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小寒资料集

作者:心随梦寒 | 分类:科幻 | 字数:387.5万

施食

书名:小寒资料集 作者:心随梦寒 字数:4488 更新时间:2024-10-11 07:25:39

施食是道教科仪的一项重要的内容。《灵宝领教济度金书》称“诸鬼神久处幽阴,形体饥渴,想念世间饮食,无顷刻忘,故施食一事,所以慰其想念,济其饥渴。”《上清灵宝》称其“宣说灵章,咒施法食,三途五苦,尽得沾濡,十类四生,悉皆饱满,即超阴境,共涉仙乡”。⑵道教认为,在科仪中经过“咒施法食”,阳世的食物已变为醍醐甘露,兰餚珍馔,玉液琼浆,使幽魂深味无为,永出轮回,证无上道。施食可以作为一种仪式体,如《灵宝施食法》;也可以是组成其他仪式体的一项仪式元,如《先天斛食济炼幽科仪》就是由施食和济幽、炼度等仪式元共同组合而成的。Yo5peGhS[,p5e

早期道教并无施食科仪,但是在南朝宋时成书的《正一法文经章官品》称“北曹五千君官将一百二十人,治朱阳室,主收天地父母从民责饮食之鬼”,该经已有称鬼“从民求饮食者”,“从民取食鬼者”,“从民求饮食之鬼”等等。⑶鬼有饥而求食的,这就为道教的施食仪的形成和流行准备了条件。至迟在唐代,道教的施食仪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和影响。《艺文类聚》卷四称“道经曰七月十五,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选人间,分别善恶,诸天圣众,普诣宫中,简定劫数,人鬼传录,饿鬼囚徒,一时皆集。以其日作玄都大献于玉京山,采诸花果,珍奇异物,幢幡宝盖,清膳饮食,献诸圣众。道士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俱饱满,免于众苦,得还人中。”⑷尽管玄都大献玉京山,场面浩大,道士众多,但是其仪只是“日夜讲诵是经”,比较简单。南宋道士王契真和金允中分别编集的二种《上清灵宝》以及林灵真编的《灵宝领教济度金书》,都有施食科仪的名目和内容。例如“开度黄箓斋五日节目”的第二天“夜中,召摄正度魂灵及七祖九幽,亡者身后冤仇,赴坛沐浴,全形医治,解结,咒献法食”,第三天夜中“修设玄都大献玉山净供,普召六道四生,诸类幽魂,飨食受炼,传戒往生”;“明真斋三日节目”的第二天入夜“修设玉清溟涬大梵甘露净供,普召六道四生诸类幽魂,飨食受炼,传戒超生”另外,“九天生神斋三日节目”、“灭度五炼生尸斋三日节目”和“度星灭罪斋三日节目”等也都有“修设青玄普度净供,普召六道四生,诸类幽魂,飨食受炼,传戒超生”等内容。⑸根据南宋时期道教科仪文献总集的记载,道教的施食科仪,名目既有差别,内容也甚繁复。《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卷三百一十称“诸施食,所谓玉山净供,所谓甘露净供,所谓祭炼,均一法耳,特科仪有详略也”。因此,较详的施食仪中也包含了炼度的部分内容。pVO[Ssp^^h,b

据王契真的《上清灵宝》称,施食科仪的程序是传戒,施食请降,开通鬼路,召孤魂,焚追众魂符,升座,宣天皇宝诰,召六道,焚天道符,焚神道符,焚人道符,焚地道、鬼道、畜道符,普摄三恶道赴筵朝上帝咒,召亡魂、焚召亡魂符,咒献,灌化,五厨经,圆成。⑺据金允中《上清灵宝》,则是立香案,茭廓前高功上香,望阙,口奏,道众举幡歌斗章先召六道,次召孤魂,举大圣黄华荡形天尊,引至浴室,宣沐浴科,高功存变浴室,请降生气灌注身中,讽中篇,三礼;引孤魂,赴茭廓,次第咒食;咒食文,道众咒食;次讽中篇,以多为度;回向。⑻《灵宝领教济度金书》卷九十六和九十七的“科仪立成品”(青玄斋用)也有“普度净供品”,其施食科仪的程序较之王契真和金允中的记载都要复杂得多。它的程序是,步虚,洒净,普献颂,祝香焚降真召灵符,请太乙和三清;众诵中篇,旋绕,洒净;焚玉字真符,焚梵气、甘露、变食等符,焚达冥、破狱等符,焚召六道、四生、追魂、寻魂等符,持幡往门外行召魂仪;法师在坛行普度伤亡复旧还形法,焚召广度沉沦真人等三十九真人符,引亡魂至浴所,入浴,焚改貌还形、解秽除尘和仙衣等符,引幡绕斛筵,洒水,焚甘露和开咽喉等符,引众魂受食召水火炼形天尊,焚建水池和火府等符,移幡于水火两池之间,焚水炼和火炼等符,焚生肝、生心、生脾、生肺、生肾以及全形、成形等符,诵青玄炼魂玉章移幡于法座前,智慧颂,皈依道经师三宝,奉戒颂生天箓,宣超生符,托生符,宣功德牒启谢,回軿颂,宣护送牒,送魂,焚仙魂。⑼南宋时期三种施食科仪都包含开通鬼路、召六道孤魂赴筵、变化法食、开通咽喉、施食众魂、宣戒亡灵、皈依三宝的内容。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不同之处则是有的在坛场布置上除置孤魂香案外,还要立茭廓有的召孤魂仅召六道,而有的却要分别召请二十二类孤魂有的奉请神灵赴坛仅指主神,有的除主神外还要奉请三十九名真灵降坛有的除施食外,还要加上水火炼度、全形成形的内容。hBG5XlGB4ltGZ

各种施食仪的孤魂香案上,均置有斛食。金允中《上清灵宝》卷十三称斛食的制作,“用米一升或二升至数升,皆随力制为净饭,切忌荤秽,乘熟装成一小斛,不必用面食之类。有力者自从其厚,于其日晚间方造”。⑽另外,施食仪中的孤魂香案都置于坛场外的空地上,“务令宽广,仍戒喧杂”,香案上安香炉、净水和灯烛,旁置斛食,“盖以食祭鬼,不宜人气及灯烛逼近”。⑾施食仪的斛食,既是阳世饭食,在施给众魂食用时,就要“变化”为法食。高功法师于咒食之所,执手盂,焚变食符,念启请咒,手结五岳印,请五方气入手中。存想各方真气,下灌斛筵,于每方烧真文。次念三光咒,取日光九芒、月光十芒和黄芒之气等三光气,吹于食上,又念三尊号,吹三天气于食上。左右手,玉清诀,存身为元始天尊,启召溟涬大变神王下降变食,次以杨枝水洒食,诵诸秘咒,为亡灵开通咽喉,胃管生津,旋绕斛筵,“变化法食,皆是云厨甘灵,异品珍餚,果是交梨火枣、丹李蟠桃之类,品味香美,遍满无边,馁腹皆充,食之无尽”,⑿“存斛筵广大,可以遍迥无穷所”。⒀《灵宝玉鉴》对于高功法师在变食中的存想有明确的要求,称“变食之法师,存为救苦天尊,坛众为诸大真人,法筵为三层宝坛。斛中红光紫气,上冲天际,三宝上帝、太一慈尊、十方救苦真人、日月星斗三界真宰,在空玄之中为作证明。天门金光,道气百千万重,绵绵而降,灌注己身及斛食水盂之中,内外映彻”,在存想中,“天尊光明遍照天上地下,十方世界无不洞明,天尊洒光露,灌注法食,光明瑞气,流注无穷”,“其斛摄化无碍,香气馥郁,充塞虚空,广大无量”。⒁在施食仪中,受食的除了有黄箓斋供的亡主以外,还有四生六道中的一切孤魂。因此,各种施食仪都包含召四生六道和各类孤魂的内容。金允中的《上清灵宝》列举的孤魂有二十二类,孤魂的范围覆盖了南宋社会的各个阶层,其中有“历代帝王,前朝君主;尊而后妃,下而嫔御”乃至于“寇儴之辈,劫掠之徒;犯刑徒众,法死伤魂”。还有各行各业和各种社会层次之人,例如“千古英雄,历代将帅;戎门率众,军阵兵行;文场秀士,学海儒生;九流之士,杂艺之伦;江上渔人,溪头钓叟;耕稼之民,农桑之众;川陆经商,江湖贩鬻;割烹之众,宰屠之行”乃至于“街衢游子,市井闲徒;伶人乐部,俳客倡流;路歧市艺,南北杂能”。还有佛道教徒和隐士、摩尼教徒,例如“真祠羽,琳馆黄冠;山林逸士,岩谷幽人;宫观女冠,寺院尼众”乃至于“绝荤之众,吃菜之徒”等等。⒂无论在阳世的尊卑贵贱,在斛食仪中一律都是孤魂,都沉沦于饥渴幽暗之中,同样享受法食,都经过符咒之化而升登仙界。因此,在这个局部内容上,道教的神权突破了王权对它的控制,使阴世的王公贵族服从于自己。B2qiaeVp^h。_,

如同炼度仪一样,施食仪对于高功的要求甚严。《上清灵宝》称高功凡欲至晚施食,“此日先须炼形,存神发真,依法朝奏三天金阙,存玉皇在紫庭之左,青玄在紫庭之右,此二宫乃左右目上出日入月之所,真道所居也。三宫脑上乃捷神之府也。兆早朝默奏,先请降玉皇慈悲吉祥,甘露下降,变炼斛食,自请降之后,举心运意,行住坐卧,皆是大献管要,心机归一,不可妄想”,⒃在科仪中,也要焚符、念咒、结印和存想,将自身之气与日月星三光之气、五方之气,内外贯彻,普度众魂。fsX4eF84GdV^J4,f

一般认为,道教的施食科仪来自佛教的“焰口”仪。但是,道教的“施食”和佛教的“焰口”有很多不同之处。qhUOTleigemf\jdGb

佛藏中现存最早的关于焰口的经典是唐代沙门不空翻译的《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和《施诸饿鬼饮食及水法并手印》等。不空译经之始大约晚于《艺文类聚》成书一百余年,因此,道教的玄都大献于玉京山,以清膳饮食使囚徒饿鬼俱饱满的仪式,至少要早于佛教焰口约一百余年。o^j[3a0reRL[4

佛教的焰口仪的要义是,阿难初入佛教时,忽见名曰焰口的饿鬼,其形丑陋,焰口对阿难说“却后三日,汝命将尽,即便生于饿鬼之中。”阿难惊问,何方可免。焰口称“汝于明日,若能布施百千那由佗恒河沙数饿鬼,并百千婆罗门仙等,以摩伽陀国所用之斛,各施一斛饮食,并及为我供养三宝,汝得增寿。”⒄阿难晨诣求佛,佛言有无量威德自在光明如来咒,诵此咒者,令诸饮食变少成多,变粗为精。又说甘露咒,诵此咒者,水变甘露,清凉美味,广大如海。阿难闻之,备净饭净水,众鬼触之食之,皆得六根清净,超生善道,阿难亦得延寿。因此,《施诸饿鬼饮食及水法》主要是三个部分[h。Z]W[j7dZaa的lq

一是破地狱门及开咽喉;二是无量威德自在光明如来咒;三是甘露咒。⒅兴慈的《蒙山施食要意十则》称,蒙山施食仪是“宋不动梵师,居蜀蒙山,爰集救拔焰口饿鬼经,水施食法,并以二咒为主,集诸密部成文”而作成。此仪“一人多人,僧坊林野,皆可遵施,自后禅门日诵,编入晚课,以为日诵常规,由是各方丛林,大小庵居,晚课必施。唯此施食,功满华夏,今古同遵,遍利无穷”。⒆由此可知,佛教的焰口仪是一种个人或集体都可进行的以念诵和观想为主的仪式,无论在内容上和规模上都同道教施食科仪有很大差别

类似于《蒙山施食法》的,道藏中另收有《灵宝施食法》一种。《灵宝施食法》成书的时代已不可考,但其行仪方式和内容结构和“至夜静,望空默念”,所念的有净三业咒、土地咒、救苦经、普照鬼神咒、甘露开咽喉咒、化食咒、五厨咒(《五厨经》)、解冤咒,逐一宣传三皈依、九真戒和四大誓愿,最后以散食咒结束,称此施食功德令“宗亲师资并眷属,普及诸众生,皆成无上道”。LB《灵宝施食法》中的咒语多有仿效梵音,但与佛教蒙山施食的梵音咒语亦不同。至于南宋时期道教科仪总集中的施食科仪,则多具道教自身的特点。hp7f,0,ad805

注释8_o_pYLZDTg^Y8

⑵⑶⑸⑺⑻⑼⑽⑾⑿⒀⒂⒃LB《道藏》第8册820页,第3册49页,第28册548页,第7册34、35、3页,第8册820页,第3册24~249页,589~08页,第7册455~470页,第3册42页,598、44页,24页,07页,00~04页,247页,第34册772~773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988年pBVRah。Y]44L`q

⑷《艺文类聚》第册8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95年bXRBZdpe的gI`,h

⒁《道藏要籍选刊》第8册79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989年eBm3j\gtZ\LIr8

⒄⒅《道藏》闰集第4册78页b,80页alpq25SpfaeL`3

⒆《蒙山施食念诵说法仪》第3页,上海佛教协会,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