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作者:岁月如梦 | 分类:历史 | 字数:103.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16章 一十三司联合巡查组
嬴城的提议令朝堂上所有的官员都为之一愣,不过,却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甚至冯去疾在认真思量之后,道:“可以给予十三司联合巡查组一定的决断之权。”
“若不然,巡查组对地方官员来说没有任何的威慑力。”
“且,十三司联合巡查组要与巡州使,巡路使有所区分。”
“巡州使,巡路使为朝廷派遣地方的最高官员,但巡查组只负责政令的实施和监督,以及对地方有悖于政令之处进行修正。”
冯去疾的提议令朝堂的众多官员一致赞同。
嬴城却是在火气发泄之后,面对冯去疾的提议,摇了摇头。
十三司联合巡查组的的提议之所以获得众多朝堂官员的一致赞同。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地方官府与中央朝廷权力的争夺。
也是朝堂一直以来都在做的事情。
看似所有的郡守都是由朝廷任命,但是这些郡守到了地方,便更加偏向于地方官员,与中央朝廷站在了不同的位置上。
但是!
嬴城道:“不需要威慑力。”
“巡查组只需要指正地方政令,不在地方设府,不在地方施政,不通知任何地方官员,随机走动,随机调动,随机调查,更偏向于闻风而动,没有决断之权。”
“但,每一个巡查组,暂时直接归属于丞相府门下,位同九卿,同属郡级官员。”
听到嬴城的否决,冯去疾一愣,李斯也眉头微微一皱,下方的众多官员也是跟着一愣。
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嬴城却是摇头。
其实这就是他这一趟转下来的决策,并非此前就有。
朝廷的任何一个政令,
都是为了安定天下,而且更贴合于国强民富。
但是在各个地方实施的过程中,政令却出现了千奇百怪的情况。
完全不遵从朝廷政令胡乱施政的近乎是没有的。
但若说按照朝廷的政令一模一样实施的,却也是近乎一个没有。
因地制宜自古有之,完全照搬一样的施政方略,那对于地方郡守这样的官员设置就没有任何的必要了。
而且一郡一县一乡乃至一里的富足,还真就完全取决于地方最高政令官员。
这一点不可否认!
也因此。
“巡查组并不是要分化地方官员的权柄,恰恰相反的是,朝廷要给足地方官员足够的自理性,让地方官员拥有足够的施展才学之地。”
“但是,仅仅是依靠地方官员以文书形式汇报,仅仅是按照地方呈报的文书,田赋,商税,军事,盗匪等等各方面的呈报,并不足以认定,一个地方就足够的安稳。”
“欺上瞒下只是其次,其核心职责便是地方施展政令朝廷需要了解情况,而不是苦等一个结果。”
“以此,便为指正政令,而非修正政令。”
嬴城恢复平静的笑道:“这也是此次巡查的结果。”
“若我此次大张旗鼓的前往陈仓汧县所巡查,先通知,再前行,等迎接,地方官员必然是扫榻欢迎,估计迎接我的队伍要到十里外,不仅影响地方,更难以看到想要看到的景物。”
“但是。”
“不通知,随机前往,谁也不知道我下一个会前往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前去,甚至等我离开的时候,地方官员才知道,我来过了,如此,所见所闻便皆为真实。”
“只有知道什么样的情况,才会对症下药。”
“同时,所有官员都知道我在咸阳西边巡查,官员不敢懈怠,百姓期盼诉苦,这和巡州使,巡路使皆有不同。”
“正如丞相所说,天下之大,穷极一人一生之力,也难以走完,且种种问题层出不绝。”
“巡查组的存在,便是找到这些层出不绝的问题,大张旗鼓的去巡查,自然看不到真实之状,但随机调查,官员必然不敢怠慢,政令也不会偏颇朝廷初衷太远,且能真实看到,我大秦天下,究竟是什么样子。”
嬴城顿了顿,继续道:“恰恰相反的是,一旦巡查组权柄过大,那么对地方而言,无异于灾难。”
“因为巡查组只是临时政令官员,对地方之事了解不深,一旦政令矫枉过正,反而适得其反。”
渐渐的。
朝堂之上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不知谁,突然道:“朝廷之耳目!”
顿时。
所有人都反应了过来。
再次印证嬴城所说,不由定了定神。
纷纷拜服道:“大律令英明!”
廷尉司权柄是抵达地方县府的,在各个地方都有专门负责刑事的县尉,而县尉又控制着地方乡亭里的游徼。
这就是左丞相李斯的权柄,形成了一条从最底层到中央朝廷的上下通道。
但是,郡尉所了解来自于县尉禀报,廷尉府所了解来自于郡尉禀报,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小事情,朝廷根本不会知道,也不会去管。
同样,县丞,郡守所呈报也是如此。
这就是大秦目前的两条上下通道,政事和律法。
与此同时,太尉府总领地方府兵,驻营等兵事。
朝廷每天都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事物,其实也很忙,所以就有了巡州使,巡路使的出现。
派遣中央朝廷重臣前往一州乃至几州之地巡查,又或者沿着九条直道巡查,总领所属政务。
但这一定是大张旗鼓的,且是一路火花带闪电的样子。
就和始皇陛下巡查天下一样,所过之处,所见之景,但凡要是没有被排查的,那都是地方之罪。
想要见到真实,根本不可能。
也因此。
无论是朝廷还是皇帝,都需要一个耳目。
这个耳目。
十三司联合巡查组,便是最合理的安排。
十三司官员涉及方方面面,除了军事,基本都涉及了。
既是政令的讨论制定者,也是政令实施的监督者,这样的巡查安排,便显得极为高明了。
更应该说。
这是一种相互印证的结果。
若是十三司的官员轮换巡查,及时总结政令实施之中存在的问题,那么便能更迭政令,令政令更加的合乎情理。
“下一个议题。”
却是嬴城,见没有人再说话了,便直接道:“耕牛问题必须要解决。”
“人力耕种终究要差太多太多,且对人力之消耗难以想象。”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
甚至在他没有变法前,这就是每年朝廷议事的主要问题之一。
但。
这么多年下来。
这个问题依旧是问题。
“此前朝廷也在大力扶持耕牛之政,包括乌氏部落以及各地草原进行大规模的耕牛养殖,但耕牛的成长期最少三年,且,耕牛所需的草木非常之多。”
“再加上天下四处乱战已久,昔日各国情况不一,耕牛多有缺失,只能以关中之力用以滋养。”
嬴城话音未落,冯去疾也老生常谈的摇头道:“也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量从战场上淘汰下来的战马成为了首选,但这些战马只能拉货,并不能耕地,战马的爆发力强,但论耐力,还是耕牛强,经不住每日长时间的劳力。”
“而除了这些,以前朝廷甚至效彷先辈驯兽,山林豺狼,虎豹皆有抓捕驯化,只是成效,恶虎伤人,狼性难训,犬类之物皆不能用来耕种。”
“即便是耕牛之中,也只有黄牛可用来耕种,长毛牛皆不行。”
冯去疾顿了顿,也继续道:“而此次耕牛之政,乡里散养耕牛,勋贵集养耕牛,这些耕牛皆为牛犊,最少也要五年才能见成效,十年后或可解决耕牛之困,就目前来说,很难!”
冯去疾说的是大实话。
也是众多周知的事情。
下方的官员也是一个个点头。
这还真不是任何政令就能一次性解决的问题。
毕竟。
耕牛生长周期不是他们能决定的。
嬴城自然是知道这个问题。
此前耕牛之政,短时间内无法解决问题,而这一趟巡查下来,让他触目惊心。
也就是在集体化农业下,将有百分之九十的人在人力耕种。
大秦在籍的耕牛数量,只有一百多万,即便是在隐田隐户查获之中多出一倍的耕牛,也才两百多万,这根本无法解决天下耕牛紧缺的问题。
而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个方法。
“王将军!”嬴城微微一顿,看向自己未来的岳祖父大人。
“???”王贲快要听的睡着了的勐然惊醒,疑惑的抬头瞅着嬴城:“怎么了,是要去打什么地方么?”
“倒是蒙恬的长城军团,如果再向北境调动三十万兵马,可以发动一场对匈奴的大规模进攻,匈奴虽然不种田,但匈奴的牛羊倒是挺多,可以解决燃眉之急,最少能弄到二十万战马,四五十万牛羊。”
众多朝臣见王贲在朝堂上迷迷湖湖的样子,也见怪不怪。
王贲身为秦国上将军,太尉府护国都尉之一,压根就不操心他们整天头疼的种种问题。
嬴城也全当没听到王贲所说的问道:“陇西有多少骑兵?”
王贲愣了愣,对答如流的道:“陛下将李信的南征军抽调了回来,算上营地的五百骑,驻守渭源的一千骑,长城军西营校尉杨千的两千骑,总计三千骑兵。”
“若是从陇西郡,阿阳,通渭,秦州,陇城,安戎,临桃,兰仓,上封等地调兵,陇西总计三营骑,九千骑兵,不过这些兵马为府兵骑,恐怕调动颇为繁琐,且非同心戮力,各有所属。”
“就目前来说,陇西已经安定,并不需要过多兵马驻守,而长城军团主要负责北方匈奴,建立长城防线,主要分布在北地,九原,云中,雁门等地。”
嬴城顿了顿,说真的这个他还真不了解。
之所以一问。
还是因为, 就目前这紧张的耕牛问题,必须要找到耕牛的替代品。
根据他的了解,在犬戎活跃于陇西羌地的时期,曾经有记录过生活在新疆地区的野驴,也就是河西之地,敦煌玉门关外,有野驴的踪迹。
如果说能替代耕牛成为生产工具的,只有驯化野驴这一条途径了。
进而如果野驴和马匹杂交,诞生阉割版的骡子。
将是一条释放劳动力的捷径。
骡子是个很神奇的物种,继承了战马的力量,也继承了驴的耐性,是在机械化之前,农业的主要劳动力。
没办法。
耕牛问题无法解决,农业生产终究是纸上谈兵。
十年,不要说十年了,五年他都等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