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水银河
作者:贤者无聊 | 分类:科幻 | 字数:2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章 启航
李东篱船长站在运输船的舷窗前审视着他的星舰。虽然还没有完全脱离地球引力范围,但是人工重力装置已经开始启动了。这都得益于“富强”星的卫星上开采的神奇的引力可控物质——引元,现在这种物质的价值在银河系可是数一数二的了。
星舰停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建造用的支架早已拆除,银色的船体反射着日光。虽然运输船的舷窗经过了防炫目处理,但是反光看起来还是有些耀眼。
李东篱伸手挡了挡光,趁着还能看到他的星舰全貌的时候又从头到尾的扫视了几遍。他其实并不是很情愿来担任这艘星舰的船长的,不过看到这艘船之后,他体内还是再次燃起了些许冒险的热情。他刚过完55岁生日,头发几乎白了一半,深棕色的脸庞上刻满了沧桑的痕迹,这都是拜他年轻时的探险经历所赐。
二十年前他从遥远的星空中归来,并从此结束了他的探险生涯,“边缘”星就是他那时候的发现。他航行到了他的星舰所能到达的极限距离,这几乎让他跑出了猎户座旋臂,终于在一个比太阳系大一些的行星系中发现了“边缘”。虽然作为星球的发现者,他是可以以星球总督的身份在此定居的。但他知道他不适合那个职位,于是他把谁来治理这颗星球的问题交给管理层去操心,选择了回到普通人的生活之中。
不过这趟旅程也依旧为他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与财富,并且让他得到了地球星际学院星际探索系教授的头衔。他的教授工作做的很舒心,也很轻松。只是作为“星际开拓者协会”的主任,他不得不接下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重任。他现在有美丽的妻子和两个可爱的女儿,但他也不得不忍痛离开她们踏上这场未知的征途。不过只要找到一个宜居星球,或者在外“流浪”上三个地球年,不管有没有发现,他都可以回来与她们团聚,然后厮守终老了,这多少也算是一点安慰吧。
他即将登上的这艘星舰叫做“百年号”,通体银白,造型就像历史书里描绘的飞艇那个样子。实际上这艘船就是按照飞艇的样子来设计制造的。它的舰长大概有2000米,直径有500米左右,虽然没有拥有目前星舰中最大的体积,但这也算是一艘非常大的星舰了。
这还是一艘充满纪念意义的星舰。船名“百年号”是为纪念“井水引擎”发明一百周年,造成飞艇的模样则是为了纪念这种第一次将人类载上天空的飞行器。由飞艇开始,人类对天空的探索航程才得以起步;而由百年号开始人类也将开启一场新的星际探索航程。虽说这航程早已经开始近百年了,但是人类将由此能够走向更遥远的星空。
船长旁边走来一位年龄看起来与他相差20来岁的年轻人,个头在一米八左右,体形消瘦,面容英俊,细黑长发。
“她真美。”年轻人边说着边走到窗前与船长并肩站在一起看着百年号。
船长转过头对年轻人一笑,“是啊,希望我们能够不辜负她的美。”
随着运输船不断的推进,百年号的船体逐渐的变大,很快就占满了整个舷窗。在中线的位置上,一个个高大宽阔的舰载机登陆口连成一串,几乎贯穿了整个船身的中轴。虽然看不到,但是他们都知道在船身另一侧也有同样的一串登陆口,因为整艘船都是采用对称结构来建造的。比较钝的一端是百年号的头部,有着跟登陆口同样尺寸的观察舱,成180度的环绕在船头,全部由高强度、高厚度的玻璃覆盖着。船的尾部比较尖锐一点,安装着四个巨大的三角形尾翼,两两相对呈十字型排列,就像飞镖的尾部一样。尾翼的中心是一个巨大的圆形喷射口,直径有100米。向四方延伸出尾翼还有300多米长。每一条尾翼的底部都安装了三个直径达100米的喷射口,总共13个喷射口。这些就是百年号的离子常规推力引擎。
目前大部分的星际星舰都是双引擎飞船,百年号也不例外。离子推力引擎主要作为星际空间短途航行使用,井水引擎则是用来进行星际间跳跃用的了。另外船身还遍布着无数的姿态调整喷射口,用于调整飞行姿态。这艘船装备有最先进的井水引擎,可以单次进行最远10井的位移,而这个引擎所具备的能力更是能够让百年号星舰进行连续100次的位移。也就是说在不需要燃料补给的情况下,这艘星舰最远能够跑到距离地球1万光年远的地方。当然,如果你还想回来的话,这个距离得减半。
在等待着进入登陆口的时候,船长扭头看了一眼旁边面带微笑盯着星舰的年轻人,思绪将他带回到10年前。
那时候他还在地球星际学院担任教授工作,而年轻人是他最得意的门生。年轻人名叫钟南山,最初只是他的一名普通学生而已,并没有引起他太多的注意。后来在讲述“三大位移模式”的那一堂课的课后,年轻人来向他的教授提出其实应该叫做“两大位移模式”才对。
“教授,其实关于位移模式这个问题,我觉得李井水先生概括的有些复杂了,他只需将“力参与的位移”跟“非力参与的位移”分作两类就可以了,何必在乎有没有直接接触这个问题呢?”
“三大位移模式”是李井水在发明“井水引擎”之时概括出的物体位移的三大模式。第一位移模式,简单的讲就是作用物如果需要让目的物发生位置变化,需要与目的物直接接触才能够起作用的一种模式。比如我们把一个东西拿到另一个地方,我们通常要用手去拿,或者其他的工具去拿,但都是需要去直接接触这个物体才可以。不管你对目的物施加了什么力,都需要与之直接接触才能够起作用,所以也被称为“接触式位移模式”。第二位移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作用物不需要直接接触目的物,就可以让它产生位置的变化。比如地球的绕日运动,靠的是相互之间的引力,太阳并没有直接的接触地球,依靠的是自身的引力来让地球的位置产生变化。或者我们用磁力来控制金属物体的移动,也并不需要直接接触物体,就能够让它产生位置上的变化,所以这也被称作“非接触式位移模式”。这两种模式的共同点就是都需要“力”来进行,如果没有力的作用,那么就不可能实现物体位置的移动变化。
而第三位移模式就摆脱了力的束缚(或许也没有摆脱,只是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力”在起作用罢了),这就是李井水所发明的“井水引擎”才能够做到的一种位移模式,通常人们更喜欢称作“瞬移模式”,因为在这种模式下的物体的位置改变都是在一瞬间完成的,你甚至还能够看到物体在原来位置的残影,但是它却已经在一个新的位置出现了。这就像魔术师的戏法一样,不过这可是真真正正的改变了位置,而不是魔术师用的障眼法。
当年李东篱用一句玩笑话结束了他与这位学生的谈话:“传说李井水先生十分喜欢3这个数字,所以他才这样定义为‘三大位移模式吧’。”不过却从那时候开始,他就特别关注这学生了,当然也特别的关照,于是现在年轻人成了他船上的大副。
“李船长,”他身后一个声音响起,将他拉出回忆,“我们已经进入百年号的内舱了,船员们都在会议室等您的首航演讲呢。”
船长转回身对讲话的这个人点点头,他甚至都没注意运输船是怎样通过气闸舱的,然后三人一起走出了运输船的舱门,星舰上的大小长官们在门外列队欢迎,船长一行三人与他们挨个握手致意。轮机长周百川引领他们登上了船内代步车,亲自驾车载他们向会议室走去,其他的长官也各自登上代步车紧随其后。
刚刚提醒他们的那个人是个克隆人,李井水的克隆人。他身形消瘦、头颅硕大、没有头发、招风耳、嘴唇又长又薄、鼻子有点塌、两个眼睛又大又亮,一脸严肃面无表情。这些克隆人从来都是喜怒不形于色,似乎完全没有人类该有的感情。他们在船上的工作完全独立,只负责井水引擎的相关工作,除此之外不听命于任何人,也不与人交流,完全就像是井水引擎的附属品一般。据说多年前曾经有艘星舰的船员哗变,船长被直接扔进了太空,而那艘船的随船井水工程师,则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继续进行着维护井水引擎的工作。他额头上有个暗红色的“100”代表了他是第100个合格的随船井水工程师,因此他的名字就叫做井水一百。
井水引擎的操作十分简单,你设定一个方向,再输入一个距离,然后按一下启动按钮就可以瞬间到达目的地了。当然你也可以直接设置一个星际坐标,系统会自动计算方向和距离,然后进行位移。但是维修和维护却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得了的,井水引擎的核心充满了神秘感,据传那是一个黑洞,这传说可能跟李井水先生曾经是黑洞研究权威学者有关。更甚的传说便是井水引擎的维修和充能其实是靠咒语和魔法来进行的,而且这种魔法和咒语只有李井水才能做到。而官方给出的说法则是引擎核心里有一种脑波控制装置,只有李井水的脑波才能够吻合。所以军方每一台装备井水引擎的太空堡垒级别的星舰,都标配有一个井水克隆人作为随船工程师,负责井水引擎的维修和维护工作。其他的舰船则是需要先申请,通过之后才会配置,还需要花上大笔的资金。所以民间的舰船配有井水工程师的并不多,只有一些大公司在进行重要工作的时候,才会申请配备一名,以防万一。
当年,这种神奇的技术一度被人们称之为魔法。实际上现在也还有不少的人如此称呼它,因为人们总喜欢把自己理解不了的事务称之为魔法。没有人能够明白其中的原理,除了井水引擎研究所的那些克隆体工程师们。
李井水先生,井水引擎发明者,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他的脾性也像他的才华一样超越了人类的范畴。据传,2103年,他在研究黑洞的过程中发现了制造井水引擎的可能性,然后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设计并制造出了首台原型机。虽然这台机器只能把3克以内的物体移动不超过5厘米的距离,但这已经是人类开启全新生存模式的起点了。
他自然了解这个发明的重要性,同时他也明白以他一个人的能力不足以能够把这项技术完善并应用到实际。他需要资金,也需要助手。资金很容易,他直接找了国家做后盾。对于一个能够领导整个国家的人物来讲,自然有足够的眼光能够遥望到这项技术如果可以实际应用将会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怎样的变革,所以在资金的投入方面完全的不遗余力。
但是在助手这方面,李井水先生做得却相当极端。他完全打破了人类的道德底线,特立独行,坚决的培养了一批自己的克隆人来作为自己的研究助手。虽然克隆人在生理构造上与原型体几乎完全一致,但是思想和知识却无法复制。于是他又让井水引擎的研究停滞了长达十年的时间,来亲自教授这批克隆人相关的知识。但是也会有一些“次品”无法学有所成,据说这些都被他“处理”掉了。
后来这个事情就简单多了,公元2115年,他正式建立了井水引擎研究所。整个研究所的核心工作只有他和自己的克隆体们来进行,一部分作为研究助手,另一部分则成为了新克隆体的教职人员。从此这项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从最早只能移动小质量物体到能够移动大质量物体,再从移动大质量物体到动物实验再到人体实验,只经过了一年的时间就造出了能够载人进行位移的机器,也是这一年的时间内实现了从厘米到公里再到光年的跨越。五年之后造出了单次位移最远可以达到2光年的引擎,仅仅又过了五年就达到了5光年。也是在那一年,井水引擎的发明者,伟大的李井水先生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井水三号星舰进行测试的时候,因为计算错误,将自己移动到了10光年之外的一颗小行星的内核里,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于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管理层就把10光年的距离定为“1井”。而他发明的这种引擎,就叫做“井水引擎”。
李井水先生去世后,井水引擎研究所被完全收归国有。得益于李井水先生执意制造的自己的克隆体助手,井水引擎的研究制造工作没有停滞不前,仅仅又过了五年就造出了单次航程达到1井的井水引擎。然后为了避免李井水先生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研究所同时研制了装备微型井水引擎的位移探测器。
在光年般遥远的距离上,普通观测方法看到的只能是遥远的过去时的景象,你很难知道你将要去的地方有什么东西在等着你。虽说星际空间事实上非常的空旷,但也难保不会有什么意外发生。所以如果你不想步李井水先生的后尘,那在你的星舰向未知空间进行位移之前,先向目标坐标放出位移探测器将是非常明智的选择。探测器定时返回,能够带回目标坐标方圆十公里内的一系列数据,像温度、引力、各种辐射量以及有没有其他物体等,然后再决定星舰是否向坐标点进行位移。如果探测器没有返回,那当然是不要去的好。
也是在这同一年,星际开拓者协会成立,并且招募了首批星际探索者。早期的星际探险非常辛苦,基本都是单人行动,或者小团队行动。没有重力装置,星舰体积小、设备差、航程短,而且补给也是一个困难的工作,但这都没能阻挡人们探险的热情。甚至土卫六、HD40307g、格利泽581d、HD 85512b、开普勒-22b、开普勒-62e这些早期被人们寄予厚望的类地行星一次次的让探险家们失望所归,他们也依旧热情满满的对银河系的主序星们一个接一个的探索下去。
虽说支撑人们探险的源动力更多的是对财富的渴求,但也不妨由此产生了许许多多杰出而伟大的探险家。比如发现“富强”的顾明达,不止为人类增加了一个生活舒适的新家园,也为人类带来了能够产生重力的“引元”,由此人类的星际探险航程变得更加的舒适和长久。还有发现“守望”的李自发,这颗星球上有着大片大片一马平川的肥沃土地,而且大量分布在低纬度地区,光照雨水都很充足,非常适合农业种植。他还在这个行星系附近建设了井水引擎能量补给站,让人类得以飞向更远的星空。还有发现“闪亮”的宫本星程;发现“飞翔”的马尔德斯·帝拉齐;发现“宁静”的乔枫林;发现“双生”的林卓然;发现“梦想”的乌尔甫汗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哪怕是“磐石”,这个目前作为人类的监狱的星球。他的发现者福来宁·凡,也用自己的精彩探险历程,撰写了人类星际探索史中一段不可抹去的篇章。
如今人类已经在这些星球上开枝散叶,越来越多的人或者自愿、或者响应管理层的号召离开地球,散布在银河系的这个小角落里。先驱者们还找到了无数的富矿星球,各种基础矿产取之不竭、用之不尽,金银也不再贵重。各种放射性矿产也大量发现和开采,为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提供能源支持,甚至钻石都不再是稀有矿石。可奇怪的是,外星生物发现了不少,外星文明生物倒是从来没遇到过。
代步车经过一排排的舰载机,花了将近十分钟时间才到达舱后电梯。船长都有些怀疑他们是不是故意绕道,好让他深切感受一下这艘船究竟有多大。不过终于他们还是上了电梯,来到了会议室门口。这间会议室位于船体后部上侧偏左,大概能容纳150人左右。现在全体船员官兵都进到了这间会议室,加上刚来的船长一行,刚好是100人。
船长刚一进来,会议室里就想起了热烈的掌声,一直到他走到讲台的话筒前才逐渐停止。他清了清喉咙,说到:“大家请坐,我很高兴能来这艘集合了当前人类最高科技的星舰上担任船长,我更高兴能够与在座的各位共事。既然这是目前人类最先进的星舰,那她的船员也一定是目前人类最优秀的船员,我相信我们一同努力一定能够圆满完成任务。”他停顿了一下,等待掌声停歇的同时扫视了全体船员一遍,“一百年前,伟大的李井水先生发明了井水引擎,从此将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经过这一个世纪的发展,经过无数像顾明达、李自发、福来宁这样优秀的星际探险家的不畏牺牲的努力,我们人类才得以发现这么多的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得以在银河系里开枝散叶,得以建立了伟大的星际共和国。共和国经过49年的发展,汇聚了无数的资源与财富,彻底消灭了贫穷与饥饿,使得人类社会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船长再次等待掌声结束,“现在,我们将共同驾驶这艘人类里程碑式的星舰,去往我们前人所不曾去过的星空。去探索、去发现、去为人类寻找更多的家园,为人类建设更美好的未来,铸造更辉煌的人类世界!让我们共同努力,奋勇前进,去谱写属于我们自己的星际传奇,将我们的探索历程永远记入人类星际纪年史册!”
掌声爆发,船长面带微笑环视了一下大家,点点头走下讲台。大副钟南山走上去,站到话筒前示意掌声停止,说道:“现在,请大家各自回到各自岗位,20分钟之内就位,等待起航指令,解散。”
于是船长一行人又一次坐上代步车向舰桥驶去。舰桥在船头观察舱的上方靠后一些的位置,大概有一个篮球场的面积,没有安装能够直接看到太空的玻璃,反而是用了非常厚重的装甲将此处保护的比星际中央银行的金库还安全。舰桥厅内遍布屏幕以及各种全息投影,船长发现船员们已经先他们一步做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船员们有更快的通道?有空我得找轮机长了解一下。
李东篱在舰桥舱中间偏后的船长座位坐下,抬手看了看表。钟南山发布指令:“各岗位报告情况。”
“通讯系统正常!”“雷达系统正常!”“武器系统正常!”“电气系统正常!”“舰载机正常!”“常规推进系统正常!”“井水引擎正常!”“船体完整性检测正常!”
“各部门全部正常,请下达指示!”大副钟南山报告。
船长清了清喉咙,扫视了一下舰桥上所有的工作人员,说道:“好,目标‘边缘’,准许位移!”
“边缘”位于银河系猎户座旋臂与英仙座旋臂之间,更靠近猎户座旋臂一些,这是目前人类距离太阳系最远的一个殖民地,百年号真正的探险航程将从那里开始,目标是英仙座旋臂,这个目前人类还没有踏足过的星域。
“是!”舵手接下命令,“全船注意,第一中转点已清空,开始第一次位移准备,倒计时10、9、8……”
“运气好的话,我们很快就能找到第10个宜居星球,然后我就可以回家安度余生了。”船长还没来得及结束这个想法,第一次空间位移就已经完成了。
这一瞬间他们就已经离家将近100光年了,如果在这里往太阳系方向看去,看到的将是差不多100年前的景象,而在那个时候,人类制造的飞得最远的飞行器还没有走出太阳系呢,这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井水引擎不只能够穿越空间,难道也一并穿越了时间么?如果我会回去的时候,时间却没同步怎么办?”不过除了突然又冒出来这个想法让他心里一颤以外,他并没有感到别的什么不适,其实在位移过程中是根本什么也感觉不到的。
他们走的是标准航路,在航路上的位移中转点都设有位移检测器,实时检测并报告着航线的情况,所以他们并不担心会遇上个小行星之类的东西,也不需要放出自己的位移探测器来确定航路的安全。只是他们的星舰更先进,可以一次跨过两个甚至三个中转点,所以偶尔也需要花点时间等待航路上的目标中转点清空才能继续移动。
“全船检测正常,目标中转点已清空,准备开始第二次位移,倒计时10、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