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捡了福星闺女后,全村都旺了

作者:久l久 | 分类:言情 | 字数:119.8万

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购棉籽

书名:捡了福星闺女后,全村都旺了 作者:久l久 字数:2230 更新时间:2025-01-29 01:34:38

巡查结束,吴县令回县衙。

他的马车里不仅装着一大一小两个葫芦,还有一篮子葡萄与一篮子黄鸭梨。

被挤下马车的廖先生只能跟两个书吏缩在驴车上,一手拿着一只鸭梨啃着,一边想心思。

他家乡在周河县的一个小村镇,跟这边的川河镇差不多大小,但那里百姓的日子很艰难,不仅是生活所迫,还要遭受地方乡绅小吏的欺压。

原先他家日子还算好过,自从族里人得罪了乡里正的亲戚,他家便陷入苦难之中。

里正会找各种理由给廖家加税。他家新买一把镰刀、养一只小鸡,里正乡秩都要上门收税。连过年过节孩子戴一朵头花,都要被人举报缴税。

最后没办法,他爹娘只能卖掉田地跟他来琴川县生活,仅靠他那点微薄的收入勉强度日。

父母跟他在琴川县的日子虽然清贫,但总算不用提心吊胆,可他大哥二哥都还在那个小村艰难存活。

若是他们一家能在川河镇生活就好了,这里民风淳朴,里正村正也正直廉明,加上有自己在旁看顾着,不愁日子过不下去。

唉,等回县衙,自己就跟明府说说,看看能不能允许他廖氏族人过来定居。

若可能,他便让族人在川河镇扎根,哪怕让他们去荒山开荒也行,总好过在周河县苟延残喘挣扎求生。

东陈村。

明府大官人刚走,就有人寻摸到东村要求购买棉花棉籽。

这些人穿着富贵,一看就是富豪大户的管事们。

东村人已经被里正与村正交代过,不许将棉花与棉籽卖给外人,所以并不理会这些管事模样的外乡人。

哪知这些人不死心,将棉籽价格提到一两银子一斤。

这下众村民哗然。

有人备不住诱惑,偷偷卖了五十斤棉籽出去,得了五十两银。

开了这个口子,那管事一次次找他,要求他再卖一些棉籽。

于是这人又卖了一百斤棉籽给管事。

纸包不住火,这事儿终于被人发现,告诉给了村正陈三友。

陈三友气坏了,立刻找到大哥陈富,要求他给全村人一个说法。

没错,这卖棉籽的就是陈族长的二儿子。

陈族长也很生气,当即喊来二儿子陈家珍,质问他为何私自出售棉籽。

“不就百十斤棉籽嘛,有什么大不了。”陈家珍满不在乎道:“你们也可以卖啊,一两银子一斤呢,比卖金耳都划算,谁又不是傻子,能看钱不赚?”

陈富气的拎起棍子追着他揍。

陈三友也气坏了,指着侄儿喝道:“你知不知道这是县令要求的,你就缺那点儿钱?”

陈家珍抱头躲着老父亲的竹棍,还不忘回嘴:“县令他能给咱们一两银子一斤吗?我脑子又没病,为啥有钱不赚,却要低价卖给官府?”

陈三友一时语塞,但县令的话他是认同的。

一旦棉籽被富豪世家收去,村里其他人再想种棉花就不容易了。

陈三友也不跟二侄子啰嗦,直接对大哥陈富说:“你家还有多少棉籽,全部拿出来吧。当初棉种都是姜三郎给的,我便全还给姜家好了,以后你们家也别种棉花了,省的再出现这样的事情,让咱一村人跟着丢脸。”

回头衙役来收棉籽,结果一斤都没了,这让自己的老脸往哪里搁?

“凭啥?”陈富还没说话,他二儿媳韩妙娘跳了起来,“那都是咱家的,凭啥给姜家?”

陈富气的一拍桌子,“都给我住嘴!”

一指屋里堆着的棉花:“这些都是老子的棉花,还轮不到你们做主!”

家里一共种了六亩地棉花,共收获籽棉两千多斤,估计能剥出一千斤的棉籽。

明年他还准备再种个三十亩,按一亩地十斤种子算,就得三百多斤棉籽。

剩下的,原本应明府要求出售给县衙,结果就出了这档子事。

自己的老脸简直都被不孝子给丢尽了。

自家好歹也算一等户,比那些三四五等村户强上不知多少。但二儿子做的这事,连人家五等户都不如,太丢份了,自己以后还有什么脸去面对他人?

陈家珍与妻子见老父动了真怒,也不敢说什么,蹲地上不吱声。

陈富对弟弟陈三友道:“你叫人来将棉籽都运走吧,给我留三百斤就成,全搁家里保不齐又闹出什么事来。”

陈三友就等大哥这句话,当即喊来几人,将他家棉籽都运到姜三郎家过秤。

此后几天,陈三友马不停蹄地收罗棉籽,都运到姜三郎家暂时存放。

村里那些没种上棉花的,如果打算明年也种,陈三友让他们过来登记,预留棉种。

登记结束后,将剩下的棉籽都交给县衙来人,让他们赶紧运走,该分配给谁,便由县令去操心吧。

一晃秋收结束,孙里正又来催赋。

不过东村人不用催,直接拿出银钱缴赋,一个子儿都不少。

孙里正乐呵呵道:“还是来你们东陈村收赋省心,每次都不用催第二回。”

李大永李二永几人也笑:“还不是多亏了咱姜三哥,咱们不种金耳哪来的钱缴赋啊。”

“那是。”

孙里正背着手问:“我瞧你们村不少人在南坡盖房了吧,明年我过来瞧瞧。”

评定户等三年一回,明年正好是三年期,估计东陈村很多人家都要重新评估等级了。

“别介啊,里正大叔,咱家不过在南坡盖个菌棚,不是给人住的房屋。”一人辩解道。

一旦被评为中等户或上等户,每年的赋税又要增加不少,村民们可不愿升这个户等。

而且遇到荒年朝廷赈灾啥的,上等户与中等户是分不到粮食的,只有下等户才能领到救济粮。

孙里正白了他一眼,“菌棚也是你家财产,一样规划到纳税项目里。”

其实里正挺眼馋东陈村的金耳,但这个村的人很抱团,都不肯往外出售菌苗。

不过他们村的棉花也不错,自家悄摸地跟衙役弄了些棉花种子,明年也能种上一些了。

孙里正来到姜三郎家,就见他家小闺女正趴在果树下的桌子上教两个姑娘认字。

樱宝抬眼瞧见里正来了,连忙站起身:“里正爷爷,你是来找我爹的吗?”

孙里正摆摆手,笑眯眯问:“樱宝,你家那大葫芦呢?”

他今儿来,是想给二儿子的铺子弄个招牌葫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