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这个魏延不一样

作者:想要一只狸花猫 | 分类:历史 | 字数:141.3万

第三百四十一章 孙氏的结局

书名:这个魏延不一样 作者:想要一只狸花猫 字数:4226 更新时间:2025-01-19 04:11:53

“陛下,仅从江南目前的局势看,东吴在内有强敌外无援军的情况下,他们的确很难在我军的攻势下挺过今年,所以我们的确有必要将此事提上日程。”

魏延附和了刘禅的话,因为目前他们除了在战局上巨大的优势外,东吴君臣表现出的犹豫不决也是重要因素,这说明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经过国安局长时间的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看似牢不可破江东士族联盟已经支离破碎,抵抗意志也随时间流逝而逐渐瓦解。

魏延甚至敢断言,只要汉军完成对建邺的初步包围,或者突破建邺的外围防御后,困守孤城的东吴内部必定发生巨变,届时孙权想不想投降已经不重要了,他不想体面有人会帮他体面的。

因为东吴没有进行过任何吏治改革,既没有模仿魏国的九品中正制,也没有效仿季汉新的官僚体系以及军政分离之策,而是沿用已经跟不上时代进步的察举制,这就导致东吴的大半兵权一直被掌握在淮泗集团、江东集团为首的士族手中。

用一句非常直白的话表示就是,我主公的主公并不是我的主公。

再加上持续多年的战争,导致大量忠于孙权的将领,士兵战死或者被俘虏,导致他只能大肆征集士族部曲和奴仆为军,而这部分人自然不会听他孙权的命令,而是听从之前主家的命令。

因此,别看因为孙权收缩兵力的缘故导致建邺、石头城等地集结了近十万吴军,并且还拥有堆积如山的粮秣,以及固若金汤的防御体系,看起来比南昌、襄阳等重城还要难打。

但仔细想想就会发现,看似牢不可破的防御,其实不过是一捅就破的窗户纸。

先来看看东吴对外号称的十万大军,他们归根结底不过是一群半年前才放下锄头,渔网的农民和渔民罢了,指望他们发挥出什么样的战斗力,还不如指望汉军突然爆发瘟疫来得现实。

就算抛开兵员素质不谈,同样做困兽之斗的士族真愿意为东吴陪葬么,只要季汉稍稍改变目前在江东施行的政策,恐怕第二天从城内递出来的密信就会塞满法正的军帐。

“陛下,臣认为在攻灭东吴后我们可以吸纳一些德才兼备,以及非江东本土士子在扬州为官,以此来协助我们派出的官员治理地方,好让适用于我国的政策尽快在江东生根发芽,早日让江东走出当前困境。

同时又因他们在江东为官多年,对于江东的情况肯定了若指掌,届时他们不但能帮助我们迅速掌握江东士族的情况,也能作为我们和江东士族沟通的桥梁,调节双方因战争而遗留下来的矛盾。”

任何事一刀切都是不对的,毕竟烂船都还有三斤钉,更何况偌大的吴国,总有些人是他们用得上的。

而且不要忘了,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还在东吴,现如今天下局势已经明朗,除非琅琊诸葛氏脑子有问题才会让诸葛瑾继续在东吴这艘破船上待着,否则一定会让诸葛瑾投降季汉,早日同诸葛亮一起开创属于诸葛氏的辉煌。

“不过在用人方面我们必须慎之又慎,须知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东吴君臣几次背信弃义,不顾签订的盟约悍然发动偷袭,导致我荆州百万军民数次陷入水深火热中,这等教训我等不可不察。

而在这种环境下为官,恐怕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者寥寥无几。

因此,我们吸纳原东吴官员的数量不宜多,否则一旦他们故态复萌同江东士族串联起来,以他们对江东的了解,我们的监察机构恐怕很难有所察觉,届时不但会影响到扬州的发展步伐,也会让北伐中原的战略横生枝节。

但我们也不能因为此事就弃之不用,须知我国很早就完成从内到外,从上到下的改革,因此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和吴国都有很大的差别,一味的将现行的政策强加到扬州,恐怕最后确定的成果会适得其反。

再加上这几年孙权为了抵御我们在江东横征暴敛,让百姓们苦不堪言,进一步加剧了百姓同我们的矛盾,虽然此事和我们的关系不大,但百姓们受制于文化水平和见识有限的缘故,短时间内很难分辨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不好。

倘若我们没有江东百姓们所熟知的官员相助的话,他们只能依靠固有印象来判断事物的好坏,他们自然会对我们颁布的政策下意识的抵触,这对我们未来开发江东是不利的。

因此,臣认为陛下可立即传令于孝直,让他在攻克建邺后先采纳江东百姓的意见,然后经过考核和调查后遴选三到五人为扬州刺史的佐官,让他们协助扬州刺史尽快恢复扬州民生。

当然,为了打消东吴官员和普通士卒的顾虑,我们还需要从中遴选几人进入朝堂,以此让他们知道我们的态度。”

魏延补充的这些话基本上把人定死了,诸葛瑾和严畯一不是江东人士,二来在治理江东时在百姓间也素有仁德之名,所以在百姓们眼里他们的话是具有权威性的,因此将他们留下来辅佐蒋济治理扬州,将是再完美不过的选择。

第三百四十一章 孙氏的结局

至于调到中央担任位高权轻的吉祥物,除了仍旧固守皖县的东吴大都督吕蒙外,另一人选就是在太湖作战的东吴水师都督陆逊,前者可代表淮泗集团在大汉的利益,后者可代表江东集团在大汉的利益,不过前提是他们二人能投降。

“爱卿所言甚是,寡人稍后传令荆州都,让他攻破建邺后依此策来遴选官员,不过吴王孙权以及他的家眷、亲族该如何安排,不知道太傅和大将军有何良策?。”

魏延的话在理,但很明显不是刘禅想要的。

“恕臣等愚昧,不知陛下有何高见?。”

好嘛,现在魏延和诸葛亮才反应过来,原来刘禅突然提到灭吴后续事宜并不是想征求他们二人的意见,而是他心中早有腹稿,只是想找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而已。

既然如此他们自然不会喧宾夺主,同时也很好奇当了这么久吉祥物的刘禅,今天到底憋了什么大招。

“孙权身为汉臣,却不思报国反而助纣为虐,多次同曹贼起兵攻伐我荆州,按罪理应株连九族以儆效尤。

但是,在大汉最危亡之时也正是他们站出来和先帝一起结成联盟抵挡曹贼,为我大汉保留了一丝崛起的希望,而后孙权更是倾尽江东之力数次同曹贼鏖战于合肥,濡须口等地,为我国取得汉中,陇西会战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这些都是我们不能忽略的。

而且孙权和曹贼不同,虽然他们同样狼子野心,同样有篡汉自立之心,但和曹贼付之行动相比,孙权到目前为止既没有承认魏国的合法性,也没有过逾越之举,相反他仍旧以我大汉皇帝刘协亲自册封的吴王自称。因此寡人觉得孙权算不上篡逆之辈。

既然如此,我等自然不能仅以结果来定论孙权的功过,这样做有损我国仁德之名呐。

寡人认为可免去孙氏一族的死罪,以此来劝说孙权让他早日放弃抵挡投降,也好尽快结束长江以南所有战事,届时我们才好集中注意力北伐中原。”

刘禅斟酌片刻后说道,他在荆州那段时间就一直在思考如何处理孙权一干人等,他曾不止一次的想过直接诛灭九族了事,但最后还是被自己否决了,因为他想起不远万里从江东赶到成都只为见刘备最后一面,最后毅然决然选择殉情的孙小妹。

也正是她当初的选择,让刘禅认为江东尽管多首鼠两端之辈,但还是有很多忠贞之人的。

可惜,但凡孙权能具备孙小妹半分的忠贞与决心,东吴也不至于沦落到今天这种地步。

“然活罪可免,死罪难赦,若东吴和我们齐心协力北伐恐怕魏国早就被我等攻灭了,父亲和诸位老将军也不会带着遗憾而亡,所以相应的惩戒必须要有,否则不能彰显我大汉之威严。

所以在东吴灭亡后,寡人不但会将献帝刘协赐予的吴王爵位将降为吴侯以示惩戒,还会按照爵位继承制,将吴侯的爵位赐给孙策之子来继承,并非由孙权或者其子来继承爵位。

在爵位继承完后,孙策一脉立刻前往封地吴县生活,直系亲属在没得到调令时不许离开封地,否则扬州、吴郡行政长官可直接将其逮捕问罪。

至于剩下的孙氏族人则勒令他们同大军一并返回长安,然后再以家庭为单位将他们迁移到伊犁、日南、玄菟、乐浪等郡,让他们建设边疆以弥补之前犯下的罪责。

至于孙权一家,考虑到他年事已高,以及在大汉危难之时有过倾力相助的行为,就免去实边的惩罚在长安修养。”

说实话,刘禅的话让魏延和诸葛亮两人挺惊讶的,因为他提出的处置方法是他们从未曾设想过的道路。毕竟只要孙权开城投降,不管季汉方面是否愿意,为了收取人心都会善待孙权及其子嗣的。而最差的结果也不过是孙权以吴侯的身份被被囚禁在长安,但他的子嗣却能在江东好好生活。

毕竟不这么做以后季汉北伐中原时,有很多曾经为魏国效力的官员、武将、士族会因为害怕遭到清算从而同汉军死战到底。而这不但会让汉军出现很多无谓的伤亡,也会让攻灭魏国的时间被拉长。

不过将这些人留在江东迟早是个隐患,虽然会有人监视他们,但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而且一些不甘失败的人肯定会想方设法制造混乱以此来拖延季汉一统天下的进程。对此诸葛亮和魏延伤透了脑筋。

但没想到刘禅却提供了一个新思路,竟然用二十多年前孙权继位的合理性来作为突破点,让远离纷争的孙策一脉继承爵位,如此不管是江东士族,还是天下人都挑不出毛病,毕竟谁也不会去质疑孙策后代能不能继承爵位的合理性。

毕竟在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的宗教礼法下,当年东吴兄终弟及的确让人诟病不已,如今季汉帮助他们拨乱反正,相信不会有人来横加指责的,因为他们都是这条礼法的得利者。

如此一来,当吴侯的爵位有人继承,孙氏的血脉得以延续后,除了孙权的安危值得外人关注外,其他孙氏子弟的死活对江东士族们来说一点儿都不重要,因为他们想要的是季汉方面一个态度,是否会赶尽杀绝的态度。

就像实验室的小白鼠一样,当得到想要的实验结果后,小白鼠的生死没人会关注。

届时只要刘禅狠一点,随便找个借口就可以干掉除孙权之外的所有人,如此方可永绝后患,不过从刘禅后续的安排看,他还是没能狠下心来,只是将孙氏子弟打散并发配到边疆去。

不过这无伤大雅,虽然刘禅提出的处理方法太过理想化,譬如当孙权得知刘禅会将孙氏一分为二后,会不会如他们所预料的那样开城投降,这还是一个未知数。

另外他们在万里之外的长安将计划制定再完美,也敌不过前线局势的一点小变动,万一孙权脑子一轴打算负隅顽抗到底,他们在这里讨论半天不过是白费功夫罢了。

但难得刘禅有兴致他们自然不会泼冷水,大不了下去再完善完善细节就行,而且刘禅提供的新思路也不是没可取之处,所以他们二人非常有默契的说道:

“陛下英明,臣等自愧弗如。”

两人的夸赞让刘禅很高兴,因为这是他第一次在诸葛亮和魏延面前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还得到两人的认同,这一点实属不易啊。

不过就在他打算乘胜追击时,一名宦官急匆匆的闯了进来,并拿出一封未开封的加急信件递给刘禅,这一幕让刘禅有些莫名其妙。

毕竟天下局势已经这样了,莫非还有什么变故不成。

刘禅一边嘀咕一边拆信,但将内容看完之后他迅速站起身来,然后一脸沉重的对着魏延和诸葛亮说道:

“太傅、大将军,我们有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