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梦记
作者:华夏一黑马 | 分类:都市 | 字数:26.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64章 皇帝太爱它了
“啊,还有希望?”小紫欣喜地道。
“第三类是被随葬说。这是最有传奇性的一种假说。”
南北看看小紫,好像要引起她的注意:“1957年,在劳动改造思想的时候就关注《永乐大典》正本失踪之谜的文学巨匠钱钟书,就为栾贵明提出《永乐大典》正本失踪之谜的研究课题。栾贵明一做就是30年,其研究成果披露于世的就是被随葬说。就在1986年,中华书局编审张忱石著《永乐大典史话》中也表示这一说法。”
“在明成祖时,编篡好《永乐大典》之后,明代的帝王中只有孝宗和世宗这两位很喜欢读书的皇帝常常阅读《永乐大典》。如孝宗曾把《永乐大典》中的医药秘方抄赐给太医院,世宗则更是喜爱《永乐大典》,在他的案头上常备着几册《永乐大典》,他按韵索览。而在明代,有这样的习俗,就是把死者生前所喜爱的书籍随葬。那么,这部《永乐大典》正本随葬于世宗永陵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现在所见到的永陵,其规模明显比明代其他的皇陵要大,是可以随葬《永乐大典》正本的。有一个值得费解的是,世宗嘉靖帝下葬后,隆庆帝不断褒奖了编撰儒臣,而关于这部皇皇巨著,公私书目和正史野史阙载,那么正本成了陪葬品的疑点很显得突出了。据《明实录》记载,从三月二十二日嘉靖帝下葬二十余日起,隆庆帝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竟然连续褒奖《永乐大典》的编撰儒臣,四月十日嘉奖徐阶等十数名儒臣‘同知经筵席’,四月十五日,又以‘重录《永乐大典》成’为由,再行褒奖。而《明实录》对《永乐大典》正本藏处只字不提。”
南北还说,最近,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了栾贵明为残存的副本影印本所编的《永乐大典索引》,在该书序中栾先生提出:正本当是被嘉靖皇帝死后带进坟墓中去了。栾先生的论证相当有说服力。至少我对此是相信了。
原来,明世宗嘉靖皇帝对《永乐大典》“殊宝爱之”,“时取探讨”,“几案间每有一二帙在焉”。甚至在他的谕书中,也引用过《大典》的内容。1557 年,有一天宫内失火,嘉靖首先命人抢运此书,一夜中竟下谕三四次。足见此书在他心中的份量。
至 1562 年,嘉靖命人“重录一部,贮之他所”,“以备不虞”。但栾先生提问:为什么在宫内失火五年后,才下令重抄呢?除去“以备不虞”的光明正大的理由之外,还有其他缘故吗?嘉靖下令重抄此书后,过了四年另四个月,就死了。
而他死后三个月下葬,葬礼刚毕,新皇帝隆庆便宣布《永乐大典》已抄成,并多次赏赐参与重抄的儒臣。《大典》正本失踪的时间,与嘉靖的丧葬期如此重合,令人不得不想到正本的去处。
试想,既有对此书价值的深刻认识,对祖宗(永乐皇帝)的崇拜,又有对此书“殊宝爱之”的占有动机;既有达到占有目的的巨大权力,有周密设计的智谋和严加保密的手段,还有道佛“转世”的迷信妄想——这些,除了嘉靖帝以外,还有谁呢?
中国古代皇家修典既成,在大肆张扬、下谕褒奖的同时,必然多次载记该书典藏于何所,并在官修书目中著录,以显示皇恩浩荡。这是国家修典的定式。《永乐大典》的重录,却成为仅有的特例,并没有这样做。
历来以简明扼要著称的《明实录》,记载皇上对《永乐大典》重抄诸臣的表彰及爱怜之情,却连篇累牍,不嫌其烦,可偏偏都未提及《永乐大典》正、副二本分藏在什么地方。这确实令人非常费解。
显然,如果写出一处来,那另一处究竟在哪里,就会引出更大的疑问。看来,这是有意的隐瞒。
因此,栾先生认为可以肯定,《永乐大典》正本的消失,带有明显的人为的突然性。栾先生从事《永乐大典》研究和编撰索引,是钱钟书先生悉心指导的。本来,钱先生还答应为这部索引写序。那么,栾先生的上述见解,肯定曾经与钱先生讨论过。不知钱先生如何看,可惜先生已驾鹤仙去。不然,我们倒可以听听这位当代最睿智的大学者的看法。
当然,《永乐大典》到底是否做了嘉靖的陪葬物,在打开他的永陵地宫前,栾先生的说法只是一个合理的推测。但据栾先生估计,《大典》全书大概有四十立方米体积,并非等闲小物。即使暂不发掘永陵,以现代科技手段,也当能够探测出来。而只要地下玄宫没有进水,这部人间瑰宝就一定完好无恙。
“这太好了!”小紫兴奋得鼓起掌来,她忍不住模仿着南北的腔调,摇头晃脑地、咬文嚼字地道:“如果这样,那么我们可以想一想,有朝一日《永乐大典》完整出土,将是多么伟大的一件事!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将有哪些章节得重新改写,现在简直无法估计。但可以肯定地说,会有许多出乎现在人们意料的补充和改变。在全世界全人类中,古代中国将再次成为最令人惊羡的焦点。那时候,我们将会宽宥地认为,四五百年前的嘉靖皇帝,他对华夏大书的巨大贪欲,反令后世受益?!你说是不是?!”
“栾先生的推断,也许很快就可以证实。那么,如何动用最先进的科技手段,万无一失地将《永乐大典》出土和保藏,就不只是中国的事,而也是与全人类有关的大工程了。”南北补充道:“这也只有待考古挖掘的发现,才能最后证实了。”
“我现在有一种感觉,好像这些书都有灵魂,有生命一样。”
小紫沉默良久,突然说道:“你看看《永乐大典》,它简直就是一个人,一个奇人,历经磨难终不悔,终究在天地间留下它的足迹,它的痕迹。”
“你这想法真奇特。”南北看着小紫,真心地夸赞道,“你这想法,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传说。”
“当初夸父追日不得,渴死在半路上,他倒下了,身体化为山川湖泊,毛发化为林木禾苗,它与天地融为了一体。这是多么浪漫而悲壮的故事!”
“《永乐大典》,天下巨书,天下奇书,也许我们终究难得其全身而现,但它可能更像夸父,其灵魂早已散化人间,星星点点,天宇下皆可见,天宇下又皆不可见……这才叫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