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海东行

作者:月诗梦 | 分类:言情 | 字数:22.8万

第四十回 李氏朝鲜之芳远称王

书名:海东行 作者:月诗梦 字数:4139 更新时间:2024-10-10 22:11:19

王禑虽承诺给李成桂加官进爵,但由于行军困难,粮饷不济。再加上中途不断有士兵逃跑。

无奈之下李成桂只得再次上书请求班师回朝,可是王禑和崔莹(首相)非但不同意,还要求李成桂加速进军。

李成桂久征沙场,当然知道此战必败无疑,又何必去螳臂当车呢?

于是他召集部下,以“清君侧”的名义打算从威化岛退兵并回京面见国王。

李成桂的计划获得了以左军都统使曹修敏(此时李成桂任右军都统使)为首的一干将士的支持。

这年六月,李成桂在开京的宫中华园里逮捕了王禑,并将崔莹流放。

此后,李成桂出任右侍中,曹敏修出任左侍中,二人一同掌握高丽政权。

此时,李成桂的羽翼已经丰满,于是按中与大臣勾结,打算行废立之举。

不久,王禑被诸将逼宫退位,退居江华岛。

不过在王位继承人的人选上面大家产生了分歧。

李成桂主张拥戴王氏后人为国王,而以李穡为首的大臣则主张拥护王禑的儿子王昌为国王。

由于李穡在朝中德高望重,最终王昌继位为王。

此时,依旧由李成桂和曹修敏二人分掌朝中大权。

后来,李成桂利用赵浚的弹劾清除了曹修敏在朝中的势力,从此独揽朝中大权。

后来,王禑派人刺杀李成桂失败,李成桂大为恼火,乘机找了个借口将王昌贬为庶人,并将其流放。

在废除王昌之后,李成桂改立高丽宗室王瑶为王。

后来以李成桂为首的“新兴士大夫”和以郑梦周为首的高丽王朝维护党展开了四年的明争暗斗。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提郑梦周这个人,毕竟这个人在历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这里你不要把郑梦周和郑道传混为一谈。

郑道传是李成桂改朝换代的坚决拥护者,而郑梦周则是反对者。

郑梦周,字达可,号圃隐,所以人称圃隐先生。

传言他母亲在怀他的时候梦见兰花盆掉落,所以他的本名为梦兰,后来才改名为梦周。

他“生而秀异,肩上有黑子七,列如北斗。”

这一切都注定了他不平凡的一身,郑梦周确实十分优秀,他于至正二十年(1360年)状元及第。

他在朝中历任礼曹正郎以及成均馆等馆阁机构的学官。

在朝外他经常在李成桂幕下,跟随其南征北战,为其出谋划策。可以说两人惺惺相惜,私交十分要好。

郑梦周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

他曾经六次出使明朝,不仅将程朱理学引入朝鲜半岛,而且为明朝和高丽两国宗藩关系的巩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1386年,郑梦周曾经出使大明,请求朱元璋减免岁贡。

在朱元璋答应其请求之后,郑梦周大为感动,曾经写下一首诗来记录这件事:

内人日午忽传宣,

走上龙墀向御筵。

圣训近闻天咫尺,

宽恩远及海东边。

退来不觉流双涕,

感激唯知祝万年。

从此三韩蒙帝力,

耕田凿井总安眠。

郑梦周除了出使过明朝之外,还出使过日本。

因为郑梦周反对高丽朝廷上的亲元的外交政策,所以亲元派的掌权势力特地安排他出使日本。

你要知道那个时候,因为倭寇的关系,日本和高丽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

再加上当初交通十分不方便,所以可以说出使日本是九死一生。

没想到郑梦周去了之后不仅受到了日本人的礼遇,后来还安全回了国。

郑梦周还特地写了一首叫《洪武丁巳奉使日本作》的诗来记录这次日本之行。全诗如下:

奉使游桑城,

从人问土风。

染牙方是贵,

脱履是为恭。

柳入新年绿,

花如故国红。

客居殊寂寞,

喜听足音跫。

从他的诗我们不难看出,那个时候日本人就喜欢染黑,并且喜欢脱鞋。

正是由于郑梦周这些出色的才能加上他在高丽儒生中崇高的地位,所以李成桂一直想让他加入自己的阵营。

因为一旦郑梦周加入自己的阵营,李成桂就等于获得了儒生的支持。那么他的改朝换代将会变得名正言顺起来。

原因很简单,在那个时代,儒生掌握了国家的舆论导向,他们就代表着仁义道德,有了他们的支持,李成桂的行为就会变得十分正义。

李成桂对待其他敌人都是心狠手辣的,顺他者昌,逆他者亡。

唯独对待郑梦周十分宽容,他吩咐手下人不得妄动郑梦周,他一直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语打动郑梦周。

虽然郑梦周一开始也十分欣赏李成桂,曾经为李成桂画像作赞,还称颂他“遏洪流于沧海,扶日出于咸池”。

可是当郑梦周得知李成桂要谋权篡位之后,便与其分道扬镳。

郑梦周从小学的就是孔孟之道,从小被灌输了要忠君爱国的思想,所以他是坚定的高丽王朝拥护者。

由于郑梦周就成为了李成桂夺权路上的重要阻力。

由于李成桂吩咐任何人不得伤害郑梦周的性命,所以李成桂的手下错失了很多将郑梦周一党消灭的良机。

后来,李成桂在海州打猎时坠马受伤,郑梦周闻之大喜,便打算乘李成桂重伤之际除掉李成桂一干人等。

没找到这件事被李成桂的第五个儿子李芳远知道了。

此时李芳远正在为母守孝,一听见自己的父亲有危险,便顾不得其他了。

连忙赶到李成桂所在的礼成江碧澜渡,然后派人用轿子将李成桂连夜抬回开京,这才让郑梦周的计划破产。

郑梦周听说李成桂回来之后,便前去拜望李成桂以探口风。

李成桂依旧待郑梦周十分友好。并再次企图拉拢郑梦周站到自己这一边,没想到郑梦周还是拒绝了。

李芳远知道,如果郑梦周不除,那么父亲的霸业很有可能会因为这个人而失败。

竟然自己的父亲不愿意动手,那只能自己动手了。

于是李芳远便派人带上兵器埋伏在郑梦周归家路上,并最终在郑梦周经过善竹桥时将其斩杀。

李成桂在得知李芳远派人杀了郑梦周之后大怒,痛骂李芳远是不忠不孝之人。但事已至此,已别无他法。

从这件事开始,李成桂的心里就开始对李芳远有了意见。

倒也是因为李芳远杀掉了郑梦周,王瑶失去了最大的倚仗。朝鲜王朝建立的最后一道政治障碍也被扫除。

终于,肃清了绝大部分反对势力的李成桂于1392年七月正式取代王瑶登上了国王宝座。

即位第二天,他就以“权知高丽国事”的名义派赵胖前往宗主国明朝向朱元璋报告自己即位的事情。

朱元璋一直认为当时的高丽是个“君臣悖乱”的国家,朱元璋一直认为李成桂是高丽宰相李仁任的儿子。

他认为李成桂改朝换代是不忠不义的行为。

但由于李成桂特别强调当初是自己通过威化岛退兵阻止了高丽朝廷攻打辽东的计划。

鉴于李成桂的亲明态度,朱元璋便消极的承认了李氏取代王氏的事实。

同年年底,李成桂又派人去找朱元璋裁定国号。

朱元璋回答:东夷之号,惟朝鲜之称美,且其来远,可以本其名而祖之。体天牧民,永昌后嗣。

于是李成桂便奉旨除高丽国名,改用朝鲜之号。

朝鲜王朝至此诞生。

可是就在李成桂登基以后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因为其宠幸神德王后康氏,李成桂竟然废长立幼,将幼子李芳硕立为世子。

后来,为了维护世子的地位,李成桂又在郑道传的怂恿下,试图将诸位王子和军政大臣的私兵纳入国家统一管理。

这一举动当然引起了以李芳远为首的功臣势力的不满。所以,李芳远和郑道传之间的政治斗争愈演愈烈。

郑道传为什么要和李芳远过不去呢?原因很简单,郑道传对朝鲜的政治组织结构的设想是“议政府署事制”,也就是宰相对国家事务具有重大决定权。

将来如果是李芳硕继承王位,他好控制,而相反,如果是强势的李芳远继承王位,那么自己的权力一定会大幅度削弱。

所以,他才处处与李芳远作对。

不久之后,李成桂便革罢了诸子所率的私兵。

可是,谁也没想到的是,李芳远的妻子闵氏为了防止情况有变,所以早已在家中地窖下面藏了不少兵器。

后来,李成桂病重,李芳远,李芳干等人留宿在汉阳景福宫勤政门外西廊,以方便照顾李成桂。

郑道传打算利用这次机会假借李成桂之命召李芳远等人进宫,然后将他们一网打尽。

没想到这个计划却被李芳远的小舅子闵无疾知道了。

闵无疾通过自己的姐姐将郑传道的计划告诉了李芳远。

正好此时李芳远的亲信李叔藩率领贞陵(神德王后康氏之陵)移安军回到汉阳。

于是李芳远让闵无疾和李叔藩在自己家附近待命,然后再次返回宫外。

果然不久,宫里就派人来召各位王子进宫。李芳远假装肚子疼要去如厕,李芳毅和李芳干觉得事有蹊跷,便跟随李芳远一起离开了。

李芳远回到家后与李叔藩和闵无疾会合,然后众人先跑到南誾的小妾家中(此时郑道传等人正在其中聚会),放火烧屋,逼迫郑道传等人露面,然后将其一干人等斩杀。

在解决掉郑道传一干人等之后,李芳远等人又进宫解除了属于李芳硕一党的军事武装。

李成桂在得知此事之后,知道木已成舟,只得被迫接受大臣的意见改立世子。

本来众大臣都推选李芳远为世子,李芳远却请李成桂立兄长李芳果为世子。

李成桂无奈之下只得答应,这一场动乱史称“第一次王子之乱”。

不久,李芳果登上王位,李成桂成为上王。由于李芳果与正妻金氏无所出。所以立储问题再一次牵动了朝鲜上下的神经。

按照传统,如果王无子嗣,那么兄终弟及,由于老三李芳毅无心于王位,老四李芳干觉得按照顺序应该是自己成为储君。

可是朝堂之上绝大部分官员却支持李芳远。这让李芳干大为不满。

所以李芳干决定起兵对抗李芳远,他将自己的计划告诉了妻侄李来,李来又将这件事告诉了禹玄宝。

而禹玄宝同时也是李芳远的老师,他不忍心李芳远遇害,所以差人将李芳干的计划告诉了李芳远。

所以,李芳远早已对李芳干的起兵有了准备。

但是经历过“第一次王子之乱”的李芳远不愿再兄弟相残,于是派人到李芳干阵营,打算与李芳干握手言和。

没想到,李芳干却拒绝了这一提议。

于是二人便在开京街头火拼。

最终李芳远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而李芳干被流放。

史称“第二次王子之乱”。

经历过这一连串的事件后,李芳果实在不愿再看到兄弟相残的局面。

于是,1400年二月初四,李芳果将李芳远立为王世子,并于这一年十一月十一日将王位禅让给李芳远。

李芳远的所作所为让李成桂对其痛恨不已,李芳远不仅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和女婿,还间接导致自己提前退位。

所以,后来李成桂离开了汉阳前往老家咸兴。李芳远曾经多次派人前往咸兴请求李成桂承认其政权的合法性,不过他派出的使者全部都被李成桂斩杀。

后来,李成桂与神德王后的亲戚,东北面安边府使赵思义会面。

二人商讨完之后,决定起兵讨伐李芳远。

叛军一开始所向披靡,大败官军。

得知此事的李芳远决定亲自率兵四万大军平定叛乱。

听说了此消息的赵思义,深感情况不妙,自己只有一万多兵马,又怎么可以抵抗李芳远的四万大军呢?

于是赵思义便四处拉壮丁,强迫他们入伍。

没想到,李随和金时厚刚到朝鲜,就碰到了官兵过来抓人。

李随二人还没来得及逃,就被一团官兵团团围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