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成浣碧,我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作者:榆钱儿 | 分类: | 字数:41.7万

第64章 草房破屋赛狗窝

书名:穿越成浣碧,我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作者:榆钱儿 字数:2143 更新时间:2025-01-19 17:25:12

所以,他没有时间再去写奏折,只能仓促之间口述。

雍正听完并没有觉得他是异想天开,反而觉得有些道理。

灾民既然已经救了,他们就不能半途而废。

否则,若真是到了寒冬,很多人冻死,那朝廷岂不是闹了个笑话。

不得不说,京城的冬天很冷,每年都会有一些人熬不过去,确实该早做准备。

对于弘历说的,鼓动商会出钱,他觉得有一定的可行性。

不过,这事儿具体能不能成,一时之间还真不好确定。

如果真的不行,可能还得从犄角旮旯里挤兑一些银钱出来。

恒亲王主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倒觉得此事有很大概率能成。

以他昨天跟那四人交谈的结果来分析,不难看出,他们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整体,但其实只要掌握对了方法,可以很快让他们分崩离析。

一旦有了利益冲突,四大商会勉强达成的平衡会瞬间被打破,他们也不过是一盘散沙。

对此,雍正很是赞同。

毕竟,他很清楚,从古至今,没有哪一个整体是坚不可摧的。

如果有,那一定是外界给予的诱惑力不够大。

因此,这件事的后续便也交由恒亲王来负责,毕竟他已经跟商会的人接触过了,掌握了初步经验。

弘历就主要负责和工部的人沟通,进一步确定所需屋物资,规划一下施工过程。

因着时间紧迫,他出了正大光明殿之后,就准备立刻去工部一趟。

皇上并没有撤了弘历暂领工部的职位,目前,他还算是直接领导。

只不过,之前一直在忙着灾民的事情,有一段时间没来了。

范时纪南下,目前这里由工部尚书海寿负责一应事务。

他到了之后,直接找了海大人商量建房子的事情。

让他先把需要的青砖,沙子,瓦片等一应东西准备起来。

范时纪走的时候,只带了一部分自己的人,然后带了一部分工部的人。

现在还有一些以前是四阿哥府里的旧人在,公输父子一行人也没被选去南下。

主要是范时纪当时有考虑过,万一后续宝亲王有用人需求,留下一些人在京城,也方便他调用。

正好这次,这些旧人就派上了用场。

一番交流下来,弘历摸清了范时纪他们虽然没有建过完整的一个房子,但是改良的过程中立起来了很多面墙,它们都没什么问题。

经过多次试验到如今,直接盖房子是没问题的。

现在,就差一个图纸。

根据图纸,他们很快就能大致计算出来所需原料以及整个工期。

范时纪在的时候,都是他和弘历一起去庄子上调配使用生产出来的水泥,那边也一直留了人手在不断的生产。

此次离开的时候,他带走了一些成品水泥。

现在,那个庄子都是弘历在打理。

其实在修康庄大道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算出来了水泥的定价,然后一条路修完,光是水泥的钱,就赚到了一些。

当时,范时纪写奏折的时候,把这些都写的清清楚楚,包括庄子是四阿哥的,里面的人员构成都是之前一起在四阿哥府上的工匠。

皇上看完之后并未多说什么,只是让他把赚来的钱扩大再生产,甚至依旧吩咐弘历参与其中。

所以,这相当于他们最初的生产基地已经顺利过了明面。

晚上回府的时候,弘历正好遇到了富察容音。

应该说,她是在专门等他。

弘历一看到她,就知道她应该是有事情要与自己说,于是两人一路来到了书房。

进门之后,容音直接把玉隐交给她的图纸和说明书拿了出来。

弘历看完之后,觉得玉隐画的这种房子要比普通的民房便利很多。

而且,相对来说用的材料少,工期也能缩短,这让他觉得很惊喜。

不仅如此,这份图纸画的很清楚,操作起来应该没有什么难度。

他把说明书重新誊抄了一遍,准备明日拿着它和图纸一同去与工部诸人商议。

按照之前实验时的用量,已经可以进行初步估算。

算出来之后,也好进行下一步的准备。

人手有了,接下来就是选址。

首先排除的就是内城,这里可是寸土寸金的地方。

再说发展到现在,也没有那么大的空余面积可以用来盖房子。

外城之中,倒是有一处偏远的地方。

那里是整个京城之中有名的贫民窟,这便是北城。

京城百姓之间流传着一句俗语,北城根儿穷人多,草房破屋赛狗窝,说的就是这里。

前朝的时候,这里地处德胜门和安定门以北,主要用来驻扎守城大军。

后来,官家还将火药局也迁到了这里。

大清建立初期,北京城内的八旗子弟人数较少,汉人居民较多。

为了紫禁城的安全考量,朝廷就将汉人居民全部从城内迁移出来。

其中有一部分人,就迁到了这里。

他们为了生存,直接对前朝守城军队的营房等建筑简单进行改造,然后就住了进去。

随着人口越来越多,一些盖不起房子的穷苦百姓,只能在营房附近,用碎砖、土坯垒起一片棚房。

因此,慢慢就形成了一个个破败、简陋的住宅区。

在这里,没有什么光鲜亮丽的店铺,就连像样点的房子,都很少见。

有的,只是一条条长短不一、宽窄不齐的杂乱胡同。

毫无疑问,生活在这里的汉人百姓,大多数家庭贫困,生活艰难。

他们居住的房子一推就倒,他们的屋顶上堆着的都是一堆乱草,风一吹,就到处乱飞。

说的难听一点,这样的房屋,甚至比不上富贵人家里的狗窝。

却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最后一片土地。

甚至,它连一个像样的名字都没有,城里的百姓统称它和他们为北城根的。

弘历曾经来过这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里的百姓,也是大清的百姓,但是却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

他们瘦骨嶙峋,甚至衣不蔽体。

麻木,绝望,几乎要将所有的人吞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