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学霸的穿书团宠日常
作者:鞋底红 | 分类:言情 | 字数:18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八十三章 春闱主考官
内阁,礼部尚书阎隆飞正带着礼部的一众下属就今年春闱的事情与诸位阁老商讨细节。
原本每三年一届的春闱应该在二月就放榜了,因为徐皇后崩逝,皇帝以国丧之礼要求全国人民为皇后守孝三个月,于是春闱的时间也推迟了三个月。
说是要商讨,其实也没什么可说的,就是报告一下工作安排,三年一届,都有旧例可循,除了时间推迟一些以外,其它的就按照往届科举办就成了。唯一需要商讨的事情,唯有主考官人选问题。
大周科举的会试会分别在北京和南京两地进行,北京录取两百名左右的贡生,金陵则录取一百名左右,两地的主考官也分别有两名,副手同考官分别有十二位,所以最终的考官名单,南北各有十四人。
科举主考官可是件大家抢着干的差事,每届通过科举考试出来的进士们可是要尊称主考官一声座师的,就像是宋大人从前那届会试的主考官之一便是梁氏的爹,他也尊称岳父一声老师的。
几位阁老正在为这个主考官人选扯皮呢,外边太监一声高昂的唱喝:“圣上驾到!”
一屋子臣子呼啦一下齐齐起身迎接。
皇帝来了也不废话,在路上就已经有小黄门过来禀报过内阁正在商议会考主官人选,于是他直接把礼部尚书阎大人拟定的备选名单拿过来瞧了瞧。
“朕听说几位爱卿似乎对名单人选有异议?”
首辅严九元便起身恭敬地对皇帝道:“问题倒是不大,只是觉得需要删去几个名字罢了。”
“是么?哪几个名字需要删了?”皇帝问。
严首辅看了一眼坐在角落里一直一言不发的宋建鸣道:“老臣觉得,宋大人不合适,需要删去。”
“这是为何?宋爱卿难道不配做主考?”皇帝自己就属意由宋大人出民生时政题,宋建鸣在岭南十几载,所作出来的成绩总是实实在在无可辩驳的,民生时政题由他出,再合适不过了,即使做不了主考官,做个副主考也是极好的。
严首辅笑笑拱手道:“非是宋大人不配,而是这届会考,宋大人的嫡长子和嫡次子都参加了。”
宋建鸣起身对皇帝实话实说:“微臣家中长子四年前中了举,次子乃是去年中举,二小子都还不成器,乡试成绩并不太好,今年不过想姑且先试上一试。“
“是么!”皇帝望着宋建鸣,似笑非笑:“宋爱卿不必谦虚,我朝能以弱冠之年便中举的本来就没有几人,宋爱卿这番谦辞莫不是想要在诸位爱卿跟前炫耀不成?”
皇帝说着,内阁中几位老大人都不约而同地笑起来,只不过这笑声中多少带着些嫉妒,宋建鸣自己曾是年少的探花郎也就算了,儿子们一个个的也都这么出息,怎能不让人眼红?
宋大人朝各位同僚拱拱手,像是在讨饶。
皇帝可惜地叹了一口气,罢了,既然人家家里两个儿子都要参加考试,他这个当爹的做主考官的确是不太合适。
皇帝在内阁又呆了小半个时辰,将最后的主考官人选名单确定下来,究竟两位主考官和十二位同考官都是谁,要待到会试当天才会由皇帝亲自敲定,考题也是由皇帝选出的主考官当天拟定,这样就可以杜绝考题提前外泄。
不过作为阁老的宋大人也并非一点福利也没有,这不是主考官的待选名单都知道了么?
还没下衙呢,宋大人就忙着搜集名单上的几位大学士和老大人从前写过的文章,打听他们平素的喜好,一回家就把宋辰海和宋辰旭叫到书房来。
“这些文章,你们多看几遍,熟悉熟悉。”
两个儿子一听就知道这些文章跟今年的主考官人选有关,但这话宋大人不能明说。
又跟他们道明几位大人分别有什么偏好,比如某位姓袁的大人,偏好辞藻华丽的,某位姓秦的大人就不喜欢废话太多的,总之这些信息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到了考场方能随机应变,作出既言之有物,又合乎考官口味的文章来。
要说自己这俩儿子肚子里有多少东西,宋大人是十分自信的,他在广州府的时候,就一直把两个大儿子带在身边打杂。就说通晓时政、熟知律法这两条,宋大人就坚信自家儿子可以秒杀大部分的同届考生。
之前的乡试之所以两个儿子的名次都不理想,就是因为宋大人根本没管他们,随他们自己考,在应试方面的功夫下得太少了。
这回是会试,名次不理想可是要影响未来前程的!宋大人可不能再不管了。
没过几日,宋家嫡支那边有人上门拜访宋大人。
宋大人知道,这是为了今年的春闱来的,立刻把人叫到了书房,把昨天跟两个儿子说过的话,又跟今天过来的这几位毫无保留地说了一遍,其中有位应届考生年纪跟宋大人差不多,算起来还比宋大人长了一辈,坐在书房里听宋阁老在这儿侃侃而谈,颇有些不自在。
宋建鸣就当没注意到,本来嘛,五十少进士,进士本来就不是一般人能考中的。
光在精神上做应试准备还不够,还要在肉体上做好准备。
宋大人在自家茅房周围模仿贡院,搭建了一圈几乎一模一样的考号,让两个儿子和宋家嫡支那边几位本届考生过来提前感受感受,做做模拟。
虽说他作为阁老,觉得礼部那边不至于真让自家儿子在考试的时候抽到茅房边上的“臭号”,但保不准有人从中作梗。
毕竟自己这大半年来得罪了太多人,触碰了太多人的利益,某些人拿他没办法,报复到他儿子身上却是可能的。
这不,离着今年春闱还有两个月,京城越发热闹起来,不管是“那边宋府”,还是宋阁老的宋府,都来了几位进京赶考的亲戚,有宋家本家的,有梁家过来的,还有跟宋家本家沾亲带故的,今年曹姨娘家里居然也出了位举人老爷进京赶考来了,真是可喜可贺!
宋阁老原本就不算大的府上变得更加拥挤不堪,客院都住满了,甚至有位从江陵过来的宋家子弟因为晚来了几天,家里实在住不下了,让他去“那边宋家”问问。
这位满心想着要在宋阁老面前刷刷脸的宋家子弟只能失望地跑去“那边宋家”暂住。
辞官回家丁忧的宋大老爷在书房听着管家给各位进京赶考的诸位宋家子弟以及亲眷旧故的安排,皱眉道:“倒是比往年少了一半,江陵那边怎么回事?可是族里有人贪了族学的银子?”
管家嗫嚅着不敢说是因为大家今年都往小宋阁老那边跑,实在挤不进那边宋家门的,才跑到这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