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本是魔
作者:惰堕 | 分类:仙侠 | 字数:129.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94章 逆流而上【为6500票加更】
第194章 逆流而上【为6500票加更】
临京城的追捕忙了一夜,天明时陆续有人回来,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
“出临京往东五十里,我截住了第一个可能的线索,是八达骡马行的夜运马车,送的就是一堆旧衣服,是凶手的气息。”
“王家渡的一艘货船在江下三十里处被截获,经查找,在船桅上发现了那枚辟水珠,人员都是普通凡人。”
两名老道互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出了无奈。
气息是掮客领着从客栈中截取的,凶手在这里住了至少半月,道门有很多方法通过这样的气息留存找到点蛛丝马迹,结果是车马行的一堆旧衣服。
辟水珠是拍卖会上唯一丢失的宝贝,也是一个可追寻的目标,主人为怕在拍卖会上被骗,就在自己的宝珠上动了手脚,结果在一艘货船上,还挂在高高的桅杆?
“都是障眼法!这人要么已经远遁百里之外,要么就还留在临京城中,但这是一个仔细人,我们要找到他不太容易,要动用太多的资源,值得么?”
孔道人皱起眉头,虽然他们都是通玄上修,但从事发到他们赶到,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再找到线索派人去追,又是一个时辰。对一个有经验的杀手来说,基本上寻找无望。
另一个道人叹了口气,“我来之前府主交代,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寻找;向临京城外撒网牵扯太大,没必要,就在临京城内多注意吧?看看是否多了什么乔装打扮的陌生修士?”
这是一个游戏。
鉴于安和道门和全真教现在微妙的关系,双方有合作的倾向,所以有些事情就只能适可而止。
顾惜桥的事他们清楚,但在顾惜桥嘴里当然又是另一番说辞,并不承认,最后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僵持了下来。
安和道门也是要面子的,顾家在临京城也很有人脉,四处打点,所以临京道府不可能把他绑了送回妙高镇,这不是修真界的做法,会让人觉得软弱可欺,这就是于正行所说的顾惜桥托庇于临京道府的本质。
道门希望通过时间来抹平一切,如果顾家再肯出点血,大家就都有了面子;但现在看来全真剑修可不会这么想,他们在通文未果后,立刻派来了杀手,按照道修行界规矩,同大境界出手,让道门无话可说。
安和道门可以搜人,也可以还击,但规矩也必须是同境界,通玄以下!
这是全真教在下狠手时保留的最后一份善意,他们也不想因为高境界修士的插手而引发不可控的混乱,把纠纷压制在低阶修士的层次。
简简单单一次猎杀,其实里面包含了很多内容。就像这两位临京道府的通玄上修所说,他们既不希望因为这件事影响到两家正在改善关系这个大趋势,也不想派手下弟子去面对一个专以杀戮见长的冷血刺客,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毕竟,顾惜桥不是安和道门的人,哪怕顾家有子弟在道门中,这是两个概念。
至于顾家会怎么想,他们爱怎么想就怎么想,不影响道门策略就好;一个本身有毛病的商人,一个以行商为世代传承的家族,除了忍气吞声,然后在族训中再加上一条不得向孩童卖假丹,还能做什么?
他们有这血性,早就变成真正的修真世家了,或者,早几百年就灰飞烟灭。
血性一时爽,家族可能亡。
“于正行,这家伙还是那个脾气啊!”孔道人摇头苦笑。
另一个道人,“那是条不叫的狗!咬人比谁都狠!这顾惜桥也是个傻的,你去哪不好,就非得去妙高镇?”
……小底河上,一支粮船队正艰难的逆流而上,他们是驶往广川府方向的官船,在安和,水上运输占据了大部分的货运量,这是水系发达的便利,只有中短途运输才会用到车队,这也是安和的特色。
其中一艘粮船上,高高的粮垛中,一个青衣人正盘腿打坐,闭目凝神。
他在唤醒剑识,通过用生命祭剑的方式。
普通祭祀,需要开法坛,献道歌,供血食,等等一系列的操作;但于正行教他的剑祭生死不需要这些表象上的东西。
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修士脑海意识中完成,通过特殊的法门在意识中观想剑坛,呈上对剑的理解,献上鲜活的生命力量,用这种方式来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剑器达成互识。
没有成功,但很正常;这就不是一次就能解决的,天份有一点,运气有一点,感觉有一点,剩下的就是:多杀生灵!
单从这一点上来看,称全真教为魔门可并不冤枉它。
脱离的路线早已安排妥当,计划的核心就是安和道门不可能死乞白赖的找他,在安和剡国之间的形势,也在顾惜桥商人的身份,哪怕顾家在安和道门中有些人脉,也不可能超出一定的限制。
顾维信是个意外,他从来就没想过这两人之间还有一层亲戚关系,还巧合的出现在那些戴头套的拍托中。
当时剑一出手他就感觉不对,这人的剑术明显就是全真教的路数,对他而言,可能对术法判断不出来路,但剑术对他来说就是看家本领,藏剑楼的剑术他都快学遍了,还有什么能瞒得过他的?
这是唯一的漏洞,最好的处理方法是当时了结,假做不知这人也是全真弟子,但进入全真两年有余,他的心还没黑到这种程度。
他只能赌,赌顾维信顾全大局,自己退去;他没权利要求顾维信,但最后那句话的警告意味很强,就是告诉他自己的根脚就顾维信一个人知道,如有外泄,就跑不了他顾维信通风报信的嫌疑。
都是聪明人,不会听不懂这句话中包含的意思。他相信这个老乡是个聪明人,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哪怕心里有了生分,再也回不去以前,但那是另外一件事。
修行,就应该公私分开,做不到这一点,前途无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