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台红警基地车
作者:大风起兮炆肥羊 | 分类:科幻 | 字数: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二十一、发展
“新罗从此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后世的历史书说到《清津条约》时常常用到的一句话。
虽然后世新罗的历史学家们并不愿承认,但是新罗自古以来都是作为中原王朝的附庸而存在,多山的地形,贫瘠的物产,再加上各种租庸调役,这里的普通老百姓活得一向都不算轻松。清津郡的老百姓们也不例外,尤其是在一场大战之后,他们的日子就更加艰难了,所以李奥很快就开始了在新罗的劳工招募计划。
长庚军在新罗招募的人分三类:
第一类是劳工,其中又分两种:一种是在新罗本地服役,主要是修整道路、开矿等工作,月薪5钱包吃住,只要是普通的劳力都能够报名。另外一种则是去长庚城工作,月薪5钱包吃住,另外还会发放3两的安家费,只招收18—40岁以下男女,要求身体健康,身家清白,并且最少需要干满三年,他们将在到达长庚都护府后,接受三个月的基本训练,再根据需要进行分配。
第二类则是募兵,仅招收14-25岁青年男性,同样要求身体健康,身家清白,最短服役期服役10年。需要在三个月的基本训练后通过考核才有资格最终成为长庚军外籍军团士兵,月薪2两包吃住,安家费5两。并且在有重大立功表现或服役满10年后自动转为长庚都护府公民。
而第三类就比较特殊了,被称为所谓的“练习生”,仅仅招收10岁以下儿童,他们没有薪水,只发放少量零用钱,其他所有衣食住行全部由长庚都护府承担,接受全封闭半军事化教育,满14岁后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自动转为长庚城公民,根据特长和需要分配进入军事或者行政部门工作。
另外,以上所有人在有突出贡献时,同样有机会直接被承认为长庚都护府公民。
对于很多穷困潦倒的清津老百姓来说,有吃有住已经是天堂了,现在居然还有月薪和安家费拿,所以报名的人很快就排成了长龙,甚至附近清津郡外和边境上的东胜穷人也从一两百里外跑了过来。
按照李奥的想法,最先招满大概率是那种在本地服役的基础劳工,没想到却是练习生最早满员了,2000人的名额只用了不到3天的时间就全部招满,在清津百姓的请愿下,李奥大方地又增加了2000人的招募名额,并承诺会在未来再次开放招募。李奥站在码头上,看到第一批抵达长庚城的大大小小的孩子们,嘴角不禁露出了笑容,这些孩子将会在长庚城的沉浸(xinao)式教育下,为长庚军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兵源和人才,他们将是长庚军的未来。
一个月后,预定的5000本地劳工,3000外籍劳工和2000募兵全部招募完毕。
长庚军在新罗的扩张也慢慢开始了,李奥在之前发现铁矿的那个叫做懋山的地方放下了一个奴隶矿场,新罗战俘和之前抓获的花马队都被扔去采矿了,而本地劳工们则全力负责建设懋山到新津之间的道路。3000外籍劳工和2000募兵全部运送到了乌苏里城,李奥乌苏里城外新建了一片训练营地,他们将在这里经过甄别和训练,成为长庚军这座巨大机器上的一个个齿轮。
而在此时,回航的运1、2号也带回了好消息,郑合一在松江招募到了一个真正的不列颠尼亚的造船工程师和一个曾经出洋留学过的东胜人。另外还带回了寅虎的消息,他已经成功地在松江的西极人电报公司中学习(qiequ)到了有线电报技术,
相关资料也随船送回。对于李奥来说,这可是比两粒珍珠买了40万两更好的好消息。
“Hello,nice to meet you!”李奥朝面前这个红头发的不列颠尼亚的造船工程师伸出了右手。面前这个名叫韦恩·威斯利的中年男人,准确地来说应该是艾尔兰人,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工程学院,曾经作为不列颠尼亚皇家海军首席造船师傅伊萨克·瓦特的助手参与过“勇士”号装甲舰的建造工作,年初因为支持艾尔兰独立运动丢掉了在不列颠尼亚皇家海军造船厂的工作,各大民间船厂也不敢接收他,走投无路之下只好跑来东方碰碰运气,正好郑合一在招募各种工程师,于是便用50两一个月的高工资把他请到了长庚城。
和韦恩·威斯利一同抵达长庚城的那个东胜人叫容光照,毕业于阿美利亚的耶鲁大学,本来在松江的同文馆教授西文,听说郑合一在招纳通晓西方科技的人才,一心在东胜推广现代科学的容光照本意是先过来考察一下再决定去留,当看到长庚城的赫鲁晓夫楼后,容光照立即认定了长庚城才是东胜国的未来,毫不犹豫地留下了。另外,他还向李奥推荐了自己的好友,艾丁堡大学医学博士黄杰臣。这种人才对李奥来说当然是多多益善,连忙请容光照写了引荐信,让郑合一尽快安排把他请来长庚城。
在与两人详谈后,李奥决定任命韦恩·威斯利为长庚军首席造船师,带领范德萨师徒开始设计长庚军自己的蒸汽铁甲船。而容光照则任长庚都护府科技司长, 主持长庚城科学发展事宜。
而有线电报技术,李奥当然也不会浪费,立即让伊娃进行了解读,并迅速生产出了需要的设备,在长庚城、乌苏里城、清津城以及松江之前开始架设电报线路。
“大人,刚才我听说长庚城开始架设电报线路了?”容光照急匆匆地走进了李奥的办公室。
“哦,是啊,我听人说过这种设备的好处,便让派人去香江和西人购买了技术和设备来长庚城试验,你来之前就已经试验成功了,中间耽搁了一下,直到现在才开始建设。”李奥脸不红心不跳地瞎掰道。
“大人的远见卓识实在是令光照佩服得五体投地啊。”容光照心悦诚服地赞叹道。“说起来,我从亚美利加回国前,在新约克城见过一个意达里人展示一种类似电报的设备,却是可以直接讲话的。”
“这不是电话吗?”李奥脱口而出。
“大人也见过这种东西?”容光照疑惑地问道。
“哦,来长庚城前却是听人提起过。”李奥继续瞎掰道。
“电报,Telgraph。Telphone,电报。”容光照自言自语道,“大人这翻译却是颇为妥帖。”
“容司长,你说的这人可有联系方式?”李奥连忙岔开了话题。
“哦,当时我见其人的发明颇为有趣,倒是留下过一张名片,等我回去找找。”容光照回忆了一下。
“伊娃,通知子鼠,全力在亚美利加寻找这个叫做 的人,尽力把他和他的技术都带回长庚城。”李奥看着手里一张泛黄的名片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