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子里的大明
作者:三十二变 | 分类:历史 | 字数:23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706章 五两银子的棉袄
女人们乘上大火车,在“呜!狂吃狂吃”的声音中,向着未知的新世界赶去。
乘火车带给她们的新奇感,让她们颇有点兴奋。
一辈子没有出过侯家庄的女人小孩们,眼光见识并不广。她们只是感觉到火车这个东西非常新奇有趣,却不知道这个东西蕴含的技术在这个时代极为逆天。全世界都没有,只有高家村有。
越是不懂,越是能从中享受到乐趣,懂得太多,反而会在惊疑与震惊中,错过了对美好的感受。
没用多久的时间,火车停靠在了韩城站。
在这里要停靠十五分钟。
车上有一些乘客下了车,也有新的乘客上车。
女人孩子们与后勤兵加在一起也没有坐满一个车厢,还有小半个车厢有别的旅客在上上下下。
一个穿着商贾衣服,胸前用金线绣着天尊像的男人上了车,进了后勤队占的这个车厢,然后一眼就瞅到了诸葛王禅,笑着打了个招呼:“呀,小诸葛!”
诸葛王禅回过头去,笑道:“我当是谁,原来是腾逸风,腾老板呀!你不是在澄城县城搞水泥厂?怎么跑韩城来了?”
腾逸风笑道:“澄城县城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已经发展得很好了,水泥的销量也开始下降,我得在建设得还不够的地方去开新厂子,才能财源滚滚嘛。”
诸葛王禅笑:“腾老板生意越做越大,要发大财啦。”
腾逸风乐呵呵的笑:“都是多亏了天尊他老人家。”
两人聊天的时候,旁边的女人也在小心翼翼地打量这两人。一个女人眼尖,发现了腾逸风胸口的天尊像是金线刺绣的,而诸葛王禅的却是棉线刺绣的。
这一下子差距还真是挺明显。
她悄悄地找了个后勤兵,小声问道:“大哥,你们胸口刺绣的天尊像,是不是刺金的就是大人物,刺银的小一级,绵线刺绣的又要小一级呀?就像朝廷官员的衣服分级一样。”
后勤兵笑了:“这倒不是!咱们高家村并没有这样的分级制度,用什么样的线来刺绣天尊像,全凭个人喜欢。”
“喜欢用金线刺绣就用金线,喜欢用棉线就用棉线。当然,有钱人往往就喜欢用金线。”后勤兵笑道:“但这个事也不绝对,比如咱们村的总管事三十二,虽然是身份地位最高的人,根本不缺钱,但他却喜欢用五颜六色的彩色棉线来刺绣天尊。”
“还有村子里最调皮捣蛋的高三娃,他胸口的天尊像不是刺绣的,是花重金请工匠打造的一个铜胸章,上面雕刻着天尊的脸。”
后勤兵笑道:“反正很自由的啦,每个人都可以尽情的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天尊也鼓励大家这样,要大家尽量不要在服饰一类的东西上面体现阶级差别。”
女人们听不懂什么阶级差别一类的话,但是却听懂了一件事:有钱可以玩个性,没钱就只能随大流用棉线。
看来,准备嫁人的时候要注意!
她们正在这里研究着天尊像的奥秘呢。
腾逸风的注意力落到了她们身上:“小诸葛,这些女人是什么情况啊?你在哪里拐来的?”
诸葛王禅哭笑不得:“又说我拐,这是天尊救的难民。”
腾逸风双眼一亮:“难民啊?到了高家村,肯定要找工作的吧?”
诸葛王禅:“是啊!要找工作的。”
腾逸风大喜,赶紧转头对着女人们招手:“各位大妹子,要到我的厂子里来上班么?我新搞的水泥厂,需要一批煮饭工、清洁工,每天三斤面粉的工钱,包吃住,逢年过节还会给你们发年终奖、发粽子和月饼哦。”
女人们听了这话,齐齐一愣。
咦?
上一次听到这话,是在稷山县,一个大家小姐对她们说的,当时她们听了这个工钱待遇,就感觉三小姐像个大骗子。
但是现在又听到腾逸风这样说,就有点懵了。
一个女人忍不住就问道:“这里的工作,都有这么高的工钱?”
“呃!”腾逸风被那个“高”字,给刺伤了,有点小尴尬地道:“大妹子,别说反话讽刺我嘛,我知道这工钱开得很一般,一点也不高,要不这样,月底再给你们多发五斤面粉的额外奖金。”
女人们:“!!!”
还以为对方已经很高了,结果自己才一问,对方就又涨了点。
见女人们懵了,一路护着她们的后勤兵也不禁笑了,凑近过来,给女人们分析道:“其实这个工钱一点也不高,高家村的粮价现在很低,一斤面粉顶多七文钱到八文钱的样子。一天三斤面粉,也就是才赚二十几文钱,一个月下来不到七百文,真不算多高的工钱。”
女人们:“哎?哎哎?”
后勤兵低声道:“做饭和做清洁什么的,技术含量太低了,所以只能拿这种像低保一样的工钱。如果你们擅长织布、缝衣、刺绣……就不要去腾逸风那里打工了,去纺织厂做技术女工,一个月能拿三两银子呢。”
女人们:“三两!!!”
三两银子属实把她们震惊到了。
她们以前生活的小村子里,没有人能一个月收入三两银子。她们只听说村长有一个远房亲戚,在沁州城里做小生意,卖油郎,一个月能赚到四两银子。
村长每次提到这个卖油郎亲戚,都会露出一脸骄傲的神色,吹嘘他家的亲戚有多能干,多厉害。
那卖油郎有一次来侯家庄村长家里窜门访亲,村子里的女人都去围观,见那卖油郎的妻子穿着一身漂亮的花棉袄,头上还插着根银钗子。
花棉袄得五两银子才能买一件呢!侯家庄的女人们这辈子都没想过自己穿得起。
对那女人真是羡慕得不要不要的!
现在听到了高家村纺织厂的工钱,女人们全都懵了:“三两!要是我一个月能赚到三两银子,工厂还包吃住,那我还嫁什么人?我自己一个人就能把孩子养大,给自己和孩子都穿上五两银子的棉袄,头上还能插根银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