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大秦,万朝万代风云巨变

作者:摆烂zy | 分类: | 字数:154.6万

第514章 孤军奋战的朱厚照

书名:穿越大秦,万朝万代风云巨变 作者:摆烂zy 字数:2118 更新时间:2024-12-23 11:25:55

“至于传说中供照哥淫乱取乐的豹房,其实也不是表面上看的那般简单,当时在朱佑樘的放任纵容下,文官集团已经初具规模了。”

“再加上一个十五六岁刚登基的少年,没有任何政治根基,没有心腹,文官集团也不受自己掌控,其他皇帝或许还有个把兄弟姐妹的帮衬,可是照哥没有,太后也和他不是一条心。”

朱棣当时有儿子有宁王帮忙。

朱瞻基,朱祁镇也有太后帮扶支持。

其他朝代年幼的皇帝们都还能有太后帮助。

就连爹不疼娘不爱的雍正还有个老十三。

但是朱厚照在当时是真的什么助力都没有。

“照哥的母后,张皇后她的娘家人就是文官集团的人,张皇后又十分纵容自家人,她不但不帮组照哥,还在不断的为她娘家人谋福利,所以母子二人的关系也一度降到了冰点。”

“文官集团也非常不喜欢这个做事跳脱又非常有个性不听劝的皇帝,照哥对这帮文臣也是深恶痛绝,所以君臣关系也一度紧张。”

“照哥虽然比较爱玩,但是脑子很聪明,在这种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他担心有人会害他,所以常常在豹房里面休息,只有豹房是他亲手建立的,里面的人都是他亲自安插的,只有在豹房里,他才安心。”

“豹房表面上看是一个声色犬马的淫秽场所,里面有各种猛兽和美人和纨绔子弟,但是豹房其实就是一个照哥培养政治力量的秘密基地。。”

“史书记载他穷奢极欲,但是整个豹房的修建只花费了二十四万两白银,和朱佑樘动不动几千万两修斋设比起来,他连个零头都算不上,就算和历代大多数皇帝比起来也算是比较节俭了。。”

朱佑樘修宫殿修空了国库,还能被文官夸上了天,朱厚照二十四万两修一个,自己的秘密基地被黑得体无完肤。

只能说笔杆子真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啊。

“他经常不在宫中,喜欢往外跑,就是想远离文官集团的掌控,他那么执着于去打仗,就是想上战场就是想联络兵权。”

“土木堡之变过后,明朝以文治武成了常态,勋贵基本上玩完了,军权已经掌握在了文官手中。”

“照哥御驾亲征,直接绕开了文官全全接手边防指挥,之后宁王造反,照哥执意要去平乱,照哥在一步一步的掌控军权,这让文官十分不安。”

“史书记载照哥常年不在皇宫,喜欢出去玩,特别是南巡下江南,引起文官不满,认为他劳民伤财不务正业,其实也不是全然就是为了玩,他和杨广那种大排场出游不一样,很多时候都是微服私访。”

“自从小朱叔迁都京城过后,明朝后面的也只有个别还在当太子的时候去过南京监国之外,皇帝基本上不去南京朝廷了,南方的民生如何,赋税几何,全靠文官禀报,皇帝们基本上不知道。”

“由于皇帝常年不南下,南方的官场里面到底有多少贪污腐败,有多少结党营私,实际情况如何皇帝们都不得而知。这也是朝臣不喜欢朱厚照出门的原因。”

这也是朝臣拦着朱厚照出门的原因。

他们只希望皇帝永远做那个高台上的皇帝。

所有的民生经济皇帝只需要看他们说的就够了。

老朱看向朱厚照眼里竟然有一点心疼他起来了。

他没有兄弟姐妹,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十五岁的他就要独自面对那些脑奸巨滑的朝廷官员。

确实是难为他了。

嫚儿继续道,“不否认照哥确实是一个非常酷爱游玩的人,文官记载的那些事他也确实都做过,他别具一格的荒唐行为确实也让诸多人非议,但是在对国家大事之上,照哥还是懂是非的。”

“经济上他减少赋税,安抚流民,鼓励船运,开海禁,对海边船运进行收税,使得国库开始充盈。”

朱厚照行事确实荒唐了点。

但是他的史书确实也是记载得太片面了。

“照哥他崇拜小朱叔,时常幻想着自己能在草原上跃马横刀,但因为土木堡之变御驾亲征的皇帝被俘虏过后,明朝大臣们再也不敢让皇帝御驾亲征了。”

“从弘治年间开始,大明对外的国防政策也改变了,大明的北方陷入了被动防御的状态,大明北方边境可谓无安日,草原各部骑兵则是经常袭扰劫掠大明北方边民。”

“照哥不甘心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当时草原上实力最强劲的是鞑靼部达延汗,他还有一个外号叫鞑靼小王子,达延汗是黄金家族后裔,一心想要恢复祖先荣光。”

“弘治年间和正德年间,达延汗多次率军扰边,每次入寇大明就要劫掠一番,几乎每年都要搞事情,当时由于军官腐败严重,对这种局面丝毫不重视。”

“公元1517年九月,正德十二年,达延汗再次入寇大明,照哥得到消息后,决意抛开文官集团,只带着自己的亲信来到宣府。”

“并自创了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名号指挥长城沿边明军作战,准备亲政达延汗。”

“同年十月,达延汗率五万骑兵进攻大同,照哥调兵遣将进行了周密的部署,明军在大同附近的应州完成集结,之后鞑靼军也抵达了应州,两军在此展开了会战。”

“应州大捷之战就此拉开了序幕,战场上照哥指挥得当,并且亲自带队杀入敌阵中,见皇帝都亲自上战场砍人了,明军士气为之一振,战斗力爆棚,仿佛那支声动天下的大明精锐又复活了。”

他们疯狂的砍杀鞑靼骑兵,仿佛要把这些年受的委屈一股脑的全部发泄出来。

“毫无疑问,明军大胜,鞑靼军仓皇北逃,此战后十多年鞑靼都不敢在入侵大明,可见这一次是真的把鞑靼给打疼了。”

“这一仗打出了十多年的边境和平,可是就是那么一场大捷,十几万人拼杀半天,却被文官集团记载成,应州大捷,明军此战击杀十六名鞑靼军,双方伤亡共六十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