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兴汉室

作者:武陵年少时 | 分类:历史 | 字数:271万

第三十二章 吉往凶归

书名:兴汉室 作者:武陵年少时 字数:2531 更新时间:2025-01-23 01:30:18

“众将未及齐其锋芒,臣崇未及尽其愚虑,而事已决矣。”————————【汉书·王莽传】

关于河东改制的诏旨很快由尚书台下发,一时间河东郡以及特增秩中二千石的郡守王邑成为了朝野内外瞩目的焦点,他们不仅是关注由贾诩一手提携、其治下历经了一场叛乱却仍屹立不倒的王邑这个政坛新星的崛起,更是随之关注着由王邑主持的一系列河东新政将会给天下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在此之外,即便皇帝对河东的重视以及政策引人侧目,也没有因此掩盖平准令贾诩的锋芒。

就在河东改制的诏书下发的当天,司徒马日磾、司空士孙瑞、太尉董承为首的录尚书事的三公,以及尚书令杨瓒、尚书仆射吴硕等官联名共荐,言称平准令贾诩前有说李傕逆贼归降之功、后有定策平河东贼乱之勋、今有议论河东新政之绩,从政有迹,录功记劳,不宜久在下位,请拜为尚书。一是宠赐功臣,二是使名实相副、不再出现六百石平准令参预国事的违制局面。

公卿保奏共荐某人为官的先例不是没有,但往往这些人无不是声名远播却隐居江湖的宿德大儒、或是遗落草莽的俊才贤士。而贾诩无德无名之辈,凭什么能得到朝廷所有权臣的保荐?

就在众人猜测的时候,紧接着,司徒马日磾、司空士孙瑞以才不堪任为由上疏请辞。

这无疑又是一个重磅炸弹,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将关西士人的两个领袖辞位与贾诩荐举入尚书台的事情联系起来,风头顿时盖过了众说纷纭的河东新制。

皇帝似乎一开始也没有料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几乎是辞退的表奏刚到手上便下了言辞恳切的挽留诏书,但马日磾与士孙瑞似乎是态度坚决,表示自己才德不足以辅佐皇帝,祈求卸任返乡。

看上去贾诩这个后进要踩在这两个关西士人的巨头的肩上崛起,只是在底下百官知道原委后,纷纷开始为秉政辅国的马日磾、士孙瑞感到义愤填膺,认为皇帝与小臣商议几句后便草草决定国事,未免太不尊重大臣。于是朝野也开始以关西士人为首刮起了一股上疏请求皇帝挽留二公的风浪,连带着劾奏贾诩的章奏也接踵而至。

这段时间马日磾与士孙瑞都没有入宫理事,太尉董承终于短暂的实现了他大权独揽的目标,但他没有任何的志得意满,反而在见到士孙瑞与马日磾等人所展现的智谋与果决、将皇帝逼得看上去手足无措之后,心里一阵阵后怕。

旁观者尚且心有余悸,站在风口浪尖上的贾诩却是泰然自若,像是无事发生似得每天按时入大司农衙署办公。他那一副安之若素的样子有些出乎他年轻的直属上官、大司农刘和的意料。

刘和虽然他忠于皇帝,但并不是皇帝的每一个举动他都会奉若圭臬,他也有他的政治取向。皇帝议论改制度这类要事的时候不询问老成谋国的大臣意见,反而问了两个亲近后就草草决断,在得知这件事后,好脾气的他即使不曾参与到这种政争之中,但心里其实是很不赞同皇帝的做法的。

“贾公。”刘和轻蹙眉头,思量了片刻对贾诩说道:“我听说臣子受劾,不说属实与否,理当上疏自辩,无过则罢,有过则当自谒廷尉请罪,以求宽贷。可我观贾公却满不在乎,这似乎于礼不合,而且国家也不好保全贾公。”

跟他父亲刘虞相比,刘和的仁厚才真正算得上是表里如一,即便贾诩是他下属,刘和依然以晚辈的身份尊称对方。

贾诩临出门前忽然听刘和这么一说,不禁笑着摇摇头,他如何不知刘和这是在提醒自己早些自辩,免得陷入被动,最后又被扣上一顶不尊王法的帽子。他将迈出门槛的一条腿收了回来,向眼前这位大司农揖了一礼,道:“鄙人何德,有劳大农挂念。此事说起来倒也简单,我若是真的上疏自辩了,那才是给陛下添麻烦。”

诚然,贾诩若不自辩,等到士孙瑞和马日磾上第三道辞表的时候,他们就会在辞表里真正表态,皇帝也会借此与他们各退一步,以贾诩入尚书台、士孙瑞等人不再坚持请辞为条件,换取皇帝从此以后不再疏离、绕过大臣行事。

但这并不是贾诩真正想要的结果,因为这个结果是皇帝为了保全他而不得不做出的牺牲与让步,以皇帝凉薄的性子,难免会挂记在心上,成为贾诩的隐患。

至于到底该怎么做,贾诩早已经打算好了,只是不方便告诉刘和罢了。

他微笑着对仍有些茫然的刘和点了点头,然后告辞离去。

“贾公、贾公。”刘和还欲再说,可贾诩却没有理他这个所谓的直属上司,头也不回的走了。

“刘君在国家身前的恩遇不比这个贾文和要差,他若是向刘君说几句好话,说不得刘君你还会出手帮他脱身,可惜他这人未免太自视才高了。”灵台令刘琬从藏身之处走了出来,与刘和并肩站在门边,有些不满意于贾诩这副无所谓的态度。

刘和无奈的叹道:“诶,虽是父命,但我却是真心结交,可贾公却不愿与我沾上关系。即便是我下属,除了公事以外,平日里也是极为疏远。”

似乎是熟知刘和赤诚的心地,刘琬也不觉诧异,顾自说道:“此人太谨慎了,甚至谨慎得有些过了头,无论好的坏的,但凡是他不需要的,他都弃之如弊帚。我相人之术也算有成,可偏就看不透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反正此人注定要使天下大乱、世间纷争。”

“你还说我此生颠沛流离,没有福相呢,但现在呢?我身为中二千石的大司农,难道还不算福相?可见你相人之术还不到家,却尽在哪里吹嘘。”刘和想起了今年年初皇帝召集宗室宴饮之后,在宫门处遇到刘琬时所说的话,不禁笑骂一句,转身便走:“你还是回去看星星吧,国家要你编纂的历法还没着落,你却有时间跑到我这里来闲谈?”

“嘿!相人之术三分靠天,七分靠人,你只能说是命中贵人改了运势、可不能说我判的有错!”刘琬与刘和甚为熟悉,此时有些讪讪的追上去强辩道。

贾诩走出大司农衙署的大门,门外早有家奴苍头驾车等候,他刚一来到门边,那苍头便小步赶了过来,低声说道:“小郎君今日到长安了。”

“伯雍?”贾诩轻唤着长子的表字,说道:“我不是写信回去了,他还来做什么?”

“说是事情急迫,非得到京来与主公亲自叙谈不可。”苍头欲言又止,把头侧向一边,盯着道旁的一个人。

那人身材精瘦,暗黄脸皮,一双黑漆的眼珠不住的转动着,像是在打什么鬼主意。如果不是那人头上戴着武官或是近侍才能戴的鹖冠,身穿襦袴,是朝廷里的人,光凭他这么一副鬼鬼祟祟的模样,大司农府的门亭长早就把他赶走了。

“阁下是?”贾诩微眯着眼,似乎在哪里见过这个人。

“贾公贵人忘事。”那人连忙凑了过来,自来熟的谄笑道:“在下右扶风典农校尉杜禀,当日与贾公同在西凉军中。”

贾诩记起了这个人物,心里不免好笑,看来今天什么事都正好撞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