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舍了植物人,我成了全球首富
作者:篱笆墙的爬山虎 | 分类:都市 | 字数:1千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56章 县城劳动局招工!
第456章 县城劳动局招工!
1979年11月1日。
星期四。
粤西。
湛城地区廉县石角公社。
一个名叫陈家村生产队的地方。
自从今年初,陈家村刚刚分田到户,每家每户按照成年人的人数,根据生产队的总田地面积,统一进行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田到户。
算下来,陈家村生产队,一家平均一个成年人只有五分田左右。
除此之外,原来属于生产队的打禾机(水稻脱粒机),水牛等工具,同样进行抽签方式,分到各家各户,运气好的,一家人能够分到一台打禾机,或者分到一头水牛。
那些分到打禾机的村民,在到水稻收割的时候,可以通过脚力进行脱谷。
“秀兰,阿爸真的没钱给你报名参加考试。”
家家户户,兄弟多的十个,八个很正常。
如今,林英梅听到这个消息,立刻跑回来找丈夫陈亚久商量,让陈志达去廉县劳动局应聘那份工作。
这绝对是是一大笔钱了。
现在考试也是可以考高中,或者考县城的师范学校。
这些儿女里面,其中女儿是排在第二。
剩下的才是自己的。
对于现在粤西,廉县,甚至全国农村来说,都绝对是一大笔收入了。
一直读到初中,两年制的情况下,也就是初二也就毕业了,即使也有高中,甚至恢复高考了,但是,许多家庭家里五块钱都不一定拿得出来。
上交的国家公粮,还要符合要求,实在交不了,那么只能出钱从其他人那里购买上交公粮。
在这个年代来说,一个普通人能够成为一名人民教师,那也算是铁饭碗,在村里也算是很光荣的。
也就是说,一个月下来,不但吃不饱,月收入可能一元,两元都不一定有。
没有抽到打禾机的村民,那么只能向其他村民借打禾机,要么只能通过最原始的方式进行脱谷,但是,很辛苦,也很容易渗入许多泥沙在里面。
想都不用想!
除了在大城市,像羊城,湛城这些地方,国企比较多,许多市民可以进入国企工厂吃铁饭碗外,在农村,特别是粤西这种偏僻的农村,根本就不用想着有正式的工作了。
也就是那个时候开始,陈秀兰知道,家里的贫穷,自己只能放弃了这次考试了。
当从班主任那里得知,这次报名费和考试费需要3元的时候,陈秀兰回去问陈亚久要钱报名考试。
那为什么没有其他工作吗?
如果有手艺的,可以做一些编织品,像竹制品拿到石角公社的街道贩卖,可以换点钱。
在这个年代来说,没有分田到户之前,根本就是吃不饱,刚刚分田到户,在劳动力低下,水稻生产量及其低下的情况下,同样还是吃不饱。
读完两年制的初二,也就意味着,要么毕业,要么继续考试。
读小学,还是有许多家庭都支持的。
这让他去哪拿3元钱?
还有抽到一头水牛的村民,可以用牛耕田,没有的,那么只能单靠一家的劳动力用锄头来挖田,还是比较辛苦了。
现在陈志达在家里也做不了什么,还要拿一份粮食养着他,还不如让他去做一份月薪20元的工作,来改善家里的条件,等他赚到钱,到时也就有钱结婚了。
虽然这一份工作不是铁饭碗,听说只要报名被招上了,每个月有20元的薪酬。
在陈志达二十岁这个年纪,本来已经要到结婚的年龄。但是,现在陈亚久夫妇根本没有钱,夫妇俩也是没有办法。
因为差不多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的粮食是需要上交,作为公粮交给国家的。
并不是他不想学,主要是他真的不感兴趣,舅舅也教不了他什么东西。
陈志达跟着农场的亲戚去干了几次,也就要他一个人去,发现经常要去那些很多坟山的橡胶林里面,第二天害怕直接跑回来。
3元?
对于陈亚久来说,这是什么概念。
陈亚久无奈看着二女儿陈秀兰说道。
兄弟不多的,可能五六个。
当天,陈秀兰就把学校的书籍全部都拿回来,没有卖掉,但是,她没有再去复习。
20元的月薪!
但是,在陈亚久的思想里面,这个时代,读书有什么用,特别是女性读书更是没有什么用,年纪一到,到时就得嫁人。
他一年下来,根本没有什么收入,家里还要养那么多人,上交公粮后,粮食都没有剩下多少,在现在大米还是不到1毛钱一斤(农村私下买卖的大米要比城市便宜)的情况下,这相当于三四十斤大米的价格了。
即使考上了,那到时又从哪拿钱来给她交学费?
就在当晚。
如果没有这方面手艺的,那么根本不用想了。
他就六个儿子,一个女儿,对于这个女儿还是很宠的。
对于现在的陈家村村民来说。
陈亚久夫妇的大儿子叫陈志达,现在已经20岁,读完初中回来后,家里也没有什么工作,本来想靠关系给他介绍了长山农场的工作。
那就是廉县的劳动局在招人。
万一报名考试,考不上,岂不是3元的报名费和考试费一下子就没有了。
陈秀兰的母亲林英梅出去和隔壁聊家常,突然听到一个让她很惊讶的消息。
说是以后干久了,转正后,可以加人农场,成为农场人,享受农场人的福利,也算是铁饭碗,当陈志达过去后,他才发现是去给农场割橡胶。
如果能够考上师范学校,毕业出来也就可以在小学教师。
陈亚久当然同意。
如今,在这个年代,适婚男女很多,许多家庭都是很穷的,并不意味着就不需要礼金,或者结婚的时候,不需要用到钱。
后来几年,他又去跟着一个舅舅学做家私,算是学一门学艺。
陈亚久的女儿陈秀兰知道家里情况,现在家里兄弟多,连吃饱饭都困难,想读高中,家里是支持不了的,所以,她想试试看,能不能考上县城的师范学校,到时毕业出来就可以成为一名老师。
但是,在大家都是很穷的情况下,日子过得最好的。可能就是生产队队长或者管账的,他们收入高许多,至少一家人可以吃饱了许多。
至于读书?
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家里还是很穷的。
她读书不错,初中是在石角公社的石角中学读的。
陈家村一家陈亚久家里,家里有六个儿子,一个女儿。
割橡胶大多时候,是在凌晨就要去工作的,很多是时候是一个人去割橡胶。
当晚。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手艺的,像做法事,做斋的这些民间道士,也会有一些收入。
至于说当老师吃铁饭碗的事,他从来就没有想过。
但是,这学艺,他跟着舅舅学了几年,既没有学到什么门道,也没有赚到什么钱,也就跑回来了。
“志达,现在县城的劳动局招人,每个月20元,你去不去?”
陈志达想都不用想,他当然要去。
最关键,得知自己二妹陈秀兰居然连3元的考试费都拿不出来,只能放弃考试放弃当老师,他就觉得一直呆在农村,真的是没有什么出路的,如果能够有一份工作当然是最好的。
爆更第一章!
求订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