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鉴宝秘术

作者:北域神灯 | 分类:都市 | 字数:3.2千万

第三三一三章 算是老太太的遗言吧

书名:鉴宝秘术 作者:北域神灯 字数:2207 更新时间:2024-11-25 22:20:33

老太太很认真地说道:“我知道,这个要求有点过分了,人们收藏,为的就是能够升值,很少有人是为了收藏而收藏的。”

“不,一点都不过分,其实不用您说,我也不打算卖。”

这话张天元说起来有点违心了。

虽然保罗·拉米热的东西很好,但这是对老太太,对西方银器收藏家而言的。

对他来说,这就是能够变成钱的收藏品而已。

当然,这是他之前的想法。

一旦他答应了老太太的请求,那么肯定就不会将这东西卖了的,反正他的神罗博物馆也有西方艺术品展览馆,虽然说并不大,也不是主流,可是里面的东西却都是一等一的好。

大不了以后将保罗·拉米热的银器收藏起来,放到里面进行展览也好,对他来说,这不是什么做不到的事儿。

他可以答应,也可以不答应,对方无法逼迫他,所以这一切,都是他自己意志的体现。

说句真心话,他对西方艺术的兴趣有限,比如说那些动辄数千万,甚至上亿美金的油画,他明知道很好,也知道好在哪里,可就是不喜欢。

相反,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不算昂贵的国画,他却更加喜欢。

这就是审美的区别了。

他并不歧视欧美人的审美或者欧美人的艺术品。

他只是不喜欢而已。

不过有一点你必须得承认,或许是因为欧美占据了这个世界的话语权,而且大多数都是发达国家,所以导致了西方艺术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是完全超过中国艺术品的。

张天元最初想要搜集欧美艺术品的原因,也就是为了钱。

既然有人喜欢,就多从欧美人士手里头赚点钱,也没什么不好的啊。

“呵呵,我相信你年轻人。”

老太太在柳怜的搀扶下站了起来,然后说道:“跟我来吧,我过去从你们国家收集了不少的好东西,你可以过来看看,有喜欢的就带走吧,不过那些东西是要给钱的,我想去世之后,把我的遗产捐献给古董文物的保护。”

“那是当然。”

张天元也没想白要别人的东西,那样会让他感觉心里头很不舒服,好像总欠别人人情似得。

他不知道老太太这里有没有古董珠宝,但是先看看再说吧,如果有的话,就买走,没有的话就不要提了。

总感觉自己像是一个趁火打劫的大坏蛋。

“天啊,您这里怎么有如此多的上浦老银器?”

进入老太太的私人展览馆,张天元眼睛一下子就直了。

这里摆放了大量上浦的老银器。

张天元初期的时候在上浦那边弄过古玩店,所以对上浦的老银器非常熟悉。

2006年首都第一历史档案馆曾宣布了一份“光绪三十二年中国参加意大利米兰赛会史料”。

从这份史料可知,1906年,意大利米兰举办世博会,在上浦经商的广省人严其章曾奉南洋大臣、两江总督委派赴意大利参会。

他以上浦虹口桃源坊的宝兴公司和上浦新马路的永发昌公司及江南商务局名义选送的参展物品中,就有上浦本地制造的金银器。

虽然史料上没有明确说明,送去参加米兰世博会的毕竟是上浦哪家银楼制造的金银器,但上浦本地造金银器参加1906年世博会却是不争的事实,这比1926年石头城几家银楼造银器参加费城世博会的历史早了20年。

上浦银器为什么能被挑选出来参加世博会?

这得益于20世纪初上浦银器的蓬勃发展。

具有财富保存、观赏、陈列、生活实用等多重价值的银器是近年来收藏界的新宠,而近代上浦银器的异军突起更令人惊讶。

近代上浦银器的异军突起并非偶然。

考古发现表明,早在北宋时代,上浦地区就有银器出现了。

1974年,上浦考古工作者在修复北宋末期修建的一座寺庙——松江方塔时,在地宫内发现一精美的汉白玉石盒,石盒内有释加牟尼佛像,像的两旁摆放有两只刻有落款的银盒。

1972年宝山月浦南宋谭思通夫妇墓葬中发现的28件金银器是上浦考古史上的一件大事。

墓中出土的银器不仅有通常所见的妇女佩饰品,如鎏金鸳鸯戏荷银坠饰、s型发饰、化妆用的瓜棱形银盒,还有银匙、银筷、银执壶等。

这批银器工艺精湛,装饰纹样充满诗情画意,显得清秀典雅。

明代,上浦银器工匠们熟练地应用捶揲、堑刻、圆雕、鎏金诸技艺,制造出诸多华丽浓艳、设计精巧、用途广泛的银器。

1997年卢湾区肇家浜路、徐家会路李惠利中学墓葬群中发现的明代金银器物中,不仅有装饰华丽的佩戴性饰物,还有杯、壶、盅等酒具和盘碗等饮食器。

其中的一款银丝发罩做工细腻,图案精美,代表了明代上浦银器的较高水平。

清朝乾嘉时代,上浦已成为“万商云集”之地。

使用和储备银器成为社会生活中炫富的一种手段,不仅富贵人家使用银器摆件和实用银器,就连佛界也未能免俗。

1993年,在修缮上浦市文保单位西林圆塔时,发现1839年大修时放置在塔内的一个葫芦瓶,瓶内发现的50余件文物中,就有银佛像、鎏金银观音像、鎏金银神像、银记事片等。

此时,以制售银器为主要业务的银楼也应运而生。

乾隆四十八年,上浦第一家银楼——“老庆云银楼”建立。

1819年左右,“杨庆和银楼”出现。

明清时代上浦经济的富庶、社会风气的奢华和银楼的出现,为开埠后上浦银器的勃兴奠定了历史基础。

1843年,上浦被迫开埠。

19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上浦代替广省成为中国的商业贸易中心,20世纪初上浦发展为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

伴随经济迅猛发展的是上浦人口的急剧膨胀。

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不仅为上浦带来了财富,也将各地的器物、技艺以及不同的社会风俗带到了上浦。

上浦银器呈现出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热闹景象。

上浦开埠不久,外国银器便随着外国侨民来到上浦。

值得一提的是,外国银器并不是出口上浦的货物的大宗,往往是夹杂在玻璃器皿或钟表等洋杂货中而来。

至于最早的外国银器什么时候进入上浦,现在尚无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