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剧组非人类
作者:缘分0 | 分类:都市 | 字数:15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八十五章 出海计划(上)
李闲云一共面试了二十位左右的导演,不过大部分都是骂骂咧咧的离开。
给的待遇太低了。
最终只有周希美等三个人选择了留下。
肯留下就意味着搏一把的意思,李闲云自然也会给他们机会。
月底的时候,狂龙正式开机。
这是一部机甲类型的科幻片,故事和环太平洋有点象,怪兽是必须有的,不然机甲打什么。
但三部曲不能全打怪兽,所以剧情实际是第一部人与机甲大战,机甲反叛,人类艰难取胜,再埋个怪兽入侵的引子。第二部就是怪兽入侵,机甲战怪兽,第三部就是机甲战机甲,怪兽凑热闹。
反正都是套路,要有区别,也要有统一。
但在套路之外,就是创新。
有皮皮鬼在,机甲会更加灵活,会有各种武侠动作,甚至还会有面部表情。不合逻辑没关系,机甲怪兽本来就不合逻辑。
大家见过机甲,但没见过会功夫的机甲。
机甲侠们漫天乱飞拳打脚踢,拔起大楼当棍使,比超人还超人别跟我讲玻璃幕墙撑不住,老子就是能做到。
离谱的世界要的是离谱的想象,给予你的是没见过的精彩画面,超乎想象的战斗方式,刺激够你的肾上腺素,让你大呼过瘾,这片子就算成功了。
可以说易胜传媒的所有艺术追求就是表现别家做不到的东西,不怕你离谱,就怕你想象力不够。
鬼城现在已经是剧组人满为患了,再加上题材问题,所以狂龙破天荒的选择了全外景。
不仅有国内,还有国外。
这不能算易胜第一次出国拍片,但可以算第一次大规模国外拍摄。
剧组因此动员了大量人力,优先国外,等国外镜头拍好后再回国拍摄。
第一站就是米国。
易胜传媒和好来坞那边建立的分公司已经成立,破军行让那家叫拜客的公司收益不错,再加上机甲也是米国人喜爱的,双方已谈定机甲片的海外发行,同时这边也尽到地主之谊,为剧组到来的拍摄联系场地,提供方便。
李闲云也是借此机会出了趟国。
不过他不是作为分场导演去的他的镜头基本都在国内影棚完成,毕竟那么大的机甲也不好搬运。
他是作为公司老板去和拜客的人面谈,所谓的学习一下好来坞先进的制片流程虽然其实没什么好学的,该会的早就会了。
本质上,还是在为下一步的影视出海打基础。
如今易胜传媒在国内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高峰,快要触摸到天花板。下一步的发展,除了周边产业的横向加强外,就是影视主业的纵向加深。
而出海就是提升这方面天花板的重要途径李闲云打算把宠物特工队也进行海外发行,毕竟孩子的认知无国界,之前不给,主要就是为了和拜客公司关系加深后,好要个好价钱。
韩鑫语对此到是很开心,因为她终于可以和李闲云在一起工作了。
不过她很快就意识到这想法有多不靠谱。
上午十点,飞机在希尔机场缓缓降落。
多达近三百人的剧组走出机场,迎面是一位金发碧眼的米国人热情拥抱。
“李!”对方大笑道,一副自来熟的表情。
被调去负责海外联系的前秘书邵晓冲已道:“这位是拜客的执行副总裁查尔斯先生。”
“查尔斯先生你好,很高兴见到你。”李闲云照例客套了几句,随行翻译及时翻译。
一通客套话后,查尔斯领着李闲云往VIP通道走去,至于剧组成员则由朱晨他们负责,安排通过,自有安排好的车辆接他们。
坐进查尔斯准备好的劳斯来斯商务车里,李闲云对韩鑫语道:“我好像还没有劳斯来斯?”
“回头我给你买。”韩鑫语抱着李闲云手臂道。
“不用,公司买就好了。”
“那我没什么可以为你做的了。”韩鑫语都囔。
“你可以学习做饭。”
“你想让我给你当家庭主妇?”
你别打蛇随棍上好吗?李闲云笑笑,正想怎么措词呢,旁边查尔斯执行副总裁已道:“华国菜很好吃。”
“你会华文?”李闲云诧异。
“还可以,不是太好。”查尔斯的华语有些硬,但至少能听明白。
“你该早点说的,幸好我没背后说你坏话。”李闲云笑道。
查尔斯哈哈一笑:“我们总要给翻译一些工作。李闲云先生,拜客看过易胜传媒的一些资料,我们对您独特的拍摄手法很感兴趣。我能请问一下,您是怎么做到的那些吗?”
果然,又是对技术感兴趣的。
面对这个问题,李闲云回答:“我认为怎么做到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合作。”
“哦,说到这个,我们的董事长也认为,易胜传媒是一家前途远大的企业。我们听说你们已经控制了华国一半以上的院线,并成为了行业领头羊?”
“夸张了,哪有一半啊,争取以后有吧。”李闲云道:“华国的市场很大,米国的市场也很大。如果可以,我不介意也买一些米国的院线。”
“哦,那可不行。”查尔斯大笑摇头。
米国在这方面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影视制作公司不得经营院线,以避免上下游的垄断。
但事实上就算可以,以米国人的尿性,他们也不会接受的米国人在媒体洗脑方面控制得非常强,要是让你们掌握了传媒,那我们还怎么黑**?
让你们掌控媒体?
那是绝对不行的。
李闲云也知道这点,所以他也就是随口一说。
他说:“但是影视制作可以,对吗?”
“当然,这个没问题。所以,你是打算把海外发行扩张成合资片制作?”查尔斯敏锐的意识到李闲云这次过来的真实目的。
“是的。易胜传媒想要突破天花板,而打通两个超级大市场就是最重要的一步。”李闲云道。
“那可不太容易,两国的文化差异很大。”查尔斯道。
“没错。”李闲云认可道:“但是米国的片子为什么就能在华国热卖?华国的片子就不能在米国热卖?真的是因为制作问题吗?不,本质原因是你们米国人的思维接受能力太弱了,你们只信奉自己那一套。”
“这算是国别歧视吗?”查尔斯无语。
“不,这是在陈述事实,至少在外来文化的理解方面,华国人很吃的住。你们的一些内容,我们都能理解,而我们的,你们不行。所以也许可以考虑倒过来设计。我们联手制作一些片子,以米国的主流思维方式制作,先墙外开花,然后再回到华国本土。”
“哦,这可是个重大让步。”查尔斯笑了:“很少有人如你这么想。”
是的,华国的影视公司很少这么想的,他们总是优先于华国的文化根基,毕竟先立足自身才能确保不败。但正因为这样,才会导致出海后的成绩受限。
但有些片子就不是。
比如李导的卧虎藏龙,从一开始,这片子就是按照米国人的文化思维展开的,就连最初的剧本都是用英语写的,所以米国人能够接受,然后在米国这边获得了荣誉,再回到本土卖,本土虽然看了也就那么回事,但至少接受度要高得多。
合资片要想同时在大洋彼岸两个最大的影视市场称雄,那就必须在文化上倾向于米国人。
没办法,实在就是他们蠢,人家就不懂你的文化。
你不凑着他一点儿,你就不好卖。
这种做法说难听点儿叫崇洋媚外,但却有着现实意义。九成米国文化夹杂一成华国文化,对方好理解,好接受。
总好过九成华国文化特性夹杂一成米国文化,对方连看都看不明白。
你说个成语,连翻译都不好翻。
反向例子就是花木兰:米国人用他们对华国的理解,去拍华国故事的电影,审美不符合华国,故事不符合米国,华不华,洋不洋,结果就是烂到极致。
当然,最好的做法就是双版本。
米国一套版本,华国一套。
但双版本的做法也有风险,搞不好大众就认为你丫的故意迎合米国,回过头来又忽悠我们。
这就极大考验编剧们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