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翻云探龙

作者:卑弥呼 | 分类:仙侠 | 字数:18.9万

第六章 太平县

书名:翻云探龙 作者:卑弥呼 字数:3077 更新时间:2024-10-10 20:14:17

“是不是想要去学什么道术、法术之类的?”村长胸有成竹地说道。

“怎么村长您都知道了?”敖少游不禁疑惑道。

“怎么会不知?村里人都知,两年来,风雨不改,夜里练功,有空时就会白天里练功,我们都看在眼里。”

“这……”

“无妨,无妨。从你四岁流落到这里,我就知道你终有一天要离开这里。”村长感慨道。

十年前,南方发生战乱,战火一直蔓延到整个大江流域包括徐州,当时整个南方兵荒马乱,人人自危,像敖少游与家人失散的这种情况不在少数,之后敖少游自己也不记得流浪多久,最后才流落到月泉湾这个世外桃源,由于他当时年纪很小,记不清自己到底姓甚名谁,家住何方,村长见他可怜,于是让他这里定居下来,而名字则是村中的文化人给他改的。

敖少游顾名思义,敖翔天际,潜游大海的龙,但是村长他们又怕他的命格担当不起“龙”字,所以名字里面才没有“龙”字,于是又在“敖游”两字中间再添上一个“少”字,名字就不会太冲了,所以才有“敖少游”这个名字。至于敖少游的生辰八字,村长他们反而好处理,因为他身上当时还挂着一个平安符,里面有一张写着生辰八字的黄纸,里面只写到:“甲辰年,丙子月,丁巳日,辛亥时生。”

回到上文,敖少游打算辞别月泉湾,并且已经向村长告知,而村长也欣然接受了,毕竟他明白敖少游的根并不在这,这里只是他生命中的其中一处驿站,他未来的路还有很长要走。

得到村长的同意,敖少游回到了自己的卧室,并且收拾好细软,待明日天一亮便离开这块将他养大的地方。

趁天色还没全黑,敖少游来到了平时练功的空地,他打算利用这段时间再稍微巩固一下功夫,于是习惯性地按照《契文经》上所标注的动作,一招一式地做了出来。

由于《契文经》上并没有功夫招数,只有一门内功,所以敖少游耍起动作在外人看来是莫名其妙,既不美感,又不流畅,反正就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不过他自己心里很清楚,每次散完功之后,他都会感觉到体内气海充满无尽的力量,而且这股力量随着练功时间日积月累而愈来愈强劲。

按照经书图谱,每次练功都要练得精疲力尽是一个积累过程,待身体恢复力气后又要将气海里面的内功全部耗尽是一个消耗过程,这样一个不停地累计消耗过程,才能达到最好的功效。因此两年下来,敖少游感觉到这门功夫算是略有小成,估计出门远行应该是没有问题了。

三个时辰后,敖少游连打几个手势,然后缓慢收功,此时身体几近脱力,他走到一旁的树桩上,将自己带来的棉袄穿上,毕竟收功的时候体内散发的热量会逐渐减弱,而外界的温度并不会因此下降,此消彼长,很容易会害伤寒,敖少游自是不敢冒险,伤寒可是会致命的。

为了不让身体失去过多的热量,敖少游只会缓慢地步行来保持热量,不知不觉他来到了村里的“月泉”。

月泉湾正是以村里的月泉命名,这条滋养月泉湾一百二十八口人的“月泉”,它的由来无人得知,据族谱记载,月泉湾祖先在这隐居时就有这条泉水,因为夜里月光照射到泉水之上宛如天上的银河,于是便将其命名为“月泉”,而后来月泉的泉眼当时有一颗晶莹剔透的宝石冒出,被当时的村民认为是来自月亮之神的眼泪,村中祭祀认为这块宝石有神力,于是村民将它捡了起来供奉在寺庙,此后月泉湾果真如祭祀所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而那颗宝石便是如今的“月神泪”。

敖少游来到月泉这里,自然是要尝尝这里的泉水,只见他双手一合,摆成碗状,不停地将泉水往嘴里送,味道没变,还是以往的清甜可口,喝到痛快之时,不禁大喊一个“爽”字。

待体力恢复到差不多,敖少游迫不及待地运转起《契文经》上的内功,不消片刻淡淡的内力便从气海凝聚,继而从气海流转到四肢全身,这时整个人都充满了力量,于是他大步流星地迈起了脚步,往卧居方向跑去,不过他的内功显然是练得不到家,远远看去,其脚步用力过猛,竟是在地上留下深深地脚印,这在江湖上可以要命的,其一,发力过猛,浪费内力,其二,若是逃跑之时,留下这等脚印,只要敌人不是傻子都能找到你。

回到卧居,敖少游发现内力还没耗尽,于是又运转起内功,胡乱在空气中乱耍一通,待内力耗尽,他便回到窝里休息去了。

闻鸡而起成为了敖少游的习惯,于是他将包袱细软整理好戴在身上,关好自己的卧居,逐一向每家每户道别,最后他来到了村长家,并叮嘱好村长要保重身体,村长也告诫敖少游独身游走江湖要注意的事项。

对于月泉湾多年来的养育之恩,敖少游无以为报,只能在村门向一众村民行使三跪九叩之礼作为报答。

因为不久之后月泉湾的村民就会全部搬离,所以敖少游特意凝望月泉湾这块养育他的地方,打算将它永远地记在自己的脑海里,最后他确定自己再也不会忘记这块土地,于是便挥泪辞别了村民,独自往村外走去。

……

辞别月泉湾,敖少游的目标是寻找一个合适的仙门,并拜入其门下,毕竟两年来,他朝思暮想成为一名飞天遁地的仙人,想想一人一剑,倚剑天涯,救死扶伤,斩妖除魔那个画面,心里不禁有点小小的激动。

可眼下敖少游并不知仙门所在何方,路该怎么走,不过他不知,自然会有人知道,而且他现在就知道那个人在哪。

以往从月泉湾通往太平县的路得花上不少时间,如今在敖少游全力运转的脚力下,不到一半时间,他来到了太平县,此时县内人流还不是很多,于是敖少游抬头一观,约莫是辰时时分,距离午时还有两个时辰,说书先生老人当然是不会在此时摆摊,所以他得找点事情打发时间。

距离上次敖少游来太平县那已经是两年多以前的事情了,而且上次他还是匆匆而来,还没怎么逛太平县,所以趁现在还有点时间,他打算游览一番这个繁华的县城。

当然考虑到自己的盘缠仅有不到二百文钱,敖少游并不敢到花钱的地方去玩,于是他只能找一些好看的,人多的地方去瞧瞧。

太平县地处徐州南部,与扬州府邸“江都”北部接壤,因此太平县成为了沟通徐、扬两州和南北两方的中心枢纽,于是太平县便聚集了不少来自两州的富商和工人,长久以来,太平县便形成了如今的一派繁荣景象。

要数太平县人流最为密集的地方,不外乎三个,首当其冲的便是太平县中心的昌隆楼。

昌隆楼是太平县最大的酒家,每天最少接待五百人,按照人均最少消费五十钱,一天收入便是二万五千钱,而寻常百姓一人一天的花费才不过四钱,所以可想而知长隆楼究竟是有多富裕。

其次,便是太平县的女市,至于里面的皮肉生意,外人不好估量,总之女市算得上太平县另外一个的“金库”。

太平县三个人流最多的地方中的最后一个便是太平县的武林世家“东方家族”。

东方家族,不仅是太平县当地的名门望族,而且还是徐州少数几个门阀世家,追溯历史可至前汉时期,东方家族除了历史悠久之外,其家族世代均有族人入朝,官拜三品更是不在少数。虽说最近几年,东方家族朝中无人,但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哪怕是最弱势的东方家族也不是普通家族可以抗衡的。正是得益无数前人的庇佑,如今东方家族已经掌控着整个徐州的三分之一的漕运经营,四分之一的丝绸生意,以及五分之一的粮食经销,所以每天来跟东方家族商谈生意的商人更是不计其数。与此同时,家大业大的东方家族也不得不培养大批优秀的护卫去维护好家族里头的生意,因此每天都有不少来自各地的适龄青年前往东方家族安排的招募地点进行考核,考核通过了,签订契约,他们就可以被雇佣为东方家族护卫,俸禄为每月固定五百钱,吃住另算,如此吸引人的条件也难怪会踏破东方家族的门槛。

不过以上三个地方,敖少游似乎都不感兴趣,无奈他只好在街上找到一个无人的地方打坐练功,如果现在有人看见他练功的话,想必会大声骂道:“你见过有谁会在大街上练功的吗?你就不会担心他会受到外界干扰而走火入魔吗?你就不担心别人偷看他的功夫吗?”然而敖少游显然是没有这个觉悟,这不禁为他的日后打上大大的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