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
作者:周星河不会开车 | 分类:历史 | 字数:98.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91章 规建东宫,复兴汉室
最终云萝还是得偿所愿嫁入了太子府,只是没有仪式,只有一纸宣告,云家也没被怎么样,皇室要脸,而且得顾着太子的面子,云定兴现在毕竟是他的老丈人了。
云萝在太子府内闹着要仪式,杨勇无奈,但是她腹中怀有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初为人父的喜悦让他难以对云萝发火,只得好生的哄着,而且相比起无趣的太子妃,云萝这样撒娇玩闹的女孩子反而让他更是喜欢。
瞧着两人在太子府内玩闹,太子妃元氏站在远处恶狠狠的瞪着,但是没一会就红了眼眶,自顾自的落泪去了。
皇后皇帝虽然没有就此事降下责罚,但是可以瞧的出来,此事皇帝怒意不小。
过了几天,皇帝忽然下发了两道旨意,其一为:“规建东宫建制,上置三师(太师、太傅、太保,正二品)、三少(少师、少傅、少保,正三品)职守训导,下拟中央官制设有文武官职。”
这一下反倒是将杨广弄的震惊了。
怎么忽然间要重建东宫建制了。
从东周开始有东宫代指太子的意思,但是在西汉,因皇太后的长乐宫在未央宫东,故也用“东宫”指称皇太后。
后魏晋南北朝,衣冠南渡,很多礼制都乱了,特别是北边的鲜卑等族壮大之后,虽然学习汉制,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又有很多不同。
就像杨勇在杨坚登基之前就已经开府了,登基之后设立为太子,但是居住在自己的府邸,只是改名太子府,而没有入住皇城东宫。
杨坚建立大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改回汉姓,复兴汉家文化,重建东宫建制也是正常的,只是在这个时间节点做这个事情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或许就是因为杨勇最近太放飞自我了,杨坚心生怒气要将之规范在东宫内,好好的教导。
但是这也给了杨广一个不好的讯号,重建东宫,看似规范杨勇但是也就意味着杨坚现在完全没有废黜太子的想法。
不过想想也是,这种大隋刚立国的时候,杨坚绝对不会冒险更换太子人选,太子可是国本,换来换去可就全乱了。
此次下发的旨意,除了太子东宫之外,还有另外一道旨意一起下发,名为【求书令】。
“皇帝梦金龙求书,忽有感上苍垂怜,今日发求书令,中原动荡三百载,古籍战火焚毁、遗失大半,今替天求书,献书一卷,于馆藏无者,赏绢一匹,奇书或有载而遗失者,重赏之。”
经过五胡乱华和衣冠南渡,中原文化损失惨重,虽然周朝后期开始遵从汉家文化,但是所做甚少,杨坚此时站出来复兴汉室,这也是他和南北朝之前历代的君主最大的不同之处。
他是真正意义上的要重建汉家天下,这也是他将来能够完成大一统的思想基础。
若北朝仍是胡族天下,南朝可没那么容易平定。
王韶第一时间找到了杨广,皇帝规建东宫,此事重大,王韶自然看的出来皇帝的意思,也是给群臣一个信号,太子之位稳妥。
“殿下。”
“怎么了?”
“微臣觉得殿下还得召集家臣,聚一起讨论一下。”
杨广点了点头,将人召见了起来。
府上最早的家臣,王韶,李彻,还有皇帝派给自己的高弘德,杨广顺带将李渊和宇文化及都带上了,同时还有他最信任的王义。
李渊和宇文化及虽然在历史上隋朝末年的时候都反了,但是乱世枭雄,在杨广未失大势之前,两人却还是牢牢的跟着自己,特别是前期,所以现在是值得信任的。
几人围坐在一起,杨广居于高位,他现在觉得比较可惜的是李靖不在,这小屁孩的意见还是挺好的。
“今日父皇颁布诏令有二,你们都已经知道了吧。”
众人点头。
“那我们来讨论一下第二条诏令,父皇的求书令,大家有什么看法。”
跳过了规建东宫的诏令,宇文化及也不知为何,王韶却先起身说:“陛下求书,意欲重新整理秦汉乃至更早上古之书籍,也是为了让先人之思想能够流传下来,此为大好事,而且万事万物依礼而规,书也如此,甚好不过,殿下自当为陛下分忧,此事微臣觉得殿下应该多招人在民间收集书籍。”看书溂
“此事耗费些财力,应当做的。”
王韶这就继续说:“殿下,陛下此举意图明显,万事尊礼,稳定发展,诸位觉得如何?”
这句问题显然问的就不是求书令的事情了,而是规建东宫的事情,只是借着讨论求书令的名字在问。
高弘德不是很明白,还是李渊聪慧些,他听懂了,但是没有说话。
王韶环视一周,察言观色而后给了杨广一个眼神,杨广明白他的意思,开口问:“表兄,你觉得如何?”
点名问了,李渊也只能开口,就在要开口的时候又顿住了,忽然想到杨广和王韶意有所指的问题到底只是想要听他的看法,还是说在考验他?
今日是晋王府的家臣会议,但是李渊算来不是晋王的家臣,而是杨广现在将之看做家臣,或许现在让他说话就是为了考验他是不是站在杨广这一边。
李渊想到自己现在虽然不算身居要职,但是杨广和独孤皇后提携,慢慢的往上走,杨广对自己也可说尽心尽力,既然都上了这艘船了,总得跟着一起走下去。
略微停顿后还是开口:“殿下,方才王先生所言之事,微臣认为并无差错,万事依礼法才更稳定,陛下颁布旨意也是这个意思,殿下只需要顺着做就好了。”
杨广看着李渊微微一笑,此次皇帝规建东宫,做给众人看,李渊也能明白其意思,我的表兄果然还是在藏拙的。
“高弘德,你觉得呢?”
高弘德没反应过来,便说:“中原动荡,民间之书应有不少,如果我们尽心收集应该可以找到不少。”
王韶和杨广对视一眼,高弘德的理解能力还是不行,还觉得他们在说书籍的事情,王韶都已经在话里将问题往礼法上引了,他还是没明白。
杨广微微一笑,不过他本也就没将高弘德当做是可以出谋划策的臣子,他做好本职工作就好了,他在,高颎就得站中间,这个目的达到便可。
王韶和李渊的意见是一样的,现在还不是时机,虽然杨勇犯错让皇帝和皇后大怒,但是这个时机还不够好,还得等,还得苟。
想想也是,现在让杨勇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吧,自己家几兄弟,后面至少秀儿还在虎视眈眈呢。
杨广顺势也就真的开始谈论起了书籍的事情。
“王义吩咐下去,让人收集数据,我们晋王府出的奖励比陛下颁布的多一些当然是私下里给,收集了再全部送到宫里,也算是为父皇要做的事情做些贡献。”
就在他们讨论的时候,晋王府外忽然来了唐国公府的人,焦急的找李渊。
“国公爷病重,公子速速归家吧。”
一听到消息,李渊明显的神色慌张了起来,杨广急忙喊:“王义,备车。”
王义用最快的速度去准备马车,杨广怕慢索性直接上马两人快速飞奔而去,宇文化及随后赶来保护杨广。
唐国公府,李同安在门口都快急哭了,见到李渊策马而来而安心了下来。
“四哥。”
现在李渊就是整个唐国公府的主心骨,李同安不忘礼数,对着杨广行礼说:“见过晋王殿下。”
“不必多礼的,唐国公情况如何了?”
“兄长今日正午忽然情况急转直下,方才……方才……已经……呜呜呜。”
病来如山倒,李澄之病早已病入膏肓,孙思邈给他看过之后就已经下了死亡通知单了,今日忽然病急,李渊连赶回家见他最后一面也做不到。
李渊呆呆的愣在了唐国公府门口,眼眶通红。
老唐国公夫人走了出来,招招手让李渊进去,李渊一进去扑通就跪在了自己母亲的面前:“娘,孩儿没能见上兄长最后一面。”
老唐国公夫人流着泪摸着李渊的头说:“人有生老病死,病急而来,是他命到了,临终前,他写了封信给陛下,请求陛下将唐国公之位传给你。”
“母亲,我……我……”
“你以后就是唐国公了,现在不是你哭的时候,葬礼需要伱操持,偌大的国公府需要你撑着,把眼泪收回去。”
李渊将泪水咽下,不再哭泣了。
李澄历来多疾,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屋子内,知道自己的身子骨长久不了,从小对于李渊就极尽照顾,没有利益冲突的兄弟两或许才能有如此好的关系吧。
老唐国公夫人对着杨广颔首致意:“今日劳烦晋王殿下了。”
“老夫人见外了,都是我应当做的,有什么我帮的上忙的,老夫人尽管开口就是。”
老唐国公夫人看了眼边上的李同安,而后对杨广说:“殿下,府上要办丧事了,同安属相冲,会冲了她的运势,可否让同安先去殿下府上住些时日。”看书喇
“母亲,我不走。”
“胡闹,你得避讳。”
杨广不知其是真相冲还是假的,但是这是个合情合理的请求,杨广出于任何考虑都不能拒绝,便点点头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