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快乐生活之学子情深

作者:沉默1958 | 分类:都市 | 字数:17.1万

第21章 历史名园寄畅园(上)

书名:快乐生活之学子情深 作者:沉默1958 字数:1275 更新时间:2024-11-25 23:14:20

接近中午,我们顶着淅淅沥沥的细雨,来到了在无锡有着500年历史的名园一寄畅园。

寄畅园,坐落在无锡市西郊东侧的惠山东麓,惠山横街的锡惠公园内,毗邻惠山寺,属山麓别墅类型园林,面积14点85亩,南北长,东西狭。园景布局以山池为中心,巧于因借,混合自然。“曲涧”、“二泉”伏流其中,潺潺有声,世称“八音涧”。前临曲池,郁盘亭廊;知鱼槛、七星桥、涵碧亭及清御廊等绕水而构,与假山相映成趣。园内的大树参天,竹影婆娑,苍凉廓落,古朴清幽。它不仅体现了我国明清两代造园艺术的高超水平,而且文物也十分丰富。

寄畅园是中国山麓别墅园林的代表。该园虽小,却能利用山水地形,精心布局,巧妙运用借景,将惠山、锡山秀色揽入园内,以有限的空间,造无尽的意境,从而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典范。

寄畅园最早建于明代,它的前身是秦氏家园一“秦园”。此园第一代园主秦金,号凤山,故最初园名“凤谷行窝”。秦金是宋代著名文学家秦观的后裔,在明嘉靖年间,他曾先后任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等五部尚书,为告老还乡,颐养天年,利用原惠山寺“南隐”和“汇寓”两僧舍,建造了园林的雏形。到了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第三代园主秦耀因失意于官场而被解职,驱使他寄情于山水之间。先后花了七年时间,在“凤谷行窝”的基础上建成20景。新园建成后,取王羲之的诗句“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清冷润下濑,历落松竹林”,而命名为“寄畅园”。

清代顺治十四年(165年),秦氏后裔秦德藻专门请了造园名家张南垣设计改造,并由他的高徒侄子张武负责施工,在园内精心叠石,引入惠山泉。经一代名家张南垣的创意,寄畅园的风光更美了,名声也更大了。

康熙、乾隆两朝帝王对寄畅园更是十分垂青,在100年间,他们

祖孙两人分别六下江南,每次都要到奇畅园游览。康熙还特意为寄畅园题写了“山色溪光”、“松风水月”刻石。乾隆更是不惜耗费巨资,以寄畅园为蓝本,在北京万寿山建了一座“惠山园”,就是如今在颐和园中的“谐趣园”。

走进门厅,只见右侧墙壁上,嵌刻的是明代石刻《寄畅园记》。过门厅,天井里两块石刻,右边是康熙题写的“山色溪光”,左边是乾隆题写的“玉戛金從”,赞美园内八音洞的美妙泉声。往前是“凤谷行窝”大厅,三门敞厅正中悬挂朱妃膽所题写的匾额。大厅是清雍正年间改建的,厅前柱子上挂着无锡金石家高石农篆书翁同和的楹联:“杂树垂荫,云淡烟轻;凤泽洁畅,气爽节和。”走廊东门叫“侵云”门,“侵云”为锡峰塔的别名,出此间可望锡峰塔影。西门为“碍月”门,可眺望九龙山峰,因峰高阻碍月色,故名“碍月”。

从“碍月”门出来,是一座苏式小庭院,中间是小水池,用太湖石围砌。周围红柱回廊连接整个庭院,廊的两端各有一个月洞门,分别叫“凝翠”和“含秀”。在廊壁上嵌有一部分《寄畅园法帖》石刻。院子南面的“秉礼堂”,古朴典雅,装饰扇木格子落地长窗,共有18扇。此堂题名意为纪念关公:关羽被曹操软禁后,为试探关羽,只给他一间房,关羽把房让给嫂嫂,自己站在门外,借月光读书到天明。曹操为此服至极。园主人更是敬佩关公,题名“秉礼”,即秉烛达旦,遵守礼节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