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2003
作者:九月酱 | 分类:科幻 | 字数:193.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46章 月球基地完全展开
嫦娥五号发射、月球基地顺利进入展开程序之后,陈念暂时陷入了任务的真空期。
当然,他并非无事可做,聚变-超导工业联合体在华夏的推进还在稳步进行,南天门项目也完成了理论验证,开始进入到实际制造和技术落地环节,甚至连量子计算机,也在王建成的参与下开始实现快速突破。
这一点让陈念很意外-——理论上来讲,量子计算并不是一个外行可以查收的领域,它太过于复杂、太过于高深,甚至涉及到了这个世界的底层逻辑。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王建成确实做到了。
当然,他在其中很难说发挥了最关键的“引领作用”,而是像最开始的陈念那样,成为了一个“启发者”。
在算法领域的罕见思维帮助他能够以结果导向的路线去提出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反馈到量子计算工作组以后,便成功地给他们提供了可选的方向。
这就像一个神奇的巧合,但从某种程度上讲,又是一种必然。
GAI与量子计算第一次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并且是以“直接”、“捆绑”的方式结合的。
不过当然,到了这一步,王建成也很难再多发挥什么作用了。
所以,在帝都的公差出完之后,他终于回到了成都,再一次见到了陈念。
这时候的他,地位已经与此前有了些许区别。
他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基层研究人员,而是开始建立自己的影响力了。
——
但是,他在见到陈念时,倒是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自傲。
原因很简单,在这个国家、在这个世界上,距离尖端技术越近的人,就越知道陈念的可怕.
“学长!”
走进陈念办公室的王建成还是一如既往的热情,他身上还背着个电脑包,似乎是连家都没来得及回。
陈念顺势站起身,满脸笑容地迎了上去。
“你终于回来了!怎么样,帝都的事情顺利吗?”
王建成坦诚地摇了摇头。
“当然不可能顺利,GAI是一个广度和难度都极大的命题,我们其实根本就没指望这一次过去能搞出什么东西。”
“更准确的说,我们过去的目的只是为了对国内资源做一次摸底和整合,顺便看看能不能碰撞出一些火花。”
“很幸运,我们还真的就有了些收获——不过也只是方向性的收获。”
“最意外的成果,还是在GAI对外输出算法时,给量子计算项目带来的启发。”
“听说他们已经开始进行相应的优化了,虽然在硬件上可能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进展,但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只要硬件问题解决,量子计算机、通用型量子计算机都会一飞冲天的!”
“很好,很好,你也辛苦了喝水?还是一起出去吃个饭?”
陈念愉快地问道。
王建成所说的事情实际上他早就已经知道了,不过他能在第一时间过来找自己,更多地还是体现了他的态度。
当然,也可以说成是交情。
他可以不这么做,实际上也不应该这么做,但同时,他知道陈念是有资格也有权限知道这些事情的,所以作为朋友的身份,他第一时间分享了自己离开这段时间的新奇事,这算是很亲近的举动了。
以前有个段子怎么说的来着?
如果有朋友甘心当你的信息巡回犬,那说明伱们两人的关系,是真的到位了。
“一会儿再吃饭吧,我可累死了。”
“这一趟飞机坐的.对了,我顺便优化了白泽,你要看看吗?”
这话一说出口,陈念倒是来了兴趣。
“新版本吗?能做到什么程度?”
“说实话很一般.还是受限于算力,但当然,我进行了云计算优化,发布了公开版本。”
“它现在更像是架设在一个区块链上的公共网络游戏了。”
“我给它设计了很多场景,设计了一些具有游戏性的功能,吸引各个终端来参与它的训练。”
“但怎么说呢它表现得很好,但绝对是通不过图灵测试的好。”
“嘿,其实今天找你,我也是想看看你有没有什么新的点子。”
王建成有些不好意思,毕竟才刚刚落地、见到的第一面就聊自己的事情,听着还是不那么对劲的。
不过陈念倒是丝毫不以为意,反而是李想所说的“架设在区块链上的公共网络游戏”很好奇。
也没有过多地废话,两人直接打开电脑,进入了白泽的界面。
正如王建成所说的一样,现在的白泽已经脱离了对话机器人的范畴了。
当然,它仍然是一个对话机器人,但在区块链上,每一个参与者都能用自己的算力对这个机器人进行训练,而这些训练最终会富集在一个事实上的“中心程序”上,提升白泽整体的智能化程度。
这真的算是一个不错的思路——至少从AI训练的角度上来说,确实是这样的。
不过,现在的问题是,王建成所说的所谓“具有游戏性”的交互功能,游戏性有些低得离谱了。
他纯粹是扒下来了一些经典的棋牌游戏,或者是其他的竞技类游戏,而唯一算得上有创意的,就是引入了一个海龟汤的玩法。
简单来说,就是人出题,AI编故事,然后人再纠正。
但这玩意儿训练效率很低,也根本没人去玩,这一点,从点击率上就看得出来了。
陈念舒了口气。
“很不错的思路但你这东西根本就不好玩。”
“直接点吧,把海龟汤换成跑团模式,让你的AI变成跑团主持人,可以被质疑和纠正的跑团主持人。”
“好想法!”
王建成立刻来了精神。
是的,每一次跑团本质上都是在构建一个新的故事,但规则又相对清晰,也就是说,奖励和反馈逻辑是没有问题的。
又有趣味,又能吸引终端贡献算力,还能达成高效训练,太合适了。
“我马上加上这个模块!嘿嘿,我就知道你会有办法的。”
“这不算什么办法.就是一个想法而已。”
陈念摊了摊手。
“不管怎么样,试试看。”
“白泽肯定不是GAI,这一点我也可以毫不避讳地跟你说了。”
“它压根就没有成为GAI的潜质,路线是完全错的。”“但是.我总感觉,我在这个程序上,看到了某些不一样的可能性。”
王建成郑重点头。
“我明白!”
“这个路线我不会走错的,不过,我们可以一起看看最后会发生什么,嘿嘿”
月面基地的展开比陈念想象的还要顺利,当然,这并不算是“技术性”的胜利,而应该说是纯粹“设计上”的胜利。
基建狂魔在数十年的实操中积累下来的那些经验成为了最宝贵的财富,一个小小的铆接结构,一个小小的滑轨上的巧思,就带来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而模块化的思路更是渗透到了这个月面基地的每一个部分,借助有限的智能机器人的协助,一个庞大的月面基地就这样有条不紊地初步具备了形状。
办公室里,陈念坐在角落,大屏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展示着月面基地搭建的进展,而另一部分则是各个会场的现场视频通话画面。
此时发言的是陈果——是的,他们已经结束了技术讨论,开始进入到有关后续计划的综合调度安排了。
“.所以从目前的情况上来讲,广寒计划的进展是要比预期快上很多的。”
“按照我们刚刚获得的信息,嫦娥六号的发射时间大概会放在今年10月,距离现在还有大概六个月的时间。”
“这比我们原本计划的2017年2月左右提前了4个月时间,也就是说,资源的调度上,我们也需要做出调整。”
“不过好消息是,我们倒不用担心预算。”
“聚变工业走出去战略给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事实证明,在一定程度上分享先进技术并不会让我们失去优势,反而会更快地放大我们的优势。”
“不过这就是题外话了下面我们还是先讨论具体的事项。”
“关于嫦娥六号登月宇航员的选拔情况,进展得怎么样了?”
陈果的话说完,分会场里立刻有人回答道:
“很顺利,6名宇航员已经初步敲定,其中三名专业航天员,两名科研技术人员,一名检验人员。”
“说说检验人员的情况。”
陈果立刻追问。
实际上,“检验人员”这个名头,算是一种曲折的说法。
更直接的来讲,被选中的检验人员本身就是一种标志。
他不需要像专业航天员那样承担任何航天方面的工作,也不需要像科研技术人员那样去开展实际的研究,他要做的只是登上月球,在月面基地上生活一段时间,随后再跟随后续的返回舱一起返回。
他是在检验吗?
理论上说也是,不过他检验的是“月面基地的综合保障能力”,检验的是华夏构建的这个基地,能不能在任何情况下,保障一个经过训练的普通人生存、工作。
“检验人员背景资料已经下发下去了,我就不多做介绍了。”
“目前的情况是,他已经完成了基础训练,结果很好,而且出乎意料的是,在基础知识方面,他的准备也相对充足。”
“当然,他此前获取的信息是相对陈旧的,但大方向没错,这给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
“我们将会在两个月之后,安排他进入天宫一号进行为期两周的适应性训练,返回之后继续修整、学习,并在6个月之后完成登月。”
“很好。”
陈果满意地点点头。
“天宫一号准备情况怎么样?”
这话一问出口,各个会场的与会人都有些沉默。
“额应该说一切正常?第一批航天员已经返回了,目前是空置状态,下一步我们会扩展天宫的规模。”
实际上,天宫一号的第一次载人任务就夹在嫦娥三号和嫦娥五号之间,理论上是应该引起一些关注的,但那段时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引走了。
所以,沉默不是因为大家不了解这个“华夏第一个空间站”的情况,而是因为,它已经成为了某种程度上的跳板,让大家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
“好的,那就没问题了。”
“按照计划执行-——另外,美方阿尔忒弥斯基地与我们广寒基地的直线距离不超过60公里,NASA已经正式向我们递交了合作请求,并且上级已经通过了。”
“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
“所以现在我们面临一个新的情况-——广寒基地有可能会向国际基地的方向发展,并且有可能会引入来自他国的宇航员。”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让广寒基地与他国需求适配。”
话说到这里,陈念不由得微微皱起了眉头。
与他国需求适配?
那就意味着,广寒基地还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
好吧,改造难度并不会太大,但总觉得.
“所以我们的问题是,我们需要再地面上建设一个训练基地,并安排其他有意向的国家前来训练。”
哦,这样。
陈念一下子又放松了下来。
他发现自己在某些时候还是对国内的环境过于悲观了。
都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了,怎么可能还是我们去适应别人?那必然是别人来适应我们啊!
陈果继续说了下去。
“这个工作由西昌负责,你们有什么困难吗?”
“没有困难-——要说有也有一个。”
“我们还是希望他国宇航员先掌握基本的中文交流能力,给点预算,我们建一个配套的专用中文学校吧.”
接下来的讨论,就是一系列在预算和细节上的扯皮了,陈念听着没多大意思,但还是撑着听完了全程。
综合来说,无非就是讨论了一番广寒计划的具体实施细节,但由于这个部分过于繁杂,4个小时的会议里讨论的内容恐怕连5%都不到。
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折磨。
不过,任何一个成功的项目,都是这么折磨过来的。
好在自己下次就不用参加了。
会议结束时,陈念很“不专业”地在自己的座位上摆弄着手机,而也就在陈果收起材料过来叫他吃饭时,他的专用手机里,却突然跳出来一条信息。
而这条信息,让陈念的眉毛也跳了起来。
“小念,南天门项目有新进展,过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