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入仕途
作者:成吉思汗的多瑙河 | 分类:都市 | 字数:158.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22章 谢锦绣的心病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木鱼哥 ——更新最快,全文字首发】罗成中越强势,向华群自然也是水涨船高,易华荣也是快要退休的人,不想过分得罪向华群。可让易华荣当个傀儡县委记,久经官场的易华荣自然又是不甘心。
四两拨千斤,玩太极手是易华荣的专长。向华群骨子里透着阴狠,他一旦瞄准了谁开炮,那个人就有些危险了。不过,赵政策是有些瞧不起向华群,在赵政策眼里,向华群比起黄铁芯副市长来还差了不少档次,也没有黄铁芯那种大局观念。
龙就是龙,虫就是虫,这也是赵政策一向的观点。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
黄铁芯的性格很是稳重,也注重细节。去年通过谢锦绣弄了个座谈会,至少稍微点了一下市长罗成中的名字,罗成中就自己钻进圈套里去了,弄出个轰动南湖省的收报事件。这也是黄铁芯对人性的把握,特别是对罗成中的性格了如指掌,心中有数才能做到胸有成竹。而且,这虽然也是阴谋,却也让人无话可说,只能叹息敌人手段高明!
向华群就不同了,最初直接对准县委记易华荣的软肋,把年前的党校试卷泄密案件都搬了出来。接着又对准了县长尤转顶,哪怕是会议上都是步步紧*,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哪。
所谓上兵伐谋,下兵动拳头,向华群无疑是落了下乘,在赵政策眼里就是这样。向华群虽然一时得势,把尤转顶赶了下去,登上了县长的宝座,却也让自己的前景异常惊险,因为在西衡县里,光是想置向华群于死地的就有县委记易华荣和人大主任尤转顶两个实权人物。
事实上,自从向华群异军突起后,尤转顶已经主动向易华荣靠拢,两个人本身就合作了多年,很有默契。这下,整起向华群来自然也是非常有默契,一个在明,一个在暗,防不胜防,够向华群喝一壶了。
以向华群的精明,自然知道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要对付易华荣和尤转顶的联合夹击,向华群就必须先把政府这一块搞定,否则的话就是内外城门一起失火,哪都救不了!
在官场上,都讲究团结大多数,打击极少数,才会不让自己立于桅樯之下。因此,对树敌过多的向华群,赵政策是一点都不看好的。
当然,赵政策对向华群是相当讨厌的。问题是,如果有别的人能对付向华群,自己就没有必要参合进去了。不管怎么说,向华群是县长,是赵振策这个常务副县长的直接领导。就算想把向华群弄下去,赵政策也得好好琢磨琢磨,怎样伤人于无形。
谢锦绣这个时候的心情也很是复杂,自己的后台黄铁芯如愿以偿当上了常务副市长,大权在握,可自己这个跟班的却在西衡县被打入了冷宫。
现在,赵政策这样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居然成了自己的领导,这叫谢锦绣的心情怎么能够不复杂?
谢锦绣这段时间基本上是见了赵政策就躲着走,有些不好意思。一来上次的收报事件,谢锦绣确实对不起赵政策,后来儿子谢天华还因为这个事情和谢锦绣吵了一架。二来现在赵政策是常务副县长,比谢锦绣高半个级别,谢锦绣放不下面子去请示工作。
所以,这段时间谢锦绣唯一可以透露心事的地方也就同为西衡县副县长的刘正行那里了。正好,刘正行也觉得自己有些糊涂,有些事情想通过谢锦绣找到答案。
都说一壶浊酒喜相逢,甜甜的壶之酒,谢锦绣居然觉得有些苦涩,唯有苦笑而已,或许这就是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境界吧。
“锦绣,我上次特意找政策聊过,听他说上次的那个人大代表座谈会他去之前是不知情的,是这么回事情吗?”刘正行试探着问了一句。
谢锦绣的眉头皱得更深了,长叹一口气,说:“老伙计,提起这个事情我心里就揪得慌啊。”
刘正行只拿眼神盯着谢锦绣看,并不做声,知道这人喝了点酒,只要开了口,那就有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于耳!
果然,谢锦绣又皱了眉头灌了一杯酒,苦笑着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的好,反正那事情不是我想弄的,我更不知道政策会因为这个事情对我有想法。”
顿了顿,谢锦绣见刘正行的表情有些不满意,就解释说:“这是真话,当时我真没觉得参加那个座谈会对赵政策有什么影响。唉,算了,我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不过,有这句话,刘正行足以肯定这事情赵政策说的是实情,和黄铁芯副市长脱不了干系,也禁不住默然。
“锦绣,现在的向市长只怕要给我们几个副手上紧箍咒了。”刘正行就笑着转换了话题,不过心中一直在思索着赵政策和黄铁芯现在的关系到底破裂到了什么程度。
刘正行年纪大了,在仕途上已经没有了什么奢求,只想留个好名声,扎实做些事情。在官场上,跟对人是非常重要的,要是站错了队,会死得很难看。刘正行也是第一次对黄铁芯产生了不信任感,有些忐忑不安了。
相反,刘正行对赵政策是非常信任的。因为一直在石头乡任职党委记,对赵政策可以说是知根知底。从赵政策帮助下乡知青们,到南湖省文科状元,再到《实践出真知》的横空出世,继而当了市委记徐东清的专职秘,然后到桐木乡任党委记,开始异军突起,当上副县长,现在更是成了西衡县的第一任常务副县长,算是自己的领导了。
赵政策的成长历程与升职速度之快,让刘正行都是瞠目结舌,叹为奇观。不过,刘正行最看重的是赵政策的人品。无论是在石头乡还是桐木乡,以至于在县城里,刘正行听到只要提到赵政策的名字,那是一个个竖起大拇指,都以与赵政策说过话,见过面为荣耀。
刘正行活了几十年,在西衡县还真没有见到过哪个官员干部能够这么深得老百姓的爱戴与拥护。
所以,刘正行也想探探谢锦绣的口风,才有这么个转变话题。
“比尤转顶当县长时也差不到哪去吧。”谢锦绣撇了撇嘴,“新官上任都是有三把火的,我们别去触这个霉头就行了。再说,向华群和尤转顶不对付,只怕对我们反而会更注意团结一些。”
“也是。”刘正行不知可否地点了点头,“这个王东升当了个代理财政局长,要取消这个代子只怕有些难度。”
“我也是这么想的,听说这个代字还是政策提出来的。”谢锦绣呵呵一笑,“有时候啊,我回家看见自家儿子都生气,以前还没有这种感觉。现在啊,一拿他和政策对比,我就心慌得很。”
“天华其实很不错啦,我在石头乡当记的时候,天华和小军两个没少出力。”刘正行嘿嘿一笑,“现在的年轻人啊,是一代强过一代,长江后代推前浪喽。”
“天华脑瓜子是不错,有政策的指点,也赚了点钱,可毕竟不是铁饭碗啊。”谢锦绣叹了一口气,“这钱赚得再多,也只是个商人。再说,钱多了也不一定是件好事情。”
刘正行一听,心里一动:“要想让天华愿意回头端铁饭碗,倒也不是没有办法。”
“老刘你有办法?”谢锦绣的眼神马上就亮了起来。
“我是没有办法的。”刘正行的话让谢锦绣亮了起来的眼神马上就暗淡下去,可刘正行马上一转折,“但是,我没有办法,并不代表别人没有办法啊。”
“你是说赵政策有办法?”谢锦绣脱口而出。
“嗯,好象还真没有赵政策解决不了的难题。”刘正行点了点头,“再说,天华是最听赵政策的话的,只要赵政策愿意出面,这事情就没有什么困难。”
“我明天去赵政策的办公室里谈谈。”谢锦绣就迫不及待地说,“政策当了常务副县长,就是我俩老哥们的领导了,也该去汇报汇报工作了。”
“锦绣啊。”刘正行却是正色说道,“你也别酸溜溜的,我看政策就是比你我都强。让政策当这个常务副县长,是领导最英明的决定。你还真别说,我对政策有些期待。”
谢锦绣被刘正行这话点中了痛处,却也只有苦笑,不好辩驳什么,这个时候,解释就是掩饰,反而会更加尴尬。
“老刘你就放心吧,我绝对会全力支持政策同志的工作。”谢锦绣只好表态说,“就是有些担心政策看我不对眼啊。”
“那倒未必。”刘正行摇了摇头,“政策的气量还是很大的,你想想,要不然的话,收报事件捅出那么大的篓子,罗市长还极力推荐赵政策当常务副县长。当初尤转顶的儿子和天华政策他们都有过矛盾吧,可现在呢,尤转顶简直是对政策言听计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