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
作者:zhengwl365 | 分类:都市 | 字数:97.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必成正觉第七
这一品是介绍弥陀大愿功德之圆满。在整个佛法里,它不仅是世尊一代时教,示现娑婆世间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实乃包括尽法界无量无边诸佛如来所说无量法门。度众生,成佛道,都是等于弥陀弘愿功德,这是我们必须认识清楚的。科题“必成正觉”,语气非常肯定,我们见到题目,丝毫怀疑都没有。
念佛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如何能理解名号功德,必须明了本愿功德不可思议,然后才晓得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佛告阿难。尔时法藏比丘说此愿已。以偈颂曰。
“说此愿已”,结前述之四十八愿。向下共有十一首偈,这一段的偈颂是五言颂,每一句有五个字,四句是一首。
我建超世志。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第一句“超世志”,是怎么个超法?‘超’是指所发的四十八愿,愿愿互融,每一愿都包含其他的四十七愿,愿愿都是如此,这就不可思议,此乃真正的‘超世’。故‘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愿就是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就是一愿,任何一愿都是如此。“必至无上道”,此句著重于‘无上’二字。‘无上’是圆教的佛果,也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以一般通途的讲法,这是最高的果位。可是就本经而言,‘无上道’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前文已述及,法藏发愿,不但要成佛,还要超逾十方一切诸佛,那是真正的无上道。此‘无上道’不是在菩萨之上,而是在诸佛之上,所以本师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阿弥陀佛,称之‘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无上’是指这个意思。
“斯愿不满足”,总指四十八愿,任何一愿都圆满;换句话说,愿愿都兑现,没有一愿是虚愿,没有一字是妄语,句句真实,故说‘满足’。“誓不成等觉”,因圆满,愿全皆兑现。
这一首总结前面的本愿功德。前文与同修们提到,一切诸佛度众生成佛道,就是依此法门。念佛法门是正说,其他法门乃是诸佛如来的方便说。愿圆满,我们来看佛是如何帮助一切众生圆成佛道,就是向下所说的。
复为大施主。普济诸穷苦。令彼诸群生。长夜无忧恼。出生众善根。成就菩提果。
这六句是一小段。前面念过‘惠以众生真实之利’,‘惠’是给众生真实的利益。‘真实’是什么?于此,我们真正看到佛给我们的真实利益。世间人讲布施,所谓施主、斋主,但比起阿弥陀佛,就差远了。弥陀给我们的是财、法、无畏三种真实的布施。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这是弥陀无量劫中积功累德所成就的。阿弥陀佛有福,不是他一个人享,不是他一家人享,也不是他一国人享;他要与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共享,共有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人人有分,问题在于愿不愿意接受?愿意接受,确实都有分,这是‘财布施’。
‘法布施’,本经与《弥陀经》都说得很清楚,弥陀世尊不仅示现在西方极乐世界讲经说法,同时又应化在十方世界说法,接引众生。在中国历史上,因身分暴露,而为众所周知的有善导大师,善导是阿弥陀佛化身来的;永明延寿大师也是弥陀再来的,还有国清寺的丰干和尚。身分没暴露的就更多。初年的印光大师,就是大势至菩萨化身再来的。由此可知,弥陀的法布施确实尽虚空遍法界,不仅是在极乐世界。
‘无畏布施’,在本经中更是显著。经题‘清净、平等、觉’,这的确是大无畏。我们心地清净、平等,就能离一切苦难,消除无量的业障。不但生到极乐世界无量寿,现在发心,现前就证无量寿。为什么说现前就证得?在讲席当中,我屡次向同修们说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活著去的,不是死了才去,所以无量寿是从今天算起,不是到西方极乐世界那一天算起。由此可知,三种布施都具足,此“大施主”是法界第一大施主。
“普济”,‘济’是帮助大家,‘普’是普遍。以清净心、平等心,离一切分别、执著。如果心里有分别,有执著,有好恶,那就不普。弥陀心地清净光明,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上自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尤其最殊胜、最难得的就是第一句‘我建超世志’。弥陀以平等法普度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以平等法成平等佛,诚不可思议也!可说是一切经典中所没有的,也是一切诸佛世界里没听说过的。这个法门确实是难信之法,听了这个法门不相信,是很正常的现象,听了就欢喜相信,反而是很奇怪的现象,所以这是希有的法门。“诸穷苦”,‘诸’是多,‘穷苦’的含义非常深广。李老师讲这部经时,说了四种穷困苦难。
第一、在六道里没有依靠,这是苦,人命无常。上个月我在加拿大温哥华讲经,有一位从台南去的居士,每天都来听经,听得很欢喜;曾经有两次我们一起吃饭。他在台南开了一家印刷厂,听说是很大的公司,还很有名气。他到温哥华观光,遇到大陆来的气功师,就跟他们学气功。我告诉他:‘气功不是佛法,学佛的人不学气功的。气功学得好,对身体健康是有一点帮助,但是它不能了生死,不能断烦恼,也不能出三界,与阿弥陀佛不相应。没听说过学气功就可以往生见佛。《无量寿经》上没有这样的经文。’同时他也在那里学密,我说:‘密是不错,很好,但是很不容易成就。’他已经七十多岁,我劝他念佛。到讲经的最后一个星期,没看到他来,有人告诉我,他死了。他身体很健康,问了我很多问题,我一再劝他念佛。他怎么死的?同修们告诉我,他的朋友请他吃饭,不知道吃了些什么,吃了之后觉得不舒服,就练气功,就这么走了。大概练气功,岔气了。他不练气功也许还没事,不料一练,练出了问题。人命无常!
佛告诉我们,人命在呼吸之间,我们要知道这是穷苦之一。我们没有依靠,谁都靠不住,我们靠佛能靠得住吗?佛说靠不住。佛教导我们三皈依,皈依自性三宝,这才是你真正皈依处,真正依靠的地方。自性三宝就是经题上的‘清净、平等、觉’。清净是僧宝,平等是法宝,觉是佛宝,这才靠得住。本经名《清净平等觉经》。你要找一个真正依靠的地方,本经就是我们真实皈依处,就是自性三宝。我们的自性中本来具足,各个人都有,且圆满具足。释迦牟尼佛又为我们说出,虽然自性具足,但是被妄想执著障碍,不能现前。所以本经讲的,是我们自性本来具足的,不是别人的。这一点一定要明白,真正从中体会到了,方晓得此乃修性。禅家讲明心见性,‘性’怎么‘明’法?经上讲得清楚明白,不必去参究,参究未必参得明白,‘老实念佛’就是明心。你信得过,依教奉行,就见性。所以古德说,此六字洪名即是无上甚深禅定。
第二、没智慧。我们没有智慧,聪明或许有,但智慧没有。怎么晓得没有智慧?念佛不老实,就是没智慧;一天到晚打妄想,是没有智慧。智慧跟聪明不一样,智慧是清净心的作用;聪明是妄想分别的作用,两者完全不相同。易言之,世智辩聪是从妄想生的,真实智慧是从清净、平等、觉生的。怎么会一样?
我这一次在加拿大讲经,与会同学有两三百人,法缘相当殊胜,是过去所没有的,在外国是很难得。讲经的处所在世界佛教会,冯公夏会长八十多岁,身体非常健康。他要求我,每一天经讲完之后,留下十分钟时间让大家问问题,我说好。我讲完经,就向大家宣布,冯会长很慈悲,要我留下十分钟给大家发问。我又说,其实大家的问题我都知道,总而言之,不外乎妄想、分别、执著。你们问我,我只要一句话就都回答了。那一句话?‘南无阿弥陀佛’。我问,你们还有没有问题?一个问题都没有了。不是没有问题,是不好意思问。这是什么?没有智慧。所以,开智慧难!
我们一定要能拣别佛经所说的‘般若智慧’与‘世智辩聪’。死心塌地修学这个法门,这是真正智慧。对这个法门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个人有智慧。我们能做得到吗?这个世间可有真正有智慧的人?有!不过,大智慧人,即使我们见到,也瞧不起他。那种人真正有成就,所谓‘大智若愚’。古人讲这话非常正确,真正大智慧的人,看起来像愚人,其实他有真实的智慧,一点都不愚。是谁愚?是自己愚痴,自己有是非人我,有分别执著,而且妄念纷飞。我们比不上他。人家心里什么念头都没有,只有一句阿弥陀佛,所以往生的时候,他能站著走,能坐著走,能预知时至。他能,我为什么不能?因为他没有妄想,他不怀疑,我有妄想,我仍怀疑,还要找法师问东问西。凡是来问的人都不是老实人;老实人没有问题,怎么会来问我。一天到晚胡思乱想的人,佛经曰‘可怜愍者’。我说的句句都真实。没智慧是第二种穷苦。
第三、没有方法。就世间来说,我们这一生不快乐,有什么方法能教我们快乐?我们家庭不美满,用什么方法能使家庭美满?我们的社会动乱不和谐,用什么方法能让社会和睦?用什么方法教国家富强?用什么方法让世界和平?从出世间言之,我们这一生,用什么方法能真正断烦恼、出三界、成佛?这些都是我们非常关心的,希望能马上获得的。不知道方法,这是穷苦。其实方法全在此经之中。诸位细细的去读,去体会,把它应用在生活上,你就可以真正得到个人的幸福快乐、生活美满,社会和谐、国家富强、天下太平,往生成佛。我们还要到别的地方找吗?不必了,不要找麻烦了,这一部经上圆满具足。这是第三种穷苦。
第四、即一般佛法所说的,我们的妄想烦恼太多,如何能断烦恼、开智慧?智慧不能开,烦恼不能断,是穷苦。
归纳出这几大类的穷困苦处,我们全都具足。弥陀是大施主,他要普遍平等来救济这些穷苦。这是真的,还是假的?他真能做得到吗?真能做得到!他所依据的理论、方法、效果都在本经之中。他不是谈玄说妙,他是帮助我们解决眼前现实的问题。
“令彼诸群生,长夜无忧恼”。‘诸群生’包括尽虚空遍法界,上自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长夜无忧恼’。‘长夜’指无明,无明就仿佛长夜。等觉菩萨尚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换句话说,还没有真正离开长夜。那一品生相无明没破,就是他的忧虑烦恼。当然从菩萨法界愈往下,忧恼就愈多愈重。虽然我们无明没破,弥陀世尊确实能帮助我们,可以带业往生,永离忧恼。烦恼没断,可以带业往生,于是我们心就安了。我们不需要像慧可找达摩替他安心,那很苦!遇到念佛法门,心就安了,这是真的。
“出生众善根”,著重于出生无量无边的善根。善根是什么?就是一句六字洪名,又称为万德洪名。‘万德’即众善根。众是众多,无量无边的善根,就在这一句名号当中,名号功德真实不可思议。我们认真的执持,坚固的执持,能将弥陀无量劫中所修的功德,转变成自己的功德。也许同修听了这话会怀疑,怎么可能把弥陀的功德转变成自己的功德?如果我刚才所说的,你都能体会,对于这句话就不会存疑。本经是自性三宝,弥陀功德是不是自性功德?自性那有内外之分?自性那有自他之分?有内外、自他,想把别人的转变成为自己的,这是做不到的。自性没有内外,自性也没有自他,所以可以将弥陀功德变成自己的功德。方法就在‘老实念佛’,也就是‘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所以,信、愿、持名就能‘出生众善根’。其理很深,其事则很简单、很容易,人人都会做,都做得到。
“成就菩提果”,一切布施,以此最上、最殊胜。菩提即是成佛。阿弥陀佛帮助我们,是要帮助我们圆成佛道,与他无二无别。如果我们的成就不如他,他的布施就不圆满。众生所成就的,与他完全相同,这是布施的功德圆满。所以,这四句岂不就是‘惠以众生真实之利’的解释。下面说出具体的方法。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此正是弥陀大愿功德的核心,是《无量寿经》的眼目,四十八愿是这四句的具体说明,意义深广无边。弥陀成佛,名号‘阿弥陀’。‘阿弥陀’翻译成中文,意思是无量,‘阿’译成‘无’,‘弥陀’译成‘量’,‘佛’译成‘觉’。尽虚空遍法界,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事物、一切道理、一切演变过程,没有一样不觉,这才称‘无量觉’。又‘无量寿’是无量之中的一种,为什么单取寿命?这个取得很有道理,因为一切的无量,一定是以无量寿为根本。假如没有寿命,一切的无量,无不落空!譬如,你有无量的财宝,有无量的房地产,有无量的威德与富贵,若没有寿命,那些不都全部落空。故知,寿命是第一德。因此,世尊解释弥陀的意义为无量寿、无量光,这两个意义在一切无量里最为重要。无量寿是本体,梵语即‘阿弥陀佛’。
“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此名号不可思议,阿弥陀佛度一切众生,用什么方法?就用这一句名号。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只要你能念这一句名号,当然此念一定要具足深信、切愿。你对名号功德不怀疑,你发愿求生净土,如是念这句名号就能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圆满昔所愿’,你心里的一切愿望全部就圆满。‘圆满昔所愿’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所说的,我们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所有的心愿也全部圆满。‘闻此号’,著重于‘闻’字,一定要有信、愿、持名,方称之为‘闻’。同时菩萨的三慧:闻慧、思慧、修慧,全在其中。若只有听到这个名号,没有信心,没幽,虽持名也不能往生。所以,我们念这一句佛号,要紧的是圆满具足三学、三慧、三资粮。
我曾经跟诸位同修报告过,一句佛号圆满具足,这佛号就念得相应,念得有感应,就会起作用。通常念佛,若所念的功夫不得力,没有感应,因为你有口无心。什么是心?‘信心、愿心、戒心、定心、慧心’。没有三学、三慧、三资粮,所以念这句佛号不相应。
‘俱来我刹中’,这是大开方便之门,没有条件,欢迎大家都来,来就不退,就成佛。不像其他经论所说,修行要具备许多的条件。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条件,只要你真正做到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就行,就这么简单,这么容易。
今天下午有一位同学来问我,他想往生,怎样才能预知时至?本省这四十年来,预知时至往生的,概略估计,至少有五百人。他们能,我们为什么不能?说老实话,他们没来问我,所以他们能;你们常常来问我,因此你们不能。我讲的是真话,因为他们没有问题,没有疑问,能老实念,一句念到底。你还有这个问题、那个问题,就差远了。我讲的是真实话,绝不欺骗诸位。所以,真正没有怀疑,要不要听经?不要听经,也不要念经。可是你常常来问,要不要听经?我会说,要听!因为你还怀疑,你的心还没有定下来,你没有死心塌地。
听经、读经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断疑生信。讲经的目的在此。如果真信,不怀疑,你还来干什么?不要来了。打佛七也不需要参加,去干什么?无非杂心闲话而已。真正用功夫,在家里就行,行、住、坐、卧全是功夫,何必去凑热闹。凡是去凑热闹的,都是不老实!所以诸位要晓得,听讲经的不老实,做法会的更不老实,打佛七的也不是老实人。真正老实人,你们反而瞧不起他,你看他法会不参加,经也不听,其实人家是真正老实,往往预知时至。我们希望同修这一生有真实的成就,不希望你常常在道场里凑热闹。
底下六句是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后的成就,以及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状况。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
这两句看起来很平常,实际上很不平常。佛身即本经所说‘金刚那罗延身’,‘清虚之身,无极之体’,所谓金刚不坏之身。‘金’是七宝之一,比喻珍贵,比喻永恒不变,丝毫瑕疵都找不到。以之说明其身相之圆满,丝毫缺陷都没有。“金色身”是指身的体质。“妙相”是论其丰采、光彩,容貌圆满没有欠缺。这两句说出身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身相跟阿弥陀佛完全一样,这是不可思议的,是一切诸佛世界所没有的。菩萨相若与阿弥陀佛相比较,决定比不上佛。唯独西方极乐世界特别,带业往生的人,即使是下下品往生,其身相跟佛完全相同,这是弥陀四十八愿里讲过的。极乐世界是平等世界,完全平等。相好是智慧、是福德。我们没有智慧,也没有福德,身相怎么会跟佛一样?世间一般人,身体相貌是过去生中所修,是这一生中所造的成绩表现。眼睛亮的人,一看你的身体相貌,就知道你过去干些什么,这一生现在干些什么。何以见得?因为这是成绩表现,那能瞒人。我们德行、智慧、福报都没有,为什么一往生就能与阿弥陀佛一样?
诸位要记住我说过的话,真正念佛的人,把阿弥陀佛无量劫中所修的功德、智慧变成自己的,故得以跟佛一样,就是这么个道理。古人云‘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就是因为名号功德太不可思议。如果不修这个法门,你就得经历无量劫的修福、修慧,才能修到佛的金色身,相好圆满。念佛法门只要几年的时间就成功。我们看看《净土圣贤录》、《往生传》,一般修行的时间,大概是三年到五年就成功。这才晓得名号功德之大,无法想像。所以,这两句的意义多深、多广。此句身相同佛,不能轻易看过。
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
这是心同佛。弥陀是什么样的心?弥陀的心是大慈大悲、清净、平等、觉。觉心就是一片慈悲。慈悲是建立在清净、平等的基础上。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每个人的心都与弥陀一样,与弥陀同心、同愿、同德、同行。阿弥陀佛发愿普度一切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跟阿弥陀佛同一个心愿。
“利益诸群品”。‘品’是品类。到底有那些类?我们晓得,弥陀上度等觉菩萨,下度地狱众生,真正是‘诸群品’。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可能都是下辈往生,居凡圣同居土。又因为我们跟弥陀同一心愿,那么我们到底度那一些人?给诸位同修说,也跟弥陀一样,上度等觉菩萨,下度地狱众生。乍听之下,不免害怕。我们比等觉菩萨差远了,我怎么度得了他!其实许多等觉菩萨还不知道念佛法门,还没念过《无量寿经》,你把这个法门介绍给他,就度了等觉菩萨,令其成佛。
中国自古以来,唯独净宗的祖师被尊称为‘大师’,因为他们跟诸佛度众生的方法相同,就是教人‘念佛’,道理在此。文殊、普贤是怎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信、愿、持名’。今天我烦恼一品没断,同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凭什么?也是‘信、愿、持名’。我们的方法相同,这是平等法,许多菩萨都还没发现平等法,还没有找到这平等法。平等法是第一殊胜的法门,我们将此法门讲给菩萨听,介绍给他们,他们很聪明,一听就欢喜接受,念佛往生。你度了他,此乃真实的利益,与佛度众生无二无别,这是利他。
向下两句是说自利。他往生了,没错,是利他,但是自己去不了。我们用这个法门劝别人,善根深厚的人一听,就老实念,他成功了;而自己却还在生烦恼,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依然没有把握。弥陀看到,也很难过!所以底下两句劝我们要认真努力的修学,不但在此界,就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也要认真用功,以期早日圆成佛道。
离欲深正念。净慧修梵行。
这是戒、定、慧三学具足。“离欲”是戒学,‘欲’是,要舍弃世间名闻利养,要舍掉五欲六尘。佛法法门无量无边,同样不能执著,执著就错了,执著就是没有离开。要全部放下,不但世间法要放下,佛法也要放下,如《金刚经》所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就是佛所说的一切法。一切法都要放下,因为你如果不放下,就是执著,纵然我执已断,法执犹存,不但不能见性,更形成为所知障,所以法也要舍。六祖大师说得很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清净心中本无一物,你还存个佛法,佛法就把你的清净心染污。佛法好比清洁剂,是帮助你清除污秽的;秽垢清除掉之后,这清洁剂还在,它又变成染污。脏东西洗掉之后,清洁剂也不要,才真正干净,否则又被染污。这一点我们要知道,要记住!所以要彻底离欲,世出世间的一切都没有,心地自然清净。
“深正念”即是生正定,即《楞严经》之‘首楞严大定’。首楞严大定是自性本定,它不是修来的。修来的定有得、有失,会失掉。性定不会失掉,是自性本来具足的。本经不说定,说正念,用意很深。甚深的禅定是怎么修法?念佛就对了。当知此一句佛号,即是甚深‘深妙禅’。至此,我们才真正觉悟到,这一句‘阿弥陀佛’是正语,是八正道的正语,是密宗的真言。除这一句之外,都是废话,讲经也是废话,唯独念佛是正语,这是真实的。唯有思惟弥陀功德,忆想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方是正念、正思惟。思念别的,全是打妄想。换句话说,你要想,就想这部经,想本经所讲的道理,所讲的境界和教训,这是正念、正思惟。不但想世间一切事是妄想,想其他经上所讲的也是妄想。因为一切经比起这部经,其他经不是圆满真实。虽然跟世间法比,它是真实,不过跟本经一比,它就不是真实,就比下去了。所以,这一部经是第一真经。
“净慧修梵行”。清净心中自然生智慧。智慧能断疑生信,成就真信切愿,老实念佛。《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曰‘净念相继’,那是净慧。如果没有慧,就不会念,也就无以相继。你有怀疑,即不净,你有夹杂,也不清净。不怀疑、不夹杂,即是‘净念’;‘相继’是一句接一句不间断。‘净念相继’就是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也就是‘老实念佛’。‘梵’是清净之意。能老实念佛,身、语、意一切造作,自然就清净。所以,不但自己以此清净仪态表现在生活中,作一切众生的好榜样,此即真实之‘利益诸群品’。佛这样做,这样教众生,我们也这样做,也这样教众生,如佛度一切。
愿我智慧光。普照十方刹。消除三垢冥。明济众厄难。
这是教学的仪式,也就是教化众生的方法、作用。开头两句很重要,明白的告诉我们,佛法要依据智慧,不是感情,决定不能感情用事。感情是迷,是执著,决定错误;感情用事,所造的是六道轮回。一定要把感情转变成智慧,也就是世俗所谓的理智。待人、接物、处世都要理智,不要感情用事。这两句就是这个意思。
“十方刹”皆平等,十方无量无边刹土,我们以理性、平等与一切众生接触。若把范围缩小到地球上,地球上有许多各种不同的人种、许多不同的国家民族、许多不同的背景,乃至于宗教、思想都不相同。我们要以理性与一切众生接触。什么是理性?即清净心、平等心、觉而不迷、净而不染,用这种心来跟大家接触,就对了。所以,我们学了就要用,学了会用,使这一生的生命有了目标、方向、意义、价值,这才有幸福,有快乐。这是阿弥陀佛给我们的,没有此经的开导,我们自性虽然本具,但是迷而不觉。
“消除三垢冥”。‘垢’就是污染。心理的污染、精神的污染、思想的污染、见解的污染,乃至于生理的污染,这样严重的污染,人那有不生病的?这部经典可以帮助我们消除一切污染。一切污染中,最严重的是贪、嗔、痴,这是三毒。无论是对世间法,对佛法,都要永断贪、嗔、痴。要明白贪、嗔、痴的害处,无始劫来,我们生生世世修行都得不到一个结果,病根就在贪、嗔、痴,都是被它害的。我们要晓得这是真正的病根,必须拔除。‘冥’是无知,是无明。换句话说,对于事实的真相搞不清楚,不知道宇宙人生到底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邪、什么是正、什么是善恶、什么是是非。这是无知,迷惑颠倒。佛门常讲‘业障’,三垢是业,无明是障。‘冥’是障,‘消除三垢冥’就是消除业障。
种种业障都消除了,然后才能“明济众厄难”。‘明’是明显;‘济’是济度、超越、超过去。好像过河,我们有了船,可以济度到彼岸,一切的苦厄、一切的灾难都能免除。怎么免除的?厄难是果报,果报怎么产生?因缘而生的。我们在过去生中,或在这一世中,造种种恶业,这是缘。过去生中的习气、无明是因。倘若这一生还是迷惑颠倒,还是三毒、无知,当然要受种种苦果,受苦报。如果今天我们真的觉悟、明白,果然能把贪、嗔、痴断掉,依照此经教导的方法,一句弥陀念到底,过去虽然有恶因,这一生是不会有恶报的。不但今生没有恶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远都不受恶报。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恶缘,虽有恶因,没有缘,因此它不受果报。
又一关键的字就是‘明’。从事上讲是明显、明白;从理上讲是一个人有智慧、有觉悟、有慈悲。智、觉、慈是光明。一个人的心真正充满了大智、大觉、大慈,他身放光!这是心光透露于外,一切妖魔、鬼怪、邪神不敢接近。有念佛人跟我讲,他被鬼欺负,那他是怎么念佛的?我不晓得。念佛人口里有佛,心里没有佛,就没有智慧,没有觉,没有慈,所以鬼神瞧不起你,欺负你。心地光明正大、清净、慈悲,鬼神必然恭敬。消除业障,什么方法最有效?无他,就是念佛。任何经典、法门消不了的业障,念佛法门能消。没有念佛法门消不了的业障。要是还消不了,那是你念得不如法,念得不相应。如果真正根据经典所说的理论、方法来念,无论什么样的业障,没有不能消除的。所以,《无量寿经》要认真的研究,真正搞清楚、搞明白,套句外道的话说,我们就真的得救了。
悉舍三途苦。灭诸烦恼暗。开彼智慧眼。获得光明身。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弥陀给予一切众生的真实利益,世尊愈说愈清楚,愈讲愈具体。这不但使我们对西方净土生起仰慕之心,实则也是我们应该修学之处。我们不仅心愿像阿弥陀佛,德行也要效法弥陀。第一句“悉舍三途苦”,这是‘明济众厄难’的具体说明。有那些厄难?三途六道,尤其是三途:地狱、饿鬼、畜生。三途果报之来由,就是贪、嗔、痴三毒烦恼所造成的。自己将来会不会堕三恶道?你冷静的想一想,自己的贪、嗔、痴、慢烦恼还起不起现行。若日常生活中,处世、待人、接物,心里还会常常起贪、嗔、痴、慢,你将来必定堕三途。贪心重的堕饿鬼道,愚痴是畜生道,嗔恚重的堕地狱道,这是十法界组成的条件。佛在经里讲得很多,我们一定要清楚,一定要记住,常常拿佛的教训来检点自己的心行。如果心里有这些东西,自己就晓得,将来是要堕恶道的,这一定要警觉。
前面讲过,在《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我们看到宋朝莹珂法师,一个心里充满三毒,破戒的出家人,所以能自救自度,就是他能够反省,知道自己的缺点,深信将来一定堕地狱,晓得将来果报的恐怖,能坚定信心,求生净土,果真三天成功。《阿弥陀经》曰‘若一日到若七日’,没有骗人。今天我们念佛念了多少年,连个消息都没有。说老实话,皆是口是心非,口里念‘阿弥陀佛’,求往生,心里对这世间贪恋,舍不得离开。人家念三天,把阿弥陀佛念来;你念了三年,阿弥陀佛也没消息,原因全在心不虔诚。怎么知道不虔诚?一天到晚胡思乱想,搞人我是非,张家长、李家短。这样的心,如何能与佛感应?正是古德所说‘喊破喉咙也枉然’。莹珂法师真正下了决心,这世界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与我不相干,全舍弃掉,以清净心,一向专念。经文中‘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他做到了。
我们今天修学,虽然大家听经,每天也念《无量寿经》多少遍,相不相应?不相应。你烦恼、忧虑、分别、执著、妄想没能舍弃,你的苦就离不开,你的将来会比现在还要苦,这是应当警惕的。本经确实是教我们消灾免难的不二法门,只要将其理论参透,依教奉行。莹珂法师是好例子、好榜样,三天即永脱苦海,永离厄难。
“灭诸烦恼暗”,这是常讲的消业障,消灭业障。前文‘消除三垢冥’是消三毒业。此地更进一步,不但三毒消除,还要彻底把一切业障灭掉。凭什么?凭佛的大愿加持,凭阿弥陀佛不思议的愿力功德加持。‘暗’是无明,是二障:烦恼障、所知障,‘暗’也是妄想。
“开彼智慧眼,获得光明身”,此即禅家所说明心见性。智慧眼是五眼之一,《金刚经》曰:‘如来有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智慧眼就是慧眼、法眼、佛眼。五眼说一个,其他的省略,但是五眼都得到。为什么不说法眼、不说佛眼,而说慧眼?因为法眼消业,佛眼灭业。消业、灭业靠什么?靠智慧。这就是戒、定、慧。智慧现前,不但消业,而且能灭业。
‘获得光明身’,光明身是法身,身业清净,就见性。《楞严经》曰‘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与这里是同样的境界,就是明心见性。宗门(即禅宗)想达到这个目标,相当不容易,自己必是真正上根利智,一如六祖大师《坛经》所说之上上根人。而且上上根人还得遇到真正的善知识来调教,自己更要勇猛精进,才能达到这个境界。
从《坛经》上看到,六祖大师一生教化众生三十七年,跟他学的人不知几千、几万人,真正学成的,见性的只有四十三人。此乃中国禅宗史上空前绝后,以前没有过,六祖以后也再没见过。最殊胜的三十七年的教学,也只四十三个人见性,由此可见,非常非常难。净宗就是一句名号,这个容易,不必上根利智,所谓下下根人、愚夫愚妇都能达到不退成佛的境界。
倓虚老法师告诉我们,谛闲法师早年有个徒弟,不识字,是个愚人,什么都不会,然而一句弥陀名号念了三年,预知时至,居然站著往生,走了以后还站三天,等他的师父来替他办后事。要问这个人是什么境界?他决定是上上品往生。他凭的就是一句名号,一句名号能到上上品,当知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可惜的是,相信的人太少了。真正能相信,那是大智慧、大福德。能信是智慧,肯念佛是大福德。你不相信,不肯念佛,一天到晚胡思乱想,那是造业,没救了。
“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此乃得乐也,离苦就得乐。明心见性,见性有什么好处?这两句就是把好处说出来,好处是佛教所标榜的‘离苦得乐’,永远离开恶道。此地之‘恶道’,并不是指三途,若作三途解,则非佛意。不但人天是恶道,阿罗汉、辟支佛也是恶道。为什么是恶道?他们没有见性。所以,此‘恶道’意义非常之广,权教菩萨、二乘、六道全包括在其中。因为这些人比起菩萨,都算恶道。菩萨是真正善道,明心见性,永远不会做错事。没有见性就还会做错事,阿罗汉会做错事,他虽然没有罪,但有过失。起心动念造作的是罪业;没有心,无意造的罪业是过。过轻,罪重。罪是有意造的,过是无意所造的,故有轻重差别。见性的人为什么永远没有过失?因为他处世、待人、接物用的是真心,真心没有过失。真心就是经题上的清净心、平等心、觉心。觉而不迷,不犯过失,这才真正‘闭塞诸恶道’。
“通达善趣门”。善趣指成佛之道,不是三善道。三善道还是恶道。‘道’是成佛之道,此方为真正的善趣,亦即儒家之‘止于至善’。儒家说‘止于至善’,究竟‘至善’是什么境界?没说出来。佛法把善的标准为我们说出,‘至善’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至善’就是究竟圆满,所以分证位不能算是至善,一定是圆教的佛果,才是真正的至善。何以极乐世界的环境至善?因为那里没有退堕之缘,所以往生就圆证三不退,一生决定成佛。其环境之善,没有比之更善的。这两句的境界,我们要认识清楚,它指出自己得的利益。自己得利益后,一定要帮助别人,所谓辗转教化,这才能真正报佛恩。
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当孝于佛,常念师恩’。‘孝于佛’,如何对佛尽孝道?怎样才能报答老师的恩德?只有一个方法:弘法利生。诸佛的心意就是要把这个法门普遍的介绍给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在这一生中究竟得度。这是佛祖的本怀。我们把这桩事尽心尽力做圆满,就是孝于佛,念师恩。背师叛道,《戒经》告诉我们,果报在阿鼻地狱。背师是背叛老师,不肯接受佛的教训,依著自己欲念去做,是叛道,果报都在阿鼻地狱。
因此,为了报佛恩,为了报师恩,一定要“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这是真正了不起,所布施给众生的不是普通的东西,是无上的法宝。世出世间所有珍宝与之相比,都比不上。因为这个法宝非常殊胜,能让一切众生永脱轮回,圆成佛道,决定不假。‘开’是启发;‘示’是指示。将此大事因缘告诉众生,指陈给众生。‘法’是法性;‘藏’是含藏。法性含藏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故称为‘法藏’。尽虚空遍法界是法性变现出来的。法性是什么?法性就是我们的自性,这是佛在一般大乘经上说的。但在此地不是这个意义,意义还要精彩。我们讲法性含藏一切万法,法性是我们自性,这样讲法太抽象。自性在那里,怎么说也说不清楚。
本经之精彩就是落实,所谓‘法藏’就是这本《无量寿经》。你能为一切众生介绍、推荐,将《无量寿经》讲解得清楚,讲解得明白,就是‘为众开法藏’。所以,本经比其他的经好,其他经典讲得抽象,本经讲得踏实。“广施功德宝”。现在我们晓得什么是‘功德宝’,功德宝就是这一句名号,名号就是功德宝。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只要老实执持名号,像大势至菩萨所教导的‘净念相继’,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一句佛号一直念下去。谛闲老法师的徒弟三年念成功,他获得功德宝,就是他做到了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老和尚教他,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这么简单,就这样念三年,他成功了。
今天下午有些同修来,说要成立念佛会。我说,没用处!念佛会不能往生。为什么?一定有间断,有夹杂。谛闲法师那个徒弟是一个人,自己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修行,跟一切人都不往来,所以他三年能成功。你们很多人在一起念佛,如果方向目标不是真正相同,不是真心了生死,一定杂心闲话。杂心闲话就夹杂,夹杂当然就间断,这是一定的道理。既夹杂又间断,功夫不纯,绝难有感应。所以,纵然有道场,道场人数愈少愈好,不要搞热闹,那是三途六道,果报不堪设想。学佛首要是修清净心,心净则土净,要牢牢记住。
以前一个人怕懈怠,可以大众在一块儿,依众靠众。但是现在众生烦恼习气太重,靠不住。从前可以依众靠众,现在的众,不能靠!一靠就靠坏了。自己业障又重,该怎么办?有一方法,就是念佛的录音带。台湾制造的念佛机是真正的善友,真正的善知识,有它帮助我们,太好了。为什么?它不会打闲岔,不会讲是非,它只教我们念佛。耳机挂在身上也不妨碍别人,自己烦恼妄念多了,声音开大一点,声音一大,把烦恼都压住,烦恼就没有了。心地清净,就开小一点,一句一句跟著念,也是依众靠众,这真正靠得住。现在人烦恼习气很重,确实都是障碍,不是善知识,反而是恶知识,是靠不住的。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
所以,还是一个人老实念,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念佛。除了用脑的工作要思考,我们把念佛放下,专心办事,事情办完,马上念佛。工作若是用体力,不用思考的工作,可以一面念佛,一面工作,不相妨碍。行、住、坐、卧,随时随地都可以念佛,真正把烦恼念掉,把无明念掉,这就是宝。我们自己得到法藏,得到功德宝,要随时随机转施给别人。最近我看大家发心印经布施,做录音带布施,这很好!但是要晓得,经典与讲经、读诵的录音带,其效果只帮助众生起信、发愿,真正修行是一句佛号二六时中不能间断。你就知道布施念佛机的功德,比前者还要大。
这两句经文确实很踏实,让我们知道该怎么去做。‘广施’是用平等心布施,用清净心布施,没有一切分别执著。
如佛无碍智。
第九首、第十首是说我们的心愿、德行要向佛看齐,要学得跟佛完全一样。愿自己跟佛的智慧相同。‘如’是一样,希望我的智慧跟佛没有两样,佛有无碍智,我也有无碍智。我们今天为什么样样都有障碍?要知道障碍是来自妄想、执著。有妄想、有执著,就有障碍,离开妄想、执著,障碍就没有了。这是智同佛。
所行慈愍行。
这是慈悲同佛,佛是大慈大悲。对一切众生,冤亲平等,这是大慈悲。世间人的慈悲不是大慈悲,喜欢的人对他慈悲,不喜欢的人就不慈悲、不平等,因此他的心就不清净。唯有清净、平等的慈悲才是大慈大悲。我们希望自己的慈悲也跟佛一样,永离妄想、执著,才是清净、平等的慈悲。
常作天人师。得为三界雄。
这是行同佛。‘行’是行业。现在称行业者,是指在这世间你干那一行的意思。佛是干教师这一行的,佛是老师,教化众生的。我们也学佛,所以行同佛,实即‘教化同佛’。佛示现世间,生在帝王之家。他命中注定要作国王的,但是他舍弃国王,去当老师,当一个纯粹义务的教师,只尽教学的义务,不讲报酬,这样的老师,我们应当学习。希望跟佛相同,说起来也实在是很不容易的。
一切众生遇到佛的机缘很难,真的是可遇不可求。遇到佛有什么好处?决定得度。佛有无量智慧、无量神通、无量的善巧方便,佛见到我们,佛知道我们无量劫来,生生世世干些什么的。不是一世、二世、三世,而是过去生中,生生世世在那一道受什么身,作什么业,佛都晓得。因此,佛为我们说法就契机,换言之,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那有不得度的。这是见佛得到的大利益,大利益中最殊胜的就是成佛。我们凡夫遇到佛,我们也成佛,跟他一样,这个利益是第一殊胜,没有比这个更殊胜。所以,我们称佛为大师、天人师。这样的号称不但凡夫当不起,就是阿罗汉、辟支佛、菩萨都当不起。今天自己是什么程度,怎么敢跟佛看齐!诸位同修知不知道这个事实,我们今天虽然不成材料,但是承蒙阿弥陀佛弘愿功德加持,把我们的身分提高,也跟佛差不多。
佛教一切众生一生成佛,教的是什么法门?是‘信、愿、持名’。今天我们也把这个法门教给一切众生,如佛度一切众生没有两样。佛教的是‘信、愿、持名’,我教大众也是‘信、愿、持名’。我跟佛有什么两样?没有两样!所以自古以来净宗的祖师,后人都尊称为大师,就是跟佛没有两样。毗卢遮那如来教文殊、普贤等(等觉)菩萨成佛,用什么方法?‘信、愿、持名’。等觉菩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这个方法,也是这三个条件。谛闲法师教他的徒弟,也是这三个条件,跟佛没有两样,完全相同。
这正是“常作天人师,得为三界雄”。‘三界雄’是讲德行,德同佛。‘三界’是六道。欲界、色界、无色界称为三界。‘雄’是英雄。英雄的定义是别人办不到的事,他能办到,这种人我们称他英雄。所以,佛是三界的大英雄,佛讲经说法的讲堂称为‘大雄宝殿’。‘大雄’就是大英雄。这个大英雄在何处布施功德?‘殿’是布施功德宝的场所,这是‘大雄宝殿’的意思。下次你们看到这个匾额,要晓得这四个字是什么意义。这是德同佛。
说法师子吼。
这是说法同佛。“师子吼”是比喻,狮子是兽中之王,狮子一吼,小动物腿都发软,跑都跑不动了,用以形容他的威德、威力之强大。佛一说法,一切邪魔外道都被佛法降伏,故比喻狮子吼。《楞严经》曰,‘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邪师说法多,不怕,怕的是没有正法。若有正法,大家听了之后,比较比较,自然就有所选择。有很多学外道的人后来一听佛法,皆能回头转过来。
这一次在温哥华,有一位老居士,差不多是五十年的虔诚基督徒,接触佛法之后,他觉得佛法比基督教好,马上就转过来,这就是一个例子。基督教在宗教里是正教,不是邪教。所以,只要有比较,当然想取最殊胜的法门。
在佛法当中,所有一切经论法门做一个总比较,《无量寿经》第一。这不是现代人的结论,在隋唐,古大德就做过比较,比较的结果,认为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论,《华严经》是第一。这是大家公认的,理论圆满,方法详细,境界清楚,的确为一切经典所不能为比。《华严》再跟《无量寿经》做个比较,《无量寿经》第一。这把《华严》比下去了。为什么《无量寿经》第一?因为《华严》最后的结果是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极乐在那里?《无量寿经》就是极乐世界。《无量寿经》既然是《华严》的归宿,它就是总归宿、总结论。本经在整个佛法上的分量,我们才明白,这才比出来了。
我们在讲席当中,又再做一个比较,本经有四十八品,那一品第一?第六品第一。怎么知道四十八愿是第一?因为全经所说都是四十八愿的说明,句句话都是依四十八愿而说的,没有一句离开四十八愿,故四十八愿第一。四十八愿里有四十八条,那一条第一?古人比出第十八愿第一。十八愿是‘十念必生’,这就是“广施功德宝”。第十八愿显示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临命终时,一念、十念皆得往生,这还得了!往生就不退成佛。所以,这样一层一层较量,到最后方知‘阿弥陀佛’名号不可思议。
我们了解千经万论阐扬的是什么?‘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给我们讲的就是‘阿弥陀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为无量无边众生开示法藏,也是这一句‘阿弥陀佛’。我们往往把这一句‘阿弥陀佛’看轻了,殊不知功德不可思议。倘若真正了解这句‘阿弥陀佛’就是狮子吼,那么你每天‘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在狮子吼,自己却不知道。念佛人明白这个事实真相,心境相应,功德就不可思议。现前你能得到十方诸佛护念,一切龙天善神保佑。你不求他,他自然就来。为什么要保佑你?因为你再过几天,很快就作佛,怎么能不保佑,怎么能不珍惜!你好比竞选中的候选人,而且必定当选。假如不知道名号功德,不知道弥陀本愿功德,那么你虽念,念得不相应。你还是起烦恼,还是有妄念,换句话说,你不老实,一天到晚打妄想,一天到晚说是非长短。
很多人来找我,有问题来问我,这些人都不老实,都在打妄想。他如果老实,怎么可能会来找我,问我?他应该是在家里念佛,一句接一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间断。他怎么可能跑来找我,那会有问题来问我。因为他还有怀疑,有妄想、分别、执著,就没法子。我告诉他,希望下一次不要再来找我,因为若再来找我,表示你还是不老实,成就就没指望。
从前印光大师接待他的学生,态度是正确的。经祖师一番开示之后,回家去即老实依教奉行。假如学生过几天又去看看师父,老和尚见你来了,他就狠狠的把你骂一顿,‘你来干什么?浪费时间,浪费精神,浪费钱财。’若说来看师父,老和尚会喝斥道,‘师父已经看过了,有什么好看的,不在家老实念佛。’这些话是对的。佛祖希望什么?希望你在家老老实实念佛,不要到处乱跑,杂心闲话。乱跑就是夹杂、间断。功夫不纯,尽管你念了多少年,依然连一点消息都没有,毛病就出在这里。总而言之,就是不老实。所以,教人念佛,为人讲解这部《无量寿经》是第一等的师子吼。
广度诸有情。
我们自己念佛,声声佛号都是为了普度众生。自己成佛道,成了佛干什么?成了佛道,为度众生。我读这部经典,研究这部经典,讲解这部经典,只有一个目的:‘希望一切众生对名号功德、持名念佛的法门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就这么一个很单纯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就是无上的功德宝,它确实能“广度诸有情”。诸有情,上自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都包括在其中。
圆满昔所愿。一切皆成佛。
这两句了不得,不可思议。对本师而言,是前面所发四十八愿,愿愿皆圆满。对我们本人来说,我们效法弥陀,自己的一切愿望也得到大圆满、究竟圆满。依照念佛法门修,确实没有一个愿望达不到的。若是不依这个法门来修,你的愿望都是妄想,是做不到的。做不到还罢了,还要造作许多罪业,这是真的。
最不可思议的是下一句:“一切皆成佛”。弥陀本愿功德在这一句显示无遗,也就是阿弥陀佛存的是什么心?他的心愿是希望一切众生平等成佛。心是愿,愿是此经,经就是一句弥陀名号,这不能不知道。所以,念佛法门是一切皆成佛的法门。要问名号功德之究竟,简言之,‘名号功德’就是‘一切皆成佛’的功德,真正不可思议!四十八愿的本体就是这一句。
斯愿若克果。大千应感动。
弥陀世尊于发愿之时求感应,为之作证明。若我所发的愿,愿愿都圆满,愿愿都有结果,大千世界所有的诸佛菩萨都‘应感动’。怎么个感动法?具体言之,就是没有一尊佛菩萨不极力宣扬弥陀本愿功德。诸位要记住,这就是宣讲《无量寿经》。宣讲《无量寿经》就是赞扬弥陀本愿功德,这是第一个感动。第二个感动,没有一尊佛菩萨不劝一切众生念佛求生净土。这是赞扬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这是感动的表现。不要说诸佛菩萨一定感动,就是以我们为例,我们真正理解,明白了,将事实搞清楚了,那有不宣扬,不赞叹的道理。
有人说,‘这个我不会讲’。你为什么不会讲?你没搞清楚!你真清楚了,那有不会讲的?个个都会。为什么没搞清楚?你的烦恼没断,妄想没断,疑惑没断,所以搞不清楚。只要你能把怀疑、妄想、执著断掉一分,这个事实你就能明了一分;能断两分,这个事实就明了两分。妄想、执著不断,纵然你天天来听,听上一百遍,你还是搞不清楚,因为你有障碍,被障住了。
虚空诸天神。当雨珍妙华。
前文是诸佛菩萨感动,赞言弥陀本愿功德、名号功德。本句是求诸天梵众的感应。诸天梵众见到这个事实,生起无量的欢喜心来护持、供养,也就是护持正法。前面是诸佛菩萨弘扬、弘法,此地又见诸天护法。表面上看,一切诸佛菩萨弘扬弥陀本愿,弘扬《无量寿经》,一切诸佛都念阿弥陀佛。实际上,是护持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众生的根本法门,所以一切诸佛如来极力提倡。
为什么弥陀法门就是一切众生的根本法门?诸位要晓得,阿弥陀佛没有我执,没有法执,弥陀与一切众生自他不二,弥陀就是法界全体。一切诸佛怎能不护念?一切龙天善神怎能不拥护?你有我执、有法执,你是凡夫,故得不到护持。一旦你破了二执,你的心境与虚空合成一体,自然得诸佛菩萨的护念,龙天善神的护持。其中道理与事实的真相如是。
佛告阿难。法藏比丘。说此颂已。应时普地六种震动。天雨妙华。以散其上。自然音乐空中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
偈才说完,立刻就有感应,就现瑞相来证明法藏菩萨大愿决定成就。感应这么快,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的心境并不是很清净,一百分不过是净了一分、二分。这一、二分里,现前的感应就不可思议。感应从那里说?
我讲经到今年,整整三十三年,讲过不少经论,法缘之胜,唯《无量寿经》。宣讲《无量寿经》,不管到什么地方,听众都是挤得满满的,而且事先都没有宣传。显著的例子,如在新加坡不能宣传,怕地方坐不下。不宣传,都来了一千多人,一宣传还得了,连站的地方都没有。其他地区亦复如是。这一次在温哥华讲经,听众两三百人,从来没见过的现象,这是感应。我讲别的经,没有这么多人听;讲这部经,人特别多。而且讲这部经,听的人特别欢喜。过去讲《华严》、《楞严》、《般若》,听众的表情没有这么欢喜的。讲这部经,看大家的面孔,真是无限的喜悦,真正不可思议!这就是感应,就是瑞相。
这部经典还让人听不厌,今年讲了一遍,明年一样再讲这部经,大家听了,还是欢喜。这部经听过一遍,听的老是这一样东西,有什么好听的?并不是的,大家愈听愈欢喜。我自己也有感应,愈讲就愈明白。你要不相信,听听我过去所讲的录音带,遍遍不一样。后讲的一定比前面殊胜。温哥华那一个月讲的,比我以前讲的殊胜;今天讲的比温哥华讲的又殊胜。遍遍不一样,感应不可思议!这是我们从实际中、从事实上能体会得出来的。
“佛告阿难”,本师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法藏比丘,说此颂已”。前面这十一首偈颂是阿弥陀佛亲口宣说,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转述。转述就等于弥陀亲说没有两样,所以在这一部经里,阿弥陀佛亲口宣扬的经文不少,这是净宗第一依据,最根本的依据。佛门所谓依法不依人,这是根本法。修净土就是依四十八愿与这部经典。本经是世尊与弥陀亲口宣扬的,所以就是世尊为我们介绍西方净土,其中没有一句与弥陀本愿相违背,我们才能信得过。
“应时普地六种震动”,此乃表形音,大地震动。六种震动里,三种属于形状,三种属于音声。地震动之时有声音,此为比喻。并不是真的佛一说法,就地震了,那还得了,岂不带来灾害,我们谁也不愿意听经。这是比喻人心的震动、心地的震动。听了经之后,真正明了我们有永脱轮回的希望,找到超越六道轮回的门径,知道一生不退成佛的修学方法,生大欢喜心,这就是震动。
“天雨妙华”,天上落下来的天花,是诸天善神的供养,“以散其上”。花代表‘因’,不但有花,而且还有音乐。
“自然音乐”,乃天乐也,是诸天善神为法藏证明西方净土极乐世界。以音乐为喻,证实西方世界是个极乐世界,说法教化一切众生,就像人间最美妙的交响乐一样。音乐不但是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一样喜欢,乃至于动植物也爱好音乐,所以用音乐、天花来表法,显示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音乐中还特别赞叹法藏比丘,大愿决定圆满。
故说“决定必成无上正觉”。这句非常肯定,使我们没有丝毫的怀疑。特别要注意的是‘决定必成’四字。像这样斩钉截铁的词句,其他经论里很少见到,而本经时时都能见到。所以,本经不仅仅是净宗第一经,它确实是世尊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论之第一经,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中的第一经。不容易遇到!诚如彭际清居士所说,‘无量劫中,希有难逢之一日!’我们今日有幸遇到这部经,真的是希有难逢。遇到了,只要能深信,能依教奉行,你就决定成佛,与弥陀没有两样。正如经文之‘决定必成无上正觉’。
问题在于我们是不是真正相信。决定没有怀疑,从今天起,依教奉行,求生净土。念佛法门绝对不是小乘,绝对不消极。若认为它是小乘,是消极,那么你的怀疑没有断,你的妄想还存在,你修学必定有夹杂,有间断。你的功力不纯,这一生只不过结个善缘,种点善根,不可能‘决定必成无上正觉’。由此可知,能不能成就,关键不在经典,不在别人,完全在于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