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爽新人生
作者:老眼儿 | 分类:都市 | 字数:22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549.特效公司
两家公司,一个估值三亿美元,一个估值2.5亿美元,如果是按照首轮融资的一般标准的话,毫无疑问,这两家公司就算是估值比较高的公司了,虽然远远无法和后世他们各自的规模相比,不过只要有了这些钱,公司自身就能进入良性循环,而周方远这边,也不用继续为它们提供助力了。
无形之中也省了周方远不少事儿。
他想了想,最终同意了融资申请,后续的工作就交由专门的会计人员去做了,周方远没有过多的插手。他将注意力收了回来,开始专注于电影的事情。
买下了漫威不少英雄角色的版权,他的第一步计划,前面已经说过了,和漫威在原时空作出的选择一样,是钢铁侠的第一部电影作为整个漫威电影宇宙的开端。钢铁侠不用多叙述,这部电影的主要特点,还是那些让人看着眼花缭乱的机甲变形,完全是特效堆出来的,同时对于整个机甲如何组装,如何变形等等,也需要经过长期的讨论才行,虽说是电影吧,是幻想出来的东西,原本你的钢铁侠也是漫画家画出来的角色,但就算是这么具备幻想性质的存在,也要讲究基本法的。
比如说钢铁侠的关节部位是怎样的,再比如说钢忒侠的大小,相关的武器装备等等……总之要准备的事情太多了,拍摄技术能不能达标,电脑特效能不能做到为,这也都是周方远要思考的问题。
还好他有暴雪,短时间内,应该不存在什么太大的问题。不过关于专门的特效团队的工作,也应该提上日程了。
世界上比较有名气的特效团队不少,尤其是在这个电脑高速发展的年代。
暴雪就算是比较顶尖的特效公司,对很多人来说,暴雪不仅仅是游戏,更是青春!虽然他们游戏做的很棒,是全球最主要的游戏公司之一,但暴雪的特效实力也当真是不弱,别的不说,看看魔兽世界几个资料片的CG就不难看出,暴雪是有能力称为全球最顶尖特效公司的。
然后是数字领域Digital Domain,简称D2,曾经差点拿下了特效老大的位子,可惜的是这家公司在12年的时候破产了。这家公司在业内,完全可以称得上是高产似母猪的代表,《泰坦尼克号》、《变形金刚》系列、《复仇者联盟》等电影,就是这家公司的力作,从这里就不难看出这家公司的水平是怎样了吧?听说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还入股了这家公司,然后凭借暴脾气把这公司整的生不如死。后来创始人把整个公司卖给了爆炸贝,然后爆炸贝就把整个公司给玩爆炸了。
维塔数码(Weta Digital),大佬级特效公司,原世界四大特效公司之一,应该是数字领域垮掉之后最接近特效老大的公司了。代表作票房奇迹《阿凡达》,这部电影不用多说了吧,稳稳的全球电影票房NO.1,在周方远所知道的未来里,还无人能超越。听说《阿凡达2》、《阿凡达3》、《阿凡达4》都由维塔来做特效,不过emmmmm……估计是有生之年吧。还有奇幻鼻祖《指环王》全系列,魔戒三部曲,就是没看过也应该有听说过……当然电影好长,三部连续看一天就没了,加上《霍比特人》系列,这都快算是个美剧的节奏了。
然后就是索尼,索尼可不只是生产小手机,人家包揽视听全领域!作为扶桑的大佬之一,索尼在游戏界、影视界都是扛把子的存在。手机?那只是小副业而已。影视特效也是索尼的其中一个项目之一,不过索尼本身就厉害啊,不是主业却硬是跻身全球四大特效公司之一,与维塔同一等级!
移动图像特效公司,这是英国的一家特效公司,名字没啥特点,作品倒是可圈可点!代表作是《哈利波特》系列,从书到电影,罗琳享誉世界,电影的特效也大部分靠这家公司撑起。除此之外还有《X战警:背水一战》、《明日边缘》、《史前一万年》等等等等,也算是业界比较有名气的公司了。
工业光魔,特效界一哥,稳稳的老大,巅峰时期的数字领域、维塔数码、索尼影业都是能仰望光魔,世界四大特效公司之一。他的作品是真的不少,比如说星战系列,在国外的受欢迎程度远超想象,单从全球票房上来说,星战7是唯一一部能勉强追上卡梅隆的两部票房奇迹《阿凡达》和《泰坦尼克号》,达到了20亿美元的额度。还有《加勒比海盗》系列,德普大叔疯狂吸粉的电影。还有变形金刚和复仇者,工业光魔也在里面有出力。
另外,皮克斯的水平也不错,虽然是主做动画电影的,但一行通则百行通,而且说实话,动画电影所需要的特效也一点不差啊。真人电影可能部分布景还可以省略,以实景拍摄或者以实景做骨架进行二次创作,但动画电影呢?全部靠电脑完成,就算完成度和精细度不能和真人特效电影相比,但工作量可是一点不差。更何况,人家不做,不代表人家做不了。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说起来,做电影特效也无非是那些手段而已,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难如登天,但对于这些靠电脑吃饭的大拿们,做特效不说和喝水一样简单,但也就和吃饭差不多难度吧,只是小意思而已。
也就是说,如果周方远想要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特效团队,就必须要从这些公司下手。
暴雪不用说了,就在他的麾下,他倒是想怎么用都可以,可问题是暴雪自己的研发任务就很重,游戏一部接一部,原时空暴雪为什么推出游戏的速度特别慢?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每个游戏都是经过严格论证的——虽然暴雪游戏在周方远重生前已经大不如前,人气方面更是一落千丈,但不能说暴雪的游戏不好,无论是做工还是设定,都是上上之选,只能说时代在变化,玩家的心态和口味也在变化,所以原本能一枝独秀的暴雪,到后期开始走上快速下坡路线。而另一方面,就是他们的研发人员数量不足,无法同时支持多个大型项目,只能是在保证原有项目稳定更新和维护的情况下,尽可能抽调人手研发新项目,人手不足,速度自然就上不去了。
所以暴雪这边能给周方远的支持并不大,国内的游戏公司研发团队还没有完全成熟起来,还需要暴雪的人偶尔过去帮帮忙,加上暴雪自身的问题,暴雪这条路算是over了,基本上不可能指望他们帮自己来处理电影的特效工作。更何况,别忘了现在还有个魔兽电影呢,暴雪已经是人员严重匮乏的程度了。
数字领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虽然数字领域和工业光魔一样,擅长在后期中解决80%的问题,在三维中解决20%的问题。但数字领域的三维技术研发能力之强,连工业光魔都不可忽视。早在电影后天的制作中,数字领域就开发出了基于封闭流容器场的大规模高效率流体动力学计算软件,用于了后天电影中的海啸制作。后天龙卷风的渲染更是分出了粒子的RGB灯光层和体积shader的raymarching深度层。
数字领域还十分擅长Houdini的使用。DD的houdini部是享誉全球的。相信任何一个做电影特效的人都想进这个部,他们基于Houdini的开发作的
十分到位,大到基于HAPI的动力学插件,流体粒子的隐式曲面模型,小到一些批处理用的OTL。可以说在从《泰坦尼克号》、《第五元素》再到《虎胆龙威4》、《变形金刚》,这么多年的电影制作,DD的houdini流程已经相当完善.近乎将houdini全部重新开发了一遍.
可惜,由于詹姆斯·卡梅隆强势坏脾气和明星光环让DD的创建者斯考特·罗斯陷入尴尬境地,同时因当时詹姆斯·卡梅隆在《泰坦尼克号》制作之后对纪录片产生浓厚兴趣,索性在商业电影销声匿迹专心拍纪录片离开DD,卡梅隆的好友斯坦·维斯顿也因为其离开也弃DD自己创立自己的特效公司。
06年5月,因为公司发展趋势以及疲惫不堪的斯考特·罗斯决定退居幕后,并且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把送死卖给了熟人迈克尔·贝,自己头衔由CEO变为公司顾问。
即便如此,“数字领域”仍在08年经济危机后长期入不敷出。截至12年9月该公司债务已达1600万美元,并有超过5000万美元的多项亏损。为扭转局面,“数字领域”在12年8月22日成立特别委员会,在向相关部门提交亏损报告后,弗罗里达州圣露西港市为其提供了1.35亿美元的税收减免和多项补助,但扭亏依然无望。
最后在12年9月7日,走投无路的“数字领域”关闭了旗下位于弗罗里达州占地13000平方米的工作室,该工作室300名员工只保留20名,原CEO约翰·泰克斯托已引咎辞职。最终,“数字领域”正按照美国破产法案执行破产重组程序。
所以说,做特效是非常烧钱的,特效公司想要活下去,基本上有只能背靠大树借东风,独立制作公司想要活下去,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别的不说,光说给人家做电影,一部电影给的特效费用能有多少?撑死不过一部电影半数的投资罢了,毕竟电影不是完全的特效集合体,明星,场地,剧组,各种宣传制作费用,把这些都刨除,能给特效公司留下来的部分并不多。就是这并不多的资金,却需要特效公司花大力气去完成,不然连这样的单子都没有,公司垮台速度只会更快。公司本人的人工,设备,场地,这些是都要钱的,每年的保税,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当然了,偷税漏税者除外。另外,特效公司还有一个大头的支出部分,那就是工具的开发。
众所周知,无论是特效公司还是游戏公司,都要开发一些自己的工具的,渲染系统,制作引擎,这些都要钱。左一笔又一笔,一个个看上去光彩无限的特效公司,存货压力之大,远超一般公司。当然了,如果有大树可以依靠,那自然而然是轻松加愉快,反正公司给钱,成为一个部门的特效组也不用担心没钱赚。如果是独立的制作公司,还要兼顾公司的运营,那难度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所以数字领域,可以作为下一步的主攻对象,甚至不需要花多少钱,就能把这家公司买下来,买下来,拆分也好,重组也罢,直接利用起来同样可以,无论怎么做,收购方面的花销是不会太大的。可是后续的工作却不小,不过没关系,周方远这边能用到特效的地方太多了,不怕买下公司后会没有用处白白闲置浪费。
除了数字领域,移动图像特效公司也不错,这个公司很小,是刚刚成立没多久的新公司,因为导演的关系,得以制作哈利波特系列,如今才刚刚完成了第一部,不出意外的话,后续的几部电影也将会由他们制作。不过还是那句话,特效公司生存不易,就算有哈利波特系列做门面,但那又如何呢?论剧情,哈利波特比不上那一大帮文艺片大佬,论特效,碾压哈利波特的电影也是数不清。哈利波特电影其实是比较不上不下的,小说卖得好,电影倒也有一批忠实粉丝,而且路人观众也不少,可终究,这个系列的电影也就那个样子,无法做到顶尖,只能沦为一流末尾的程度。
而为哈利波特做特效的移动图像,其收获就可想而知了,为什么后来基本上就再也没怎么听过这家公司?归根结底,还是市场的因素导致这样的公司很难发展壮大,只要三五年见不着,业界也就把他们忘记了。但是需要承认的是,这家公司的特效做的还是不错的,看看电影就知道了,所以这家公司可以收购,收购来直接打碎,一部分融入到数字领域,一部分融入到暴雪,一部分带回国内加入到游戏公司,可以说是四赢呢。
但是这两家公司都花不了多少钱,加起来,五千万顶天了,甚至都用不了这么多钱。所以周方远决定还是要来个大的,所以很快,他就将目光放在了另外几家特效公司之上。
说到底,还是要有真正的大佬来填充实力,小公司实力弱,拆分了也没多大意思,还是得搞一个大公司,那样才有出手的价值,那么,要从哪个公司下手呢?
周方远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