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时代1977

作者:宁中南 | 分类:都市 | 字数:89.3万

第六十三章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书名:大时代1977 作者:宁中南 字数:2407 更新时间:2025-01-17 18:45:26

“怎么回来的这么晚?”

一见面,杨文姝脸上透露着欣喜,嘴上却习惯性说着责怪的话。

“妈,我等一笔稿费,汇过来我才坐的车。”林晓光放下东西,伸开双手,上前一步抱住她,才在她耳边说道:“妈,我想你了。”

中国人的情感是含蓄的,不像西方人,见面就拥抱,亲吻,还说我爱你。

一个拥抱,就是林妈能够接受的极限。

刹那间,杨文姝眼睛就红了。

半年多不见人,刚一见面,他就来这么一招,稳住心神,她笑骂道:“干嘛呀?快松开,让人见了笑话。”

此时已经下午两点,饭菜冷了,林仲平都上班去了。

小飞小茉听到他的声音,寒假作业也不写了,一个个跑出来,见到他很激动,叫着:“哥,你终于回来了。”

林晓光挨个摸摸头,笑道:“回来了,就是给你们买零食,浪费了一点时间。”

两个小家伙闻言,更开心了。

杨文姝见此,便不由皱眉,嗔怪:“又乱花钱!”

林晓光大手一挥:“妈,咱现在不差钱!”

“还是稿费?挣了多少钱?你先等一下,我去给你热饭。”杨文姝走向厨房,一边走一边问道。

“晚上等我爸回来,我一起说。”

“就你那点小钱,还跟我卖关子,半年不见,我看你是肉疼了。”杨文姝抽开蜂窝煤炉封口。

吃过热的中饭,晚上,一家人吃完晚饭后,两个小家伙去房间写作业,杨文姝和林仲平一左一右坐在沙发上,看着茶几上的一堆钱发呆。

一万块啊,足足一万块,还有一千块的侨汇券。

按照现在一个月三四十的工资,不吃不喝要两百五十个月,二十年才能挣到,这得是多大一笔钱。

“说,你怎么挣到这么多钱?就靠写小说?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林仲平眼睛瞪得大大的,冷冷地看着他,虎着一张脸,大有他若做错事,就要大义灭亲的架势。

“是的。”林晓光一本正经。

接着他把一叠报纸掏出来,递给林爸林妈,说道:“我在学校里搞文学社团,创办文学杂志,清华文学社和《青年文摘》,在北平念书的很多人都知道,不信你们去问?”

“我不是文采好吗?就写了本小说,投稿到香港,然后发表了,这是稿费,钱和侨汇券。”

杨文姝大惊失色:“香港?”

林晓光耐心解释:“我们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国家百废待兴,有很多特殊的任务交给我们,就拿我们英语班来说,比如翻译国外的学术期刊,都是一些很机密的东西……”

“那跟你投稿到香港有什么关系?”杨文姝见林仲平脸色发黑,不得不当红脸。

“我一个老师有位《香港商报》的朋友,我们聊的时候,他跟我说,商报陷入困境,所以我才写了小说,投搞过去。”

林晓光顿一下,看着父母,自己表情变得很严肃:“接下来涉及到一些保密内容,所以请爸妈您二位别给外人说。”

不等他们反应,他便说开了。

“现在香港是英国人的殖民地,但国家在那边有很多派出机构,明面上开公司办报纸,实际上是为国家战略服务,都是国营的,比如华润,比如《文汇报》,自从六七暴动之后,香港市民阶层往右转,局势对国家不是很好,以前国家经营的五大佐派报纸,到现在都倒闭了,只剩下三个还半死不活的,《文汇报》、《大公报》和《商报》。”

“为执行国家的文化和统战方针,扩大佐派报纸在市民中的影响力,去年《商报》就开始转型,我写的小说让商报销量上涨三倍,日销量达到四万多份,国家还特意给我发了奖状。”

林晓光说着掏出一张刻着香港商报党委会印章的奖状,递给二人,然后继续说。

“所以我现在写小说,不仅仅是为自己,还是完成国家文化战线和统战方面的任务。”

“我说的句句属实,一共一万港元稿费,到银行领到五千块人民币和五千块侨汇券,侨汇券被我换了钱,现在就这一万块,侨汇券还剩一千。”

两人很严肃,看到奖状,一直听完,杨文姝才松一口气。

林仲平依旧黑着脸,不过去没那么紧张了。

这时,有人敲门,喊道:“小光,开门!”

是大伯林伯平。

三人一愣,齐齐起身,赶紧收拾茶几上的钱。

林仲平抽空瞪林晓光一眼,黑着脸说道:“我会找人查证,要是说谎,那你死定了。”

暂时把这事给圆回去。

林晓光心中长舒一口气,很是感激回到香港的钟文璋,要不是问他要了这个奖状,这事不知道还要瞒多久。

“放心吧,老爸,真的没事。”

林仲平哼一声。

翌日,杨文姝带着小飞小茉去采办年货,林仲平却找到公安局的领导,打探一些消息,之后更是跑到市里,通过自己的渠道,旁敲侧击问一下,回来后,才把事情一五一十告诉老头子。

至于林仲平自己打探消息的事,跟老头子提都没提。

然后,老头子叫来林伯平,三个人一块商量这事,商量完毕,再叫林晓光过去,三堂会审。

林晓光自然有一说一。

就这事吧,放以前,还真算是大事,可现在都改革开放了,事情没那么大,再说这又涉及国家机密,就没法问个清楚。

末了,老头子将信将疑,也四处打探消息。

其实求证也简单,找当事人和单位问个清楚,但这根本不现实,因为涉及到国家机密,不能直接找上门去问香港商报,自然没法求证。

因而打探消息的时候,有些话就没法直说,只能旁敲侧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心里明白就行。

老头子听了个云里雾里,只能暂时相信。

这事就暂时这么过去了。

就在家里办年货时,林晓光抽空去云台公社老家,找南窑大队的支书严东明。

他虽然从小城里长大,但时不时会回老家,和村里林家的人也挺熟,对严东明也不陌生。

严东明是常安县人,家在城里,二十六七岁,是个知青,来南窑大队下乡插队后,三年就当上大队党支部书记,到现在也有三年了。

林晓光找他来,当然有事,而且还是对南窑大队来说,开天辟地的大事。

严东明是个改革派,很有远见。

几年前,西川和江淮两省,一些县在省委的支持下,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探索。

那个时候,严东明不知从哪得到消息,也想对南窑大队进行改革,包产到组。

可惜,被保守派老头子暗中否决,对老头子言听计从的大队长林伯原,同样直接表示反对,南窑大队包产到组也就无疾而终。

眼下,林晓光打算蹿腾他搞这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