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诸子百家上册

作者:掉坑王子 | 分类:历史 | 字数:25.1万

董狐

书名:诸子百家上册 作者:掉坑王子 字数:3039 更新时间:2025-01-23 01:40:24

(史家)

董狐

董狐,生卒年不详,比郭偃晚一些,也称史狐,春秋晋国人(今山西绛〈念“酱”〉县),史家人物,直笔传统的创始人。

齐国崔府门口,老南史正呼呼地喘着粗气。齐太史四弟扶着墙,从府里颤微微地走出来。

“鬼呀——啊,不是,小四,你怎么没死呀?”

小四有气无力地说:“你什么人呀?跟你有仇吗?怎么希望我死呢!”

“我以为你像你的三个哥哥一样,被崔大头给杀了。”

“差一点。你别以为他真心软,这事众人皆知了,他再杀也没用。”

“那是。不过,你们四兄弟也是让人敬佩,为了坚持原则,不怕杀头,前仆后继,义无反顾,宁死不屈。我对你们的景仰之情,犹如滔滔江水,又如黄河泛滥。。。。。。”

“拉倒吧你!你以为我像你,一大把年纪,活够了,爱死不死的;我连女孩子的手都没拉过呢。其实,说不怕死是假的。你看看,我后背都湿透了。”

“不管怎么说,小子,好样的。就是可惜了,害我大老远从南边赶过来——哈,那个啥,咱哥俩去喝两盅,压压惊。对了,我路上盘缠用光了,你先垫,放心,回去后过两年我还你。哎呀,你劫后余生,眼神温柔点嘛!”

选自左丘明的《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说的是齐国相国崔杼(念“住”)连杀了三个齐国史官的事。其中的“滔滔泛滥”之类,出自周星驰的电影《鹿鼎记》。

这崔杼杀了当时齐国的齐后庄公(他是给孙武爷爷赐姓的齐景公的哥哥。之前还有一个齐庄公,是齐桓公的爷爷),因为齐后庄公不是东西,和崔杼的老婆通奸,给人家戴绿帽子。崔杼气不过,就把他给杀了。当然,这崔杼也不是什么好鸟。

之后,齐国的太史把这事据实记录,说“崔杼弑其君”,结果被崔杼杀了。他的二弟、三弟继续如实记载,也被杀了。到了四弟,还是那么写,崔杼没办法,终于放过了他。

而齐国南边的一个老史官,听说这事后,以为那个四弟也会被杀,就抱了笔简,急匆匆地赶来,还想继续写呢。

这事虽然无关董狐,但他们这种拼死坚持记载史事的史官精神,却源自董狐。

董狐世代都是太史。他有个祖先叫辛有,是周朝的太史。大约在东周开始的前后些年,他的第二个儿子来到晋国,担任太史官,并负责管理晋国的典籍史册。

这管典籍的官名叫董督,所以他这一支族从此就改姓氏为董。

董狐生长在史官家庭,从小就接受严格的家教,养成刚正不阿、耿直不屈又有点迂腐呆板、二愣子的性格。

史官,是古代专门记录和编辑历史的官职,早在黄帝时期就有了。早期它的职务比较单一,不过到了周朝开始分成五史,分别是大史(即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除了大小内外史,更添加了左史、右史等职称,有的记事,有的记言,有的保管文书,有的甚至做随军记者等。

其中以太史官职最大,在朝中地位也很高,不仅起草文书、记载史事,还能规劝君王、监督大臣,以及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

直到秦朝之后,史官地位才有所下降,职务也有所变化。而到了西汉后期,史官就只专门记录国家大事或君主言行,以及编修史书等。

另外,在秦汉之前,史官都是家族世袭相传的,老爹传给儿子,或者哥哥传给弟弟,是铁饭碗。只不过这铁饭碗并不好端,就像齐太史的那几个兄弟。而到了秦汉之后,史官的任职就没那么严格了。不过也有世袭的,如司马迁那样的。

董狐就在这样一个有着高级文化气息的氛围中,快乐又倔强地成长着,完全不理会当时铁公鸡晋惠公领导下的混乱的晋国。

之后,晋惠公去世,他儿子即位不到一年,晋文公上位。在狐偃、赵衰、郭偃等人的辅佐下,晋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霸主盛世。八年后,晋文公也去世,晋襄公延续老爹的霸业,使晋国更加强盛,只是七年后就去世了。于是,本篇的两大配角之一——晋灵公现身。

这晋灵公是晋襄公的儿子,由于老爹死得早,他才四岁就登上王位。临死时,晋襄公把他托付给当时晋国六卿之一、本篇另一大配角的赵盾。

这赵盾,就是下文赵氏孤儿赵武的爷爷。他父亲赵衰是后来赵国的始祖,曾为晋文公的霸业立下不朽功绩,并和晋文公分别娶了一对姐妹,所以两人还是连襟关系呢。

赵盾本人也非常有能力,后来长期担任晋国正卿(相当于相国),权倾朝野,为赵氏一族在晋国地位的提升和稳定,奠定了基础。

不过他这一配角不好演,因为另一配角晋灵公老跟他抢镜头。

由于含着金钥匙出生,从小娇生惯养,所以晋灵公长大后穷奢极欲,荒淫无道。他常常在靠街的皇宫高台上,向过路的百姓弹弹丸,以此为乐。更严重的是,他还宠幸小人,到处强抢民女,养狗害人,搞得老百姓怨声载道。并且因为赵盾常劝他,觉得烦,两次想杀赵盾,逼得赵盾只得逃离国都绛(今山西绛县,后来晋灵公的堂兄弟晋景公又迁到新田〈今山西侯马市〉)。

这时主角董狐已经担任晋国的太史,胡子还一大把,步入了中老年人的行列。只是他仍然默默无闻,没什么人关注,上面吧哒吧哒说那么多,没他什么事,镜头都被两配角给抢了。

导演老天爷实在看不过去,于是就给了他一次抢回主角光环、还名垂青史的机会。

然后晋灵公就倒霉了。由于他坏事做太多,终于没好报,在赵盾逃离不久,他就被赵盾的堂弟赵穿给杀死,永久退出了舞台。死时才十八岁。

所以小孩子千万别太溺爱,那是在害他。

晋灵公死后,晋文公的另一个儿子晋成公(晋景公的老爹,晋灵公的叔叔,名字大大的有名,叫黑臀!所以不得不提一下!)即位。他还比较开明,于是赵盾又跑回来,继续悠哉地当他的相爷。

但是,此时董狐带着强大的主角气场,强势回归。他大笔一挥,写下“赵盾弑其君”。意思是赵盾杀了他的国君。

赵盾一愣。晋灵公是堂弟赵穿杀的,关我什么事。我冤呀。

董狐不依不饶,认为赵盾身为相国,国君被杀要负主要责任(我管你国君该不该死,你被害得多惨;做为相国,自己的老大都被人干掉,你还当个毛的相国——作者注);而且赵盾回来后,也没有追究赵穿的罪状。另外,赵穿是赵盾的堂弟,鬼知道这里面有没猫腻。

当然,最后一句话没说出口。

赵盾没辙,毕竟这说法也不是完全没道理。更何况人家是主角,却一直跟个跑龙套似的,这次好不容易逮个机会,肯定要发飙。没办法,自己正好在枪口上。认了吧。

于是董狐一飙成名。由于他死活逮住赵盾这个有点名气的冤大头,他的名声也噌噌地往上窜。后来孔子称赞他“古之良史”,后人也因为他不畏强权、敢于直书而大加赞美他。

而董狐也凭这事,开创了中国史学直笔传统的先河。直笔传统,就是据实记录、死都不改的精神传承。他的这种秉笔直书的职业操守,也一直被后代的史官当做楷模。

其实董狐运气算是不错,毕竟他遇上的是品行还算可以的赵盾。五十年后,就发生了上面所说的齐国崔杼连杀齐太史的悲惨事件。

不过,应该说当时这种尊重史实、宁死不屈的史官职责和精神,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到了秦汉之后,很多史官都被帝王控制,想说的话都不敢说了,或者说得很隐晦。而从唐朝开始,基本上就只挑有利于君主的话说,甚至大量胡编乱造、歪曲历史。

当然,齐太史所记的,完全是事实,而董狐所记的,却并不真实。不过,后人看重的是他的这种直笔精神,而且这事也有一定的事实基础。所以,赵盾,你就冤着吧。

董狐后来就没什么消息了,最后应该终老于晋国。另外,他也没有留下什么书籍。

史家,是指专门记录时事、编撰历史、并以史料针砭时政或劝谏君王的学派。

史家主要来源于史官。它的祖师爷也已无从考证,最早的史官据说是黄帝时的仓颉(这里念“杰”;就是最早创造中国汉字的人)。不过,直笔传统,却是从董狐开始的。

史家的重要性无需多说。他们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更是文化的传载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我们能看到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文化。