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工匠心
作者:雅玩居士 | 分类:都市 | 字数:103.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26章 故宫也有医院?
鲁善工哈哈大笑,这件事上次吃饭也听耿宝昌说过,没办法,让老爷子也很无奈。后来他私人拿出几件重器,才算让对方满意而归。
“藏宝室应该有,其实就在某个大殿里,毕竟紫禁城就是皇帝的家,随便哪里不能藏点宝贝?”
欧阳道:“两个故宫都一样,能看见的展品只是九牛一毛,很多不是不能展览,而是因为各种问题不能展览。”
“说句不好听的话,现在故宫是宝贝多,高人少!”
“前两年是在没办法,故宫文物医院正式成立,位于故宫西侧城墙下,内金水河畔,建筑面积1多万平方米,按照功能分为文物保护科技实验室、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室、文物保护修复辅助业务三部分。”
鲁善工一愣,吃惊道:“故宫还有医院?”
“外行了吧?”欧阳难得看见鲁善工吃惊,打趣道:“文物医院汇集200名文物保护专家,在采用传统工艺保养修复文物的同时,也配备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文物诊疗设备,如文物专用CT机、显微观察设备、材料分析设备、无损探伤设备等。”
“当年故宫院长信誓旦旦保证:文物医院是目前世界技术力量最强、专业设备最多、修复人员最多的博物馆文物修复机构,希望能将故宫186万件文物以更好的面貌呈现给观众。”
“如今跟科技发达,跟以前全靠工匠经验不同,每件文物在修复之前都要先送到文物医院,进行分析、检测、探伤,彻查文物病历和健康状况,得出诊断报告,确定修复方案,才能交到修复师手里。”
“去年合作修复某件元代真迹,我就亲眼见过文物医院建立的电子病历。上面记录着文物曾经的病害状况、修复过程,还能看到文物在什么时间地点展出过,当时的温度、湿度如何。当其再进入文物医院接受保养和修复时,修复人员首先能看到这件文物过去经历过什么,也算一种进步。”
鲁善工十分好奇,早知道高科技对传统手艺的提升,没想到故宫居然这么时髦?
欧阳想起什么问道:“你不是跟梁海生关系不错?他没带你去看看?”
鲁善工摇摇头,无奈道:“最近事情多,根本没时间操心别的,所以……”
“你小子啊!”欧阳摆摆手,提醒道:“手艺再高也不能闭门造车,多跟同行交流很重要。现在不像早年间,陈芝麻烂谷子的规矩多,信息社会,靠的全是分享。”
鲁善工一挑大拇指,连荣宝斋老掌柜都如此与时俱进?
服了!
“废话,我们老字号要是不跟上潮流,早就关门倒闭了!”欧阳笑骂道:“前几天他们还给我商量说高价买几台最先进的激光打印机,还有4D投影仪,说能提高木板水印的精度和效率,一台大几十万,真不便宜!”
好家伙,鲁善工今天真是大开眼界,连老字号都这么高科技?
你别说,还真要去故宫多走几趟,不光是交流经验,还能找机会弄点修复材料,否则手里有宋徽宗,没有宋绢也是白搭。
离开荣宝斋,打电话联系梁海生,听说想要参观文物医院,对方很爽快,直接让下午来。
“早就让你来转转,结果推三推四,今天怎么开窍了?”
梁海生带鲁善工进大门,一直想把这个潜力股弄来故宫工作,以他的天赋加上几个老师傅的经验,修复起来岂不是如虎添翼。
两人边走边聊,来到一排明亮的黄瓦中间,梁海生介绍道:“这里是西三所,传说中的冷宫,文保科技部就坐落在这里。”
梁海生直接走进第一个院子,推开门道:“来,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曲师傅,咱们木器组的组长。”
鲁善工赶紧跟四十多岁的曲峰握手打招呼,对方听说鲁善工的名字,惊讶道:“你就是耿老赞不绝口的鲁师傅?这么年轻!”
鲁善工听完有点不好意思,耿老居然夸过自己?三人坐下聊天,梁海生看见桌上的零件道:“紫檀嵌粉彩瓷片椅,进度如何?”
“哎,椅子刚送来时,四条腿里面三条腿都断,连接椅子腿之间的四块牙板,三块已经裂掉变形,粉彩瓷片也严重损伤。”
曲峰无奈道:“修复要不断地尝试三条腿哪个接口对应哪条腿,而且必须得同时接,否则另外两条腿就有可能对不上,难度不小。”
“上次同样一把椅子,从除尘、拆解椅子松动的部位、清理老化鱼鳔胶、修补残缺处、组装粘合到烫蜡,折腾两三月后,这次估计也差不多。”
梁海生叹口气,对鲁善工道:“你看看,现在故宫是宝贝多,高人少,每次去库房看见一大堆残器就头疼,你说怎么办?”
鲁善工笑而不语,这话真不能接!
“没办法,干咱们这行的不同组的手粘的东西都不一样,青铜器组手上是锈,木器是鳔,漆器组是漆。”
曲峰给两人倒上水,笑道:“就说最简单粘木头用的鱼鳔胶,必须是古法熬制。为制作出上等的鱼鳔胶,经常要出差到千里之外的厦门去亲自采购挑选最合适的黄鱼鱼肚。”
“买回来以后,要用温水泡发、加热,然后放到铁锅里捶打,直到打成糊状,过滤晾干以后裁成条状,用时加水熬成胶。”
“最痛苦的是砸胶的时候。在鱼鳔不断捣碎成糊状的过程中,胶的拉力也会逐渐出来。经常在自己用锤子砸的过程中,会把整个锅都带起来。砸上五分钟,手就抽筋、浑身发酸冒汗、没有力气。”
“现在还好,手下有几个年轻力壮的徒弟,大家轮换着砸,把上下午时间都算上,木器室里年轻的小伙子轮流着一刻不停地砸。整天下来,顶多能砸半斤的鱼鳔胶就不错。整个制作周期要长达数月,行话叫好汉砸不了二两鳔。”
鲁善工点点头,相比于市场上卖的乳胶,只有费如此心思砸制的鱼鳔胶,在文物修复时才不会对文物产生腐蚀。
这就是手艺人的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