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卡车司机开始
作者:我会开卡车 | 分类:都市 | 字数:93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48章 为什么不能是我呢?
第448章 为什么不能是我呢?
办公室内,方木兴奋的把这半个月时间的工作成果向王卫东做了汇报。
现在方木虽然没有正式进入实验室工作,也被兰花电视机厂聘请为了九级工程师,月薪82块。
每个月能拿到这么多工资,已经超过了方木的预料。
即使是青大那些进入部委的同学,每个月的工资也只有七十块钱左右。
更别提,按照工厂的规定,他每个月还能拿到不少奖金。
有的时候,薪酬就是一个人价值的体现。
方木觉得不努力工作,有些对不起那么多的工资。
于是,接到王卫东的任务后,方木便全心全意的研究车间的生产线上。
经过数天的研究,他发现生产线虽然很完美,但是工厂似乎没有彻底发动工人的积极性。
工人们的工作速度,在方木看来,比京城里那些工厂的工人都不如。
工厂还规定,每一位工人每天只能加两个小时的班。
而此时外面的订单已经堆成了山,许多外地商贸公司的卡车就停在电视厂的停车场上,等着拉货。
在这种情况下,电视机厂竟然限制工人的加班时间,这不是刻意降低利润吗?
只是这条规定是王卫东亲自制定的,方木想了想,没有添加到建议书里。
“厂长,我已经测算过了,只要按照我的想法执行,咱们电视机厂每个月的利润至少能增加两万多块。“
讲完后,方木满怀期待的看向王卫东,就像一个等待老师表扬的孩子。
只是,他并没有等到表扬,而是看到王卫东的神情越来越严肃。
方木心中有些发慌:“厂长.我的想法可都是经过科学计算过的,绝对不会出错。”
身为一个青华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方木也有着独属于自己的骄傲。
他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东西,怎么可能出错呢!
王卫东用手摩挲着建议书,抬起头盯着方木,双眸深邃道:
“你计算得没错,按照你的想法做,确实可以提高咱们工厂的利润。
只是,工厂的工人,首先是人,才是工人。
他们不是永不停歇,不会犯错误的机器。
是人就会犯错误。
如果一味的追求利润,把工人当成机器,那么必然会适得其反。”
王卫东的想法让方木感到诧异,虽然现在的工厂都是国营的,工人是工厂的主人。
但是,那些厂领导们也都会想方设法的提高工厂的利润或者是扩大规模。
毕竟只要有了成绩,他们才能进步。
方木沉思片刻,道:“厂长,你的想法我不能同意。
工厂提高利润,压根就没有错误。
我们可以用那些利润来扩大工厂的规模。
产量提高了,咱们的电视机就能够远销海外,占领海外的市场。
”
王卫东说道:“占领市场以后呢?我们赚更多的钱,但是工人们呢?
他们在高强度的工作下,身体必然会变差,变得更容易生病了。
工人们去医院看病,不但会降低生活质量,国家还要耗费大量的医疗资金。”
这番话在方木心中掀起一阵惊涛骇浪,他从来没有从全社会的角度来考虑这些问题。
甚至,某种程度上讲,这也不是一个厂长该考虑的事情。
作为厂长,只要把工厂管理好,给国家缴纳足额的利税,就算是合格了。
“厂长,你不觉得,你考虑的事情已经超越了一个厂长的职责范围吗?”
王卫东觑着方木满脸的迷惑不解,长叹了一口气,即使是一个优秀的青大毕业生,也无法逾越时代的局限。
“没错,我提高工人的工资待遇,让他们有时间休息,从短时间看,确实阻碍了工厂的发展。
但是,你想过没有,我们为什么要生产电视机?”
方木下意识的回答:“当然是卖给需要电视机的人,让他们能够获得精神层次的娱乐。”
王卫东道:“现在我们每台电视机的售价超过一千元,有多少普通老百姓能买得起?”
方木道:“我们可以卖到国外啊,国外的工资水平,远超国内。
现在港城人每个月工资换算成人民币有一千多块,一个月工资就能买一台电视机。
欧美的工资更高了,足有三千多块。
而国内的平均工资只有不到二十块钱,如何能够消费得起。”
方木曾经研究过兰花大彩电的销售数据。
在数据中,百分之八十五的兰花大彩电,都销往了海外。
王卫东道:“如果国外限制我们的销售呢?
你应该知道,国外的大公司正在全力攻克彩色显像管技术。
一旦他们能够生产出跟我们媲美的产品,为了抢夺市场,肯定会游说有关部门。
届时,一道禁令下来,我们很可能被国外市场拒之门外。
而国内的市场又没有培养起来,民众缺乏消费力。
到时候,我们兰花电视机厂该怎么办?”
王卫东并不是危言耸听。
在后世,华夏号称是世界工厂,拥有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和娴熟的工人。
但是。
大部分商品却不得不出口。
为什么?
就是因为国内的消费力比较孱弱。
人们的收入,不足以支撑他们进行消费。
这种奇怪的思路,方木还是第一次听说。
他沉思了足足十分钟,才缓缓的点点头:
“你讲的确实有道理。
根据经济学的原理,有了消费,才有生产。
而生产活动中,工厂支付给工人工资,又反过来促进了消费。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但是,仅仅我们一家工人提高工人的待遇有用吗?
咱们现在也仅仅是有两千多名工人。
就算是能提高两千多人的收入,在全国收入水平低下的大环境下,对于提升全民消费水平也是无济于事的。”
不愧是青华大学的优秀毕业生,竟然瞬间洞悉了其中的奥妙。
王卫东站起身看向窗外冉冉升起的朝阳,神情坚毅,目光深邃:
“如果我们都觉得无济于事或者是过于艰难,而不去做这件事。
那么,国内的消费力就永远不可能提升,人们永远不可能富裕。
如果有人必须做这件事,那个人为什么不能是我呢?
我并没有妄想凭借自己的力量就能够改变一切。
只是,想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稚嫩的太阳攀登到树梢,点点金色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落进来,给王卫东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光。
方木觉得那个金色的影子似乎高大了许多。
他站起身走到王卫东身旁,郑重的说道:“厂长,我跟着你干了!”
王卫东欣慰的点点头道:“你放心,我也不是那种不顾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不会像唐吉坷德那样,英勇无畏的向风车发动攻击。
对于一个工厂来说,节流确实很重要,但是更加重要的是开源。
与其剥削工人那么一点工资,还不如开发出一款高利润的产品,从欧美等发达国家收割财富。”
“确实是这样,就像咱们的电视机来说,我们每出口一台电视机,赚取到的外汇比得上出口一吨的纺织品了。
只是,要开发出一款高利润的产品,谈何容易呢!国外那些研究所每年在科研方面花费了几十亿美元,得出的成果却并不多。”方木点头赞同。
王卫东转过身,从包里取出一摞子材料,递给方木。
“你看看这种产品,它将成为我们兰花电视机厂制霸全球的法宝。”
“.制霸全球!”饶是清楚王卫东不是那种吹牛的人,方木也忍不住吧嗒吧嗒嘴。
这种说法好像有那么亿点点吹牛。
他腹诽着接过资料,擦了擦桌子,把资料摆在桌子上看了起来。
“东方石墨烯电池东方超级新能源跑车.”
新能源汽车?好像有点意思。
东方超级跑车采用电能驱动
诶,还以为是什么好想法呢!原来是电动车啊!
这能叫新能源?
作为一个博览群书的青大优秀毕业生,方木知道,世界上第一款汽车,其实就是电动汽车。
大约在1838年,罗伯特安德森制造了一辆汽车,由一组不可充电的干电池驱动。时速6公里。
而知道1886年,德国人卡尔·弗里德里希·本茨才制造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款燃油汽车。
比电动汽车的出现,晚了整整五十年。
但是,燃油汽车在随后的时间里,大放异彩,迅速扩散到全世界,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至于电动汽车再也无人问津。
原因很简单,电动汽车受限于电池技术,速度和里程压根就无法同燃油汽车相比。
嗯,后面有参数,让我来看一看。
什么!速度450公里每小时,续航800公里!
方木的眼睛猛地瞪大,嗓子里挤出一丝不可思议的声音:“这这怎么可能?”
他吞咽口口水,急不可耐的拿起资料阅读了起来。
王卫东看着他那副震惊的表情,微微一笑道:“你慢慢看,我还要去实验室那边盯着点。”
“啊?!好.”
方木下意识的回答了一句,便重新埋头在资料中。
东方超级跑车的性能如果真的能如资料上所说的那样,那么厂长‘制霸世界’的想法,倒算不上是妄想。
由于建造实验室,是宁州市的重点项目,所以所有人都很重视。
王卫东刚走到工地,就看到一辆辆解放大卡车满载着砖头钢筋都建筑材料,驶进了工地。
此时的工地俨然是一副热火朝天的场面。
“刘厂长,又过来视察了,你放心,这项目是上面挂了号的,绝对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项目的中负责人张主任见到王卫东过来,连忙迎上来,递给他一个白色的帽子。
“你老张是多年的老建筑工人了,还曾经参加过大三线的建设,你办事情,我能不放心?”王卫东从兜里摸出一包烟,散了一圈后,看着张主任问道:“实验室大概什么时间能竣工,我们电视机场想上马一个新的项目,急需实验室进行研发。”
张主任黝黑的脸上闪现出一丝红光,拍着胸脯子道:“本来按照原本的计划,竣工要等到明年三月份了。现在市里面考虑到你们电视机厂的要求,特别向上面申请调来了一批施工工人,你看,就是那些人。”
张主任指着远处的那些身穿灰色工装的工人说道。
王卫东眯了眯眼睛,灰色工装跟普通的工人无论是动作还是精神头都有很大的不一样,他们之间配合也更加的默契,并且在工作的时候,从不聊天,就像是一群只知道干活的机器人。
“这些工人是?”
张主任看了看四周,然后凑到王卫东的耳边,小声嘀咕道:“他们是第十一建筑局的,专门负责机密工程的建造。”
“.那为什么会这里。”王卫东皱了皱眉头。
张主任摊了摊手:“我也不清楚,只知道是上面直接下的命令。我跟他们的队长谈过,队长只说了一句话,他们只听从命令。”
看着那些机器人一样的建筑工人,王卫东心中隐约有了猜测。
看来,兰花电视机厂的崛起已经引起了上面的注意。
不过,这样也好,新能源电池一旦研制成功,肯定引来国外大公司的注意。
那些公司为了利益,所使用的手段往往不会那么温和。
没有一颗大树遮风挡雨,一个小小的兰花电视机厂,恐怕会被那些大公司生吞了。
王卫东在张主任的陪同下,在建筑工地转了一圈,看到一切都井然有序,他也就放心了。
招了招手,把杨副厂长喊了过来:“老杨,你通知食堂,让他们去乡下收几头大肥猪,给建筑工们改善改善伙食。”
这年头,物资匮乏,像猪肉更是紧缺的物资,需要票券才能买。
电视机厂食堂压根没有那么多肉票。
最常见的做法,就是直接去乡下从社员手里收购。
虽然,公社的猪只能卖给城里的食品站,不能卖给私人或者是私自屠宰。
但是,这年头野狼还是很多的。
饲养员在喂猪的时候,一时大意,没有关好猪圈的门,猪跑到了荒郊野外,被野狼吃了,是一件很合情合理的事情嘛。
当然了,卖给工厂,猪肉的价格要远远超过卖给食品站。
杨副厂长平日里没少做这种事,点头道:“你放心,前不久刘家沟公社的书记还问过我,咱们厂是不是需要猪,我下午就去办这件事。”
旁边的张主任听到这话,走到建筑工人面前,大声喊道:“大家伙都听到了吗?刘厂长要给大家伙改善伙食了,大家伙加油干啊!”
这年头最大的幸福就是吃肉,尤其是干这种重体力活的,肚子里没有点油水,压根撑不住。
建筑工人们顿时热情高涨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