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修士日常生活

作者:戴代 | 分类:都市 | 字数:86.9万

第170章 思想

书名:修士日常生活 作者:戴代 字数:3104 更新时间:2024-10-10 17:52:25

总共被毁去的考卷也并不算很多,不过六十余份儿罢了。

六十几个人被集中到大殿上。好些考生都特别激动。

这里毕竟是金銮殿,他们中即便发展的好的,也许一辈子也没有机会走上来,如今,却莫名其妙地因为一次考试,而亲眼目睹了这个地方,心里的激动可想而知。

就连杨蕴秋那帮学生,心里多多少少也是有点儿紧张。

一大早天还没亮,就穿戴整齐,别的书院都有统一的儒生装,他们书院也有,不过比较普通,从用料到做工,都很简单。

主要是杨蕴秋觉得学生是来学习,完全没必要惯着他们。

他才是山长,连小皇帝吴宓也没在这种小事儿上提什么反对意见。

不过,所有学生都是一身青色的素色长袍,看起来清清爽爽,毫无粉饰,到也别有一种不同的气质,连领着他们进宫,顺便教导礼仪的太监,也没觉得这些学生的装扮有什么不妥之处。

当然,和其他小书院出来的学生们相比,他们书院的学生,只是因为这个地方实在值得敬畏,至于金銮殿上的皇帝……

别人低着头,不敢直视龙颜,且在皇帝面前紧张的说话都变音,他们却不同。

同吃同住了这么长时间,有几个还在大校场上和小皇帝较量到眼睛发红,心里发狠,各种应该没礼仪官员称为冒犯龙体的动作也没少做,现在换个地方,小皇帝衣着打扮稍微正式一点儿,他们最多也就觉得——呀,原来真是皇帝,不是假冒的!

紧张当然有。可想要自己变得特别惧怕,恐怕不大可能。

吴宓简简单单说了几句鼓励的话,就让考官发了试卷和笔墨纸砚。

一群人开始答题。

他们一落笔,就能看出不同来。

周围立着的几个考官。全是当世大儒。年轻的也有四十多岁,年老的已经到了七十古稀之年。一眼看过去,便发现坐在后面的那些身穿不显眼青袍的年轻学子,一个个神态从容,落笔也轻松自在。目光专注,脸上丝毫没有纠结苦闷之色,和其他人大不相同。

有句话说得好,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他们这些人也算见多识广,一个人有没有才华,就算不能单纯从外表看,可当人们执笔书文的时候。就不可能看不出来了。

曾经当了三次选官考核考官的前任御史中丞,方继明方大人,抚须而笑,轻声和他老搭档们咬耳朵:“怪不得咱们陛下这次着急。看来,他是很看好眼下这些学生。”

在场的有好几个人心里都有了打算——眼下这些小年轻出身可能不怎么样,但都显见会前途远大,要是家里有什么女儿侄女之类,赶紧下手,这年头,给姑娘找个好婆家,一点都不容易呢。

只用了半日,殿试结束。

等到阅卷的时候,他们的成绩,果然没令人失望,不只是不失望,而且举世瞩目。

书院所有人的考评都是优等。

而且是优中之优,力压群雄,这等成绩,即使是和其他人一起公布,恐怕也容易造成轰动,如今事情闹大,全国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过来,他们的成绩,顿时变得更加显眼。

方继明方大儒都开口说:“看来,这次参加通考的前百学生名次,有不少都该向后推四十五名。”

这意思,便是他们全部都能排在百名之内。

一开始,还有些书院传出来一些酸言酸语,等到文章一公布,所有人都没了话儿,毕竟一个人究竟能力如何,那只要看看文章,自然就能看得出来。

眼下这四十五人,绝对可排在前百名以内。

这时节,书生们都骄傲,倾轧也有,当然,文人相轻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不过,睁着眼说瞎话的本事,还是没几个人具备的。

一时间,杨家书院的名声大盛。

杨蕴秋不为所动,回头就让学生们收心,继续认认真真地读书,有人想要进入书院,他也只说招生的时间不到,每年九月份才招,让他们到时候自去参加考核云云,就给推却掉。

所有预科班的学生通过考核,成为正式的弟子。

学生们的学习步入正轨。

杨蕴秋把各种知识,把他认为,古典儒家学生,还有其他各家流派学说中好的东西,都整合在一起,教授给学生们。

这个时空的文化,虽说被摧残的不像样,但也有好处,并非儒家一家尊大,各个流派的学说都没有完善,儒家虽说暂时占据优势,却也一样式微。

一片空白的白纸,才更好挥洒,也许,过不了多久,就会有百家争鸣的情形发生。

这是一个完全崭新的时空,和地球上古代的发展,也许会有很多不同。

虽然打定主意是要休息游玩,可杨蕴秋干活还是很认真的,他打定主意努力培养自家这帮学生,看看这个时空会如何发展。

当然,他可不是那等野心家老师,并没有禁锢并且束缚学生们思想的意思在。

他会把他知道的东西,都教给学生们,在他的门下,寒门子弟和世家大族的子弟,都会接受同样的,平等的教育。

也许用不了几年,就会出现奇妙的变化。

耳边传来一阵朗朗读书声。

杨蕴秋坐在桌边喝了一杯茶水。

不多时,就有三三两两的学生结伴在大校场上开始比剑,寒门子弟,世家子弟,这时候居然开始有些分不清了,远不像刚刚入学时,那种泾渭分明的感觉,眼下大校场上热热闹闹,气氛异常和睦。

有时候,他也会好奇,不知道等他门下的这些学生,真正进入朝堂,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世家子回到世家之后,会不会给日渐腐朽老化的世家,注入新鲜的活力,寒门子弟呢?他们读了书,是会成为新的世家,还是会想要做出改变?

他对这个位面未来的发展真是越来越感兴趣,虽说自己不打算加入这等风云变幻之中,却不反对学生们去试水。

时间一日日过去。

书院的学生们,经过了足足一年打根基的,近似二十一世纪应试教育之后,居然没有二十一世纪学生的那种刻板。

学生们的想法,也越来越多起来。

说到底,这种类似填鸭式的教学,并不是真正的填鸭式,学生们的思想,其实是得到了极大的解放,知识面的广博,杨蕴秋时常讲述的故事,还有寒门子弟本身就知道的这个社会的残酷和真实,各种思想,在这座小小的书院中碰撞。

寒门子弟和世家子弟,渐渐能够互相理解,也开始了解对方的世界。

等他们真正入朝为官,或许有人支持皇帝,进行改革,推翻世家对朝堂的控制,给寒门子弟更多的机会,也许会有人想要世家的统治能够长长久久,限制住皇权,限制住寒门的兴盛,也许会有寒门子弟,既不想做皇帝手中斩断世家大族的刀,也不想做世家的匕首,只想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想让这个世界更平等,更公正一些,让更多的寒门子弟得到更多的机会。

无论是什么,一定很有趣。

小皇帝吴宓还是隔三差五地就跑到书院,和这些学生们一起上课,也越发地相信起他心目中的大能人杨蕴秋来。

吴宓身在局中,他可看不到书院里那些学生们,不同于常人的思想,他只能看到,这些人都会很有能力,而且和他很亲近,会在将来入朝后,成为他的助力。

其实,他想得自然是不错的。

这些学生们不用等将来,现在就经常能给他带来不错的意见。

小皇帝年纪不大,和这些学生是同龄人,相处的久了,自然是信任度暴增,也就偶尔把自己在朝中难以决断的事情拿到书院里商量。

所谓三个臭皮匠,能顶一个诸葛亮,他有这么多参谋,往往能找到事情的解决方案,说起来,这个毛病大概是跟杨蕴秋学的。

杨蕴秋前些时候成立了个学生会,让学生们自己管理学校学生的各项事务,对学生的奖励惩罚,考试的安排,还有其它学校活动的组织,什么辩论赛,足球赛,弹琴比赛,棋赛等等。

学业虽然紧张,杨蕴秋制定的课表里,却也每十天就要有一堂活动课。晚自习做完作业,也能拿出来举办一些学生们自己的活动。

前阵子,他们就自己举行了画展,别说,还挺不错,听说画作拿出去装裱的时候,人家开价还挺高的,想要收购他们的画作。

学生们别管有什么事儿,就喜欢彼此商量商量,吴宓和他们混得还算熟悉,也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杨蕴秋乐见其成,眼下这个古代社会,封建制度还不知道要持续个几百年,皇帝是最高统治者,无论学生想做什么,皇帝都是一定要抱的金大腿,打好关系,绝对是最正确的选择。

显见,书院的那帮学生们,也都不笨,怎么和皇帝拉关系拉得更自然,他们个个都清楚的很。

ps:

ps:今天白天有事,剩下一小章推迟到晚上10点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