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守村人
作者:农家一锅出 | 分类:历史 | 字数:259.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102章 一担挑卖价格廉
第1102章 一担挑卖价格廉
“在给地里浇水!咱俩出来的时候他们说今天要浇了。”
队伍赶路的时候遇到两个村民,前面村子的,村子叫大良村,胡良河附近的村子。
二人都挑着担子,正好送他俩一辆独轮车,他们换着推,担子里的东西装车上。
其中暂时歇着的说事情,今天大良村的人应该在浇地。
他兄弟俩去房山县卖东西,顺便买东西回来,卖葫芦条,眼下的季节开始能吃葫芦了。
他们家种了不少,他俩卖了二百斤的葫芦条,买回来盐和棉布,要给家里的人做身衣服。
别看现在刚入伏,做衣服需要时间,家里的婆娘做,等着把家人的衣服做好,就是秋天了,再放上棉花,冬天穿。
“怎么不坐船呢?河里有船。”
下山村的里长房大川过来插一句,村子旁边只有小溪,没有大河,他看到河边的船就很羡慕,觉得是个好交通工具。
刚刚说情况的年轻人看他一眼,不知道他是谁,但还是回答:“出来后,往北走一路逆流,走河远,咱俩能抄近道。”
“其实就是要花钱,舍不得。”推车的人给出更正常的理由。
“哥说得对,从这过去,乘船带东西,一人要十五文呢!逆流船家很累,一天只能跑一趟,要两个人轮换着划船。
咱俩加起来三十文,是去的,回来便宜,五文钱,一去一回,就是四十文,能买不少东西。
去的时候也不快,在船上吃东西,还是自己带的干粮。
走路过去,也是吃干粮,天热,晚上不冷,又遇到干旱,没蚊子,咱俩带了刀,晚上能睡在路边。
这车好,两个人换着推,比挑担子强多了,还能多推,装个四百斤东西很容易。
咱俩自己挑,一百斤的东西就不敢再多加了,路远,万一没了力气硬撑,把身体累坏了就完喽!”
这个说话的也承认,他之前觉得说为了钱很不好意思。
“这车好用?”老五笑着问。
“好用好用,多谢殿下们借我们车。”
他知道这是谁,四个殿下全介绍了。
“送你了,好用就用着。”朱橚大方,本来就是要送人的。
对于寻常人家,一辆车很珍贵,关键不会做,自己瞎弄的浪费木头不说,还容易半路散架子。
队伍里有专业的工匠,做木头的独轮车跟玩似的,工业区的工地都不用木头的,太累,那里有各种轨道。
“谢殿下!”‘噗嗵!’
这人喊话的时候突然跪下,磕一个头又自己麻利地站起来,怕被人给踩到。
“好!”朱橚没来得及阻止,见人家都起来了,点点头,行,磕头不丢人,自己身份高,正常来说都得先磕头。
村民也是这样想滴,他嘿嘿笑着,这车拿到了,都磕头了,难道还能再收回去?
“你们知道涿州的事情吗?”铃儿在旁突然问一句,胡良河南边属于涿州管,不归北平府。
北平府的知府管不到涿州身上,朱棣这个燕王同样收不到涿州的税和田赋,他理论上都不可以到涿州,出府不行。
但徐达能管,北平行省参政赵耀直接管辖,不仅仅是涿州。 下丘村哪个都不管辖,就问问,如果觉得有问题,可以直接下命令,涿州的知州可以选择不听下丘村的,后果……
“那边比咱们好,咱村子在胡良河的北面,过了河就是涿州地界。
河南的位置,总被水冲,一冲完了有很多好地,我家婆娘是那边的。
她家种葫芦,我家才拿了种子过来种,村子跟着种,这些是村子一起做的。
大概八九斤的葫芦条出一斤干的,不值钱,两文钱一斤,还是百货商店收,换成以前,一文一斤都难卖。
一个大葫芦,做完干的葫芦条,换成去年,一文钱,现在卖两文,翻一番。
有商人急了,想要十斤加一文钱收咱们的干葫芦条,咱这次就是去打听,但咱说好了,不卖给商人。哥,我推一会儿啊?”
这人简单地说一下涿州,其实什么都没说,重点提葫芦条的价钱。
葫芦条需要先把葫芦的外皮给打下去,然后用削刀旋割,一层层往下,一个葫芦能切出来不少,晒干了分量就轻了。
这边不是菜葫芦,否则需要二十来斤的葫芦才能出一斤干葫芦条,这边的葫芦是正常中间细腰的。
菜葫芦跟瓜似的,含水量大,优点是亩产高。
“不用,咱才推一会儿,就是总不推,不会使这个力气,多推推就好了。
有了独轮车,以后一次装上四百斤,咱俩换着推,比挑扁担省力。
村里的葫芦还能继续收,谁要卖,咱把车借给他们,顺便帮着把让王铁匠打的旋刀取回来。”
推车的人摇头拒绝,没推多长时间,而且东西少,车上是扁担、装水的葫芦、没吃完的干粮、防身的杀猪刀、盐和布。
“怪不得不坐船,两个人一人一百斤,卖四百文钱,乘船来回四十文,可舍不得。我买葫芦条咋三文钱一斤?钱都叫奸商赚去了。”
房大川理解对方不坐船的行为,却抱怨起买葫芦条贵。
商人收的时候一文钱一斤,结果卖三文,赚那么多。黑!太黑了!心黑手黑,脱了袜子脚丫子更黑的那种。
“没有油水,只有冬天的时候加个菜,有肉吃的话才是最可口的,要不做咸菜。”
铃儿手上拿着一个挂在村民身上的葫芦条,看一看,摇头,直接做不好吃,青葫芦条吃着还能吃个嫩,干的在没油的情况下,根本不好吃。
但这个可以拿来做咸菜和罐头,有肉的话,一起炖肉就香了,而且还能去除猪肉的腥臊味。
百货商店两文钱一斤收,八斤左右的湿葫芦条能出一斤干的,泡法好的则是四五斤,放在卤肉的大锅里一起卤,两文钱一斤有人买,利润挺高。
“葫芦种起来难吗?削葫芦条的时候工具趁手不?”
铃儿回忆一下葫芦条怎么削,不清楚村子的手段,如果种得多,可以改进下工具,提高效率。
“趁手,一个削刀,一个木头的托盘,一根小木棍就够了,一手转一手削。”
没推车的弟弟比划两下,很简单。
今天状态没调整过来,明天再多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