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盗艺江湖

作者:我非少年 | 分类:游戏 | 字数:127万

第41话 那叫一个狠

书名:盗艺江湖 作者:我非少年 字数:3714 更新时间:2024-12-19 02:01:35

刚才昏倒的感觉真的很难受,犹如死过去的感觉。邵军绘声绘色,让我心里真想到了鬼魅的事情。不过我不能说出来,大家会笑话的,听他们唠就行。相比之下丁晓东的冷静感染了我,见到他我就莫名的心跳,现在算是好一点,跳得没那么厉害。这个家伙的确很神秘。话不多,冷静,心思细腻决定了他在我心里的地位,他应该是苏老鬼手下的第一高手。

李立明大口大口啃黄瓜,地下世界,黄瓜的香味飘出很远也十分浓烈。

啃黄瓜的李立明眼睛也不离开石柱,嘴里边嚼边嘟囔,‘无功而返’‘总能出现’‘突然晕倒’。

“咱们用的矿灯电池是重量不到四十克聚合物锂电池,灯头一百克,这是最近几年才有的新产品。苏老以前回来的时候,那种矿灯应该是重达几公斤的老式矿灯,外面一层铁皮壳子,足有三个砖头的重量”李立明道。

大家都不明白李立明是什么意思。

老式矿灯也有开关,李立明的分析是,苏老以前带来的人,都是满身的重物。整个山空石室,我们已经走了大半,如果有人突然晕倒,像是我们这样,一旦倒下,旁边的人会立刻看到。而苏老和东家的记录里,为什么写着总是发现有人晕倒。原因就在这,不能第一时间发现,是有人晕倒前,关了矿灯。

“你们看看这周围的地形,你晕在哪我们能看不到?”李立明的话里带着些许生气。整个石室山空,空旷的很。虽大,但石柱的情况就是那样,不成直线不成斜线,如果二三百米外有人晕倒,还真能看到一个小光点。记录上无关痛痒一句话,‘时常分出人来找人’,这时候这个‘找’字显出了本意。为什么要找人,因为人晕倒,而且晕倒前关掉了灯,别人发现不了他在哪。

“苏老和东家,他们带回来的都是什么人啊?”我问道。

李立明的意思是听出来了。关灯,晕倒,还要去找。那分明就是说晕倒的人在柱子后面关了灯,偷懒。

之所以分析老式矿灯,是因为那东西的确笨重,硕大一个方块电池,戴在身上哪里都不合适,不舒服。别说劳动,就是带着那样的东西在地下走上一段,人也受不了。多年以前那些在矿井中的老矿工,真的辛苦。很明显,东家和苏老鬼,前几次请来的人,不是老矿工更不是土贼,没准是四川那样的人,只是‘能下地’而已。还要带这么多笨重的东西在身上,偷懒是肯定的。

但要说到苏老鬼和东家,不可能找那些半吊子下地。转念一想又差不多,不管是谁,本家都不可能集中那么多土活儿高手。

十八九年之前,那时候我们还在学习汉语拼音,东家那时候应该在求知若渴事业争上,至于苏老鬼也差不多,拼命打基业。都是上进黄金期,不太可能和真正土活高手来往。

黄瓜屁股狠狠扔在地上。

李立明猛然起身,双手背在后腰间一摸,左手打出一枚银光闪闪的晶莹小铁片,右手从下至上甩出一支极细的钢针。整个动作干净利落行云流水,手眼身法也极尽到位,这是一套古老的暗器功夫。那枚小亮片带着风声飞出不远的半空,就被随后而至的钢针打中,小铁片在半空中无力翻滚。翻滚没有几圈,突然一股怪力将小铁片提起,一声翠响,铁片牢牢粘在石柱上方,那个大鼓包上。

‘啪’。

李立明打个响指,“别编了,是强磁”李立明制止了邵军他俩。

邵军和楠楠,正在用鬼故事吓唬王宇,见到刚才的一幕,心里肯定啪啪打脸。

这时候脑子里对刚刚的判断有些模糊了。几分钟之前还认定丁晓东遇事分析的有理有据,是苏老鬼手中第一高手。这时候的李立明,能结合实际更加精准的找出问题根源,明显高出丁晓东太多。那种脑袋瞬间被重击一般的晕倒,分明就是有什么东西能作用于大脑,让人一瞬间失去所有知觉。

强磁对脑电波是有影响的。

李立明走过来,没有过多的炫耀。吩咐邵军他们三个,回去把柴火取来。

只要躲开上方的青黑色鼓包或颜色重的地方就可以,原因找到了,四人继续在山空石室中搜索。

这时候不得不努力回忆对资料的时候,上面的那些内容。李立明将资料拿在手中,生怕有什么疏漏再次出丑,第一次进这么大的空间,以往的经验在这里不管用。采石场的判断是定了,但是这里又不像完整的采石场,更确切的说,不像是按照工期保质保量完成的,用现代的话说,应该是规模达到了设计,确又没有修缮到位,连最基本的可用都不可能。就像刚才判断的屯粮地,堵漏的痕迹都没有,这要是使用屯粮,山野的大老鼠落户于此,肯定吃得肥肥的。

“这附近,应该有条河吧?”李立明说着,翻开自己的1986年版省级地图册查找。八十年代的地图册,目前还在全国发行,精确度很高的,以前有一本,搬家折腾丢了。不知道李立明问这个干什么!

“的确有条河在这附近,好像还在龙象村边上流过”我道。

“那就对了”李立明确定这是采石场,却又不像是圆满完工的工程,更像是这里采出石料就没用了废弃掉。就连采石过程,也是毫无章法的乱采一气。上下落差那么大,而且还不能行车,哪有这么干活的!我们的注意力就不要集中在这里,应该集中在石料上。

“你来看”李立明蹲在地上开始比量。

地上的痕迹都在,每一处相连的凸起都没加修饰,而且这些痕迹都显示出,采走的石料长度是两米半宽度一米多一点,都是规整的条石。这些石料都被运走,那么运走的方式离不开水道,体积重量在那放着,长途运输必须走水道。青石灰岩,这种石料能用来做什么就可想而知,必然是修建河堤,或者是临河的城墙。李立明更倾向于修河堤,因为青石灰岩修河堤是上选材料,至少明清时期是的。

“你知道杨芳嘛?”李立明问道。

杨芳我知道,在嘉靖后期任职司礼监掌印,他和严嵩一样位高权重,影响着明朝嘉靖年间的政局。

可后人只知严嵩,不知杨芳,因为他是个大太监,宫里人称‘老祖宗’。李立明提起杨芳,是因为嘉靖年间,内阁府首辅严嵩在‘殿前议事’上曾提出在长江黄河两河流域,水患高发地带修建数道防洪大堤,嘉靖为此大加赞赏,一劳永逸解决华夏千百年来水患。为此兼任工部侍郎的高拱当即提出,堤坝的修建,要结合当时比较实用成熟的水利技术,嘉靖更加赞赏,节省运力支出,能够省时高效完成。

杨芳加派江南织造局人手,用丝绸贸易得来的巨额利润来供给如此浩大工程。嘉靖年间,在江南的生丝产量形成规模,小工坊达到资本雏形是有原因的。

嘉靖龙颜大悦。

李立明说话其间也不由感叹,当时关于江南织造局的贸易额到底有多大!还是建国后在中东的友好国家找到的资料。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就悲催了。

东南沿海,倭寇本就是连年作乱。在嘉靖中期开始,倭寇为祸变本加厉,更悲催的是还有很多明朝人也跟着闹妖。

戚继光平定倭寇,北方后金兴起,征辽东,嘉靖他孙子万历花光了他爷爷他老爹攒下的基业,整个大明从隆庆开始,在连年饥民遍野中,被陈圆圆给祸害亡国。

“等等等等”急忙打断李立明,你这么说我理解不过来。江南织造句的贸易资料是建国后在中东找到,这就开玩笑了吧!偌大的大明,怎么就一点记录都没有!还有严嵩,历史上他不是个大奸臣贪官吗?难道修两河大堤也为了贪!李立明被我问得不知从那说起才好。

当时明朝的财政支出,由户部管辖,各省都有主要机构,财政税收的缴讫和支出,都要上报户部,每项用度都要户部盖章才能入录账册。‘空印案’不用我多说,就是这么来的。而且账册在各府部间传递,是那些大官贪污的最佳时机,很多明面的账表,换一个部门就变了数字。一项账目的查验工作,往往是发起审查到收到结果,一下子就过去小半年,海南到北京的往返,甚至一年都算快的。

“那种东西,哪个没脑子的一品大员敢留着”李立明道。制造局每年交上去银子就行,产量和贸易数目,写多少就是多少。严嵩是大学士,学识文凭硬条件在那,不是与君分忧的能臣能做到那么高的位置吗!内阁宰辅啊哥!

满人入关,前期也是休养生息。直到雍正整顿吏制之后,大清才有国力,能做的浩大工程也是到乾隆年间才实行。

陈圆圆咱们就别聊了,是不是传说不要紧,就是要有她在,吴三桂才开关合理。

“商女不知亡国恨,也符合陈圆圆的身份,必须要有倾城倾国的容貌,才能从事特种行业”李立明道。陈圆圆,三个字的音阶咬得那叫一个狠。

这人咋这么猥琐!

“后来我知道了,乾隆老爷子修造两河流域的防洪大堤,直达钱塘江”我说道。

李立明的判断没错,脚下的地面的确是没有修整,采走石料就被废弃。能这样施工,年代久不了,只能是明清时期才有的技术。不过照这么说,这个意念来源是人家严嵩和杨芳,完成的确实清朝皇帝,想想也对,顺治入关不久就失踪,康熙老佛爷也是东征西讨,雍正一朝无官不清,攒下一笔原始积累,乾隆老爷子千秋功绩,拿来主义。

历史的走向是这样的。嘉靖制定了国策,却被东南倭乱延误,万历敛财有道,也被辽东战事耽误。要说这倭寇小本子不是甲午一役开始,而是几百年前,就给中国添堵。

李立明蹲下来,小本子刚才记录,那边像是水池的深处有漏洞,但是苏老给的资料上却仍然记录那里‘疑似蓄水池’。由此判断的结果和‘分出人来找人’是相同的。之前来的人,都没仔细走到每一个角落,只是远远的瞅一眼。

恨得他咬牙切齿,一队人要是这么干活,能干成啥?

“那边的楠楠和王宇,他们两个没事吗?”我问道。

李立明告诉我别担心,楠楠不白给,邵军更不白给。然而李立明说完话也不见一丝轻松,背着手来回踱步,他明白我是想从他嘴里得到点口风。王宇冲着苏老来的,却敲响了张春来和我的房门,他们不可能没有一点打算。他更能听出来,我的柔和问话,隐藏了另一层意思!

“这个问题我一会儿处理”李立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