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

作者:才拥佳人 | 分类: | 字数:136.1万

第366章 问计

书名: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 作者:才拥佳人 字数:4308 更新时间:2024-11-07 02:23:14

继承了李世民的英武,杨妃的俊秀。

李恪自认为自己的卖相,在大唐,在相貌上,也算得上一枝独秀,鲜有人能够与之媲美。

可跟眼前这位仙风道骨的袁天罡相比,顿时便有些相形见绌。

袁天罡那超凡脱俗的气质,配合清隽的面容。

端的是玉函高篆、不涴尘埃。

这让李恪的脑海中,不由的蹦出两句诗词来。

“仙风道骨北山翁,万卷着胸中。”

若非鬓角处那几缕若有若无的银丝,说他才至青年也有人信。

虽说在外貌上李恪要略胜几分,但在那由内而外散发的气质与气度上,李恪深知自己与袁天罡相差甚远。

或许,也只有养生功夫大成的孙思邈,在气质上能与袁天罡一较高下。

果然,难怪有些女的,对那些大叔这么着迷,这等成熟稳重又充满神秘魅力的气质,确实有着难以抵挡的吸引力。

心中也不禁生出一丝感慨,微微一笑,对袁天罡道。

“道长,你这一身打扮,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本王这一路奔波,倒是显得有些狼狈了。”

袁天罡微微颔首,淡然说道:“殿下言重了。殿下之风采,岂是这区区风雨所能掩盖。”

李恪微微摆了摆手,说道:“袁先生过奖了,本王这次冒雨赶来,不知道袁先生猜不猜的到,本王所为何事?”

袁天罡闻言微微眯起眼睛,右手将袖子抖了一下,神色自然道。

“殿下,就不要笑话袁某人了。如今在整个北地,能让殿下如此匆忙冒雨赶来的,除了大唐征战突厥的战事,袁某也实在是想不出其他缘由。”

“哈哈哈哈哈......”

听到袁天罡这般直白的话,李恪不禁爽朗大笑起来。

“果然还是瞒不住先生。本王原以为,李靖率领的中军,会直接前往胜州城。”

“毕竟,擒贼先擒王,就算李靖老将军没想着速战速决,只要将颉利的主力大军牵制在定襄,那么我们大唐的其他各路兵马便能寻得战机,逐步压缩突厥的生存空间。”

说到这,李恪心虚的看了一眼袁天罡,接着说道。

“可如今,没有想到,李靖老将军突然带着中军来到了云州城。你也知道,因为云州城重要的地理位置,本王花费了大量的资源,重新修缮布置了这里的防御与各项事务。对于本王来说极为重要,本王实在担忧李靖入住这里,会引发一些意想不到的变故。”

李恪目光中满是忧虑,随即又说道。

“不知先生可有何见解,能为本王指点迷津?”

从李恪刚才心虚的表情中,袁天罡一眼就看出,针对这次大唐讨伐突厥,李恪肯定也有一些动作。

不然,他刚才不会表现的这么性急。

燕王李恪,虽然年纪轻,但在一些朝中大臣来看,已经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存在。

就算李世民表面上从来没有夸奖过李恪。

但是将李恪的封地,从蜀地改封到朔方,这一举动已然透露出李世民对李恪能力的认可与期望。

众所周知,朔方之地,本就是与突厥交锋的前沿,局势复杂且充满挑战,绝非一般人能够镇守。

不过,能让一直沉着稳重的李恪,露出这番表情,倒是让袁天罡略感意外。

李恪从他扬名长安之后,给人的感觉就是少年老成,为人处世极其沉稳。

在做事方面,更是鲜有出错。

就给人一种十分可靠的感觉。

没有想到,今天却显露出了难得一见的急切与不安。

这着实让袁天罡心中多了几分思量。

思考了片刻之后,袁天罡也是隐约琢磨到了一些。

燕王李恪一直都是那种谋而后动之人。

此次他如此急切,除了在这场战事中有了一些特别的谋划,而李靖来到云州城打乱了他的部署,让他心中没有底外。

估计只剩下,李恪非常忌惮李靖这个理由。

毕竟,李靖战功赫赫,其谋略与威望皆让人敬畏。

李恪所谋划的事物,必然与自己的利益有关。

自古以来成大事者,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或秘密。

在李靖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面前,李恪可能会担心自己的谋划被李靖察觉。

从而担心自己的谋划被李靖察觉,因此影响自己在这场战事中的地位和作用。

袁天罡思来想去,也只想到这一个理由。

不然,他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能让一向沉稳的李恪如此失态。

袁天罡微微沉吟,而后缓缓说道。

“殿下无需多虑,这云州城非传统战略要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防御设施,使其在这场战争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李靖乃大唐用兵第一人,能够看出这一地理位置优势,实属正常。”

袁天罡先是宽慰了一句李恪,然后又接着说道。

“再说了,这大唐与突厥两个大国之间的战争,又不是两个帮派砸场子,一天、两天,或者三四天,就可以轻易结束的。”

第366章 问计

“这必将是一场漫长而复杂的博弈,这李靖将军才刚刚率军前来,殿下就失去了方寸,长久以往,如何能在这波谲云诡的局势中站稳脚跟?”袁天罡语重心长地说道。

袁天罡的这句话一经说完,李恪便微微一怔,脸上露出沉思之色。

他知道袁天罡所言极是,自己方才的失态确实不应该。

就算是李靖现在改变了作战方案,这场在历史中留下浓浓一笔的灭国战争。

虽说以大唐的实力,加上李靖这位军神的指挥。

也接近耗费了一年半,接近两年的时间。

在李靖与诸多朝廷大将的眼皮子底下。

自己的全部实力,也不宜暴露出来。

不然,立功不成,还有被人举报投诉的风险。

别人要是问,你一个藩王,好好的,在封地之内,养上一两万的骑兵干什么?

你怎么回答?

这根本就没法回答。

要不然,李恪也不会将那些已经收编好的军队,全部赶到了勾注山上。

在李恪的原计划中,他动用的兵力就是三千,最多不能超过五千。

若是没有李世民的特许,超过这个数字的兵力,那便是僭越之举,必然会引起朝廷的警觉与不满。

所以,这三千到五千的兵力,如何运用就是一门大学问。

按照李恪最开始的设想,就是活学活用。

李靖是如何率领三千精锐骑兵奇袭定襄,他便如何以这三千到五千的兵力在这场战争中发挥关键作用。

他可以借鉴李靖的战术,寻找突厥防线的薄弱之处,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

或者利用地形优势和未卜先知的历史知识,进行伏击,给突厥军队以沉重打击,活捉颉利可汗。

但是经过袁天罡的提醒,他发现,自己似乎确实还是受到了李靖改变计策的影响,有些没有沉住气。

因为这场战役的最后,就算李靖违抗李世民的命令,从而将不可一世的突厥给灭了国。

这都是一年以后得时间,自己现在就操心忧虑这些,实在是有些操之过急。

还不如想着如何好好发展发展封地内的经济民生。

再则,好几万的大军涌入自己的封地,住行虽然都在军营中,不要钱。

但是其他方方面面都需要耗费大量的物资。

再者,战争都是从一场场小的冲突,局部的摩擦开始逐渐升级的。

朝廷的这些大军来到这里之后,肯定也不会什么事都不做。

必然会打探情报,收集信息,乃至于拔掉他们的据点,打掉他们的外部势力。

一点一点的积累优势,为最终的胜利奠定基础。

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俘虏的战俘,缴交的战利品,只要处理的好,也会给封地带来新的机遇。

自己何不在双方对峙试探的这一段时间内,将主要的精力,放在这些上面。

李恪心中暗暗思忖,战俘可以拍卖,亦或者让他们参与到封地的建设之中,既能缓解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也能合理有效的创收。

而对于战利品,可挑选出有价值的部分用于发展封地的经济,比如可以用缴获的牛羊,促进经济的增长;用珍贵的皮草、珠宝等物品与其他地区进行贸易,换取更多的物资。

并且,有句话不是说的好吗?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妖魔鬼怪在庙堂。”

李恪不相信,在突厥山河日下、势力渐微的现在。

那些掌权的部落族长和权贵们,不想着一些后路,就没有一个贪官。

除了了武器,在任何物资上。

只要他们愿意,李恪也不介意和他们进行一些暗中的交易。

毕竟,在这复杂的局势中,为了封地的发展和自身的利益,有时候需要采取一些灵活的手段。

李恪微微眯起眼睛,心中盘算着各种可能性。

他知道这样做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如果操作得当,将会带来巨大的收益。

这可比担忧那些有的没的,强的太多了。

想到这里,李恪脸上旋即露出一抹释然的笑意,对着袁天罡说道。

“多谢先生教诲,刚才确实是本王有些失态了。只是这李靖将军的到来太过突然,本王的诸多谋划皆被打乱,一时之间难以释怀。”

袁天罡微微摇头,说道:“殿下,既来之,则安之。李靖将军来到云州城,虽有变数,但也未必全是坏事。殿下可借此机会,重新审视局势,调整策略。或许能在这变化之中寻得新的机遇。”

“以殿下之聪慧,定能在这变化之中找到新的突破点。”

“况且......”

说到这里,袁天罡抬头看向李恪,神情肃然道。

“我观殿下所建的燕王卫,训练有素,个个精锐异常,只是其中汉人所占的比例已经只占到了三四成,再这样下去,就非常的危险了。”

“在大唐,胡汉之分虽不如以往那般尖锐,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若是燕王卫的人员构成,没有足够的汉人领导压制,全是异族的话,到时出现什么变故,恐会给殿下带来诸多麻烦。”

听到袁天罡的话,李恪额头上的冷汗,一下子就冒了出来。

因为,袁天罡说的实在是太对了。

同样发生在大唐的怛罗斯之战,就是因为异族叛变,这才导致,大唐惨败。

这场战役乃是安西都护府与阿拉伯帝国的穆斯林、中亚诸国联军,在怛罗斯相遇而导致的战役。

名将高仙芝率领两万大唐军队,以及一万葛逻禄部番兵,汇集三万大军。

在怛罗斯,与十余万阿拉伯联军的一场战斗。

一开始,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高仙芝根本不慌,三万唐军在他的率领下,发挥了惊人的战斗力。

前期,占据了战场的绝对优势,十余万阿拉伯联军,被他打得溃不成军、伤亡惨重。

就在即将要以少胜多之时,葛逻禄番兵突然反叛,与阿拉伯人前后夹击大唐军队。

高仙芝对这番变故始料不及,一下子被打懵了,指挥失去了冷静,乱了章法。

两万的唐军形势逆转,迅速崩溃,大多数士兵都倒在阿拉伯铁骑之下。

只剩下四五千人幸免于难。

若不是大唐府兵表现出来的战力,成功将阿拉伯联军给吓到了。

从而也放弃了追击,不然高仙芝恐怕难以逃脱,大唐的损失将会更加惨重。

李恪被袁天罡突如其来的这一提醒,心中警铃大作。

因为从双方的构成来看,还真就如出一辙。

自己如今的燕王卫与高仙芝的军队有着相似的隐患。

皆是其他民族的士兵占据绝大比例,大唐士兵数量不足一半,乃至更少。

这时候的少数民族,可没有完全融入大唐,其忠诚度难以保证。

自己可不能重蹈怛罗斯之战的覆辙,必须采取行动改善这一情况。

只是,现在讨论的是李靖驻扎云州城,大唐攻打突厥之事,袁天罡突然提到自己的燕王卫,这是何意呢?

难道两者有什么关联?

想到这,李恪神色凝重地对袁天罡说道。

“先生所言如醍醐灌顶,本王定当整顿燕王卫。只是不知先生此时提及,可是心中已有腹稿,能够改善此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