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时代1977

作者:宁中南 | 分类:都市 | 字数:89.3万

第五十七章 出版《英雄志》?

书名:大时代1977 作者:宁中南 字数:2419 更新时间:2025-01-17 18:45:26

在坐的都是精英,没人想屈居人下。

虽然读者协会成立之初,是在林晓光的指导下,由比较亲近的人代表出面,联合周围的同学一起创办。

但到后来,一个个当上读者协会的社长和部长,读者协会便产生独立意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林晓光可以靠几个亲近的人,让读协与清文社紧密合作,但合作不是合并。

一个社团那么多人,他能影响到的,实在有限。

事实上,清文社和他们都是平等并列的,并不存在身份上的隶属关系,也不存在前者领导或者指导后者,顶多双方是攻守同盟。

更何况,人都是有立场的。

就像之前,杨蓝因为北大读协这事,被别人骂是北大叛徒,她心里难道很舒服?

再说,眼看着《青年文摘》做的风生水起,读协焉能想一直为别人做嫁衣?一直被别的同学骂是叛徒?

分裂在所难免。

清文社也不能犯众怒,被千夫所指,以致众叛亲离,所以《青年文摘》只能改组。

怎么改组还是一个问题。

有的人想丢弃《青年文摘》这个名字,另起炉灶,有的人不想,想搭《青年文摘》的顺风车,把自己学校读协的社刊做起来。

为了不至于分裂,为了不影响林晓光在余主任面前做的承诺。

所以,必须让各读协对《青年文摘》产生归属感,产生这不是别的学校社团的社刊,而是自己学校自己社团的。

最后,他想到一个勉强两全其美的做法。

《青年文摘》保持不动,在现有近十个栏目的基础上,以此为核心,各学校读协再添加自己的栏目,共用一个名称,出版发行。

这样,困扰大家的经费问题得以解决。

这个策略,终于在代表大会上达成一致,会议达成以下决议。

清文社将《青年文摘》的品牌,借给各大学校读协使用,清文社保留收回品牌的权利,同时组建联合编委会,由联合编委会负责整体编辑工作。

开完会,林晓光累得不轻。

出门之后,赵子瑜便问:“这样就能继续下去?”

林晓光脚踩在积雪上,发出沙沙的声音,他叹口气:“走一步看一步吧,幸好发现的及时,要不然他们就该逼宫了,到那时,就完蛋了。”

“只要《青年文摘》这个名字一直用着,先入为主,学生和老师肯定还以为是咱们清华的。”,他没说,还有余主任。

“好吧,那联合编委会呢?”赵子瑜只能接受。

“联合编委会当然是以清华为主,北大为辅,其他人大、北理、民大、农大、北航再次,就算选了人,每周六天在上课,周日他们才有时间过来,能有多大发言权?”

林晓光笑眯眯看着她:“相信我,联合编委会还是清文社做主。”

“是你做主吧?”赵子瑜翻个白眼。

正在这时,白杨连忙走过来:“小光,有个人找你,说是粤州来的,叫钟文璋,当时你在开会,你快去找他吧,他现在在学校食堂。”

“文哥?”林晓光有些吃惊。

这个时间点,马上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了,他跑来干嘛?

林晓光一边想着,一边赶往食堂。

可能钟文璋饿了,先去吃饭,也没说坐在具体哪个位置,还是林晓光费力地在食堂上千人中找到他。

一见面,他就发现,钟文璋风尘仆仆的,脸色掩饰不住的疲惫,分明是远道而来。

“钟哥,不至于吧?你可以先休息一下的。”

“我是开心激动,你知道吗?”钟文璋一边夹着面条细溜,一边口齿不清地说着。

“你开心什么?马上开的全会吗?”林晓光打了一份米饭,边吃边聊:“你们香港商报是佐派报纸,以你们贵社社长总编的级别,还不够来北平参加会议吧?”

全会出席者,最低都是**,总共只有两百多人。

至于佐派报纸参加会议一事,也不难理解,新华社香港分社,就是内地政府驻香港代表机构,而分社社长这一级的高官,会参加国内重要会议。

他大大咧咧的闲聊,并不担心被周围人听到。

实在是刚恢复高考后,风气比较开放,而尤其是北大清华的大学生们,对时事政治极为热衷,随随便便闲聊,说的事情,放后世铁定404,可这年头没人管这个。

“看来你也不是一无所知嘛?我还以为你忙《青年文摘》,忙昏头了呢?”钟文璋随口开玩笑。

“你也知道了?《青年文摘》不会是传到香港了吧?”林晓光感觉难以置信。

“家里人跟我说的,传到香港?你想多了吧。也只有全会这种国家大事,才能引起香港的关注。”钟文璋摇头轻笑。

“你家人在北平啊?”林晓光注意到这一点。

“我家人在粤州,我哥在北平,不说这个了,看到你做的《青年文摘》,我觉得挺好,能做到这种程度,你当一个学校社团的社长,也算是绰绰有余。”钟文璋不吝表扬。

“可惜不行啊,我现在只是一个总编。”林晓光叹息。

“不过也就到此为止了,一份社刊,影响力再大,能有多大。”钟文璋摇摇头。

听他这么说,林晓光蛮不服气,便说道:“我下一步的计划,就是覆盖所有北平高校,之前因为经费问题,没法多印,只能饥饿营销,现在可以多印。”

社刊就是因为经费问题,即便内容方面影响再大,但因为免费政策,没有钱就不能做大做强。

钟文璋有些好奇,他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林晓光却没有透露的想法:“全会要开好几天,差不多到那时,我们十二月刊就出来了,你到时候再看吧。”

“那我就拭目以待。”

钟文璋边吃边聊:“我看了你们《青年文摘》上面的文章,写得还蛮不错,讲真,如果不是香港与内地有区别,人文环境不同,你那些稿子,还真能直接发表。”

“文哥,你这不是废话吗?”

“其实我这次过来,还真有一件事。”钟文璋脸上带着笑意。

“神神叨叨的,有事直接说!”

“是这样的,《英雄志》连载以来,已有七月有余,现在连载到66万字,剧情已经展开,拜你所赐,因为《英雄志》极为出色,我报销量上涨三万份,是以前的三倍……”

“你等一下……”林晓光不得不打断。

“这么说,没连载之前,销量还不足一万?不会这么低吧?”他瞪大眼睛。

“说来惭愧,自六七暴动之后,商报销量每况愈下,还是今年初,才决定恢复副刊,《英雄志》是第一部作品。”钟文璋想起此事,便唏嘘不已。

“好吧……”林晓光无奈:“你继续!”

“现在呢,因为《英雄志》极为出色,有出版商找到报社,在找作者,准备出版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