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大时代
作者:新月天 | 分类:游戏 | 字数:1.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章 山村的孩子
有人说过电子竞技不过是一场游戏,人们把胜负看的太重了。
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游戏有结束的时候,而人生的竞技场,永远不会关闭,总会有人投入其中,也总会有人悄悄的离开。
电子竞技选手,是用竞技来竞技人生的人……
1985年的夏天,中国北方一个小山村。
用山石堆砌而成的院墙内,两间破败不堪的小房子,院子中间,一个七八岁左右的小男孩,坐在一个木头板凳上,面前是一台很古老的纺线机,男孩灵巧的用手捋过几缕棉丝,然后用手指轻轻一捻,棉丝顺从的变成一根线。很显然,男孩对这项工作很熟悉了。
男孩的对面,他的妈妈面容憔悴的坐在一把纯手工,用木头制作的带轱辘的椅子上。我们姑且叫它轮椅吧。
三十多岁的母亲,一头青丝却泛出点点斑白,本来很清秀的脸上,却堆积了些许不协调的皱纹。此时的她,手里拿着一本泛黄的破书,一字一句的给儿子念着。书皮上可以看到几个字——数学,小学三年级修订本。
母亲念了有三十来分钟,停下来,看了看儿子,问道:“刚才这些都明白了么?”
男孩点了点头,但眼睛依然紧紧的盯着手中的棉丝和棉线。
“好,那现在我来念练习题,你来做。”母亲再次拿起书,翻了一两页,开口读一道数学题。
题目不长,是一道应用题,男孩听完连眼睛都不抬,依然做着手里的活,但沉默片刻后,准确的说出了答案。
母亲点点头,又开始念另外一道数学题。直到她把所有的练习题都念完,男孩都答对了,才防下这本数学书,从旁边又拿起一本语文书,开始继续上另外一门课程……
……
母亲叫刘君梅,当年32岁,年轻时跟随大流参加了知识青年下乡运动,从热闹的都市来到了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那年,她18岁。
同来的一共有6个人,三男三女,后来,其他人能走关系的走关系,能活动路子的活动路子,全都先后回了城。最后只剩下刘君梅和另外一个男孩。
男女之间的感情,总是在简单的过程中迸发,尤其在那样一个环境,那样一个年代里,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于是苦中作乐的两人,终于走到了一起,没有任何凭证,只是肉体上的承诺,和简简单单的一句“我会爱你一辈子”就让刘君梅死心塌地的跟了这个男孩。
后来男孩的家里走动了关系,托人把男孩弄回了城市。临走的时候,男孩对刘君梅说了一句话:“相信我,我迟早会来接你的。”
刘君梅真的相信了,就这样,她苦苦的在这个小山村里等着,一个月两个月,日日盼时时盼,直到生下了孩子,刘君梅抱着婴儿站在村口等,等着那个,给她许下承诺的男人……
一直到有一天,刘君梅上山砍柴的时候,下起大雨,山石被雨水冲下来,砸在了她的腰上,她整整昏迷了一天一宿,最后被上山的村民发现,带了回来。人醒了,但下半身却再也不能动了。
躺在床上,刘君梅看着身旁的孩子,此时他已经沉沉的睡去,对于成人世界的喜怒哀乐,一无所知。
“他不会回来了。”刘君梅流着泪,接受了这个久久不能让她承担的残酷现实。
一个负心的男人,就这样轻易的摧毁了一个少女的青春。
人是奇怪的动物,脆弱的身体,不能遮风挡雨。坚强的内心,却能改变一切。男人没了,自己从城里来到这个偏僻的山村,艰苦度日,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如果说还有什么能支持刘君梅继续生存下去的话,那就是出于母性的那份本能——对孩子的疼爱。
是啊,孩子是无罪的,让他蒙受苦难的,只不过是大人们那自私的欲望。
不能让我的孩子重复我的命运。刘君梅默默地擦干眼泪,抱定了自己的决心。
村里知道了刘君梅的事情,决定每月给她14元的生活费,供她母子生活,那个年代里,这14块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对刘君梅母子而言,却是救命的钱。拿着这点钱,刘君梅再帮人做点手工活,赚点外会,母子俩的日子算是暂缓难关,稍微有了一些好转。
刘君梅给儿子起了个很简单的名字——刘天。姓跟了自己,她不想让孩子知道父亲的事。名字含义,是希望他能像个男子汉,撑起自己的一片天。
小刘天6岁那年,刘君梅花了村里给的一个月的补助,托人进城带了几本书,再加上当年自己下乡时从城里带来的一些教科书,于是母子俩开始了自学的日子。
一开始,为了节省时间,刘君梅自己做活,让儿子在一旁看书,等她干完活,就出几道练习题让儿子来作。家里没有足够的纸笔,刘君梅为了节约资源,就让儿子心算数学题,只有练字得时候才把纸笔拿出来。
等刘天长大了一点,他也渐渐能做一些工作了,于是刘君梅边让刘天做活,边给他朗读课文何解释数学原理。一开始刘天很不习惯,手里的活不能停,还要认真听母亲念的内容,而且还要仔细理解,最后还要心算数学题,难度确实不小。开始的时候,刘天总是出现很多问题,不是没听清题目而答错答案,就是光顾着计算,而停下了手里的活,每到这个时候,刘君梅就会愤恨的拿书本拍刘天的脑袋。
小刘天捂着脑袋大哭,刘君梅好像没看见一样,一边打一边嘴里还在骂着:“让你不专心,不争气的东西!你想把妈气死吗……”骂着骂着,刘君梅的眼眶里就涌出了泪水。她心里恨得慌,不是恨自己的儿子,恨得是自己的命,她希望儿子能离开这个地方,不要继续她的命运,努力的学习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于是不管付出任何代价,哪怕小刘天恨自己也无所谓,只要他能有出息,他能离开这里,总有一天他会明白自己的苦心。
人在无奈的接受某些事物之后,往往会产生超凡的智慧,小刘天知道,一边干活一边心算,是最难得一关,于是他快速的找到了办法:每次母亲念书的时候,他都用最快的速度完成手里的活,同时努力记住母亲所说的每一句话,再快速的理解其中的含义。最后等母亲出题的时候,他已经把工作全部做完,只要专心计算就好了。天长日久,小刘天竟然学会了一种特殊的本领,那就是一心多用,这种技巧给他未来的人生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日子就这样过去,转眼间,刘天长到了16岁,到了上高中的年纪,刘君梅知道,自己的文化水平也只能帮孩子到这个程度,如果想继续让刘天向前走,唯一的出路,就是送他上学,到县城去上学。
可现实的残酷,决定刘天上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经济上的紧迫,让那每年几百元的学费成了母子俩的最大压力。
万般无奈之下,刘君梅去求村长,让村长带着儿子上城里的高中。
“只要孩子能上学,让我干什么都行。”刘君梅目光坚定的趴在村长家的地上,那闪动的泪花,无论怎样徘徊,始终没有落下……
不知道是被刘君梅得坚决所征服,还是被一位母亲的伟大所震撼,村长最终带着刘天进了县城,找到了县城高中。
“校长阿,你看看我们村就这么个好娃,他要是不上学,就可惜了阿……”村长弓着腰苦磨着县高中的校长。
校长看了看瘦弱的刘天,皱了皱眉头,开口说道:“上过学么,孩子?”
刘天没说话,面容平和的摇了摇头。
“俺们穷山沟里,哪有学校阿。”村长在旁边解释道:“这娃学的东西,全是他娘教的,他娘可是知青阿!”
“唉,没上过学,我很难办啊……”校长听到这孩子的母亲是知青,立刻明白怎么回事了,想当年自己下乡插队时的那些回忆,又勾起来了。
“校长,你先看看我们这个娃阿,他可是没少下功夫啊,他娘可没少为他操心啦。”村长再次苦苦哀求道。
校长思量一会。“这样吧,我出几道题考考你。”说着话,从办公桌抽屉里拿出一摞纸,翻了几页,抽出一张,递给刘天。“你把这上面的题给做了。”
刘天看了看校长。
“好娃,快做啊,别愣着。”村长见有希望,马上催促道。
校长从桌子上拿过一只笔,递给刘天。“想上学么?”
“想。”半天没说话的刘天,毫不犹豫地喊了出来。
“好。”校长点点头。“把这些题作了,做完我就告诉你,能不能上学。”
刘天听到这话,马上趴在桌子上,运笔如飞的答题。
作为县城高中的校长,赵建有自己的想法,年轻的时候,插过队,干过活,他明白留在村里的知青生活是多么不容易,有了孩子,不希望像自己一样重蹈覆辙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没有上过一天学,完全靠自学的孩子,是不可能直接招进学校的。除非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于是,赵建拿出的那张纸上,写的是历年中考的难题。
办公室里,校长赵建,村长和小刘天,三个人鸦雀无声,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连绵不绝。
……
半个小时后,刘天停下了手中的笔,抬头看着赵建,拿起那张考试卷,递给了他。
赵建稍微愣了一下,他有点意外的看着刘天。
“你确定答完了?”赵建疑问的看着眼前的这个男孩。
“嗯。”刘天点了点头,很坚决。
赵建心中有些怀疑,这孩子是不是瞎写的?要知道,这些克都是历年中考的难题汇总,大部分题型都是多种数学定义的变相组合总和题,单学校中最好的学生来做,也就是半个小时左右,前提还要在允许翻书的情况下。这个孩子,怎么能在完全自学的情况下,达到脱离课本,就把那些艰涩难懂的数学定义完美流畅的应用到一起,加以自由换算。
抛开心中的质疑,赵建耐心的审核其这张“高难度”的考试卷,结果大出所料,一共20道综合题,答案全部正确。最奇怪的,是所有题目的下方,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没有运算过程,更没有计算草稿,整洁的就像是老师批改试卷的标准卷。
“你的答案,都对,但是运算过程呢?”赵建的语气又点急迫,他想立刻知道答案,如果说一道题只有正确结果,可以说是蒙的,但20道高难综合题全部如此,不得不让人惊讶了。
“什么过程?”刘天此时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睁大了那双单纯的眼睛,写满问号的看着赵建。“我妈没教过我。”
“天。”赵建忍不住感叹出声,此时他确定了自己的想法,这个山村里走出的孩子,有着天才般的能力——心算。
“校长,你看俺们这个娃子,怎么样啊?”村长站在一旁,满面焦急的问道。
赵建抬起头,看看村长——眼神里充满了期待。看看刘天——眼神里满是疑惑。
“明天就可以来上课了,**高一二班吧。”赵建语气低沉的说道,嘴角微微的翘起。
“娃,听见没有啊。”村长兴奋的冲向刘天,一把给他抱起来。“你要上学咯,咱村也有人上学咯!”
小刘天被村长抱在怀里,直到自己要上学了,也乐得合不上嘴。
赵建看着两个人,也欣慰的笑了起来,他心里很清楚,自己挖到了一个好苗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