可说的,一块好好工作就是了。”我抬头望去,只见这位穿着十分利落洁净的石师傅长的很白净,虽然年过半百了,圆圆的脸上长着一对大眼睛,下巴颏上有一颗不是很大的黑痣,白色的围裙浆洗的很干净,脚穿一双擦得铮亮的黑皮鞋,一看就是个干练之人。

梁管理员对邓衡岳说道:“小邓,咱们食堂里现在手艺最高的就是王师傅了,他是最正宗的二级厨师,手里有着许多绝活,你以后要跟王师傅多学习,我们食堂里现在梁师傅和石秀英都在白案上,红案上缺人,你以后就以红案为主。”

邓衡岳过去主动和王师傅打过招呼,说道:“王师傅你好,以后还是希望你好好教我。”

正在切菜的王师傅说道:“以后你跟着我学就行了,我也不会说话,会慢慢教你的”

话说到这里,梁师傅对邓衡岳说道:“走!小邓,我带你先去把工作服领上”邓衡岳赶紧跟在了梁师傅的屁股后面,绕过了几个小院子,来到了总务办公室。

只见一个大胖子坐在办公桌上,梁师傅说道:“老张,这是公司给咱们食堂分来的新职工,我带他来领取劳保用品,你看着给发一下。”

胖老张站立起来问邓衡岳道:“你穿多大的衣服?”

梁师傅说道:“小邓刚从农村来,你问他穿多大的衣服,他也不知道。你就给他拿一套三号工作服我估计差不多。”老张从柜子里面拿出来一套蓝色劳动布的工作服让邓衡岳试穿一下,结果正好。

梁师傅说道:“我就估计三号差不多”老张又给邓衡岳拿出来一件棉衣,打开一看,就和原卯当时石油工人穿的棉衣一个样式,心里觉得美滋滋的,随手穿在了身上,感觉挺新鲜,总算是工人阶级的一分子了。

老张又拿出了两块肥皂。这时梁师傅又对老张说道:“我们食堂里的劳保还有袖套和围裙哩。”当邓衡岳带上袖套系上围裙之后,心里感觉有点酸不溜秋的。

跟在梁师傅的身后再往回走的时候,发现公司食堂是和公司的大礼堂同在一个整体的建筑范围之内,只有一道隔墙而已,也许是由于他们两个开门的方向不同而已,大礼堂的大门朝西,尾部的食堂只有一个小门却朝南开着,感觉很遥远。回来之后邓衡岳又仔细的观察了一下地形,食堂的南边又有一个小院子,院子里矗立着两只很高的烟囱,袅袅炊烟缓缓的飘向天空。院子里还有一个三四十平米左右的堆煤场地,两间小库房,似乎又钻到了别的单位之内。

梁师傅给邓衡岳安排了第一项任务,说道:“小邓,后面院子里有一台独轮小推车,你去把伙房炉灶下面所积攒的煤灰掏一下,掏灰的时候要泼上一些水,等炉灰潮湿以后再掏,要不然炉灰扬的到处都是。”

邓衡岳说道:“梁师傅,这些炉灰掏出来之后倒在哪里?”

梁师傅说道:“垃圾场你可能还不知道在哪里,等一会你把炉灰装好之后我带你一块过去。”

邓衡岳说道:“那好,等我装好之后我叫您!”

手里端起一盆凉水,绕过食堂的大门,走向了室外,转身来到了伙房的背后,对准炉灶下面的灰堆里倾泻而下,没想到“噗嗤”的一声,一股白色的水蒸汽携带着灰白色的烟尘腾空而起,直扑面前,两只眼睛急促的迷在了一起,两只手护在了前额。

邓衡岳没曾想到这些灰堆里还有着许许多多没有烧化的残渣火籽,在突然遇水之后爆裂蒸发,急速升起,好在这个炉灶修建在地下,水蒸气没有对邓衡岳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只是把他吓了个半死。“吃一堑长一智”知道以后该咋做了。

第31章 上班了

邓衡岳又端过来两盆水,泼在了灰堆上,这次再也没有发生过水蒸气的喷发,邓衡岳手里拿起了铁锹,走下去五六个小台阶,将这些已经潮湿但还散发着蒸汽的炉灰装满了一独轮铁质小推车,朝着伙房里面喊叫了一声:“梁师傅,炉灰装满了,我不知道往哪里倒。”

梁师傅说道:“我来了。”

邓衡岳推起了装满炉灰的小推车,跟在了梁师傅的身后,沿着大礼堂的左侧往前走,左侧是一排平房,房子的门头悬挂着综合科的小木牌,院子挺大,右侧有一个小院落,梁师傅对我说道:“咱们公司你还不太熟悉,顺便我带你参观一下,右边院子是政治处和工会,公司里的主要领导都在这里办公,以后你自己可以过去看一下,我们现在从这个斜坡走上去。”

又是一个大院子,在这里邓衡岳看见了昨天晚上临时住了一晚上的小房子,晚上也没看清楚,原来这里是一个开水房,一个小烟囱里还冒着热气。专门烧开水的老李浑身沾满了黑色的煤灰,煤灰也镶嵌在堆满皱纹的脸上,就像刀刻一般,估计一般的情况下老李他是不会洗脸的。

老李很悠闲的坐在那里,嘴里叼着一个旱烟袋,吧嗒吧嗒吐出一丝丝青烟,看样子也是一个邋遢包。

就在这时,梁师傅又对我说道:“小邓,你注意一下,在这个锅炉房的背后有我们饲养的一头大肥猪,还有我们食堂里的一些大白菜都在这里储存,这个院子里有纺织科和民贸科,还有财会科,理发室,其他都是一些单身宿舍”

说罢之后梁师傅又带着邓衡岳穿过一个走道,又是一个院子呈现在了他的面前,牌子上挂着百货科,样品室等等,还有一个规模不小的医务室。锁着的大门旁边有一个堆放垃圾的场地。当时的百货公司看样子规模不大,但是占地面积的确不小。

回到食堂之后三个师傅都开始忙活了。邓衡岳按照梁管理员的安排走到了王师傅的身旁,王师傅说道:“你从现在开始首先学习切菜,这是我们炊事员最基本的功夫”说罢之后王师傅拿起一根红萝卜给邓衡岳做着示范,教他如何如何拿刀,如何切菜。

贪婪、自私,欲望、追求是每个人人性都不可避免的要求,反之,人性如果都没有了这种要求,社会也许就会停滞不前了。它是社会发展的催化剂,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其他从元县一块儿参加工作的十多个小伙伴们都分配到了吴家庄仓库,邓衡岳一个人留在公司食堂里当炊事员,心里不是特别情愿,所以对于这项工作一开始就抱有一种抵触情绪。

师父的教诲邓衡岳没有很好的去领会,去学习。当时根本就不安心炊事员工作,现在想起来是错了。真正学到厨师技术是会享用终身的。

一个星期之后,不认识的一个人来到食堂对邓衡岳说道:“小邓,听说你是团员,你现在就把你的团组织关系带上,我们做个移交手续”

邓衡岳跟着来人到了后院的政治处,将邓衡岳递给他的组织关系介绍信看了一下说道:“你叫邓衡岳,我叫刘玉,我现在是我们公司机关的团支部书记,你今年多大了?”

邓衡岳回答道:“十七岁了!”

刘书记又问道:“你是啥文化程度?”

邓衡岳回答道:“我高中毕业!”

刘书记说道:“正好,你的文化程度还挺高,又是一个共青团员,现在公司食堂工作,有这个便利条件,咱们这里还有些工作需要你给咱们捎带的干上,这也是组织对你的信任和考验”

一顶高帽子即刻扣在了邓衡岳的头上,有点不知所措,说道:“刘书记,有啥任务你就交代给我吧。”刘玉把邓衡岳带到一个独立的房间里。

这是一间很阴冷的房间,坐落在院子的一个墙角里。坐南朝北,根本见不到阳光。刘书记打开房门,房间里桌子上放着一台电子扩音器,旁边一个小柜子上还坐立着一台北京牌14寸的黑白电视机。

刘玉说道:“从现在开始我就把这间房子的钥匙交给你了,你每天早上七点钟准时把这个扩音器打开,高音喇叭安装在大礼堂和后面院子里。按时收听早间新闻,这里还有一台唱机,也有一部分唱片,电视机晚上也可以打开让职工们观看,这个任务我都交给你了”说完之后刘玉就开始教邓衡岳首先打开低压开关预热,过几分钟后可打开高压开关。

1974年冬季文化大革命的高潮还没有结束,打开广播电视里几乎全部是清一色的京剧,这一年春节期间一些具有革命意义的影片开禁了,今天晚上华西电视台要播放《洪湖赤卫队》,职工们都要求观看。

由于人数较多,到了晚上,邓衡岳将电视机搬到了大礼堂,提前进行了调试。八点多开演了,一个十四寸的黑白电视机前愣是站满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百多人在观看,在哪个年代老百姓家里是买不起电视机的,家属楼上的职工和家属子女都跑下来观看。站在后排的人们只能竖起耳朵在听电视。

当时文化活动相当匮乏,公司家属院里的学生娃们放寒假后也没有多少寒假作业,闲的无聊,一些男孩子们不顾天气寒冷在院子里弓起手指在弹弹儿,也有些孩子们趴在地下吹起用香烟盒折叠起来的三角板,看谁赢的多,兜里都是一沓一沓的,满脸灰土,偶尔也有人当啷啷滚个铁环走过来,大伙便都围上去了,争抢玩耍。

女孩子们便三五成群,在一块踢毽子、踢沙包、跳绳等,省百货公司当时前面的院子挺大,足够孩子们玩耍的。整天听到孩子们的喧嚣声和吵闹声。家家都有孩子,所以也没人干预。

因为邓衡岳每天都会抽出时间为他们放电视,所以引起了家属楼上一帮女孩子的注意。

七八个女孩子一直在一块玩耍,她们大都比邓衡岳小三四岁,论年龄叫他哥哥才对,论辈分邓衡岳是他/她们爸爸妈妈的同事,男孩女孩都统统称呼邓衡岳为叔叔。白天玩好了回家,吃过晚饭没地方去,又下楼找邓衡岳看电视,邓衡岳的宿舍就在大院子旁边,自然成了他/她们的集中营。

食堂里养的一头大肥猪病了,病的还不轻。主管食堂的办公室主任让杀猪吃肉,我们几个谁都不是屠宰工,没有办法,王师傅便提起了一把切菜刀,走向猪圈,邓衡岳紧紧的跟在师傅的身后,也没叫几个身强力壮的人过来帮忙。邓衡岳的心里有点害怕,只见大肥猪只有微弱的一点呼吸,哼哼声都听不见了,一动不动的躺卧在那里。

还是王师傅的胆大,只见他直接用切菜刀向猪的脖子抹去,黑红色的猪血呼啦啦的流了一地,一只足有三百多斤病入膏肓的大肥猪连挣扎的力气都没有了,四只猪蹄略作了一下颤抖,便一命呜呼了。

办公室主任这才叫来了几个民工,抬着一个铁皮油桶,从旁边的茶炉房里盛满了开水,将王师傅放了血的死猪进行了滚烫拔毛,开肠破肚之后王师傅让邓衡岳将头蹄下水扔到了垃圾堆里,抬着两扇猪肉回到了伙房。

在计划经济年代,吃穿住行许多商品都要有票,证,券与人民币并行,光有人民币有些东西是买不来的。吃饭要有粮票,穿衣要有布票,买缝纫机自行车,毛毯等等要有工业券,就连买煤都要在户口本上留有记载。每人每月二十八斤粮食中有百分之七十是杂粮,半斤油,二斤猪肉都不够打牙祭的。所以这头病猪被放血之后按照办公室主任的要求,食堂里都做成饭菜,大家都吃了,谁也知道是头病猪肉,但谁也不追究这头病猪得的是什么病,能不能吃,是肉能解馋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