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带着神龙回娘家

作者: | 分类:穿越 | 字数:124.3万

第一百七十五章 白尚书的传说(二)

书名:带着神龙回娘家 作者: 字数:3123 更新时间:2025-01-21 01:37:13

冯村有个天齐庙,庙内神像挺多,香火很盛。天齐庙里的卫生,由学堂来管。学生们轮流值日到那里去扫庙堂。

轮到白尚书值日时,他嫌旮旮旯旯的难打扫,就对众泥神说:“遵老师命令,今天我来给你们扫屋子。你们都到外边去。”

众泥神不敢怠慢,跟头轱辘地都挪到外边去了。

白尚书扫完了,就对众泥神说:“现在没事了,各就各位吧!”众泥神又都跟头轱辘地来到屋里,蹲在自己的位置上。

白尚书怕泥神们再去告状,就对它们说:“此事不许泄露。否则,我砸碎你们的脑袋。” 众泥神忙点头哈腰,表示听懂了他的话。

子荣母贵

白尚书坐了当朝一品尚书,皇帝下令夸官三日。

夸官队伍前头是仪仗队,后头是侍卫军,白尚书披红挂彩地骑着高头大马走在中间,白老三夫人坐着八人抬的花轿紧跟儿子身后。队伍浩浩荡荡,看热闹的人山人海,可气派了。

这夸官坐轿也有说道:男的,把轿帘落下一半,露出上半截身来;女的,把轿帘落下一少半,只露出头脸儿来。

白尚书把母亲扶上轿,按规矩把轿帘落下一少半。白老三夫人是有名的大脚,她那一双脚,轿内盛不开,伸出轿帘外头一大截子。

那时的妇女兴裹小脚,脚越小越被认为美,故有“三寸金莲”之称。

白尚书见母亲的大脚露在轿帘外头,怕被人们看到笑话,就给她往里推了推,用轿帘给盖住了。

白老三夫人心想:“好小子,你爹还没嫌我丑哩,你倒嫌起来了。要没有你这丑娘,还没有你今天的荣华富贵哩!”一生气,就把轿帘给拽下来了,还故意把脚伸出轿门外。

白尚书见母亲生了气,也没再说什么,红着脸骑他的马去了。

夸官三日,白老三夫人一直都是敞着轿帘坐的轿。到现在棘津州一带还流传着这么一句歇后语:白老太太坐轿——没门帘。

白老三夫人在没嫁之前是个尼姑。嫁给白老三以后,家里人见她福气大,都很敬重她。

那时,人们管尼姑叫“姑子”,一家人也就忌讳说“姑子”二字。因谷子与“姑子”同音,在日常生活中又难以回避,他们就用“二八米”来代替谷子的名称。

白尚书当大官以后,子荣母贵,棘津州、南宫的乡民们一来怕招惹是非,二来出于敬意,也忌讳起来,一律称谷子“二八米”。

尤其是在集市上,买谷子叫“买二八米”,卖谷子叫“卖二八米”。白老三夫人也改叫成了“白老太太”。

运书扔土地爷

万历皇帝派白尚书到云南去运书。被他发配到云南的土地爷听说他到了,就去求他。说:“白老爷,你来了,让我还是回冯村吧!”

白尚书这才想起前小时候戏耍土地爷的事来。心里笑道:“想不到他还真守信用。”就对土地爷说:“行,你可以回去了。”见土地爷面有难色,又问道:“你打算怎样回去?”

土地爷说:“神道艰难,各地的土地神都不愿让别处的土地神路过。来时就费了好多周折,回去又得经历一番磨难。”

白尚书听了,心想:这都是我的过错,也难为了他。就说:“这样吧,我走时带你回去,离开了地面,他们就不能难为你了。”

回来时,白尚书让土地爷坐在他的袄袖里,同船而行。

一路上,白尚书把运来的书看一本往河里扔一本。到了北京,把运来的书都扔完了。

就在他往河里扔书的时候,一不小心,把袄袖里的土地爷也给扔到河里去了。从此,冯村便没了土地爷。

运书回来当然要交书。可他一本也没剩。万历皇帝问他说:“我让你运的书呢?”

白尚书说:“都在我肚子里,你想要哪一本,我马上给你抄出来。”

皇帝指书名,他就抄。抄出来的书,果真跟原书一字不差。

埝内免税

万历年间,封建集团统治严重,苛捐杂税、鱼肉人民,就连人们的住宅、房屋都要交捐纳税。棘津州、南宫一带的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这事传到白尚书的耳朵里。他想:树高万丈,落叶归根。哪个当官的也有个归故里的时候。我要趁在位之时,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也为自己的子孙后代多谋一些福利。

这年,因连降暴雨,引起黄河水位上涨。白尚书请旨回乡视察,命令棘津州、南宫一带的村民离村三里修围村埝,以防洪水淹村。

有那老成的村民,就遵命在离村三里的地方修了。

有的村民就想:修埝不就是为了防洪水吗?围村边儿修,又省力又好看护。修那么一大圈儿,劳民伤财不说,还不知用上用不上哩。就紧挨村边儿修了一小圈儿。

过了不长时间,果然黄河决堤,大水汹涌着向中下游串滚来。由于棘津州、南宫一带修了围村埝,有了防备,村庄一律未遭水淹。老百姓们念起了白尚书的好处。

洪水退后,白尚书返回朝中。面见天子,郁郁不乐。万历皇帝问道:“白爱卿每次视察回来,都给朕讲一些动听的故事。今番回来怎么这个模样?”

白尚书见问,更加忧愁地说:“黄河泛滥成灾,大水都把我家乡的围村埝淹了,故而烦闷。”

皇帝说:“今番淹了你的围村埝,往后再不纳你埝内的税赋,你该高兴了吧!”

白尚书闻听,忙撩衣跪倒,高声说道:“谢主隆恩!”随即下了一道命令:凡埝内的土地、宅基、房屋及一应作物牲畜,一律免征国税。

棘津州、南宫一带的人们无不欢呼跳跃,称赞白尚书为家乡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

那些在村边儿围埝的村民们,深悔当初没听白尚书的话,再去围时,早有官府丈量了尺寸,写了地契。

房中无“粮”

有一年,棘津州一带遇上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可是,官府的苛捐杂税照样摊派在村民身上。村民们申诉无门,想起前几年白尚书让修围村埝免税的事,认为他是个肯为乡亲们办实事的官,就到京城去找他。

白尚书虽然官居一品,可是,广征粮税是皇帝的旨意,他也不敢抗旨不遵。他想了想,就对村民们说:“你们回去后,各家各户都用纸在屋里扎上顶棚。到时候我自有办法。”

村民们都不知白尚书葫芦里装的什么药?可是他说自有办法,那就依着办吧!于是,各家各户都找来了秫秸、麻经儿,买来了白纸,把正房屋全扎上了顶棚。

白尚书听说乡亲们已把顶棚扎好,就上表皇帝,让皇帝南巡,体察民情。万历皇帝准奏。由白尚书伴驾,一路巡察而来。

这天,来到棘津州一带,白尚书就领着万历皇帝到百姓家去看。看完以后,白尚书问道:“万岁,您看这一带的房屋有何特征?”

“房中无梁。”万历皇帝未加思索地答道。

白尚书一听,马上给众乡亲们使了一个眼色,撩袍便跪。村民们一见,也都齐刷刷地跪了下去。

万历不解其意,忙问道:“爱卿何故下跪?”

白尚书说:“万岁金口玉言,说此处房中无‘粮’,怎纳得起粮税?请万岁下旨免征。”

万岁这才知道上了当。原来,这房中并不是无梁,而是扎顶棚把梁遮住了。可是话已出口,被白尚书钻了空子。万历无奈,只好下旨免征这一带的粮税。

这一年,棘津州的村民们平平安安地度过了灾荒。人们念白尚书的好处,从那以后,家家户户都爱在房中扎上顶棚,一直流传至今。

鸡飞蛋打

又一次,白尚书陪万历皇帝南巡,正好路过南宫县。和万历同行的还有一个风水先生。当他们一行人走到白尚书家的坟地时,那个风水先生说:“白老爷家的坟地,真乃风水宝地,必是高人所选。”

关于这块风水地的事,白尚书早就听他母亲讲过,也曾当故事说给了万历皇帝。

今见有人当着万历皇帝的面夸他家坟地,自是高兴。便得意地说:“当初我爷爷是个远近闻名的风水先生,这块坟地是他老人家选的。”

风水先生说:“老太爷真乃神仙。白老爷,有你家这块坟地保驾,再有你这福星高照,你家必世代高官厚禄,富贵一方啊。”

万历皇帝见他们说的热闹,也忙凑趣。问风水先生说:“爱卿,这块地的风水到底宝在什么地方?”

风水先生说:“启奏皇上,从白太爷的坟头往北九十九步,地底下有一个石盒,盒中有一只母鸡。这只母鸡每下一个蛋,白老爷家便会出一个朝廷命官。”

白尚书听了这话,认为风水先生在皇帝面前故意卖弄,便撇了撇嘴说:“先生口出狂言,哪里会有这种奇事!”

风水先生说:“这正是此地的风水所在。信不信由你。”

白尚书说:“我却不信。咱们打赌:让人刨开一看便知。”

风水先生忙阻拦道:“白老爷,使不得!如果刨开了,便破了此地的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