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清平乐

作者:若花辞树 | 分类:言情 | 字数:34.6万

90.第九十章

书名:清平乐 作者:若花辞树 字数:4305 更新时间:2025-01-23 01:35:02

夏侯沛一走出长秋宫, 温柔的神色便一扫而空。

她已经知晓魏贵人那处有皇后早年安插的一名宫人,若搜宫,便会从魏贵人处搜出用省的“磐石”粉末来。

阿祁已与她禀了此事如何谋划, 如何施行。高宣成与晋王一系是无往来的, 汉王虽是叔父, 却多明哲保身, 再加一个熟知禁中事的赵九康着意引导, 又有那“证据”在,将此事引到魏贵人身上,并不算难。她眼下所想, 便是如何更为周全,使皇后万无一失。

行至含章殿, 便见高宣成与汉王等在那里。

君臣见过礼, 夏侯沛便问:“高卿与王叔可有眉目?”

高宣成朝汉王施礼, 愿以他为尊,汉王推辞道:“我非明理之人, 说起话来,不免疏漏,高相便不要相让了。”

高宣成这才不再谦辞,朝皇帝禀道:“汉王殿下与臣带太医细细排查了先帝今日所食之物,唯有太后送来的参汤中发现‘磐石’之毒的残余。”

夏侯沛撑住前额, 语气甚是疲惫低沉:“皇后也中毒了。我已问过皇后身边侍奉的姑姑, 那参汤是长秋宫的厨下炖的, 皇后亲自送去, 先帝用前令皇后尝了尝……”

听到夏侯沛仍旧口口声声称皇后, 高宣成先是一愣,又觉得圣人大约是忘了改口, 便不做纠结,忧心状开口道:“殿下身子如何?‘磐石’之毒,极为霸道,从无药可解,用毒之人真是……”

夏侯沛道:“幸而只稍稍尝了尝,不然,朕一日之中……”她说着,便想到了伤心事一般的掩面垂泪。

一直在旁站着的汉王这时才有了些存在感,和煦地劝解道:“圣人节哀,皇兄泉下有知,也不愿见圣人过哀的。”

夏侯沛摇了摇头,只不说话,她以目示意高宣成说下去。

高宣成只得继续道:“由此可见,毒就下在那参汤之中了,臣便查了何人碰过这参汤……”他略有迟疑,片刻方道,“碰过那参汤的,皆是中宫之人。”

这一结果与皇后十分不利,可仔细一想,又是情理之中的。皇后治宫之严谨,高宣成身在前朝亦有所闻,若说是有人竟神通广大至此,能潜入长秋宫的膳房中,往皇后送去与皇帝的参汤中下毒,光是听着,便甚是匪夷所思。

疑问已摆到明面上,汉王一语不发,只是一时看看皇帝,一时看看高宣成,带出几分不安来。谁都知道,新帝与太后之情,非寻常天家母子可比,圣人是太后亲自带大的,十八载悉心抚育,殷切教导,体贴关怀,无一处不留心,圣人与太后更是片刻不愿分离,从他建府便往长秋宫跑,真是少见的母子情深。

现下高宣成之言,多少透出一些归咎太后之意,圣人恐是不悦。

汉王这般想着,便不禁更是警惕大作。果然,只见夏侯沛一下子沉下了脸,她也没立即问罪,而是语带薄怒地问道:“卿这是何意?可是欲归咎中宫?”

高宣成赶忙道:“臣不敢。”

夏侯沛疲惫之色愈重。

天已不早了,这一整日,心情起伏,来回奔波,纵是夏侯沛素来体健,也已满腔倦意。她看到高宣成那一头银霜一般苍老的白发,心到底是软了软。语气稍缓,却极无奈,透着深深的疲惫:“若是皇后,她眼下便无需卧榻休养了。”

高宣成闻此,忙跪下请罪。

其实,要他来说,以圣人与殿下之深情,殿下为圣人前程,不惜赔上自己性命,也不奇怪。太后与先帝一同中毒,并不能作为太后未涉此事的证据。只是这话,也只能在心中想想,一来皇后为国母,无十足证据,不敢轻易怀疑,二来……太子已经即位了!

高宣成跪在地上,禀道:“臣非此意,只是查出来,就是这样,要继续查下去,唯有提审长秋宫中的宫人。”

登基不过一日,便归罪丞相,非仁君之状,也会使朝臣自危不安。夏侯沛凝眸一忖,心念微转,她亲自起身扶起高宣成:“朕非罪卿,实在是……心中烦乱。”

皇帝给了台阶,高宣成自是连道:“不敢。”

汉王见机,也道:“这一日下来,天翻地覆,不光十二郎,臣亦是一团乱麻,又悲又慌。”

与他们说的也差不多了,接下去便是要提审长秋宫宫人之事。此事,夏侯沛是不会允的,不到万不得已,便容人动皇后身边的人,置皇后尊严于何地?

夏侯沛自不会让皇后多年营造的威严在她登基第一日便被推翻。她软下了语气,却含着一步不让的强硬:“卿与王叔忙到此时,便不要来回奔波了,今日便在宫中留一宿。至于那参汤中的毒,磐石非宫中之物,乍然出现,必有迹可循,卿不妨留心此处。”

话到此处,她又态度一转,悲戚道:“吾父去的不明不白,吾为人子,痛彻心扉。查清真相,使先帝魂安九泉,便全赖二位了。”

如此软硬兼施,高宣成还能说什么呢?只得应下,与汉王一同告退。

他二人一走,夏侯沛便坐在窗下久久不动。

夜将深,窗外一片寂静,仔细凝神去听,方闻细细晚风掠过窗外。

邓众瞧了眼墙角的滴漏,明日一早得早朝,还得往先帝灵前上香,恸哭,十二郎虽已即位,登基大典却还未举行,近日礼部必会时常来请示此事,还有先帝陵寝,天下大事,等等等等,怕是要忙得脚不沾地。

他小声上前,轻声道:“十二郎,天已不早,可要安置了?”

夏侯沛转过头来,问:“长秋宫可来过人了?”

邓众回道:“片刻前,祁姑姑遣人来禀,殿下已醒,令十二郎不必特意过去,早些安置。”

夏侯沛点了点头,料想皇后睡了这么久,定然不会立即再入眠,便道:“派人修缮长乐宫,再将含元殿收拾出来。”

邓众一时不解她突然要收拾这两处宫殿做什么,只出声答应了。

“备辇。”

邓众:“……”都白说了。

连问都不必问,十二郎必是要往长秋宫去。

皇后性自律,极为克制,甚少有白日久眠之事,夏侯沛总觉得很不安,不去亲眼看过,她便不能安卧。

到长秋宫,只见满宫灯火通明。那暖融融的灯火让夏侯沛不禁温煦了唇角的笑。

这一日诸事接踵,她连喘口气的空隙都没有,先帝驾崩,登基为帝,一件件,如梦一般,她还没来得及好好体悟,到这时,她才猛然间生出一种觉悟。

她是皇帝了。

再没有任何人、任何事能横亘在她们之间。

她缓缓吐出一口气,心扉间满是迟来的愉悦。

大步走入殿中,只见皇后并未下榻。

见她过来,也不惊讶,仿佛都是她预料之中。

夏侯沛走上前,眼角眉梢都是笑意,看到皇后,这笑意中平添了几分暖:“阿娘。”

皇后靠在迎枕上,她已梳洗过,发髻庄严,妆容婉约,那淡淡的目光轻看过来,让夏侯沛心中一热。

“过来坐。”皇后道。

夏侯沛走了过去,在床前的坐榻上坐下,她仔细看了皇后的脸色。铜灯的光芒微弱而昏黄,竟看不清皇后气色如何,只是能瞧出她精神不错。

因先帝大丧,满宫服素,夏侯沛已换下白日里穿的那身朱袍,换了件素净的锦袍,腰间配饰亦多去了,只留下一方玉佩。她这样素素净净的样子,竟是说不出的清雅闲逸,如一名身在青山绿水间的世家子,而非居九阙的帝王。

夏侯沛弯下身,与皇后离得极近,她看着她的眼睛,关切问道:“阿娘,你可好些了?”

皇后一笑:“只是有些累着,睡过一觉,便好了。”

有一种明显松了口气的感觉,就如哪一根心弦被倏然松开,夏侯沛轻松笑道:“那就好。”

对在意的人,总会有诸多不放心,唯恐有一丝疏漏。就如下毒那事,后面都已安排好了,该遮掩的也遮掩了,该毁的痕迹亦已清理干净,就算高宣成着力去细查,也绝查不到皇后身上,可夏侯沛就是会担心,只恐有万一,方才在含章殿与高宣成周旋,她打了十二分的精神。

皇后见她这谨慎关切,不禁笑了笑,她看着夏侯,突然问道:“重华,你心中可难过?”

夏侯沛一时没反应过来,现在累是累了点,可能够和皇后不受打扰地在一处,她只有高兴的,哪儿来的难过?

皇帝再不好也是夏侯沛的生父,这是无可变更之事。皇后目光软了下来,里面有清晰可见的歉疚:“圣人是你的父亲……”

夏侯沛马上明白过来她在说什么,这是个表露心迹的好时机啊,运气好兴许还能趁机求抱抱。

夏侯沛反问道:“阿娘可难过?我同你一样,你高兴,我就高兴,你难过,我便因你的难过而难过。”

她说的十分透彻,就盼着阿娘感动了。

然而,皇后略一静默,便只点点头:“我知道了。”

夏侯沛:“……”阿娘这样冷淡,她还能求抱抱吗?

当然是……不能了,皇后接下去便赶人了。

眼下也的确不是久话的时候,夏侯沛见也没留下来的可能了,更别说抱抱,只得依依不舍,再三与皇后说了她明日会来,请皇后等她一同用晚膳,方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大位已定,夏侯沛这边已无风波,就是有惊,也多半无险,晋王那里就不一样了。

先帝被毒死了,总得有个人来填了这大罪。

他就是不知道夏侯沛是怎么打算的,也能猜到他多半是逃不了干系。

这回真不是他。晋王简直呕的要死,他一点也不在乎先帝去死,可是,先帝死得离奇,夏侯沛已登基,总要有一人来认了这罪状,这人,自然不会是夏侯沛,那便只能是他或周王了。

利益相关,只他们三方。

晋王在心中盘算,是周王的可能性有多大,最终,发现,是零。

周王是高宣成曾外孙,新君令高宣成与汉王共同彻查此案,便可知,她是有心要放过周王,并卖高宣成一个人情,好让这德高望重的老臣继续为她卖命。

既然不是周王,那便只有他了。

晋王唇边显出一抹冷笑。看来,此番是在劫难逃了。

既然横竖是死,他何不先下手为强,去搏一搏,好歹还有一线生机!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曾权柄惊人的晋王已无能为,曾深受帝宠的周王,亦只能夹起尾巴过日子。

如今这朝堂,还是十分平稳的,江南有些小摩擦,越国还在殊死顽抗,然大夏朝廷最大的一个好处便是,大臣们虽各自有些权力,却绝不敢与皇帝叫板。

先帝梓宫葬入皇陵,夏侯沛便举行了登基大典,下诏大赦天下。

新帝登基,四方来贺。

高宣成还在宫里查案呢,不从长秋宫入手,偌大一个皇宫,极难摸到线索,正查到一点眉目,皇帝又令他与魏会一同招待夷狄来使。

真是能者多劳。

夷狄来使还在路上,京中已准备起来,高宣成见准备得差不多了,正要与汉王会和继续去查案,突然发现,太子妃还在东宫,太后还居长秋宫。

虽然宫中已然改口,尊皇后为皇太后的诏书竟拖到此时还未颁下。

高宣成发现,忙上表,请立皇后,皇太后。

夏侯沛不高兴,她还想让皇后多做几天皇后,便道:“此事朕已知,即可便令有司去办,卿不必挂怀,查清谋害先帝的歹人,方是重中之重。”

Wωω• Tтkǎ n• co

高宣成闻此,便以为圣人是听进去了,便也放心去查案。

结果,有司等了一日又一日,册封皇后,皇太后的典礼都准备好了,诏书就是迟迟不下。

大臣又谏了几次,皇帝只是答应,而后便拖着。

就是个一窍不通的顽石,也看出皇帝是不想册封太后了。发觉此事,众臣不由纷纷猜测,可是太后做了什么,与圣人生隙,方致圣人迟迟不肯下诏。

可,史上皇帝与皇太后有矛盾的不少,却从未见过有矛盾到不肯册封,再如何,国朝以孝治天下,表面功夫总得做好吧?圣人也不是不知轻重的人,不当连这个都不清楚。

大臣们怎么都想不明白。只得设法去看看太后的境况,朝臣的话,圣人已在阳奉阴违,太后亲自劝说,兴许有效。

结果,大臣们绝望地发现,太后气定神闲,无一丝不安。仿佛她根本就不知皇帝此举有多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