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
作者:才拥佳人 | 分类: | 字数:136.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47章 蜀王李恪立下如此大功,该如何赏赐啊?
“哈哈哈哈哈......”
见到下方群臣脸上的诧异、惊奇的目光。
李世民又情不自禁的发出了一阵爽朗的笑声。
将手中由宫迁呈上的奏折,轻轻往前一递,对着站立在一旁的王德,吩咐道。
“王德,将这份奏折,传递给众爱卿看看。”
王德闻言微微躬身,小心翼翼地接过奏折,小步跑到下方。
将奏折递给了左方第一人的杜如晦。
杜如晦原本就对李世民突如其来的改变,有些好奇。
此刻,他接过奏折,心中更是充满了疑惑与期待。
杜如晦是个谨慎且重视礼仪的人,尽管他现在已经差不多是文臣第一人。
在拿到奏折后,他还是先行向李世民行过一礼。
待到李世民微微一笑,挥了挥手,示意无需多礼之后。
他这才缓缓打开奏折看了起来。
要不很多人都说,李世民在位期间,与群臣相处最为融洽,也最为开明。
这份和谐与尊重,不仅仅体现在朝堂之上,更渗透于日常之中。
在见到杜如晦拿到了奏折后,磨磨唧唧的。
一旁的程咬金见状,变现出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冲着杜如晦大声郎朗道。
“老杜,你倒是看啊!看看这奏折里到底写了啥?让陛下这么高兴。你要是不看,俺老程就先拿来瞅瞅了。”
下方群臣听到程咬金的话,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就连杜如晦闻言之后,也不恼。
他抬头看了程咬金一眼,微微一笑,摇了摇头道。
“宿国公,莫急,待老夫看完再交由你等传看。”
程咬金又不是真傻,知道就算杜如晦看完之后,再怎么也轮不到他。
他之所以这么说,只不过是见到张公瑾在向李世民谏言后。
朝堂上的气氛有些凝重,他想要调节一下朝堂上略显凝重的氛围罢了。
见到众人都在等待着杜如晦的反应,程咬金站在一旁,眼睁睁地看着杜如晦一字一句地阅读奏折。
他心中充满了好奇与期待,不时地挠头摸须,显得颇为焦急。
周围的群臣见到这一幕,也不禁暗自好笑。
只不过,他们都知道程咬金的性子,是个直来直去、豪爽大方的人。
虽然有时显得有些粗鲁,但也不曾引起众人的反感,反而认为他是性情中人。
在众人无形的催促中,杜如晦这才缓缓展开奏折。
入眼的是一行行工整的字迹,就连杜如晦也暗叹一声。
“这厮倒是写的一手好字......”
很快,他的眼神随着阅读的深入,而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奏折上的内容,是一份关于李恪在边境战事的详细报告。
描述了李恪这倒霉蛋,受柴绍所托的他,正在红红红火火的与草原北方诸部展开贸易。
却不料颉利可汗纵军劫掠草原诸部,导致李恪的贸易队伍受到了波及,甚至部分草原部落被劫掠一空。
加上李恪现在的封地就在幽州,身上有着肩负守护边疆的重任。
年纪轻,又有热血的李恪,这哪能惯着。
果断组织起兵力和草原部落,与颉利可汗的劫掠部队展开了激战。
奏折中详细记载了战斗的经过,李恪凭借出色的指挥才能和勇敢的战斗精神,成功击退了颉利可汗的军队。
不仅保护了商队的安全,还俘虏了部分敌军,缴获了大批战马和物资。
只不过颉利可汗拥有的势力,绝不是拥有区区一隅之地的李恪能够对付的。
为了扼制颉利可汗,维护商队的贸易。
于是,蜀王李恪就带着自己麾下的蜀王卫,跑到了突利驻扎的云州城寻求联盟。
却不料,突利为了躲避颉利可汗的兵锋,早已远遁草原。
李恪便果断地收复了云州城。
只不过,却被误认为是突利可汗,被困在云州城。
最后蜀王府长史马周的救援下,经过艰苦的战斗,取得重大胜利。
歼灭了大量的突厥敌军,收复了云州城以南的所有腹地,扩地数百里。
杜如晦读着读着,不禁为之动容,心中的疑惑也烟消云散,脸上的表情从惊讶逐渐变为欣喜。
他抬起头,望向李世民,眼中满是敬佩与激动。
“陛下,此奏折所言之事,实乃国家之大利,百姓之福祉!有此一战,大唐五年之内,再无边患尔。”杜如晦的声音中充满了激动。
其他人听到杜如晦的话,都被其话中的内容所震撼。
好奇蜀王李恪在幽州到底干了什么,得到杜如晦如此高的评价。
不等李世民回话,身后的房玄龄见杜如晦已经看完了奏折,连忙一把抢了过来,仔细的观看了起来。
一旁的长孙无忌见状,也顾不得自己的身份,凑上前来一同观看。
两人的目光在奏折的字里行间游走,随着阅读的深入,他们的表情愈发凝重。
但眼中的光芒却愈发炽热。
显然,李恪在边境的战绩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房玄龄将手中的奏折,传递给身后的大臣,良久才拱手对李世民道。
“陛下,蜀王李恪此战,真乃英雄出少年。他不仅击退了颉利可汗的军队,还收复了云州城,扩地数百里。此等功绩,足以载入史册。”
长孙无忌作为太子李承乾的亲舅舅,自己最爱的女儿还被那混小子给骗到了手。
但此时也只能公允的附和道:“是啊,陛下。蜀王李恪在边境的所作所为,不仅展现了他的英勇和智慧,更彰显了大唐的威严和实力。”
"原本陛下将其分封在幽州,微臣还不明白陛下的用意,如今看来,还是陛下深谋远虑,独具慧眼。倒是微臣愚钝了些,未能及时领会陛下深意。蜀王李恪不仅未辜负陛下的期望,反而以超凡的胆识和卓越的才能,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实在是可喜可贺。"
李世民听着长孙无忌的话,用手指朝着长孙无忌点了点。
一脸笑意的说道:“辅机啊辅机,你尽挑一些好听的说给朕听。”
长孙无忌闻言,哈哈一笑,道:“陛下,微臣所言,句句属实,绝非阿谀奉承。蜀王李恪的战绩,确实是大唐之福,陛下之幸啊。往后有太子坐镇中央,蜀王镇守边疆,我大唐定能国运昌盛,延续万世。”
“齐国公所言极是,蜀王李恪的战功赫赫,实为我大唐之骄傲。蜀王不仅英勇善战,而且智慧过人,能够在边境立下如此功勋,实乃我大唐之幸事。”
随着奏折在群臣中一一传递,众人也纷纷点头称是。
程咬金、秦琼、李孝恭、李道宗等人,更是齐声恭祝李氏宗室增添一名名将。
李世民听后哈哈大笑,心中对李恪的满意之情更甚。他转头看向满朝文武,高声说道。
“众位爱卿既然赞同蜀王李恪此次的边境大捷。不知道此等功绩,如何嘉奖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