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我在元末种粮食

作者:清九玄 | 分类:历史 | 字数:149.7万

第两百九十三章 一帝一王一相

书名:我在元末种粮食 作者:清九玄 字数:2745 更新时间:2024-11-25 22:42:03

清晨,乌云低垂,寒风冷冽。

一骑快马,自南飞奔而来。

马上是名面色刚硬的军士,他刚靠近南门后,便将插在腰间的黄色小旗高举过顶。

“前方捷报,六百里加急!”

进城的百姓顿时都停了下来,齐齐看向他,脸上都带着喜色。

守门士卒赶紧拉开左边一扇城门。

“嗖”的一声,那名驿卒策马穿过城门,丝毫不减速,嘴里不住大喊道:“前方捷报!前方捷报!”

大街上的百姓纷纷左右闪避,让开一条路来。

一时间人仰马翻,鸡飞狗跳,不过众人脸上的表情都带着喜悦!因为江都军又打了胜仗!

驿卒一路奔到城北,又穿门而出,径直来到城北大营。

他一路奔行,早已精疲力尽,下马时脚一软,跌倒在地。

两名士兵立刻上前,架着他便朝帅帐飞奔而去,沿途驿卒的嘴巴也没停下,依然喊道:“前方大捷,前方大捷!”

来到帅帐外,两名亲卫上前接手,另有一人进去通报。得到准许后,两人架着驿卒进入帐内。

张阳泉就坐在帅案后面。

驿卒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沙哑着声音道:“大王,前方大捷,我军已打下杭州!”

张阳泉抬手道:“你先别急着说话。来人,给他搬张椅子,再取些水给他喝!”

亲卫们应诺照办。

那驿卒坐在一张杌子上,咕噜咕噜猛喝了几口水,擦了擦嘴角。

“大王,我军已打下杭州,消灭元军两万多人,俘虏五万多人,元军要么被杀,要么投降,一个也没逃掉!”

张阳泉微微一笑,道:“很好,具体情况如何,你详细说一下!”

驿卒道:“一开始出现了意外,灵隐寺的和尚并未出来接应!徐大帅下令,强行进攻,北门的王大将军最先攻上城墙,然后南门的赵德胜将军也很快攻上城墙……”

张阳泉一抬手,道:“等会,你说灵隐寺的和尚没有来接应?”

“是的!”

张阳泉问:“可知原因?”

驿卒道:“打下杭州后,徐大帅就派卑职将消息传回,卑职并不知晓!”

张阳泉点点头,又问:“大军可否按照计划攻打台州?”

“徐大帅入驻杭州后,派出赵将军和山大帅,兵分两路,直奔台州!”

张阳泉道:“好,我知道了,你下去休息吧!”

驿卒应诺一声,告退了。

张阳泉静静在营帐内等着,从上午一直等到了下午,又等到了夜幕降临。

终于,徐百升派来的第二名斥候也到了。

和斥候一起过来的还有刘伯温,他也和张阳泉一样,一直等着前线的消息。

“大王,计划出现变故,臣特来请罪!”刘伯温刚一入帐,便长身一揖。

张阳泉将他扶起来,道:“到底怎么回事,灵隐寺的和尚莫非反悔了不成?”

刘伯温忙道:“不,他们并未背诺,是有人告密,导致他们刚一出动,就受到达识的围剿!”

张阳泉双眉一扬:“谁告密?”

“是陆氏一族的一名训豹师。”

张阳泉脑中微微一闪,道:“啊,我想起来了,是卞将军在船上碰到的那名陆家人吧?”

“是的,那人叫陆百万,他和他手下的豹师都见到了智海还有如通前往江都,那名豹师将此事告诉了达识!”

张阳泉脸一沉,道:“那豹师为何要告密?是陆家人指使的吗?”

刘伯温叹了口气,道:“起因只是一件小事。那陆百万不知为何,将那豹师打了一顿。那人怀恨在心,就去丞相府告密,说陆家人勾结江都军!”

张阳泉道:“他告陆家人,为何牵扯到智海和尚他们?”

刘伯温道:“只因达识不信那豹师的话,豹师为了取信达识,就说当时智海和如通也在船上,可以作证!”

张阳泉叹道:“所以达识起了疑心,派人去盯着智海他们?”

刘伯温点点头:“是的,当夜智海大师他们刚准备动手,就被达识的军队包围了。”

张阳泉心中一凛,问:“他们还活着吗?”

“幸得智海勇猛,留下来断后,如通才能领着武僧们退守到寺中。后来我军猛攻城门,达识顾此失彼,只好将大部分兵力调去守城!灵隐寺的和尚们大半都得存!”

张阳泉松了口气,道:“那就好,既然并非他们背信,这个功劳还是要给他们记上!”

刘伯温点头道:“臣这就去安排,对孙家家主从轻处置!”

张阳泉摆手道:“去吧。”

刘伯温前脚刚离开,方远后脚就进入大帐,沉着脸道:“大王,天完军派人过来了?”

张阳泉见他表情,微微一愣,道:“所为何事?”

方远道:“他们希望我们把池州路还给他们!”

张阳泉眼角跳了跳,道:“还给他们?”

“是的,他们认为池州路当初被他们打下来,就应该属于他们!”

张阳泉气急而笑,道:“他们也打下过杭州,莫非希望我们也把杭州给他们?”

方远沉默了一会,道:“大王,我觉得天完军是故意找茬,想找机会跟咱们翻脸!”

张阳泉抬手道:“坐下说吧。他们不是在找朱元璋的麻烦吗?”

方远道了声谢,坐在下手,道:“朱元璋在江北,又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并非他们的心腹之患。他们现在的首要目标,应该是想一统江南!”

张阳泉皱眉道:“他们已经收复饶州路、徽州路和信州路了吗?”

饶州、徽州和信州是少数几处元军控制的地方,位于江都军与天完军之间。

张阳泉故意不打,就是希望当做缓冲地区,以免太早跟天完军发生摩擦。

方远道:“这三地原本就长期被天完军控制,赵普胜大军一到,城中便有人暗中与天完军勾结,所以赵普胜轻松夺下这三路!”

张阳泉挑了挑眉,道:“天完军过来讨要土地的使者,是赵普胜派来的?”

方远道:“就是此人!”

张阳泉哼了一声,道:“以徐寿辉的性格来看,绝不会这么快与我们翻脸,这应该是赵普胜自作主张,不必理会他!”

方远道:“大王,我与赵普胜打过交道,此人狂妄自大,只怕未必肯善罢甘休。池州路应该派一员大将去镇守,才能万无一失!”

张阳泉想了想,道:“给杭州传令,让傅友德前往池州路镇守!”

方远应诺一声,退下了。

至正十五年,注定又是一个战乱不息之年。

天下格局逐渐明朗,除了元朝之外,黄河以南,形成了三支最强大的起义军,被天下人称为“一帝一王一相”。

一帝是指天完帝徐寿辉,一王是楚王张阳泉,一相指的是韩宋丞相,刘福通。

刘福通虽是丞相,却已经被天下人视作韩宋的首领。

这三支起义军从数年前的一众起义军中脱颖而出,不仅兵多地广,而且都在不断蚕食元廷土地,势头非常凶猛。

当初的那数十支起义军,要么被元朝消灭,要么归附这三支起义军,还能独立幸存的力量只剩下五支。

其中四支都在江北,分别是无为朱元璋、庐州左君弼、高邮张士诚、泗州赵均用。

江南只剩下一支力量独存,那便是台州方国珍。

然而此时此刻,方国珍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到了存亡的关键时期。

江都军一日内打下杭州,这是他绝没有想到的。

当他得知江都军打下杭州后,毫不犹豫就放弃了打下一半的处州,朝台州大本营返回。

然而他还是慢了一步。

江都军打下杭州后,竟然马不停蹄的突袭台州!

他们进军速度极快,台州的兵力又太少了,当他还在半路时,便有消息传来,台州已经失陷。

方国珍无奈之下,只能退守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