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盗艺江湖

作者:我非少年 | 分类:游戏 | 字数:127万

第172话   如实则神明降之

书名:盗艺江湖 作者:我非少年 字数:3222 更新时间:2024-11-25 22:40:19

看张春来一头雾水的样子,我急不可耐的说道:“我说的多清楚呀!考古发掘证实了,商朝之前确有1200多年的强盛时代,但是究竟是不是夏朝,没有明确记录。而且1200年的时间段,究竟是不是一个朝代,这种猜测脱离实际,历史上可能有那么久远的朝代吗!”。

《竹书纪年》,那种小国史官编纂出来的史书,有些东西别说是现代人,就算是古代人也不全信。《三字经》都学过吧!‘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朝代是商朝,商朝距今多少年?而《三字经》里的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只要你上过小学,你的数学知识就能让你算的出来!有文字记载的三千多年加上四百,怎么能算出来《上下五千年》”我道。

“哈哈哈哈”邵军哈哈笑着说道:“关于《三字经》,我只知道人之初,性本善”。

光头彪子也呵呵笑着说道:“那就不错了,多少人连这六个子都不知道的”。气氛这时变得欢快,大家都忘了之前几个人还在勾心斗角。

“我现在重点说黑不死之民,你们听好了”我道。

乾隆在位时期,有一个重大的事件,叫‘天子修书’。由咱们之前说过的纪大学士主持编写,完成之后,那部旷古绝今的书籍名叫《四库全书》。书中对所有古代书籍分门别类,都有收录,唯独缺少古书典籍当中志怪鬼神的东西,对所有古代先民的习俗和信仰,崇拜鬼神的典故一点没有提及,这一点照《永乐大典》差了十万八千里。按照书中说的,仿佛我国古代先民从未敬过鬼神,那么‘唯心主义思想’这个词汇是怎么出现的?

然而,我们的纪大学士却在《四库全书》完成之后,有了他自己的著作《阅微草堂笔记》。

“听起来像是医书”邵军说道:“一定有很多治大病的偏方”。

“哈哈哈哈”彪子笑出了眼泪。

我继续说道:“最开始在我家的故事里听到时候,我也觉得是本医书,然而却偏偏不是,那是一本记录所有民间志怪秘闻的书籍,很多远古时期失传的故事,在其中也有提及,虽然不详细,但是好歹也算给后人留下一点那些消逝的传说故事”。

《阅微草堂笔记》,那书写就手法很特别,不但对很多少有人听闻的传说故事有记录,最重要的是,对传说故事的背后所涉及的出处,都有注解和所指。

咱们之前提过,乾隆老佛爷在某年与某位大神说过的关于求法先民的故事,那些事记录在一块石碑上。有关求法先民的传说,被纪大学士单独记录在自己的书上,你们不觉得这其中有什么联系吗!

被我一问,几个人的神态都是一头雾水一般。

“这其中的联系日后有机会再细说!这要说起来又是长编大论”赶快收住话题,石碑和求法先民详细说下去容易跑偏。

我们的纪大学士在《四库全书》之后写就《阅微草堂笔记》,久远的年代,那么多古代的志怪秘闻只有那一本书能记载得下吗?故事太多,还是从一起事件说起容易带进正题:

1923年,京师紫禁城内发生一场大火。一座被封存一百多年的金色城楼在深夜被大火波及。太监宫女们一边救火,一边将里面封存的先帝遗留宝物抢救出来。大火熄灭之后,遍地奇珍异宝数不胜数。然而,见惯了金银珠宝的太监宫女们,眼光怎么会停留在那些闪闪发光的东西上面。

张春来说道:“东家说过,这就是出身和坏境的原因,人家就在那种环境里生活,眼中那些东西一文不值”。

给他一个眼色,示意他别打岔。

大火过后,人们在满地宝物当中,发现一部十分精美的书盒。打开书盒,里面是一部缺失大半的书籍,说是缺失,因为书盒特别完整,只是一小部分外边的蒙皮被烧坏。当时的职员解释说,原本失火之前,这书盒里的书就不是完整的一部,不能怀疑是谁趁火打劫中饱私囊,因为谁也不知道,那是一本什么书,是哪位先帝留下!

那部书的名字叫《祝由十三科》。

缺失大半,剩下的只有一小部分,分别是乾、元、亨、利、贞五册。按照五本书只在书盒里不足一半,当时人们觉得完整一盒应该是十三本。只有五本,可是里面的内容详细说明了祝由十三科的来历。

祝由十三科,也叫祝由术。书中记载是北宋人们治理黄河水道时,在河床里挖出的十三块石碑,上面密密麻麻满是上古时期失传的文字。即使是那些饱读诗书的士大夫,平时博览群书,也不知这世上还有他们不认识的字。有人说那是商周之前的祭祀碑文,而发现它的人认为,黄河之水天上来,石碑顺水而下,一定是带来了天上的神族旨意。

为此,人们特意建造庙宇,供俸十三块石碑。

直到南宋末年,有一位大神横空出世,破解了石碑上的内容。然而,他生不逢时,来不及将石碑的内容公之于世,让人们知晓,元兵攻入汴京,汉人亡国差点被灭种。

张春来道:“蒙元统治98年,汉人能挺过来不容易”。

“天降淮右布衣”光头彪子道。

双手立刻在他们面前挥舞起来,我说道:“你们别插话,咱们说不死民”。

石碑上的内容,原文文字难以理解,就连记录的方式,也是让人琢磨不透,好在那位大神非同凡人,逐字解读,终于解出来石碑上的内容。根据紫禁城失火之后,看过那部《祝由十三科》的人讲述,书上记载,发现黄河水道的石碑,上面的文字很像拼图,多由很多变形器物或者人物动物图形组合起来,形成一字,但是根据宋朝的记录,那些单独的一个字体,可能存在两个或者更多的发音,意思大概是词组或语句。

一个字可能是一个词组或语句,根本不符合汉字的逻辑。虽然时至今天,我们中国人是全世界唯一一个还在用着古老象形文字的民族,然而我们对它的了解还不全面,文明虽然没有断代,但是中华先民也是多元化的,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古代文字不统一我相信,但是一个字同时存在很多发音,构成词组,我是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这么离谱的事情。

“有”张春来打断我的话道:“我记得东家说过,楔形甲骨文发展到末期,形成隶书之前,的确存在多种过渡文字,虽然出土实物很少,对于它的来龙去脉一无所知,但是考古当中的确找到过。将很多象形图案糅合成一个字,每个字的单独个体都有两个或者多个发音,差不多是叫‘籀文’”。

实在头疼,知道你跟东家学得多,这时候别打岔好吗!本来我说得来劲,想要给大家一点神秘感,你这厮一句籀文就给我破解了。双手挠头,张春来意识到打乱了我的思路,赶忙说抱歉,让我继续。

石碑上刻录的内容是太史之初,神族之战大局已定,很多被打散的神族部落流散各地,一支败走的部族越过黄河,向终年雾气弥漫的山野中行去。由于他们行经的地方是曾经的战场,所以一路上艰难险阻能够克服,但是山野中到处都能听到死去同伴的哭号,有人认为那是战死的勇士灵魂不灭,怨气难散,所以身死也不肯倒下。这让他们心中实在不忍,纷纷落泪。

一名神族战士向首领禀报,他在路上看到了曾经的同伴,胸前插满箭矢仍然不死,有这样躯体的只能来自一个族群,族人胸前是空洞的穿匈国。曾经的同伴尸体在山野中游荡,这让他于心不安,所以一心想要回去引领同伴,让他魂归故里。

首领感念其情可悯,派出觋勿去帮他带领同伴。

“如实则神明降之,在男曰覡,在女曰巫。能齋肅事神明也,从巫从覡”我道。

覡勿的名字,我们可能理解成就是一个勿字。前面说过的巫彭巫履,是女身巫师,这个覡勿也许正是男巫,不要以为他们都是巫师,所用的必是邪法,‘如实则神明降之’也可以理解成,他们就像神明下凡一样。

《祝由十三科》当中记录着,黄河水道出现的那些石刻,并未写明覡勿用的什么方法,只说覡勿带着穿匈部族的战士,引领他死去的同伴走进终年雾气的大山深处。

故事到这里似乎终结了。

然而事实并没有,前面的故事只是第一块石刻,接下来的第二块是故事的后续。

覡勿是跟随首领南征北战的人,怎么可能事情到这里就终结。首领交代的任务一定要完成,然而那些不会倒下的死尸源源不断而来。他们走向大山深处,那里终年雾气缭绕,死去的同伴被引领着一路北上,其间山野之中到处可闻那种哭号一般的吼叫,更有寻声而来的飞禽走兽,不停的啃咬那些行走的死尸。

“照此来看,覡勿他们两个当时可能会做个抉择,是继续前行还是就地解决越来越多的死尸大军”张春来道。

“这些关你屁事”厉声呵斥张春来,这些东西你能想到,古人就想不到吗!总是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